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燕败亡

晋安帝复辟几年后,追叙讨伐逆贼的功绩,封刘裕为豫章郡公,刘毅为南平郡公,何无忌为安成郡公。不久,司徒兼扬州刺史王谧病故,按资望本应由刘裕继任王谧的职位。但刘毅等人已是十分忌惮刘裕,不希望他入朝辅政,便向晋安帝提议让中领军谢混担任扬州刺史一职。有人怕刘裕反对,于是又建议安帝说:“不如令刘裕兼管扬州军事,但是由孟昶处理扬州内部事务。”安帝犹豫不决,特意派尚书右丞皮沈前往丹徒,征询刘裕的意见。皮沈到丹徒后,先去拜见刘裕的书记官刘穆之,将朝廷的意思告诉他。刘穆之借口如厕,偷偷禀报刘裕,并对刘裕说:“皮沈的两个建议,都不可取。”刘裕出来见皮沈时,支吾以对,请他暂时住在客舍,然后又回屋与刘穆之商量。刘穆之说:“晋朝已是今非昔比,公匡扶社稷,功高望重,难道甘愿一直做藩将吗?况且刘毅等郡公与你同是布衣出身,一起为国家扫平逆贼,取得富贵。不过因为事有先后,而暂时推崇你,并非是诚心敬服。虽然你和他们之间向来存有主仆名义,但一旦他日彼此势均力敌,终会相互吞噬。扬州是国家的根本,关系重大,怎么能将扬州拱手让给他人?之前任命王谧为扬州刺史,已非长远之计,如今再将扬州让给他人,我担心公将受人所制。一旦失去权柄,就不好重新争取了。现在先答复皮沈,说事关重大,需要入朝奏陈,与朝臣共同决议。等公到了京都,相信朝内的权贵,绝对不敢再将扬州刺史之职授任他人,公便可坐取此位了。”

刘裕极口称赞,依议而行。果然,安帝立即降旨,任命刘裕为侍中扬州刺史。刘裕又摆出十分谦恭的态度,上奏恳请将督管兖州军事的职权让给别人;并令诸葛长民镇守丹徒,刘道怜屯驻石头城,让将军毛修之与益州刺史司马荣期会师,共同讨伐谯纵。

谯纵原本是益州参军,他杀掉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搅得蜀中动荡不安。晋廷任命司马荣期为益州刺史,令他率兵讨伐谯纵。司马荣期在白帝城击败谯纵的弟弟谯明子后,向晋廷请求支援。刘裕于是让毛修之去援助司马荣期。司马荣期抵达巴州,却被参军杨承祖杀死,杨承祖自称巴州刺史。毛修之接到司马荣期的死讯,不得已退驻白帝城。当时,益州督护冯迁已升任汉嘉太守,忙发兵援助毛修之。两军会师后,击毙杨承祖,正打算乘胜进军,不料朝廷新派来的益州刺史鲍陋与毛修之意见不合。毛修之据实上奏,刘裕忙向晋安帝推荐刘敬宣为襄城太守。晋廷随即令刘敬宣率领五千人马,前往蜀中讨伐逆贼,并任命荆州刺史刘道规为征蜀都督,令他调度各军。

谯纵听说大军将到,忙向后秦称臣,乞求援兵。秦主姚兴派部将姚赏等人去援助谯纵。刘敬宣转战而前,在距城约五百里的黄虎岭,遭到秦、蜀二军的抵死守御。相持六十天后,刘敬宣只得带着残军退还。刘敬宣自然被贬职,刘道规也被降为建威将军。刘裕因为刘敬宣失利,上奏自愿削职。晋廷只是把刘裕降为中军将军,其他官职如故。

刘裕正打算亲自去讨伐谯纵,突然又传来南燕入侵淮北的消息。刘裕于是决定先讨伐南燕,再荡平西蜀。南燕主慕容德是前燕主慕容皝的小儿子,后燕主慕容垂的小弟弟。慕容皝建都龙城,慕容垂建都中山。龙城的燕王传三世而亡,中山的燕王传四世而亡。范阳王慕容德召集两燕的遗众,向南迁到滑台,向东侵占晋朝的青州,将广固城作为京都。慕容德起初自称燕王,后来改称燕帝,改名为备德,历史上称为南燕。慕容备德窃据帝位七年,因为没有子嗣,死时册立兄长的儿子慕容超为嗣帝。慕容超宠信部属公孙五楼,猜忌亲族,屡次诛杀皇族的人,并派部将慕容兴宗、斛谷提、公孙归等人率骑兵入攻宿豫,又大肆侵犯淮北。刘裕令刘道怜屯兵淮阴,严加防堵,又上奏请示北伐。

晋廷的文武大臣因西南还没有荡平,想先解决蜀中问题,但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三人赞同刘裕北伐,晋安帝便令刘裕出师。刘裕让孟昶处理中军府内事务,然后调集水军出发。到了下邳,刘裕留下船舰辎重,麾众登岸,向琅玡进发。每过一处,刘裕都让人筑城防守,手下的大将对此产生异议,叩马谏阻道:“燕人听说我军远道而来,都避而不战,如果他们占据大岘山,清除四周的粮草,使我军无从觅食。到那时,我军进退两难,怎么办?”刘裕微笑着说:“你们不要担心!我早已摸清鲜卑贪婪的习性,他们眼光浅陋,不会有长远打算,有东西可抢时,他们就掳掠;没有东西可抢时,他们就吝惜禾苗。我们孤军深入,他们便认为我军无法打持久战,因而他们只会进据临朐,或者退守广固。但是我军一进入大岘山,人人自知必有一死,以破釜沉舟的勇猛去制敌,还怕不会胜利?我敢打赌,只要我军奋勇向前,这一战我们定能大获全胜!”各将于是督兵疾进,昼夜不息。果然,南燕主慕容超不听公孙五楼据守大岘山的计策,只是修固城池,坚固壁垒,静待一战。

晋军安全走到大岘山,仍不见有燕兵阻击,刘裕不禁举手指天道:“上天保佑我军,使我军安全走过这个天险。因粮破虏,在此一举!”

