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影视声音创作团队

国外影视声音创作是专业化、团队化的,分工很细,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去做。这种工作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使电影声音在完成过程中,每一位声音团队成员都能做到对其负责的工作非常熟练。在中国,影视声音创作的现状是录音师一个人负责到底。从低成本控制计划经济来讲,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讲,这个机制肯定要被打破。所以,国内众多录音师如王丹戎、王学义、冯德耀、吕家进、来启箴、陶经、姚国强等,都在呼吁中国电影声音制作的专业化,期待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产业化。

以下介绍美国电影声音创作团队的构成,主要是想借此介绍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工作流程及要领,同时让大家了解影视声音创作团队的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当然,所谓“典型的”影视制作团队是无法界定的,因此也很难去界定典型的影视声音创作团队。在此只列出声音部门的几个重要岗位,这些岗位在任何影视声音团队里都有可能出现。通常,在资金预算充分的影视项目中,这些岗位往往由不同的人分别承担。如果是独立电影或者预算较小的影视项目,声音部门人员配备就比较灵活了。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人全局负责声音创作,他既要能进行声音艺术构思,又要是监制,还得会剪辑、拟音或是混录等,但最为关键的是他必须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一旦确立了团队领导,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灵活分工了:拟音师既可以拟音也可以剪辑,剪辑师可以进行预混甚至终混,对白剪辑师也可以剪辑音乐,甚至声音设计师独自负责声音后期制作的所有工作等。总之,技术人员配置可以视具体情况灵活而定,但每项工作的规范和职责却不可以随意改变。

1.声音剪辑总监(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声音剪辑总监是声音团队的总负责人,通常是唯一的由电影制作部门直接雇用的声音团队成员,一般由导演或画面剪辑师来挑选。声音剪辑总监是对整个声音制作过程(从编制预算、进度计划开始,一直到制作发行母带、国际声带)进行全程监控的人,往往具有深厚的声音艺术功底和丰富的制作经验,是影视声音效果的质量监控人。声音团队的其余成员要么由声音剪辑总监来雇用,要么由音频后期制作公司雇用。其在工作中的压力体现为必须在预算之内按时完成声音制作,协调声音团队成员(团队成员对他负责)、导演(与他共同分担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痛苦)和制片人(支付账单,对超预算和超期的辩解往往无动于衷)的关系并满足各自的需求。声音剪辑总监的工作大部分是管理工作。

2.声音设计师/录音师(Sound Designer)

起初,声音设计师指的是声音剪辑总监下属的专家,他们对特殊场景做特殊声音设计,是独立于常规声音团队之外的。现在,声音设计师和声音剪辑总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很难将这两个称谓完全分开。在国内,录音师就是声音设计师、声音剪辑总监,统领并参与声音艺术创作方方面面的工作——既负责进行影视声音的总体艺术构思,也负责监控声音艺术创作全过程,往往还要亲自参与同期录音、声音后期制作等。本教程会同时使用录音师、声音设计师及声音剪辑总监这几种称谓,即这三个称谓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3.同期录音师(Production Sound Mixer)

同期录音师是对现场录音质量把关的人,是同期录音部门的负责人。前期筹备工作阶段,录音师要和制片人、导演商讨同期录音的最佳方案。同期录音师负责组建同期录音团队、选备同期录音设备、确定录音格式及采样率、设计话筒使用方式、填写声音场记单、监听现场录音效果等。总之,同期录音师要协调与其他拍摄部门的合作,拿出自己最好的技术能力以保证同期录音的质量。同期录音师不仅要提供给画面剪辑部门最好的声音素材,还要提供一份完整的声音场记单供画面剪辑部门以及声音剪辑部门参考,以便他们能顺利区分哪些是同步声轨,哪些是补录声轨,哪些是房间环境声。

4.话筒员(Boom Operator)

话筒员,国内俗称大助理,其地位举足轻重,负责将话筒放到正确位置上,以保证收音质量。话筒员必须强壮、身手敏捷、精力集中又善于观察,保证话筒不会出现在摄影机画框内。话筒员还需牢记灯光投射的位置和角度,以免话筒的阴影出现在摄影机可能会拍到的地方。另外,话筒员还必须保证在完成以上动作时绝对不能发出任何噪声或震动,因为低频震动会通过固体传导传递到话筒振膜上。话筒员必须了解无线话筒的精细操作,必须熟知如何能快速为演员安装无线话筒,同时还能运用各种外交手法与性格迥异的演员们打交道。话筒员通常会自备一个工具盒:内有工具、胶带、电池耗材等必备品,一旦需要,能迅速给演员安装好无线话筒。话筒线非常细,必须小心地藏在衣服下面,无论演员身上的发射器藏在哪里,都要想方设法将其连接上,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话筒员还得时刻注意任何发出噪声的物体,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对录音有影响的噪声,话筒员需要对问题评估并提出降低噪声的方案。

