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4 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

【作品类别】短消息

【所获奖项】2011—2012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创作单位】辽宁广播电台

【作品长度】1分30秒

【刊播时间】2011年12月18日

【播出频道】辽宁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频道

【刊播栏目】《新闻正点》

【主创人员】张洋、那其灼、杨洲

案例简介

2011年,备受众人瞩目的体育反腐第一大案——中国足球反腐案,在辽宁省铁岭市开庭。辽宁广播电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法院门前蹲守十几个小时,收集庭审信息,采访案件关键人物及球迷,成为第一个发回该案件庭审录音的广播媒体。这则广播新闻报道用来自一线的新闻事实,让社会对足球反腐案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并发挥了广播媒体时效性强、反应迅速的特点,先声夺人,有效把握了舆论导向,引导球迷正确看待案件审理,理性思考中国足球,也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点评分析

短短1分30秒的录音报道,《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这则广播新闻便把备受瞩目的中国体育史上最大一起反腐案件呈现出来。这篇作品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彰显了广播的媒介特色和传播优势。

1.直面热点,时效性强

从选题上来看,《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关注的是中国体育史上反腐第一大案,将“足球”与“反腐”两个热点名词联系在一起,使选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加之足球反腐案涉案人员广,社会影响大,反腐案会如何宣判?其幕后成因如何?这些听众关心的问题早在新闻报道播出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社会聚焦效应,营造了天然的收听期待,促成了收听率的高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面对焦点案件,这则新闻能够做到真实、客观、迅速地报道庭审情况,抢占舆论先机,在重大问题面前不回避、不失语,体现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及其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与实力。在庭审开始半小时之后,这篇包含现场同期声的报道就播发了出来,及时回应了听众的关心与期待,彰显出广播媒体极强的时效性优势,使得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跟随广播来到庭审的第一现场。

2.短小精悍,节奏紧凑

《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融合了现场声、记者报道、现场采访等多种报道形式,不仅做到把新闻事实说清楚、讲明白,并且讲得有声有色、紧凑有力。在报道开篇,记者开门见山,以“中国体育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反腐案件”如此简洁、肯定的语言,给案件以精准定位,迅速将听众拉入新闻事件当中;在庭审现场,记者善于捕捉关键性事实和细节性语言,通过公诉人和被告人的现场声,直接点明张建强所犯的罪行;在紧接的现场采访环节中,报道借群众之口表达观点、引导舆论。在现场报道之外,记者的解说承上启下,富含信息量,用“大规模”“第一次”强调事件的重要性,简明有力,切中要害,与现场报道形成双向互动,成为有益的补充。整篇报道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结构清晰,一气呵成,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不失报道水平。

3.音响丰富,现场感强

作为一篇广播新闻报道,丰富的音响是其扩展新闻信息量、提升新闻张力的有效方式。该报道中的现场音响运用是其一大亮点。报道用一阵警笛的鸣响拉开序幕,未闻其事先闻其声,以富有特色的音响引起听众注意,拉近听众与现场的距离。紧接着是记者在现场的报道,“这里是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记者用急促的语气传达出现场的紧张气氛,而公诉人及被告人的庭审同期声则让新闻现场更加真切,让听众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在采访中,两位球迷用东北方言表达出球迷们的心声,感情真挚、语言质朴,代表了公众的普遍看法,这种让群众发声的表达方式,使得新闻报道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此外,新闻报道中还巧妙地使用了音响效果,在听众脑海中营造出画面感,打破了广播媒体单一以声音为载体的束缚,也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场信息”。

《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这篇广播报道在简短的篇幅当中综合运用多种广播表现手段,兼顾时效性与新闻价值,既呈现了足球反腐案开庭的新闻现场,又立意深远,深化主题,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引导力。

学习启示

1.学习重点解析: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广播新闻的竞争力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事件经过报道能够产生最佳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予以报道的这段时间,或长或短,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影响。时效性强的新闻指从新闻事件发生到予以报道的这段时间越短,传播效果越好。

时效性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基本的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从一个目标到现如今新闻从业者的普遍准则。从“Today News Today”到“Now News Now”,新闻时效性的提高实际上是传播理念的转变。在Web2.0时代之下,信息飞速更新,迅速聚集,面对移动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往往相形见绌。然而对于制作方便,只诉诸声音的广播媒体来讲,其制作周期短且现场感、伴随感强的特性使它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力凸显出来。在新的理念之下,新闻不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所谓新闻的“进行时”,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之时,这一事件刚刚发生或正处于发展之中,并没有明确的结果,如果有的话也仅仅是预测而已。例如案例《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的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法院门前蹲守十几个小时,收集庭审信息,及时采访到了案件的关键人物以及球迷对此事件的看法,仅仅在庭审后半个小时就播发了该条广播新闻,成为第一个发回该案件庭审录音的广播媒体。极具时效性的庭审信息再加上极富现场感的一线同期声音响,传统的广播媒体在此次报道中先声夺人,极好地引导了舆论走向,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让人们能够理性思考中国足球的未来。《中国足球反腐案开审》充分发挥了现场记者口述的作用,抛弃照文稿播音的僵化模式,清晰、准确、迅速的现场报道为该则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播常被称为“耳朵媒体”,要抓住听众的耳朵,就要全天候、全方位、随时随地做好准备。广播新闻记者只需要一支录音笔,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第一时间在第一现场发出第一声音。因此,“快”已经成为广播媒体的一大优势。然而“快”并不是一则广播新闻的唯一衡量标尺,时效性只有在与现场感结合起来时才能真正凸显广播媒体的竞争优势。广播所特有的音响表达,可作用于听众的感官,将现场感通过立体可感的同期声音响传达给听众,从而彰显出有别于新媒体的独特效果。“进行时”的新闻考验着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在兼顾时效性与现场感的新闻报道当中,广播新闻记者需要善于在短时间内集纳各种信息,并第一时间完成信息筛选,简明扼要地将散点状的新闻信息排列组合成为一则有条理、有逻辑的广播新闻报道,并熟练运用各类广播音响技巧,将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呈现在听众的耳边。

2.思考题

(1)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新闻如何保持其优势?

(2)如何提升广播新闻的现场感?

(3)如何在简短的广播新闻中扩大新闻的信息量? k6x3P4zZlLCx3WbgOBQKc8WelYSGB6Es0mBXXVnkEpQTZ0pQyq6zMWlKXzdWtc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