当时,慕容超已授任公孙五楼为征虏将军,令他与辅国将军贺赖卢、左将军段晖等人,率五万军兵屯驻临朐。得知晋军进入大岘山,慕容超亲自督率四万士兵赶来援应。两军一相逢,就是一场恶斗,杀得山川并震,天日无光。转眼间,夕阳西下,两军仍旗鼓相当,不分胜负。参军胡藩对刘裕说:“现在南燕兵力基本上都在临朐城外,城中必定十分空虚,我军为什么不从小路出兵,偷袭城内呢?这可是韩信破赵的奇计呀!”刘裕连声称赞,依计而行,临朐城霎时沦陷。

段晖赶紧飞报慕容超,慕容超大吃一惊,掉头就往回跑。南燕兵没了主帅,立即溃退。刘裕率将士们奋勇追击,杀掉段晖。慕容超在公孙五楼的帮助下仓皇逃脱。

回到广固,慕容超还来不及整顿人马,晋军就已经杀入外城。慕容超忙与公孙五楼入内城把守,同时派张纲去后秦乞援。后秦当时正遭到夏主赫连勃勃入攻,无暇分兵援救,但却假意应允发兵,让张纲先回去等消息。张纲回国时,在泰山被太守中宣擒住,送入刘裕的军营。刘裕大喜,亲自为他松绑,赐酒压惊。张纲深感刘裕的恩惠,愿意投降。

之前,刘裕积极准备攻城的战具,城上的守卒揶揄他说:“你们即使有攻城的战具也没用,我们尚书郎张纲请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如今张纲投降,刘裕立即请他登上楼车,让他告诉城上的守卒,说后秦不会前来救援。守卒大为惊惧,慕容超也惊慌得很,忙派使者向刘裕请和,愿割让大岘山,向晋称臣。刘裕将来使斥回。慕容超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派遣尚书令韩范向后秦乞求援军。秦主姚兴要挟刘裕,说如果刘裕不立即退兵,后秦将派十万铁骑进驻洛阳,攻打晋国。刘裕大怒,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姚兴,我平定青州,就进攻函谷,姚兴如果自愿送死,就让他速速前来!”

后秦的使者离开后,录事参军刘穆之进帐劝谏道:“您的话不仅不足以畏敌,说不定还会激起他们的怒意。如果我们还没有拿下广固,而后秦又真的杀来,那时又该怎么办?”刘裕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你想后秦如果真能发兵援救南燕,就会趁我不备发兵偷袭我军,好出奇制胜。但是他们为什么先派使者前来放话呢?这分明是虚张声势,恫吓我们,不足为虑!”刘穆之听了,恍然大悟。

刘裕随即令张纲制造攻守战具,装备极其巧妙,城上的守兵逐渐抵抗不住晋军了。眼看着城内的形势岌岌可危,自后秦回来的韩范又向刘裕投降,城中的民众和士兵越发沮丧,于是大批大批地溜出来投降。刘裕一看时机到了,于是誓众猛攻。南燕尚书悦寿料知不敌晋军,偷偷打开城门,向晋军投降。慕容超率数十骑亲信仓皇逃窜,结果被晋军一个不留地逮回,押回城中。

刘裕派人将慕容超押解入京,随即上奏请示移师下邳,向关洛进军。晋廷诛杀慕容超,任命刘裕为青、冀二州刺史,让他自主行事。

不料,卢循攻陷长沙,徐道复攻陷南康、庐陵、豫章,两军顺流而下,直逼晋朝国都。江东大震,晋廷君臣急得不知所措,只好飞召刘裕率军回援。原来,刘裕灭掉桓玄,将晋安帝迎回建康后,因为朝廷刚刚安定,无暇顾及南方,便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徐道复为始兴相,想借此维系南方的安定。没想到,徐道复等人趁刘裕出师讨伐南燕,竟然起兵谋反。

刘裕接到京城的告急谕旨,忙率精锐军队赶往建康。路上接到江荆都督何无忌的噩耗,刘裕更是惶急万分,唯恐京都失守。正巧碰到晋廷派来的使者,使者说:“贼人还没来,只要刺史大人赶紧回去,京都便可无忧。”刘裕当下略为放心。赶到江边,只见风急浪腾,部将都面露难色,刘裕激昂地说:“要是上天助我,风就会马上平息,否则大不了一死,没什么好怕的!”随即麾众登舟,舟移风止。到了京口,江岸上的民众一望见刘裕军的大旗都挥手欢呼,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欣喜不已。

第二天,刘裕入都向晋安帝陈述抵御贼寇的计策,朝廷不再惊慌,于是下诏令京师解严。豫州都督刘毅自告奋勇,愿率军南征。刘裕正整治舟械,准备出师,见刘毅请令,便让刘毅的堂弟刘藩带信给刘毅说:“贼众接连获胜,兵锋锐不可当,等船械整治完毕,我愿与老弟在江上会师,伺机破贼。”

