海洋是大自然馈赠给湛江人的重要财富,傍海而居的湛江儿女,生命中都注入了蓝天碧水赋予他们的与众不同的情感和心思。从小生长在海边,熟悉海、喜爱海的诗人梁永利,一直在用如椽的诗笔描画海的曼妙和幽美,讲述了有关海和海边人家的动人故事。组诗《海边情思》是他新近创作的,也是以大海为诗情阐发的聚焦点,用分行的文字记录了蓝天碧水滋养的湛江儿女真挚的情感和细敏的心思。
《夜色下的童话》将海边稀松平常的事物,诸如海水、土罐、沙滩、海波等,涂抹上诗意的色彩,从而组构成充满梦幻感的童话世界。在这个童话世界里,咸涩的海水已然变得甜津,并从土罐之中流入妩媚的夜色里。美丽的海边胜景使“我”如痴如醉,使“我”心潮起伏,就仿佛“一百缕光芒 穿过心房”,温暖的话语、澎湃的激情正在心间不停涌动。沙滩也是可亲可敬的,仿佛是“老祖母的手掌”,“经常用海波掴我”,在拟人化的诗句里,那种与沙滩海浪情同家人的亲昵感扑面而来。最后一节仅两句,“我静静地躺着/土罐没有了海水”,看似平淡,但不乏余味和弦外之音。尽管这是对海潮退去后大海景致的直观描绘,然而,“土罐”这一意象的再次出场别有深意,它褪去了海水的装饰而显露本真的自我,因而超越自然的场景并显示出某种历史和文化的底蕴。诗歌从描写“童话”世界开始,到进入现实世界终结,在虚实结合的艺术描摹中呈现了海的灵秀与神韵。
与《夜色下的童话》中抒情多于叙事不同,《渔女出嫁》一诗中明显增强了叙事的因素。“渔女要离开八百里海域/嫁到看不到椰树的地方”,这是故事的起端。为了营造出渔家女非同寻常的婚嫁故事,诗人拟设了她将离开“八百里海域”,离开她异常熟悉和喜爱的海洋世界,离开从小听惯的海浪、看惯的船帆、吹惯的海风,而远嫁内陆,这个情景的设置为后面写出渔家人的丰富情感和邻里亲情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要离开大海,离开父母,嫁往他乡,渔家女依依难舍,她“悄悄地修好一个椰子壳”,希望将大海的硬朗带到身边;她也“偷了你父亲一对鱼翅”,为的是“教她的男人在梦海中翱翔”;她还不忘在临行前“织了一张密密的渔网”,为自己的父母打鱼分忧。可以看出,这位被海洋文化所教养的女子不仅有大海般的爽朗和豪气,还有女儿家不可缺少的细腻和用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儿要出嫁了,做父母的当然舍不得,母亲在船边走来走去,心事重重,因为她“不知海那边的爱情是啥样”,父亲如鲠在喉,万千话语不知从何说起,只好选择了沉默。渔家人相处和睦,彼此亲近,所以渔家女出嫁时,“村子里的渔船都为她送路”,这幕情景是异常感人的。诗的最后两句:“上岸的时候/高高的椰子树断了枝桠”,以树枝折断的细节折射出即将出嫁的渔家女和海上人家彼此间难分难舍的情怀,此情此景令人难忘。
蓝天碧水,椰风蕉雨,湛江的风景是美丽的,湛江的人情是温馨的。海边有诗情,海边有故事,海边更有文化。从梁永利的组诗《海边情思》中,我们似乎已经触摸到湛江海跳动的诗之脉搏。据悉,湛江于2013年举办了“海洋诗歌节”,这无疑是激发湛江人的海洋诗情,弘扬湛江海洋文化的重大举措,希望有更多的诗人像梁永利这样关注海洋文化,书写海洋之诗。
海边情思(二首)
梁永利
夜色下的童话
我的童话一直苏醒
海水变甜 从土罐
流入夜色 海豆芽大片发霉
天空与我的头持平
一百缕光芒 穿过心房
在向阳花的海边
躺下来 我静静地躺下来
沙滩是老祖母的手掌
她经常用海波掴我
黑色 这夜光中的伤痛
为她留下 一座枯泉
我静静地躺着
土罐没有了海水
渔女出嫁
渔女要离开八百里海域
嫁到看不到椰树的地方
渔女悄悄地修好一个椰子壳
带走海边坚硬的东西
她还偷了你父亲一对鱼翅
教她的男人在梦海中翱翔
渔女要出嫁了
海潮涨到了网边
母亲走到父亲的船舱里
她不知海那边的爱情是啥样
渔女织了一张密密的渔网
她想在岸上打鱼
岸上的阳光如水 一些饵料
仿佛鱼骨鲠住了父亲的喉咙
渔女要出嫁了
村子里的渔船都为她送路
鱼鳞和海腥给她化妆了
上岸的时候
高高的椰子树断了枝桠
大海给了湛江人无穷无尽的资源,这资源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如果说大海给予湛江人的物质资源是显性的,一般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的话,那么大海馈赠给湛江人的精神资源则是隐性的,需要用明澈的心灵才能洞察,需要用智慧的双眸才能看清。活跃在雷州半岛上的诗人们也许正是一群善于用心灵来感悟大海、用灵性的眸子来审视蓝天碧水的内涵丰富的人,也就是能真正懂得大海带给湛江人无限的精神财富的一群人。来自雷州半岛的诗人梁雷鸣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他的诗歌总是体现着对大海的注目、沉吟与凝思,甚至可以说,他进行诗歌创作的艺术灵感都源自那片海,都是大海所喂养与哺育的。
