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数字长镜头

《鸟人》:一镜到底,不能停止的决定

《地心引力》:失重的世界,用长镜头探寻新生

《雨果》:给电影与电影人的视觉情书

似乎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人就迷恋上了一个名词:长镜头。电影理论家巴赞倡导的长镜头理论其目的在于“记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客观空间与时间,用最“眼见为实”的真实方法将电影客观表现出来。所谓长镜头,就是由摄影机一次开关机所拍摄的一条完整的、连续的、时间较长的单个镜头。它的“长”会受到胶片长度、机位运动和场面调度等一系列物理因素的限制。电影史上最长的长镜头是电影《俄罗斯方舟》,这部90多分钟的电影就是由一条完整的长镜头完成,整部电影使用高清晰索尼数码摄影机(如果使用胶片摄影机,会因胶片长度的限制不可能完成),一个镜头将沙俄四百多年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

长镜头作为电影语言中人们认为最古老、最没有特效技术的表达方式,如今也脱离了简单的、单纯的、一次完成的方法,迎来了数字革命,迎来了一个电影新概念——数字拼接长镜头。数字拼接长镜头顾名思义是由多个单一镜头通过数字技术最终合成为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完整长镜头。传统意义上的长镜头是指摄影机一次开关机之间记录的一段连续不间断的影像,传统拍摄中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胶片时长、镜头运动、场面调度和场景变换等。而现在,数字拼接长镜头以数字高科技为手段,将前后画面无缝连接,可以预先构思好长镜头,即使这个构想中的长镜头有着极为复杂、超越物理可能的镜头运动、场面调度甚至时间长度,也可以将这原本应该一次性拍摄完成的一整条长镜头进行拆分,最后在计算机中运用数字技术再将它们拼接在一起,从而完成预想的长镜头。

在很多电影中,长镜头都被导演和摄影师作为叙事抒情和表现技巧的视听手段加以运用,但像2015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电影《鸟人》这样追求“一镜到底”效果的影片却非常少见(除却前文所提《俄罗斯方舟》的极致实验)。严格来说,《鸟人》并不是“一镜到底”,而是通过后期数字合成技术,将十几个长镜头精妙地连贯到一起,以达到影片所要求的艺术效果。从“命运三部曲”《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到广受好评的《美错》,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一直擅长用复杂的多线叙事和快速的剪辑讲述关于命运的沉重话题。但《鸟人》不同,因为抱定“生活是连续的”信念,所以这次伊纳里图完全突破自己,用轻松与荒谬并存的黑色幽默和令人瞠目结舌的长镜头开启了另一种新尝试。在《地心引力》里已完美表现过长镜头的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说,我真的不想用一个长镜头拍完整个片子,这种感觉就像电影人在炫技。但它的确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是体现角色生命力的一部分。所以,长镜头的选择,不仅仅源自导演和摄影师的艺术追求和构思,也和影片所要讲述的故事本身密不可分。在《鸟人》这个故事中,男主人公、过气演员瑞根倾尽所有来完成和完善自己的舞台剧:变卖自己的家产、无视和女儿之间的情感危机,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身体与感情……不论面临怎样的挫折和困境,他都不顾一切地想要坚持下去并做到最好。此刻,长镜头就不仅仅作为一种影像语言而存在,而是瑞根内心信念和执念的外化。不论生活怎样变化,瑞根必须坚持下去,不然他就不会存在。如此,长镜头也必须继续下去,不然信念就会中断。所以,对瑞根而言,对《鸟人》而言,长镜头都是一个不能停止的决定。

与《鸟人》在“被囚禁的空间”使用长镜头不同,2014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地心引力》里的长镜头则是带领观众踏入非凡的3D太空旅程。《地心引力》开篇,大胆运用长达12分30秒的长镜头,展现美丽的太空和几位主要人物及其工作生存环境,同时揭开故事序幕。这个长镜头一开始,在模拟太阳光的侧光照射下,地球表面大洋所呈现出的大面积蓝色在明暗过渡中让人屏息静气。《地心引力》上映时,NASA曾称赞这部电影中所呈现的太空景象非常逼真。这种写实的手法,无疑与长镜头的客观特性在风格上相符合,也表明了导演的态度——这不只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视觉奇观,更是一次真诚的关于生命和命运的冷静思考。摄影师卢贝兹基认为,长镜头是让观众深深地沉浸于影片当中,身临其境般坠入《地心引力》的唯一途径。这种“沉浸”与“坠入”长镜头运用以及长镜头内部精妙的处理方式,在《地心引力》中并不是个例。无论是影片开头担负着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环境的镜头,还是各种危急来袭时的激动场面,抑或是每一次危急间隙短暂的和平与安静,都伴随着这种长镜头的表现手法出现。长镜头通过镜头内部真实感的细节合理塑造,呈现出整个故事发展的大环境,并且将人物和环境介绍以完整的、不剪一刀的方式接连展现,既符合叙事和视觉逻辑,又将人物彻底放入环境中叙事,在加深情感连贯性的基础上,也将人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得更加自然妥帖。

《地心引力》中,因为要表现失重的状态,大量的长镜头都持续旋转移动。在没有CG特效和数字技术的时代,这样的镜头无法完成。事实上,跟2015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鸟人》一样,它不是一般意义上一条拍完的长镜头,它也经过特效技术的巧妙缝合。通过剪辑点拼接早就流畅的镜头段落,从而造就时空关系的完整性是特效长镜头独有的优势。

3D与长镜头的结合在《地心引力》《雨果》中展现了电影摄影的新天地。与《地心引力》相似,3D电影《雨果》的开篇也是一个炫酷的数字拼接长镜头。摄影机如幽灵一般,从城市的上空一直运动到藏在钟表后面小雨果的脸。这个长镜头既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又有一气呵成的视觉快感。从大远景一直推进到特写,景观的变化伴随着景别的变化,观众不仅会被这个流畅无痕的长镜头带入故事,更会因为这制造出来的视觉奇观而震撼。之后小雨果穿梭钟楼的运动长镜头,也是由实拍画面经过接点制作完成的数字拼接长镜头。镜头跟随着小男孩从钟楼的一侧来到了另一侧,整个镜头连贯流畅,让人不敢相信在结构如此复杂的钟楼里面能够完成这样的镜头运动,但它却如此真实地摆在眼前。

一镜到底、失重感、3D、数字长镜头……新技术再一次给电影影像带来了新的美学追求。技术服务于故事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未来电影发展存在着无限可能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观看一部电影就像是爱丽丝进入仙境一样,那是一场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奇妙之旅。当然,数字技术虽已成为影像制作的重要手段,但它并未与传统的影像美学原则分道扬镳,而是相辅相成,推动着影像表现力继续蓬勃发展,于天马行空的书卷之上续写影像神话,恣意挥毫,洋洋洒洒。

归根结底,不是这些导演与摄影师选择了长镜头,而是电影故事和主人公执着的内心选择了“一镜到底”,这是一个不能停止的决定! Nq/ITLfa+kpCyIOhgNzieIKBJ428i9vzsn49ezcMK4n0V+0aLY9XjQQrXzYW530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