刘藩到了姑熟,把信交给刘毅。信还没看完,刘毅就怒目瞪着刘藩说:“从前讨伐逆贼,不过是因刘裕首先发起,我才推他为首,难道我就真的不如他?”说着,把来信一扔,立即召集两万水军,从姑熟出发。急驶到桑落洲,刘毅军却被兵锋锐利的卢循、徐道复两军一举击败,刘毅只好带着数百人登岸,狼狈逃走。

战败的消息传到京都,全城大为惊惧,刘裕急忙招募士兵,修固石头城。由于刚征讨完南燕,京都还没恢复元气,全城的士兵不满数千,即使算上诸葛长民、刘道怜等人随后带来的人马,士兵人数仍是不到一万。

卢循、徐道复击毙何无忌,挫败刘毅,一连攻破江、豫二镇。纠集了十多万贼众,舟车竟绵延一百多里,楼船高达十二丈,横于江中。但贼军心中还是惧怕刘裕,听说刘裕率军回京防御,未免心惊。卢循想退回寻阳,转攻江陵,徐道复却坚持乘胜进取。二人争论了好几天,最后决定按徐道复的提议联樯东下。

警报雪片似的飞达都中,逃回来的将士也声称贼势十分强盛,不应以卵击石。孟昶、诸葛长民随即建议避开贼寇,请晋安帝过江暂避风头,只有刘裕不答应。参军王仲德对刘裕说:“公刚刚荡平南燕,威震四海,那些乘虚入犯的妖贼突然听说你回京护驾,想必都十分惊惧。此刻,如果我们不战而逃,像懦夫一样,将来怎么号召将士?公如果因误信流言而撤军的话,我不想随公退去,只好就此告辞!”刘裕忙慰抚道:“南山可改,此志不移,请不要怀疑我的决心!”

孟昶仍是坚持撤军,刘裕勃然大怒:“都什么时候了,还能轻举妄动吗?试想,现在各重镇都有谋变的可能,而强寇又紧逼而来,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朝都一迁,全体瓦解,我们怎么可能平安抵达江北?就算到了江北,也不过是苟延时日。眼下,京都的兵士虽然少,但还足以打一仗,如果我军得胜,是再好不过了;万一挫败,我定会横尸庙门,以身殉国,绝不苟且偷生!我意已决,你就不要再多说了。”孟昶仍是啼哭陈词,自愿先死,惹得刘裕性起,厉声呵斥道:“你先看我打一仗,再死也不迟!”孟昶悲愤不已,回到府第,颤着手写下遗书:“都怪臣当初力排众议,赞成刘裕北讨,以致强贼乘虚进逼,危及社稷,臣以死向天下谢罪。”写完后,竟服毒自尽。

不久,卢循已到淮口,京都内外戒严。琅玡王司马德文督守宫城,刘裕亲自屯驻石头城,谘议参军刘粹屯驻京口。刘裕不时登城眺望西方,起初还没有发现贼寇的踪迹,只见烟波一碧,山水同青。不一会儿,鼓声传入耳中,远处有敌船出现,直逼新亭,刘裕不由得旁顾左右,微露忧容。随后见敌船掉头停泊在蔡洲,刘裕转忧为喜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贼军虽强盛,却也无能为力了!”

原来,徐道复进入淮口后,本想从新亭进兵,焚舟直上。但是卢循优柔寡断,想计出万全,所以徘徊江中,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犹豫不决。徐道复叹息道:“总有一天,卢循会误大事,跟着他,我事必无成。如果能凭一己之力举事的话,我取建康易如反掌。”一面说,一面起锚向西驶去。 qHsgvvnbMunqUJTR1Lc2FhWiDIVFxuuK4St4Lt0a8mQV6d9m9/OWpGFWhsgI679n



计平谯纵

在蔡洲静驻了好几天,卢循、徐道复见石头城畔的军容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慌乱,不禁有些后悔,忙派发十多艘战舰攻打石头城外的防护栅栏。刘裕下令用神臂弓迎敌,一发数箭,敌船无不摧毁,卢循只好退去。不久,卢循用调虎离山之计,攻扑石头城,但仍旧碰壁;转攻各郡,各郡守都早已加固壁垒。卢循见毫无所得,便对徐道复说:“我军已疲惫不堪,不如退据寻阳,合力攻取荆州,然后再来谋取建康吧。”随即令贼党范崇民率五千名士兵据守南陵,大军则退往寻阳。

晋廷封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并赐给他一把黄钺。刘裕随即保荐王仲德为辅国将军,刘钟为广川太守,蒯恩为河间太守。让他们与谘议参军孟怀玉率兵追击贼众,自己则操练水军,广修战舰。楼船一修成,刘裕便令将军孙处、沈田子率领一百多艘战舰走海路,径直奔往番禺,直捣卢循的老巢。各位将领认为海路迂远,也十分艰险,并且容易分散兵力。刘裕笑而不答,只是嘱咐孙处说:“十二月大军必破妖虏。你们先捣破贼巢,使他们走投无路,到那时,贼人自然手到擒来!”孙处等人只好领命而去。

卢循回到寻阳想方设法联络谯纵,约他夹攻荆州。谯纵当即答应,并向后秦求援。秦主姚兴封谯纵为大都督,兼相国、蜀王,并调桓谦协助他。谯纵任命桓谦为荆州刺史,谯道福为梁州刺史,令二人率两万多名士兵入侵荆州。后秦将军苟林也奉秦主姚兴之命率骑兵赶来会师。一时间,卢循声势十分浩大。