在组诗《海风继续吹》里,梁雷鸣以海洋为诗情散发点,对星空、月夜、海风等事物进行了艺术烛照和审美演绎。《星空》起笔不凡,“陌生人,如果你的星空用旧了/赶快到斜阳岛更新/让海风吹去旧星空的烟尘/让斜阳岛的夜空这巨大的磨刀石/磨亮你北斗星的银勺子,天狼星的大眼睛/让你的仙女座清纯如初,巨蟹座生猛依然”,虽然诗中的“斜阳岛”并不一定是雷州半岛,但一定有着诗人熟悉和喜爱的故乡雷州半岛的影子,于是,诗人在对斜阳岛的艺术想象中渗透着自己对故园、对大海的深情厚谊。海的辽阔孕育了星空的高远,这或许是诗人站在大海的视点上所获得的生命启示,诗人最后自信地说,在斜阳岛上刷新的星空会带给你“钻石般的光芒”,这光芒虽“无法照亮你的远大前程”,“却会点燃你内心深处那盏/小小的灯”,使你在失意时崛起,在消沉中振兴,在迷惘时重新找到生命的航向。
《海风继续吹》一诗写出了在海风吹拂下独特的气象世界和人文景观。在这首诗中,“帆的刀把风削得更加锋利”,海风“把蓝色的寂寞吹成白色的寂寞”,海鸥是大海“无法收回的灵魂”等造语都非常精致,也颇富诗意。海风一路吹来,将平静的世界变成不平静的世界,将海边的事物吹成别有情味的风景,也将海边人家的生活吹得更有滋味。这首诗将海边的世界放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来描画,揭示了湛江这片海域神秘而诱人的一面。诗歌的结构和神韵与赵丽华的名作《大雨倾盆而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而言,《夜凉似水》一诗的海洋文化背景较为淡些,不过,从一些诗歌意象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它与大海之间的隐秘联系。诗人对月夜的感觉是异常敏锐的,“一只鸟的叫声从月光之上漏下来/像来历不明的暗器”,月夜中的鸟鸣被诗人形容为“来历不明的暗器”,那种空灵和悠远感呼之欲出。而最后一节,“月华如霜,夜凉似水/天空除了月色,还是月色/一只鸟的叫声/让我看清了夜空的高远”,这种对夜空高远感的写照似乎可以说正是一个常在海边领略世界的诗人对于夜空的某种独特理解与感受。
海风继续吹(组诗)
梁雷鸣
星 空
陌生人,如果你的星空用旧了
赶快到斜阳岛更新
让海风吹去旧星空的烟尘
让斜阳岛的夜空这巨大的磨刀石
磨亮你北斗星的银勺子,天狼星的大眼睛
让你的仙女座清纯如初,巨蟹座生猛依然
也为那些,因为生活丢了光芒的微星
重新安装上小小的锋芒
不能老让它们像豆油将尽的灯盏
随时被风吹灭
在这星星的集中营
也许你还能找回你失踪多年的那颗
让它重回自己的位置
陌生人,你刷新的星空
扩大了内存,变成高清
但这些钻石般的光芒
无法照亮你的远大前程
却会点燃你内心深处那盏
小小的灯
夜凉似水
一只鸟的叫声从月光之上漏下来
像来历不明的暗器
我不知道,这叫声的主人
是一只大雁,一只天鹅,还是一只野鸭
但我相信,它连夜赶路
心里一定装着紧要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它一声深一声浅的叫声
是在呼唤同伴,还是用来
温暖自己
月华如霜,夜凉似水
天空除了月色,还是月色
一只鸟的叫声
让我看清了夜空的高远
海风继续吹
风从海上来
帆的刀把风削得更加锋利
海风吹着海,把蓝色的寂寞吹成白色的寂寞
海风吹到岸上,顺便把一个赶海的人吹回了家
而海鸥,是他无法收回的灵魂
海风继续吹,把他院子里晾晒的渔网,吹成了生活的旗帜
海风已把一个少年吹成了中年人,还在吹
海风吹高处,也吹低处
海风吹着村子后面的沙丘
却无法把沙丘里的人吹醒
海风只好一阵一阵地吹着沙丘上的芒草
海风继续吹,一点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仿佛海风一停下来,整个世界也跟着停下来
海风呵,你要吹什么就吹什么吧
吹过村子后面的工业园
你就不是海风了
“80后”女诗人詹绍姬曾在云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其间跟随“第三代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于坚、李森等学习诗歌创作,写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她的诗歌没有一般女性诗人的柔婉之美,倒显出了少有的阳刚之气,并能在历史、文化与现实的三维空间寻找诗情寄发的突破口,写出了自我对世界的独特思考。《荷说》和《方块字》这两首诗就鲜明地体现了她在历史、文化与现实的对话中,着力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某种不同寻常的体认,给人带来不少启迪与感动。
