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张衡为什么被评为“三才理通”?

范晔在《后汉书·张衡传》最后评论他“三才理通”,对张衡致力于哲学的探讨、科学的钻研、文化创造的一生进行了精到的概括。

候风地动仪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南)人。曾官郎中,两度为太史令,晚年出为河间相。精通天文历算,曾创制世界上最早用水力转动的天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他的《二京赋》规模宏大,《思玄赋》阐述哲理,《归田赋》抒发情怀,成为汉赋四大家之一。

张衡深入地研究了扬雄的著作,作《太玄经注》,后又写成《灵宪》一书,对宇宙进行了独到的探索。他以浑天说为基础,认为宇宙演化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溟涬”期。在这一时期无所谓天,也无所谓地,整个空间幽暗清静,寂寞无声,无法形容。第二阶段为“庞鸿”期。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物质的元气,但还浑沌不分。第三阶段为“太元”期。这一时期,元气已分成了阴、阳两气,又由于刚柔、清浊、动静等物理因素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天地万物。在《灵宪》中,张衡已接触宇宙这一概念,他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了宇宙的无限性,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天才的创见。 yOj33H3oNvDrQuCMDv/nkAyX6LAGz9tgZZIT8FgvooG4PORiCi9xlj9oZmAs20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