卢循率兵东下时,荆、扬二州有些闭塞,还不知道这一消息。当卢循退而攻打荆州时,荆州刺史刘道规正派司马王镇之前去,会合天门太守檀道济、广武将军到彦之,一同去援救建康。途中,王镇之突然遭到后秦将军苟林与卢循的夹击,一阵拼杀,王镇之败退。卢循重重犒赏秦军,令苟林进攻江陵,苟林随即入驻江津。桓谦也召集两万贼众,进据枝江。敌众两路大军交逼,江陵大震,城中的兵民大多怀着观望的心态。刘道规默察民情,索性大开城门,令士兵自行选择去留,同时严阵等待敌寇。士兵不禁惮服,没有一个人出逃,城中十分安定。

当时,鲁宗之已升任雍州刺史,自襄阳率兵前来支援荆州。有人说鲁宗之不安好心,刘道规却毫不在意。他不但单骑出城,将鲁宗之迎入城中,与他开怀畅谈,甚至还让他留守荆州城,自己则亲自带兵出击,讨伐贼人。大军水陆并进,在枝江击毙桓谦,苟林闻风而逃。参军刘遵奉刘道规之命追击,在巴陵一带击毙苟林。

刘道规返回江陵,刚送走鲁宗之,就收到徐道复率领三万士兵长驱而来的消息。当时,已经来不及追回鲁宗之军,刘道规只得部署各军,准备迎战。碰巧刘遵得胜而归,于是一前一后的两支军队,杀得轻敌的徐道复大败,逃回湓口。江陵转危为安。

刘裕听说江陵无恙,贼众连吃败仗,便令刘毅监管太尉府,全权处理府内事务,然后亲自率领刘藩、檀韶等将领南讨贼党。大军刚出发,便接到王仲德的捷报,说已赶走悍贼范崇民,夺回南陵。刘裕很是欣慰,当即赶到南陵城与王仲德会师,进军雷池。在雷池一带,刘裕军杀得卢循孤舟窜往番禺,徐道复退守始兴。晋将军刘藩、孟怀玉不依不饶,继续追剿卢、徐两贼,刘裕则率余军凯旋而归。晋安帝要封刘裕为大将军、扬州牧,并赏他二十名仪卫,刘裕推辞说:“卢循、徐道复两贼还没有除掉,臣怎么能接受陛下的封赏?”晋安帝于是收回成命。

在逃亡途中,卢循一路上召集了不下万人的残众,准备退回番禺。徐道复也召集兵马,退守始兴。只是始兴虽然安然无恙,番禺却早已落入晋军手中。卢循听说巢穴已被攻破,惊慌失措,忙率部众与晋军争抢番禺,却被晋将军孙处、沈田子、刘藩击败。卢循慌忙逃往南方的交州,最后在晋军的堵截中投水自尽。徐道复也被孟怀玉斩杀。南方逆党,至此都被荡平。

不久,荆州刺史刘道规因病请求离职。晋廷派刘毅前往荆州继任刺史,调任刘道规为豫州刺史。刘道规在荆州数年,秋毫无犯,体恤百姓,没想到调到豫州不久,就病逝了。荆州人得知,都垂泪不已,很是伤心。

刘毅自豫州战败后,虽然在刘裕面前谦逊不少,但心里却越发猜忌他。刘裕向来不善舞文弄墨,刘毅却很有文才,所以朝中词臣都喜欢与刘毅交往。仆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与刘毅往来尤为密切。刘毅出任荆州刺史后,将刘道规之前施行的政策尽改无遗,又将豫州文武旧吏调到荆州,安置在自己麾下;并上奏要求兼管交广,任命郗僧施为南蛮校尉,毛修之为南郡太守。

刘裕一一照允,将军胡藩说:“公以为刘将军会一直屈服于你吗?”刘裕沉思半晌,才问道:“什么意思?”胡藩回答说:“公统领百万雄师,战必胜,攻必取,刘毅原是自愧不如;但如果谈及文才,一谈一咏,刘毅却自命为豪雄。最近,有许多文士争相归附他,我担心刘毅未必甘心一直屈居于公之下。”刘裕微笑着说:“我与刘毅同心协力规复朝廷,他有功无过,我怎么能无故陷害他?”胡藩默然退去。

刘裕因刘毅的堂弟刘藩讨逆有功,提拔刘藩为兖州刺史,令他镇守广陵。不久,刘毅身患疾病,郗僧施便劝他上奏,请求调任刘藩为荆州副帅,刘毅当即照做。刘裕这才有些提防刘毅,假意允准刘毅的请求,召刘藩入朝。刘藩自广陵进入京都,刚到宫阙门外,便被逮入大牢。刘裕又向晋安帝诬告说:“刘毅、刘藩两兄弟与仆射谢混图谋不轨,请陛下立即下令赐死谢混、刘藩,讨伐刘毅!”晋安帝不经调查便下诏允准。刘裕立刻召集各军,准备西征。

刘裕任命司马休之为荆州刺史,令他随同前往,并令参军王镇恶、龙骧,将军蒯恩率领前队军士,袭击江陵。王镇恶率领一百多艘战船昼夜兼程,打着刘藩的旗号,直达豫章口。荆州人还没收到刘藩的死讯,以为是刘藩西来,丝毫没有防备。王镇恶舍舟登岸,径直奔往江陵城。刘毅探悉实情,当即下令关闭城门,谁知城门还没来得及关上,兵士还没披上铠甲,王镇恶已闯入城中,全城顿时鼎沸。刘毅率数百亲兵杀出城去,到佛寺投宿,寺僧不肯收纳他。无奈之下,刘毅自缢身亡。王镇恶搜到刘毅的尸首,将他的头颅砍下示众,并杀掉他的族人。