5.收线员(Cable Man)

收线员,国内俗称“二助理”,很多工作都需要他来做,当拍摄现场需要两支话筒时,收线员就变成了第二个话筒员。此外,拍摄移动镜头时,收线员负责收绕话筒线,防止话筒员在跟话筒过程中撞到道具或其他障碍。当话筒员必须采用后退跟话筒的方式以便有效拾取演员声音时,收线员一方面手拉着话筒员腰带或背部引导他后退,另一方面收绕话筒线并悄悄将挡道的东西移开。如果话筒线出了问题,收线员会立即换上另一根。收线员还会经常即兴做一种防雨帽,是用一些短木条(通常都是事先切成细长条的树枝)编织而成的,然后将塑料干洗袋和空调的“猪鬃”空气过滤器覆盖在上面。收线员一定要在问题发生之前预先作出判断,并将其悄然无声地解决掉,这样话筒员就可以专心做自己的工作了。

6.同期音效采录师(Production FX Recordist)

同期音效采录师,负责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录制音效,负责把拍摄现场所用的车辆、周围的环境以及影片中特制道具的声音等录好。

7.音效剪辑师(Sound Effects Editors)

在动作片中很容易理解音效剪辑师所从事的工作。直升机坠毁、汽车追逐、联邦星舰进取号从一颗爆炸的星球中疾驰而去的声音,这些都是音响效果剪辑的典型例子,通常也是声音评奖的对象。但音响效果剪辑师所创造的大多数奇迹是不为观众所注意的。每个场景,即使是最安静的午夜双人对话场景,都要铺设很小的“背景”音响,用来辅助对话、影响情绪、创造节奏、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动机。音响效果剪辑师往往专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声音剪辑,如汽车声、打斗声、枪声等,可能被要求为某部影片的特定场景剪辑音响。低成本影片中,通常声音剪辑总监至少要完成一部分音响效果剪辑工作。在更低成本的电影里,声音剪辑总监就是音响效果剪辑师。

8.拟音总监(Foley Supervisor)

每部电影都需要一些拟音,它至少可以用来填补ADR造成的空洞,以及修复少数严重缺失的动作音响。随着预算增加,拟音逐渐承担了更多的叙事功能,以及增加声音的色彩、质感和个性特征。打算制作外语版的电影往往需要从头到尾地拟音。拟音总监收集来自所有声音剪辑师的要求,以及来自声音剪辑总监、导演和画面剪辑师的要求,编制完整的拟音及道具清单。拟音总监监督拟音的录制和剪辑过程,通常领导着大量的拟音剪辑师。有经验的拟音监制一般会去拟音棚与拟音师、拟音录音师一起为影片搭建各种地面,准备各种道具,但不会监督每一条音效的录制,除非影片在音效方面面临着特殊的挑战,需要逐个地精心处理,拟音监制就会留下来和拟音师团队一起工作,帮助他们制作和表演出恰当的声音。拟音完成后,拟音监制要审听各类拟音。

9.拟音师(Foley Walker)

拟音师是专门为电影设计、同步表演与制作特殊音效的人,他能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使声轨充满生气、加强戏剧效果并填补声音的空隙。一些拟音师在制作脚步声方面特别优秀,在制造声音特性和质感方面特别在行,不用费多大劲儿就能完成那些没有节奏切分的脚步声,比如障碍赛、跳跃、闪躲或是断断续续的脚步。如果必须要做“走走停停”类型的拟音工作,那雇请的拟音师就要在准确同步脚步声方面有着很高的声望才行。一些拟音师在创造性使用道具方面声望很高,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搬进拟音棚的东西,他们都能找到替代品来完成拟音创作。

10.拟音工程师(Foley Recording Engineer)

拟音工程师负责拟音录音所有的技术工作,包括话筒的摆放、声轨的布局等。一个优秀的拟音录音师(Foley mixer)最主要的品质应是良好的听觉、绝佳的视觉同步、熟练的录音技术、穿插录音技术以及理解拟音师的工作等。

11.拟音剪辑师(Foley Editors)

