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8 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

【作品类别】长消息

【所获奖项】2011—2012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创作单位】北京电视台

【作品长度】3分48秒

【刊播时间】2011年1月14日

【播出频道】北京卫视频道

【刊播栏目】《北京您早》

【主创人员】马国颖、金蕾、王晓龙、李琪

案例简介

《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是由首钢石景山地区正式停产为由头,阐述首钢搬迁过程、效果等的一条长消息。它在较短的篇幅内,向观众介绍了首钢搬迁的意义,展示了首钢工人对搬迁的不舍之情,并将北京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和北京百年的钢铁生产历史凝结其中,让整条报道具备了较为深厚的底蕴。

首钢搬迁是北京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其搬迁规模之大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2011年1月13日,首钢集团总公司举行“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标志着首钢搬迁已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性阶段。该案例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展开采写,记者跟踪首钢搬迁的过程,在停产一周前进入首钢,独家、全程记录了停产的全过程。

报道从停产仪式切入,梳理历史资料、采访历史人物、拍摄历史场景,从众多素材中选取典型场景、典型对话,流露真情实感,将首钢近百年的变迁浓缩于3分多钟的报道中。

点评分析

这条长消息于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卫视早间新闻联播栏目《北京您早》中播出。此则报道的内容从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切入,完整讲述了首钢搬迁的最后一段历史。整条新闻从拍摄到文稿,都极具凝重的历史感,不仅新闻要素齐备、内容丰富,更是在整体结构上体现出了首钢百年历史的厚重感。

1.大题材的鲜活表达

首钢搬迁,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工业迁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首都环境、实现首都经济发展战略转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这样重大且具有历史感的题材,如何切入、如何在3分钟的消息中体现其厚度是新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条3分48秒的长消息选择以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的最后一炉钢铁的浇铸为切入点,用一句钢铁生产中每天重复几十遍的话——“成分合格,可以出钢”作为同期声先导,轻松明确地让报道进入到讲述首钢历史的主题中来。明确的切入点,用同期声作为鲜活的辅助,从表达形式上避免了对于重大题材报道的宏大开头,更贴近实际,让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接受度。

这条长消息用3分多钟,讲述北京91年的钢铁生产历史以及首钢搬迁的难度和新机遇。作品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时间顺序推进,而是善抓历史节点,讲好人物故事,体现命运关联,浓缩历史进程,通过一个个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物——首钢工人、参与首钢搬迁决策的北京市原副市长、首钢集团董事长等,用他们在首钢搬迁过程中的命运折射历史的变迁。在众多的采访素材中,选择人物情感最丰沛的一两句话,简明扼要却不失人情味,这样的表达手法让经济、历史题材的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2.结构成熟 细节生动

这条新闻报道在采写编的过程中,都足够深入。从成片素材的丰富程度和编排的精当程度上,可以看出记者是持续跟踪首钢搬迁这一选题,对题材把握和处理足够成熟。

整条报道素材丰富,组合紧凑、不杂乱,体现出消息报道内容的丰富性和紧凑性。用首钢石景山地区最后一炉钢出产开篇,再到工人们参与告别仪式,其中穿插了工人们用最后一炉钢水浇灌小纪念品的生动细节,配合首钢工人的采访体现不舍情怀。再由新闻事实引申探讨,从停产的日子里时常在厂区拍照的一位老人的身份——北京市原副市长刘海燕,引出对首钢搬迁过程和意义的讲述。通过刘海燕以拍摄方式告别首钢的细节,带出其讲述决策首钢搬迁时的心情,更显亲切生动。最后,通过对首钢搬迁政策的解读和首钢搬迁后的新机遇,完成精心架构的报道。

报道没有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梳理、呈现上,而是把北京的科学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的主题贯穿始终,让新闻报道更具时代意义。