过了几天,刘裕军抵达江陵,杀死郗僧施,赦免毛修之,又调整了赋税,并抚慰人心,荆民大悦。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上任,刘裕立即率大军返回京师。

西行时,刘裕曾令豫州刺史诸葛长民监管太尉军府,处理内部事务,又任命刘穆之为建威将军,辅佐诸葛长民。诸葛长民听说刘毅被杀,便私下对亲属说:“昨天杀彭越,今天斩韩信,恐怕我们也将大祸临头了!”诸葛长民的弟弟诸葛黎民说:“刘氏灭亡,诸葛氏怎么可能幸免于难?我们最好趁刘裕还没回来,赶紧起事!”诸葛长民犹豫不决,偷偷问刘穆之说:“有人说太尉对我不满,他为什么对我不满呢?”刘穆之说:“刘公远征,将家人托付给你照顾,如果他猜忌你的话,怎么会把家人托付给你?”

诸葛长民还是不放心,又致信冀州刺史刘敬宣,劝他共谋富贵。刘敬宣竟然将信件交给刘裕,刘裕随即放出消息,说将抵达京都。诸葛长民于是天天出城恭候,却不见刘裕回来。不料,刘裕半夜入京,回到府第,除了刘穆之外,无人知晓。第二天天刚亮,刘裕就升堂处理京中之事,诸葛长民这才得到消息,惊慌地赶来谒见刘裕。刘裕忙下堂迎接诸葛长民,并喝退堂上其他的人,与诸葛长民握手言欢。诸葛长民渐渐放松警惕,刚想告辞,帐后突然窜出一名壮士,一把抓住他,把他勒死了。诸葛长民的弟弟诸葛黎民、诸葛幼民以及堂弟诸葛秀之相继被斩首。

当时,京都流传一句话:“别嚣张,小心把你交给丁旿。”为什么京都会流传这么一句话呢?原来,刘裕府中埋伏着的壮士叫丁旿。勒死诸葛长民,击毙善斗的诸葛黎民,都是丁旿。众人畏惧他的强悍,所以才有这句话。

刘裕灭掉诸葛氏后,任命朱龄石为益州刺史,令他与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率两万大军讨伐西蜀。当时许多人都说朱龄石威望太浅,难当重任,刘裕却力排众议说:“龄石文武全才,此去必能成功。你们要是不信,以后便知!”当下召来朱龄石,和他密谈了几句,又交给他一封锦函,上面写着:“到了白帝城再打开”。朱龄石随即出都,逆江西行。各位将领也不知道朱龄石究竟怎么进攻,只是一路跟着他晓行夜宿。到了白帝城,朱龄石才打开锦函,拿出信函,只见上面写着:

众军从外水攻取成都,臧熹从中水攻打广汉,老弱兵士乘高舰从内水前往黄虎,全军速战速决。违令者斩!

原来,从前刘敬宣讨伐谯纵时,取道黄虎,结果无功而返。此次,刘裕令众军取道外水,是吸取上次的教训。又怕谯纵预料到,所以刘裕特意令朱龄石派老弱士兵走内水,作为疑兵,牵制敌人;又令臧熹从中水进军,无非也是分散敌军的兵力。蜀王谯纵果然怀疑晋军仍然取道黄虎,急忙派谯道福驻守涪城,严防内水。那时,朱龄石已自外水趋往平模,距成都城只有两百里。谯纵得到情报后,忙派秦州刺史侯晖、尚书仆射谯诜率一万多名贼众驻守在平模对岸,筑城据守。

当时正值盛夏,赤日炎炎。朱龄石有些踌躇,对刘钟说:“现在天气这么热,贼众据险自固,我军不容易攻入。我想先养精蓄锐,再伺机发兵,你认为怎么样?”刘钟回答道:“这就错了!我们专门派老弱士兵从内水进军,迷惑敌人,使得谯道福驻守涪城。侯晖等人虽然前来抵抗,但十分惊慌,我军如果趁他们惊疑未定时全力进攻,相信一定能够取胜。平模一被攻克,我军乘胜杀过去,谯纵自然守不住成都。相反,如果我军就此裹足不前,反而会暴露我军的虚实。一旦谯纵调谯道福军赶来援应,我军既不能进,又不能退,师衰食绝,两万人都将成为蜀虏!”朱龄石惊愕道:“幸亏你点醒我,我差点误了大事!”随即麾兵齐进,才半天就拿下平模。臧熹也从中水趋入,一路过关斩将,占据广汉。两军会师,直逼成都,势如破竹。

谯纵接连收到兵败的消息,吓得魂飞天外,急忙弃城出逃。他十五岁的女儿哭着劝他说:“逃跑也难免一死,只能自取其辱,不如到先人墓前,一死了事。”谯纵不听,拜辞先人墓,掉头就走了。他的女儿竟撞死在墓旁。谯道福听说平模失守,忙从涪城回军救援,途中与谯纵相遇,见到谯纵狼狈的模样,不禁愤恨地说道:“你怎么能这么轻易放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功业?人生总有一死,有什么好畏怯的?”随即拔剑掷向谯纵,正中马鞍。谯纵慌忙逃避,后来见身边的侍卫都已经离散,只好解带自缢。王志斩下他的首级,献给了朱龄石。

