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从本系列教材的策划到第一批面市,转眼四年过去了。其间中国社会和媒体的变化之大,令人目不暇接,更难全面理解其中玄机。这种巨变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哪些已经无效?哪些行将过时?对于本专业来说,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师生教学关系是否已经从“前喻文化”变成了“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的概念源于美国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谓“后喻文化”,在此特别是指在新媒体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现代学习手段,比家长、老师等长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更熟练地使用新媒体,而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教师所教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对教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批判。

今天,对于站在三尺讲台前的教师来说,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在应用型学科里,如果你讲课拘泥于传统套路,从概念到概念,或从抽象到具体,效果可能堪忧。如果讲述方式又是那么枯燥乏味,那么台下的学生即使不便公开表达不满,也会拨弄起手机来。换言之,“手机个人主义”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过度干预学生喜好的教师,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我们再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反思:即使教学效果尚可,从概念到概念式的讲课,极有可能令学生绝缘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而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其局限性是明显的:(1)不能解决思维活动中演绎前提的真实性问题。(2)不具有绝对性普遍意义。当事物由于发展而出现了一般没有的特点时,以一般演绎到个别往往不能成功。(3)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检验,不能从内容上确保其结论的真理性。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确实面临着不小的风险与陷阱。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与陷阱,至少是当下高校教师的急务要务之一。而趣味性强、与演绎法反其道而行之的案例教学法应运而生。说来始于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但是引入中国只是近年的事情,而且主要的运用者还是商学院。

不过寥寥数年的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影响迅速超越了商学院。而在案例教学法的发源地哈佛,情况更是如此。这两年在中国走红的哈佛公开课,其中由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开讲的政治哲学课程《正义》系列,收获了巨大的反响和声誉。桑德尔借助假想案例,引诱由“局外人”变成“局中人”的听众钻入其设计的困局,令上千学生忽而哄堂大笑,忽而转为沉思苦想,忽而身陷两难境地不能自拔。

入神于这些案例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于是桑德尔再交代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相关理论的要点难点,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和记录……去过哈佛的人都知道,这所名校校园不大,而桑德尔授课的地方实际上是一所老剧院——桑德斯剧院。能让偌大的剧院座无虚席,肯定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说,桑德尔不仅是杰出的社群主义哲学大师,而且是善于捕捉和拴住学生心灵的法师。

那么,新闻传播学能不能推出完整的案例教材系列?这恐怕难以做出肯定的断言,因为案例教学也有局限性。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坦陈,案例教学至少有两个局限性:第一,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没有可复制性,那么相关意义就不大。第二,中国变化特别快,案例容易过时,这与多年不变的美国不同。

此外,案例往往以较短的篇幅材料来涵盖相当长的时间历程,很难在内容与时间历程之间保持协调一致。案例叙述的是某一事件,没有严整的结构,这样学生所获得知识、技能等也难以汇总进一个整体框架中。案例可能也会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易出现“过度概括化现象”。 案例教学不一定适合讲究系统性的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课程。

但是,在日益丰富的新闻传播学的课程群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与实践相关的课程是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本系列就是这样一种大胆尝试。我们规划的系列中,包括财经报道、媒体道德与伦理、媒体法、新闻摄影、调查性报道、深度新闻报道、融合新闻报道、新闻采访、全媒体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法治报道、网络舆情等。它们将陆续面世。

当然,出版系列案例教学教材是一种带风险的尝试,其绩效如何,端赖作为使用者的学生以及同行的评判。我们的初步努力一定多有不成熟之处和不周严之处,因此真心欢迎广大师生的批评和改进建议。

本系列教材从设计规划到编辑出版,始终得到了新闻传播学资深出版人司马兰女士的支持和关注,她的眼光和经验为本系列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动力,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主编 yUWCfUS3JOOOky4YgQt5VWnqfw2UHXoRUH3jKVPDikX7gka380t34CoU+hTJ+k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