拟音剪辑师的工作是针对已经表演、录制完成的拟音素材进行修剪,这一过程不是为一个场景全面设计并创作音响效果声,只是对拟音进行精剪,以便从一个提示点更好地过渡到另一个提示点,因为不管是脚步声还是钥匙的声音,大多数拟音录完后都要进行剪辑。拟音剪辑师要完成严格的声画同步工作,但这只是拟音剪辑工作中最表层的部分,重新安排一系列的脚步声,以达到最大化的戏剧效果,或者是重新组织和结构诸如身体摔倒等所需的所有声音元素,使这些效果不仅仅是起到满足听觉需要的作用,这些才是拟音剪辑师的主要工作。小制作电影不会雇用专职拟音剪辑师,而是由其他剪辑师来承担这份工作。

12.音效采录师(Custom FX Recordist)

音效采录师不同于同期音效采录师,是在拍摄完成几周或几个月后,当声音剪辑团队提出一些全新要求,而拍摄现场录制的声音不够用时,为了达到预期声音效果重新去录制音效的录音师。

13.对白总监(Dialogue Supervisor,大制作影片)

对白总监或对白剪辑师(Dialogue Editors,小制作影片)对所有的同期声剪辑负责(在影片拍摄时录制的声音属于对白剪辑师的工作范畴)。不管是移除噪声、利用同期备用条替换对白中的片断、组织声轨、平滑声轨间的过渡,还是为ADR剪辑准备声轨,对白剪辑师必须为对白预混创造出无缝的连贯声轨。对于大制作影片,对白总监将管理对白剪辑团队(包括同期对白剪辑师、ADR剪辑师、ADR工程师等)。

14.ADR总监(ADR Supervisor)

ADR总监,是ADR团队的总负责人。ADR总监和导演及画面剪辑师协同工作,同时和对白剪辑师及声音剪辑总监一起,列出需要重新录制的对白清单。ADR总监在录音时指挥演员,为ADR剪辑师(ADR Editors)制定工作计划。ADR剪辑师将数以千计的替换对白与同期对白相匹配,选择在同步、表演风格、音调和语态等方面都合适的替换对白。另外,ADR总监还要想办法去获得那些身处外地无法参加正常配音的演员的配音素材。对于小制作电影,ADR总监和ADR剪辑师往往由一个人担任。对规模更小的电影,对白剪辑师承担所有的工作。

15.ADR工程师(ADR Engineer)

ADR工程师要挑选和摆放话筒、熟练操控电子设备、恰当地安排演员的位置以获得和原始同期声相匹配的声音。ADR工程师通常是后期录音棚的员工,也可能是临时请来的工作人员。

16.音乐剪辑师(Music Editors)

通常情况下,音乐创作分属于另外的独立团队(音乐创作团队通常由作曲家、作曲家助理、配器员、音乐编辑、乐谱抄写员、乐谱校对员、乐谱管理员、乐手、音乐录音工程师、音乐承包人、音乐混音师等组成)。音乐剪辑师通常直接与导演沟通,而不是与声音剪辑总监沟通。音乐剪辑师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有制作并监控预算、帮助选歌、获得歌曲的许可、录音生产、推荐作曲家、监督临时音轨、监督镜头前的音乐表演等。音乐剪辑师必须与影片的作曲密切合作,使音乐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将已有的音乐嵌入到电影的结构之中。

17.混录师(Rerecording Mixer)

混录师将对各个声音团队成员创造出来的音轨赋予最终的含义。混录师在预混时,更多关注对白、音响效果、音乐等各类声音相关声轨的细节处理,在终混时则需要注意叙事、风格、平衡和对重点的强调,还要根据母版格式需求进行各声轨声音在音色、音量等方面的平衡以及声像分配等。对于大制作影片,对白、音乐、音效会由不同的混录师分别进行混录。一般来讲,主混录师就是对白混录师,他们通常是在调音台的中间位置工作,这样有利于他们对混录效果做出正确的听觉评估,大多数情况下,主混录师必须要参与每个预混过程,拥有均衡与动态方案等的最终决定权。大多数音效混录师都是在主混录师右侧工作的,预混阶段时他们与主混录师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工作。对白预混结束后,主混录师会协助音效混录师完成音效预混工作。到了终混阶段,音乐混录师与音效混录师必须在主混录师的指挥下完成各种操作,比如把某一轨的音量提高、衰减或者完成各种效果处理。混录团队往往需要一起磨合好多年才能达到默契,即无须语言上的交流便能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工作习惯。 /0SozFfPTDjqLE9ulXkILZai+rrRUr79vD2HR5zsG49+E5A27HUnRa6I0Vw036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