谯道福犒赏军士,打算背水一战,可是军士得了赏银,仍然散去。谯道福孑身远逃,被当地人送到朱龄石军前,斩首示众。入城后,朱龄石只杀了谯纵的亲属,其他人一概不问罪。捷报传到京城,晋廷令朱龄石监管梁、秦州六郡军事,赐封他为丰城县侯爵。 qHsgvvnbMunqUJTR1Lc2FhWiDIVFxuuK4St4Lt0a8mQV6d9m9/OWpGFWhsgI679n



后秦的消亡

荡平四川,刘裕功不可没。晋安帝封他为太傅、扬州牧,刘裕推辞了一番。晋安帝于是另封他的二儿子刘义真为桂阳县公。当时,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文思已入继谯王。司马文思性情暴虐,滥结党徒,刘裕十分厌恶他。不久,又传来司马文思打死京都小官吏的消息,有官员上奏弹劾他。晋廷下诏诛杀司马文思的党羽,却赦免了他的死罪。司马休之在江陵获悉后,立即上奏谢罪。刘裕将司马文思押送到江陵,令司马休之自行处治。司马休之于是上奏表示愿意废了司马文思,并满含讥讽地向刘裕道谢。刘裕很是不悦,便令江州刺史孟怀玉兼督豫州六郡,监督并制约司马休之。

第二年,刘裕赐死了司马休之的二儿子和侄子,让弟弟刘道怜掌管太尉府事,令刘穆之辅助,然后亲自率领荆州刺史讨伐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联合雍州刺史鲁宗之、鲁宗之的儿子竟陵太守鲁轨,共同抵御刘裕。刘裕想招降司马休之的书记官韩延之,但遭到拒绝。刘裕当即令参军檀道济、朱超石率兵驻守襄阳,又檄令江夏太守刘虔之聚粮以待。檀道济等人还没筹集粮草,刘虔之却已被鲁轨击毙。刘裕又令女婿徐逵之率领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等人出江夏口,与鲁轨对垒。鲁轨计歼徐逵之、王允之、沈渊子三人。蒯恩持重不动,全军退还。

收到消息,刘裕勃然大怒,亲自率将士渡江。鲁轨与司马文思率领四万名士兵在岸边列阵以待。江岸高达数丈,各将士都不敢贸然登岸,面面相觑。刘裕怒不可遏,披上甲冑就往岸上跳,将军们一番苦谏,他就是不听。主簿谢晦一把扯住他的胳膊,气得刘裕头筋暴涨,怒目扬须,拔剑指着谢晦说:“你要再拦我,我就杀了你!”谢晦从容答道:“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但不能没有将军呀!”刘裕要登岸,将军胡藩急忙用刀尖凿穿岸土,然后攀上陡峭的河岸。众士兵也奋勇登上岸,杀向敌军,鲁轨的部众稍稍后撤。刘裕麾军登陆,大刀阔斧地冲杀过去,鲁轨与司马文思军立即溃败。一逃一追,直抵江陵城下。司马休之与鲁宗之、韩延之弃城而逃,鲁轨退守石城。刘裕令阆中侯赵伦之、参军沈林子攻打鲁轨,另派内史王镇恶率水军追杀司马休之等人。司马休之听说石城被围攻,忙与鲁宗之赶去支援。哪知途中,却遇到狼狈奔来的鲁轨,说石城已被攻陷,三人于是相偕奔往襄阳。可是,襄阳参军紧闭城门,拒绝迎纳,司马休之无可奈何,只得向西投奔后秦。

当时司马休之的亲戚司马道赐也与将军王猛子,密谋刺杀青、冀二州刺史刘敬宣,以响应司马休之,结果却被刘敬宣府中的部将砍成肉泥。青、冀二州仍然安定如常。

刘裕凯旋班师,晋安帝再次加封他为太傅、扬州牧,并允准他带剑上殿,朝见时不用跪拜。但刘裕仍不肯接受。晋安帝便加封他为平北将军,令他督管南秦的二十二个州郡。不久,又晋封他为中外大都督,封他的长子刘义符为兖州刺史兼豫章公,三儿子刘义隆为北彭城县公,弟弟刘道怜为荆州刺史。

刘裕因为后秦屡次收纳逃犯,决意声讨后秦。后秦国君姚兴即位后,灭前秦、降后凉,在位二十二年,国势颇为强盛。姚兴死后,骨肉相争,关中大乱。刘裕决定趁机西征,晋安帝随即任命他为征西将军,兼任司、豫二州刺史;封他的长子刘义符为中军将军,令他监管太尉府;封刘穆之为左仆射,任命他为监军中军二府军司,令他入居东府,掌管内外朝政,司马徐羡之为副手;令左将军朱龄石守卫宫禁,徐州刺史刘怀慎守卫京师。

起程时,刘裕将大军分为数路: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自淮淝进军许洛;新野太守朱超石与宁朔将军胡藩趋往阳城;振武将军沈田子率同建威将军傅弘之趋往武关;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出石门,自汴州趋往黄河。刘裕又任命冀州刺史王仲德为征虏将军,令他督领前锋,从巨野进入黄河。刘穆之对王镇恶说:“刘公将伐秦的重任交付你们,你们一定要奋力而行,不要让刘公失望!”王镇恶回答道:“不攻克关中,誓不回都!”当下兵马出都,陆续西进,大军浩浩荡荡抵达彭城。

