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于汇率与经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的小镇上。一个游客在墨西哥一边的小镇上,用 0.1 比索买一杯啤酒,他付了 1 比索,找回 0.9 比索。他到美国一边的小镇上,发现美元和比索的汇率是 l ∶ 0.9 。他把剩下的 0.9 比索换了 1 美元,用 0.1 美元买了一杯啤酒,找回 0.9 美元。回到墨西哥的小镇上,他发现比索和美元的汇率是 1 ∶ 0.9 。于是,他把 0.9 美元换为 l 比索,又买啤酒喝。这样在两个小镇上喝来喝去,总还是有 1 美元或 1 比索。换言之,他喝到了免费啤酒。
这位游客能在两国不断地喝到免费啤酒,在于这两国的汇率是不同的。在美国,美元与比索的汇率是 1 ∶ 0.9 ,但在墨西哥,美元和比索的汇率约为 1 ∶ 1.1 。在墨西哥,比索与美元的汇率是 1 ∶ 0.9 ,但在美国,比索与美元的汇率约为 1 ∶ 1.1 。这位游客正是靠这两国汇率的差异,进行套利活动,喝到了免费啤酒。免费啤酒是指喝酒的人没花钱,但酒店还是得到钱的。谁付了钱呢?如果美国的汇率正确,墨西哥低估了比索的价值,喝酒钱是由墨西哥出的。如果墨西哥的汇率正确,美国低估了美元的价值,啤酒钱是由美国出的。如果两国的汇率都不正确,则钱由双方共同支付。
当汇率定得不正确时,就会有人从事套利活动,即把一种货币在汇率高估的地方换成另一种货币,再把另一种货币拿到汇率低估的地方换为原来的汇率。套汇是市场上套利活动的一种,套利就是在价格低的地方买,在价格高的地方卖,获取其差额。在国家严格控制外汇,并规定汇率,且汇率与货币实际购买力不一致时,必定有套汇出现。旧中国时四大家族正是通过套汇攫取国家财产。在我们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套汇赚钱的人也不少。如果只有美、墨边界上的游客喝点免费啤酒,损失倒不大。但如果两国的交易不止一杯啤酒,套汇者也不止一个游客,那损失可就大了。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当然不只这一点。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物品和资本的流动把各国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汇率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一国汇率的贬值,可以降低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从而增强竞争力、增加出口。出口是一国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增加可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就通过汇率贬值来刺激经济。国际贸易中的收入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变动,经常项目变动,从而也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以,汇率贬值,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会增加贸易盈余(或减少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注意,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改善有一个过程,往往先是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到一定时期后才会使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经济学家把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这种影响称为“ J 效应”。取其汇率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向下),然后改善(向上)之意。
汇率对经济如此重要,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呢?我们可以把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比如,前面所讲到的美元与比索的汇率为 1 ∶ 0.9 。这是我们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时的比率。实际汇率是一国物品与劳务与另一国物品与劳务交换的比率。换言之,名义汇率是用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实际汇率是用实物单位来表示的。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实际汇率 = (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如果用 e 代表名义汇率, p 代表国内物价水平, p* 代表国外物价水平,这两个物价水平都用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或 GDP 平减指数)来表示,实际汇率 = ( e × p ) /p* 。
人们之所以用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目的是为了在他国购买商品。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一种物品在不同国家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套利活动就会出现,最终结果是价格差的消除。这被称为单一价格规律。如果单一价格规律成立,所有货币的每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实际购买力。这就是汇率理论中著名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这种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 1916 年提出来的。根据这种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物品与劳务并不能进入国际贸易,在有些情况下单一价格规律并不成立。所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各国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与各国的汇率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日本巨无霸为 21.2 日元,在美国为 2.49 美元,按购买力平价理论,日元与美元汇率应该是 105 ∶ 1 ,但实际上是 130 ∶ 1 。
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局限性,但仍然是汇率决定的基础。重要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物价水平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这就把货币与汇率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沿着这条思路考虑开放经济中货币的作用。这就需要另一种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