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 周濂溪、邵康节

引道教中之思想入道学者,周濂溪、邵康节其尤著者也。 周濂溪,名敦颐(西历1073年卒),作《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而主静 ,立人极焉。”(全集卷一)《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图前段用太极生两仪之说,后则不用八卦而用五行。虽图说末尾赞《易》,而此图则非根据于《易》也。周濂溪盖取道士所用以讲修炼之图,而与之以新解释、新意义。此图说为宋明道学中有系统著作之一,宋明道学家讲宇宙发生论者,多就此推衍。

濂溪之太极图,即其象学也。 濂溪有象学而无数学。康节则兼有象学及数学。康节名雍(西历1077年卒)。其宇宙论,大概亦即上所引《系辞》推衍,而又以图像明之。蔡元定《经世指要》中有经世衍易图:

此图有三层,看第二层(即中层)时,须连第一层(即下层)观之。如“阳”之“ ”,合“动”下之“ ”为“ ”,此即阳之象也。“阴”下之“ ”,合“动”下之“ ”为“ ”,此即阴之象也。看第三层(即上层)时,须连第二层、第一层观之。如第三层“太阳”下之“ ”,合第二层“阳”下之“ ”及第一层“动”下之“ ”,即为一乾卦 ,乾即太阳之象也。如第三层“太阴”下之“ ”,合第二层“阳”下之“ ”及第一层“动”下之“ ”,即成一兑卦 ,兑即太阴之象也。第三层“少阳”下之“ ”合第二层“阴”下之“ ”及第一层“动”下之“ ”,即成一离卦 ,离即少阳之象也。如是八卦之次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康节云:“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观物外篇》下)太极不动,是性也。发而为动静,是神也。代表两仪之 ,及四象之 ,及八卦之 ,是象也。一、二、四、八等,是数也。天、地、日、月、土、石等,是器也。康节云:“神无方而易无体。滞于一方,则不能变化,非神也。有定体则不能变通,非易也。易虽有体,体者象也。假象以见体,而本无体也。”(《观物外篇》下)“器”即具体的事物,即所谓物也。“器”与“神”不同之处,其一即是“器”是决定的。如,此物既是此物,即不能是彼物,所谓“滞于一方”之“定体”也。故易只言象,“假象以见体”。盖象为公式,而具体的事物,则依此等公式以生长进行者也。康节所说之图,皆所以表示事物生长进行之公式者也。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观物外篇》上)此数也。一至八之数所生之象,即上图所表示。八至六十四所生之象,若以图表示之,即为六十四卦次序之图。若将六十四卦次序图横排之六十四卦,自中间断之,复将此两半各折成半圆,更将两半圆合为一圆,即得六十四卦圆图方位图。

此圆图为一切事物生长进行之公式。 如就一年四时之变化而言,则六十四卦圆图中“复”之初爻,为一阳生,即冬至夜半子时也。阳东行至南方之“乾”,即于时为夏。此时阳极盛,而阴亦即生矣。此图中“姤”之初爻,即为一阴生,于时即夏至也。阴西行至北方之“坤”,即于时为冬。此时阴极盛,而阳亦即又生矣。此即汉人所为卦气之说,而汉人所说十二辟卦,亦恰皆依序排列。所谓十二辟卦者,《易纬·稽览图》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卦为十二月主卦,称“天子卦”,亦称“辟卦”,“辟”亦“君”也。所以以此十二卦为十二月之主卦者,六十四卦中,上五爻皆阴,独下一爻为阳者为“复卦” ;上四爻皆阴,下二爻皆阳者为“临卦” ;上三爻皆阴,下三爻皆阳者为“泰卦” ;上二爻皆阴,下四爻皆阳者为“大壮卦” ;上一爻为阴,下五爻皆阳者为“夬卦” ;六爻皆阳者为“乾卦” ;上五爻皆阳,下一爻为阴者为“姤卦” ;上四爻皆阳,下二爻皆阴者为“遁卦” ;上三爻皆阳,下三爻皆阴者为“否卦” ;上二爻皆阳,下四爻皆阴者为“观卦” ;上一爻为阳,下五爻皆阴者为“剥卦” ;六爻皆阴者为“坤卦” 。若以此十二卦分配于十二月:以复卦当一月,以乾卦当四月,以姤卦当六月,以坤卦当十月,则十二月中阴阳盛衰之象,显然可见。故以此十二卦为辟卦,表示一年中阴阳消长之象。就一事物之成毁言,以一花为例,“复”为花之始欲开,“乾”为盛开,“姤”为花之始谢,而“坤”则为花之谢。 一切事物有成即有毁,有盛即有衰,皆依此公式进行也。 rSa4tob5zYIk+pY1gBC6c307UaO8xBpo7yCeHxt5YhX7Vue7cu2bVhqZGOZ3x2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