王镇恶、檀道济进入秦境,所向披靡。秦将王苟生将漆邱城献给王镇恶,刺史姚掌将项城献给檀道济。各处守军都望风归附,唯独新蔡太守董遵固守城池,拒不投降。檀道济一举攻入城中,将董遵斩首。大军接着攻克许昌,擒获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

沈林子自汴州驶入黄河。襄邑人董神虎赶来投降,引着沈林子攻占仓垣,降服刺史韦华。后来,董神虎因擅自回襄邑,被沈林子杀死。

王仲德率水军渡过黄河,经过滑台。北魏昏庸懦弱的守吏尉建,以为晋军是来攻城的,当即弃城北逃。王仲德随即入城抚慰百姓说:“我军已备好七万匹布帛,用来向北魏借道,不料北魏守将却弃城而逃。因此我特意入城向你们解释,请你们不要惊慌,我军待几天就走。”魏主接到军报后,立即令部将叔孙建、公孙表等人自河内前往枋头,率兵渡河。途中遇到奔逃的尉建,叔孙建将他捆回滑台,投尸河中,然后质问城上的晋兵:“你们为什么突然侵犯我朝领土?”王仲德派人回答说:“刘太尉令我家征虏将军前往洛阳,清扫山陵,我们只是借道而行,并不敢侵掠魏境。没想到北魏守将弃城而去,丢下一座空城,我家将军便借城息兵。我军入城后,秋毫无犯,打算休整几天,立即西去。我军始终坚守晋魏和好的约定,请你们不要误会。”叔孙建无词可驳,忙派人报告北魏主。北魏主又令叔孙建致信刘裕,刘裕婉辞回复说:“洛阳是我朝的旧都所在,如今却被西羌占据,陵寝都变成了废墟,并且羌人总是收留我朝的罪犯,所以我朝发兵西征。我朝只想向贵国借道,相信贵国定会坚守和好的约定,绝对不会违约。滑台的军队将立即西去,贵国不要多虑!”北魏主于是让叔孙建按兵不动,等晋军退去,再收复滑台。

晋将军檀道济率兵一连攻下秦阳、荥阳二城,直抵成皋。秦征南将军陈留公姚洸驻军洛阳,急忙向关中求救。秦主姚泓令武卫将军姚益男、越骑校尉阎生率领一万多名士兵去支援洛阳;又令并州牧姚懿屯驻陕津,遥作声援。然而,不等姚益男等人赶来救援,洛阳已经支撑不住,向晋军投降了。檀道济俘获了四千多名秦兵,有人劝他将秦兵全部活埋,檀道济却说:“讨伐暴君,招抚百姓,就在今天。我为什么还要多杀呢?”随即释放所有俘虏,秦人大悦,相继依附。

秦将军姚益男、阎生等人听说洛阳已经失陷,不敢进军,退到关中。秦廷惶恐得很,可是,并州牧姚懿到陕津后,听信司马孙畅的计策,反而攻打长安。秦主姚泓急忙令东平公姚绍攻打姚懿,姚懿战败被擒,司马孙畅也被诛杀。不久,征北将军齐公姚恢又自称大都督,借口保护君主,向关西进军。秦主飞召姚绍率军攻打姚恢,姚恢战败而死。姚懿、姚恢都是秦主姚泓的亲族,国难当头,却倒戈相向,姚氏至此还能保全国家吗?虽然叛贼已经除掉,但秦兵已伤亡过半。

晋太尉刘裕令三子彭城公刘义隆据守彭城,兼管徐、兖、青、冀四州军事,然后亲自率水师西进。

王镇恶攻入渑池,趋往潼关;檀道济、沈林子自陕北渡过黄河,进攻蒲阪。此时,秦东平公姚绍已经升任鲁公,官居太宰,他带着武卫将军姚鸾等人,率领五万士兵支援潼关,并派副将姚驴援救蒲阪。沈林子见一时难以攻克蒲阪城,便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兵多,恐怕难以攻陷,我们不如先去会合王镇恶,再合力进攻潼关。潼关一得手,蒲阪就唾手可得了。”檀道济依计而行,与王镇恶会师,合攻潼关。姚绍出城迎战,被檀道济等人杀得退守定城。

秦兵屡战屡败,秦主姚泓急得不知所措,忙派人向北魏主求援,并请妹妹西平公主即北魏夫人代为恳请。北魏主拓跋嗣正想发兵,碰巧刘裕逆流而上,向西进军,发来借道的信函。北魏主左右为难,不得不召集众臣商议。朝臣齐声说:“潼关号称天险,刘裕用水师攻打潼关,肯定很难得胜,如果他们登岸北犯,却容易得多。况且刘裕虽然声明是讨伐后秦,但谁也无法预料,他明天会不会来攻打我们。我朝又与后秦是姻亲关系,更应相救,还请陛下立即发兵驻守上游,阻止刘裕军西进。”只有崔浩不赞成,朗声说:“不行!不行!刘裕早就想攻打后秦,如今姚兴已死,他的儿子姚泓又懦弱无能,国家多灾多难,势已危蹙,刘裕大举入秦,志在必得。我朝如果阻遏了他的去路,刘裕必定记恨我朝,上岸北侵,到那时局势一变,我朝竟代后秦受敌!不如放刘裕军过去,听凭刘裕军西上,然后发兵塞住东路。刘裕如果取胜,必定感谢我朝,决不会与我朝为敌;如果他战败,我朝也有救秦的美名,这才是一举两得的上策。况且南北风俗迥异,就算我朝放弃恒山以南的地方,任由刘裕占据,他也不能驱散吴越士卒,与我朝争夺河北的地方,刘裕军不足为患。”