荷花是水中仙子,是历朝历代文人咏之不尽的美好意象,诗人以“大唐梵音结了一枝骨朵”为起句,将读者的视线拉入遥远的历史之中。对中国文化的感悟离不开对唐诗宋词的沉吟,在唐诗宋词里,世间多少美丽的风物都被典雅的诗章文句所描摹,荷花自然也是其中少不了的吟咏对象。李白的《子夜四时歌》里,有“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等诗句。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也写道:“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白居易的《东林寺白莲》通篇咏莲,其中有“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的曼妙诗行。到了宋代,杨万里咏荷的诗歌可谓一绝,无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是传诵久远的佳句。宋代的周敦颐写下的《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好品质的描述,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颂赞,让人们过目成诵。到了现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夜月与荷塘的相互映照表达作家
内心的某种情怀,将荷花的艺术形象用现代汉语的形式重新加以阐发。
在詹绍姬《荷说》一诗的第一节后半段和第二节,诗人写到了荷花在宋朝和现代被文人加以艺术演绎的情形,继续带领读者在历史和文化的芳草地浏览,最后一节以“我只从满池的荷香,一湖的碧叶里/读到了盛夏的火热与激情”作结,写出了诗人面对荷花的现实感受,同时与上述的历史和文化形成呼应和对话关系。
《方块字》一诗与《荷说》在思维方式上几乎同出一辙,也是先从历史和文化写起。方块字是中国人通过认识世界、领悟世界而发明的一种文字形式,这种文字形式一旦出场,必将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而积淀其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诗人说方块字里暗藏着“开天辟地 破釜沉舟 精忠报国/替父充军 绿肥红瘦 举案齐眉”,正是借助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对汉字已经历史化和文化化进行的某种形象阐释。一个民族的历史总是纷繁而复杂的,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将这种纷繁与复杂作了生动的传达,因此诗人说:“部族的血脉沉重而轻盈/轻盈如权杖上五彩的翎羽抖动/沉重若一个世纪的壮志雄心”,透露的正是这种历史纷繁复杂的人文信息。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以“在方块字的棱角里/一笔一划,都讲述着民族的性格”表达了自我对汉字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又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折射出来的独特理解。
方块字(外一首)
詹绍姬
打翻一本发黄的线装书
一地光阴 流淌
横竖撇捺
东方黑白的玄机
暗藏
开天辟地 破釜沉舟 精忠报国
替父充军 绿肥红瘦 举案齐眉
我血管的清水
你肉身的黄土
调和成女娲氏捏就的灵魂
盖上炎黄的印戳
在象形的彩旗下,我们奔走天涯
海裹着山,路摊开手掌的纹
指尖的漩涡隐藏着暗码
那是命数的私语,密密麻麻
深镌在骨头里的符
总会在有月的夜隐隐作痛
部族的血脉沉重而轻盈
轻盈如权杖上五彩的翎羽抖动
沉重若一个世纪的壮志雄心
在方块字的棱角里
一笔一划,都讲述着民族的性格
荷 说
从前
大唐梵音结了一枝骨朵
在长满青苔的码头登舟 顺水而下
在宋朝的水面
一个叫周敦颐的人 把你打捞
然后无数银白色的鱼
用嘴清洁辞藻
后来
连同田田的叶上滚动的月色
盛开在
朱自清失眠的晚上
暗香如梵婀玲上的旋律
又如铜鼓
擂响在暗夜的心脏
再后来
我看到了你,以一棵植物的名义
亭亭于岁月中
那些历史的传闻
模糊成碎片,如古怪的甲骨文
我无法破译
我只从满池的荷香,一湖的碧叶里
读到了盛夏的火热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