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0

郭象为什么被称为“中朝名士”?

东晋南朝时,踯躅江左的士人仰望故都,常怀恋恨,习惯称西晋洛阳为中朝,当时游弋洛阳有声望的士人,则被称为中朝名士。郭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郭象,字子玄,其生卒年和籍贯,史书都无明确的记载。据现有资料,大致可确定他为河南人,卒于永嘉(307—313)末。才思卓越,善于清谈,被当时人称为“王弼之亚”,提出了独化论的哲学理论。

“独化论”具体来说,其一,自然界和万物的生成、变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什么造物主来创造和支配它们。其二,天地万物之间,并不发生任何联系,每一事物生成和变化是自己独立地突然发生,没有原因,也没有条件。其三,天地万物的存在与变化决定于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或必然的决定性,即“命”和“理”。郭象强调天地万物既不生于无,也不生于有,而是自己产生了自己。

“独化”有“自生”“相因”“自性”“玄冥”“无心”五个方面的含义。也就是郭象认为事物是自己而生、自然而生,不假外求。这是因为它与其他事物处在相互联系中,而事物之所以会互相联系,是因为它们自身中都有一种自我打开、自我敞开即自我显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表现既是自然的又是必然的,也都是自由的和逍遥的,这就是“玄冥之境”。有了“玄冥之境”后,思维就由客观进入了主观,“心”本身就处在“独化”的状态之中了。

与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论和竹林七贤的越名教任自然论相比,郭象看到了社会的独化,提出了名教即自然论,从而达到名教与自然的统一,外王与内圣的统一,认识与境界的统一,善与美的统一,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vGhVVjUtCzYomXYvbLh1kNCr0dfuYt9r8OP/CwxpP+JRKTlxWGPXzjNABElrE2+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