北魏主十分犹疑,见朝臣大多坚持阻遏刘裕军,夫人拓跋氏也不断恳请,他便令司徒长孙嵩督率山东士兵,与将军娥清、刺史阿薄干屯驻河北岸。只要有晋军的船只由南岸漂到北岸,不管是什么原因,魏军一概杀掠。刘裕大怒,立即派人去北岸痛击魏军,狠狠地给了魏军一个教训。魏主得知,万分后悔。

那时,潼关的驻兵因为没有粮草越来越喧嚣。王镇恶想率军撤退,沈林子拔剑击案道:“如今洛阳已经平定,关右也即将荡平,将军怎么能自挫锐气,前功尽弃?况且将军率领的前锋是全军的耳目,前锋一退,后军必乱,那时就别想取胜!”王镇恶于是派使者赶往后军,请求刘裕接济粮草。刘裕曾经叮嘱王镇恶等人静待洛阳,等大军到了,再齐头并进。哪知王镇恶贪利邀功,竟然不听军令,径直趋往潼关。对此,刘裕已十分不满,再加上当时他正与魏军交战,无暇顾及,于是就令使者回去告诉王镇恶无粮可济。王镇恶只得亲自到弘农劝谕百姓,让他们输送粮草。部队得到百姓输送的粮草后,逐渐安定下来。沈林子又击败河北的秦军,阵斩秦将姚洽、姚墨蠡、唐小方,派人向刘裕报捷说:“姚绍气盖关中,如今却一蹶不振,性命垂危,我军不动一兵一卒就能取胜了。姚绍一死,关中就没有几个挑大梁的人了,那时我军攻取长安易如反掌!”果然不到几天,姚绍愤懑成疾,呕血而亡。临死前,姚绍把军事托付给东平公姚赞,姚赞轻率出兵偷袭沈林子,结果被沈林子打得落荒而逃。

不久,沈田子、傅弘之攻入武关,进驻青泥。秦主姚泓亲自率数万大军去攻打沈田子,却禁不起沈田子麾下一千多名骑兵轻轻一扫。秦主姚泓从来没有遇到过劲敌,突然见到这么勇悍的晋军,不由得魂飞魄散,掉头就逃。主子一逃,全军立即溃散,沈田子一阵追杀,削掉一万多颗脑袋。

刘裕到了潼关,正担心沈田子兵少,急忙命令沈林子率领数千精兵赶去支援。到了青泥,秦主已经败退,二沈一同追击而去。关中郡县多望风迎降。捷报陆续传来,刘裕大喜。

将军王镇恶也在刘裕的应允下,率水军进逼长安。秦主姚泓屯兵逍遥园,令姚赞屯驻灞东,胡翼度屯驻石积,姚丕屯驻渭桥。王镇恶逆流直上,所乘坐的战舰都是蒙冲小舰,水手都在舰内。秦军见晋船行驶如飞,却没有一个水手,都吃惊地以为晋军有天神相助。到了渭桥,王镇恶等士兵吃完饭,便传令军中:“各将士带上武器立即登岸,落后者立斩!”众将士得令后,火速登岸,战舰都随水漂去,不知所向。王镇恶对众将士说:“我们世代居住江南,如今来到离家万里的长安,舟楫、衣粮都已随水漂没,如果这一仗得胜,功名利禄全不在话下;否则就死在他乡,骸骨都不能够回归故里。我愿与你们齐头并进,生死与共!”众人齐声应命,声震如雷。王镇恶身先士卒,冲向敌军,部众也竞相上前,奋击姚丕。姚丕军大败,向西奔逃。

冒冒失失的秦主姚泓率兵前来支援,却遇到败退的姚丕军,两军自相践踏,不战即溃。王镇恶追杀过去,乱杀乱剁,就像割草一样。秦镇西将军姚谌、前军将军姚烈、左卫将军姚宝安等人都死在战场,只有秦主姚泓一人逃回京都。王镇恶追入平朔门,姚泓带着妻儿逃往石桥。姚赞率部众赶去救驾,不料部众都溃散而去,胡翼度也向晋军投降。晋军在石桥将姚泓团团围住,姚泓束手无策,只好送款求降。姚泓十二岁的儿子姚佛念哭着对父亲说:“陛下想要向晋军投降,但晋军必定不会就此罢休,陛下终究难免一死,还是请自裁吧!”姚泓不愿。姚佛念当即从宫墙上面一跃而下,脑裂身亡。姚泓率妻儿及群臣来到王镇恶军营前请降,王镇恶将他们一群人监禁起来,等候刘裕处置。

几天后,刘裕率领大军进入长安城,王镇恶赶到灞上迎接刘裕军。刘裕当面慰劳他说:“我的霸业得以成就,你立了首功!”王镇恶拜谢说:“这全仗您的威灵和各将士的齐心努力,我王镇恶何功之有啊?”刘裕笑着说:“你这样谦虚,是要学汉朝的冯异吗?”随即与王镇恶一起入城。后来,王镇恶盗取府库里的钱财,违反军纪,刘裕也置若罔闻。秦镇东将军平原公姚璞与并州刺史尹昭在蒲阪投降,抚军将军东平公姚赞率姚氏子弟,共计一百多人,也向晋军投降。刘裕不肯赦免,将他们一律处斩,并将姚泓押入都城,斩首示众。 qHsgvvnbMunqUJTR1Lc2FhWiDIVFxuuK4St4Lt0a8mQV6d9m9/OWpGFWhsgI67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