3.画面精美 视听性强

整条长消息,从画面拍摄、文稿到视听元素的运用,都呈现出一股浓浓的纪实专题片的味道,让整个报道的水准和韵味都拔高了一个层次。

新闻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首钢石景山地区停产的全过程,在画面拍摄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紧凑的构图和炼钢炉的多个近景,把火红的生产线和首钢工人生产最后一炉钢时的复杂心情都映照了出来。最后一炉钢水变成线材后,同期声马上安静下来,配合首钢车间的一个大全景,让停产的肃穆和庄严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在解读首钢搬迁政策时,报道中配合解说词的每一个画面都拍摄得到位、精美。不仅有大场景俯、仰拍摄的首钢厂区,还有丰富的人物表情和钢铁生产线画面,剪影、横移镜头、框景构图等丰富的拍摄手法更是让一条消息的画面充满质感。从石景山的旧厂区上摇至蓝天,再从蓝天下摇至首钢的曹妃甸新厂,一个镜头间浓缩了首钢搬迁的7年历史,更是凝结了首都钢铁生产近百年的光景。配合解说词的丰富的镜头画面,让这条电视新闻长消息不再显得单调沉闷,强有力的视听冲击才能让新闻报道中体现的情绪更好地感染观众。

《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播出于2011年,正是响应“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优秀之作。报道体现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记者在首钢停产前一周蹲点采访,全程记录,以普通首都百姓看首钢搬迁的视角,更亲切、更有人情味地将经济报道讲述得更动人。

学习启示

1.学习重点解析:电视新闻摄影声画意识

电视新闻摄影的本体特性可以概括为声画一体的真实性、现场取材的线性和不可重复性、以被摄对象为中心的结构性和客观声画形象与主观表达的统一性。这是电视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媒介和其他摄影形态的独特表现,其中重点就体现在声音和画面的选择、结合和表达上。

电视新闻摄影并不单纯是为新闻稿件找到合适的画面表达,更重要的是新闻摄影记者通过镜头和声画对新闻选题的一种寻找和表达。在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操作中讲究“挑”“等”“抢”的三字真言。“挑”即指通过深入生活,在对新闻事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挑选典型的形象和拍摄时机;“等”则是要求摄影记者在不影响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等待更好的拍摄时机、形象等;“抢”是在前两者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把典型的、感人的现场情景和人物(瞬间)活动抢拍下来。

《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是一条拍摄质量较为上乘的电视长消息,摄影记者有意识地选取了首钢石景山厂区炼制最后一炉钢的现场,用纪实的手法拍摄记录下了从监控室到车间的全过程。其中监控室工人调时钟、车间工人用钢水浇筑纪念铁牌、最后一炉钢生产完安静下来的车间大全景等镜头,都充分体现了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捕捉能力。细节意识,是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思考方式,是要带入所有的新闻拍摄中的。能否捕捉到新闻现场的正在发生的细节,是考验摄影师水平高低的第一标准;同时,好的细节也是提升新闻质量的法宝。这就要求记者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新闻现场做出准确预判,在现场细心观察,同时要重视各种非语言符号的镜头表达。例如,这篇报道中空旷的车间的表意性、钟表定格时间点的意义等,都很好地烘托了工人在炼制最后一炉钢时的心情。

《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对于空镜头和过渡镜头的拍摄也较为考究,很好地平衡了新闻摄影中再现与表现、抓拍与摆拍的关系。在新闻摄影中,还原新闻现场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声画表达,同时为了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及思想观点,也需要拍摄一些具有表现意义的镜头。如这条长消息中拍摄的钢水四溅的镜头,停产后的石景山园区等。空镜头,在新闻编辑中常常用来填补解说词和画面对应的空白或用作转场。有限度的摆拍是电视新闻摄影的辅助手段,主要包括对空镜、出镜记者、可安排场景、重复性动作等的设计。这条长消息除了抓拍最后一炉钢的现场外,还在厂区空镜的拍摄中加入了大量的摇、移等镜头外部运动设计,增添了画面的可视性,同时配合解说词对新旧首钢的介绍,完成有信息量的表达。在处理对北京市原副市长的采访时,也有效地安排了采访的环境,并运用抓拍和合理的摆拍完成了对刘副市长的介绍,让这位老市长和首钢之间的情感勾连更加生动地体现在新闻中。

2.思考题

(1)评价一条新闻片中镜头是否丰富到位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2)如何完成宏大新闻题材的小切口和形象报道?

(3)新闻长消息在浓缩有效信息量上有哪些具体做法? OCIwebgdB5RmKnfWgRBqlAQHA/CKbwqugRHdyhh65C7wzUCmEA9XcGZUHiPaLa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