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借势“官办民营”

柳传志非常清楚,在当时,用友是民营,四通是民营,而联想是“国有民营”。它不同于用友、四通,也不同于海尔,不同于红塔,它拥有“国营”的身份,同时也拥有“民营”的实质。他说:“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容易、税收优惠、有商业信誉等,确实,国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没有官办民营就没有联想

如果说柳传志在市场机制的引发下偶然创造了联想,那么他必然要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留下印迹。令人惊喜地是:柳传志的印迹是通过理念物质化了,即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理念又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使联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沃伦•巴菲特认为:“一个企业家只有具备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两种本领,才能不至于成为空想家。”显然,柳传志是引导联想在市场机制中稳步运行的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他既像一个军队的统率,能够随时制造出一套可以取胜的作战方案,又像一个工程师,完全懂得把不同“零件”组合成“联想”这台机器的工艺。其实,联想在柳传志的脑海中始终就像一项能够开一个“百年老字号”招牌的老店,不但能够获得企业本身的利益,而且要积累民族的利益。

正因为柳传志有了对中国企业与政治关系的独到把握,所以,在中国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柳传志能将联想做到今天的规模,他所付出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作为一家地道的国营企业,因为投资少、规模小,也许投资者并没有指望这个小公司能干出多么大的事情来。但国有这一点,对于诞生的这个小企业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柳传志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国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具有的优势民营企业都不可比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柳传志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活用足政策,把联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了“官办民营”这块金字招牌,就不会有今天的联想。

那时候到政府部门开会,联想的总经理总是早早到场,坐到第一排。如果有机会讨论,一定要抢着发言,目的是引起领导的注意以便得到支持。

成立早期,柳传志和创业伙伴们再三权衡,计算所只投资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应该放权。于是他们向计算机所提出要三权:第一是人事权,所里不能往公司塞人。第二是财务权,公司把该交国家的、科学院的、计算所的上缴以后,剩下的资金支配所里不要管。第三就是经营决策权,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由自己做主。

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于1984年11月1日。它的成立使当时还属偏僻之地的中关村又多了一家不起眼的新公司。这间后来叱咤风云的新公司的全部家当是: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加上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以及端着计算所“铁饭碗”的11个人。创办初期,与“两通两海”相比,这家公司实在不起眼。柳传志和另外10个在当时被认为不安分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开始摸索发展之道。

巧用“金字招牌”

联想虽然投资不多,但在柳传志的要求下计算所将三件宝交给公司:一是下放人事、财务和经营自主权,也就是在机制上保证后来柳传志所说的“民营”;二是保证所里上千名科技人员做公司后盾。这一点在当时可能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因为中科院是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也许还有人觉得是计算所在甩包袱,但是,高素质的创业人员可能是当时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最大的财富。当然这是面双刃剑,众所周知,知识分子是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不好管理,用的好可以带来效益,用得不好也可能带来内耗;三是给一块“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这是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了中科院计算所这块国内计算机界的顶尖招牌,对公司发展业务肯定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柳传志一直到1988年还在强调“我们是官办公司”,那是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优势,并游刃有余地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下发展。

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容易、税收优惠,以及有商业信誉等等。回顾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国有优势的发挥在联想发展的关键时刻往往是功不可没。柳传志曾直言不讳地说:“1988年我们能到香港发展,‘金海王工程’为什么去不了?因为它是私营的,而我们有科学院出来说话,‘这是我们的公司’。”

香港联想开业三个月就收回90万港元的全部投资,第一年营业额高达1.247亿港元,“国有”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体现。甚至在企业发展的后期,联想还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国有”的恩惠,与政府成功地合作、开发并实施了诸多的合作项目。 9518F7pb1ivUGFvWVeeRGxEUbLGpOuwJBujpoZbba2LMsppqaerMGAQ+SY9vXG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