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湛冤杀檀道济

关陇南面有一胜地,叫做仇池。地方百顷,平地凸起,四面陡峭险峻,高约七里,环绕着羊肠曲道,必须经过三十六座山峰,才能登上顶端。山顶水草丰美,还可以煮盐,向来被氐族占据。东汉末年,有个叫杨腾的氐族头目占据此地。他的孙子杨千万曾向曹魏称臣,被封为百顷王。传到杨飞龙这一代,氐族逐渐强盛,晋朝封杨飞龙为平西将军。杨飞龙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外甥令狐茂搜。令狐茂搜改姓杨氏,又传了三代到杨初。杨初自称仇池公,他的曾孙杨纂为苻秦所灭。苻秦亡国后,杨氏遗族杨定逃到陇右,招集一千多名氐族旧众,仍然据守仇池。后来,杨定迁居距仇池二十里的历城,夺取天水、略阳等地,自称陇西王,后来为西秦王乞伏乾归所杀。杨定的堂弟杨盛留守仇池,自称仇池公,出兵汉中,向晋朝称臣。晋主封他为征西大将军,兼仇池王。刘裕篡夺晋朝后,宋主又封杨盛为车骑将军,晋爵武都王。

元嘉二年,杨盛去世,儿子杨玄即位。魏主封杨玄为征南大将军兼南秦王。才过了四年,杨玄也去世了。死前,杨玄对弟弟杨难当说:“眼下,国家还没有安定下来,更需要励精图治。我儿子保宗年幼无知,还劳烦弟弟你继承大统,不要辜负先父的重望!”杨难当极力推辞,说愿辅立侄子。杨玄过世后,他果然拥立杨保宗为嗣主。可是杨难当的妻子姚氏不停地吹耳边风,说:“现在国势衰微,应该有个年长一点儿的国君,才能稳定人心,你怎么就去辅佐一个小孩子呢?”杨难当听信妇言,竟废黜杨保宗,自称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督管雍、凉、秦三州的军事。

那时赫连族已经灭亡,上邽空虚,杨难当令儿子杨顺占据上邽。又任命杨保宗为镇南将军,令他驻守宕昌。杨保宗想夺回王位,不料事情泄漏,被逮捕入狱。

当时,梁州刺史甄法护不善治理城镇,宋主特意派刺史萧思话前去代任。萧思话还没到任,觊觎汉中的杨难当已经发兵袭击梁州。甄法护带着妻儿逃奔洋州。

萧思话到了襄阳,得知梁州失守,忙令司马萧承之率五百人做前锋,长史萧汪之率五百人做后应,前去攻敌。萧承之就是后来齐太祖的父亲,他曾是济南太守,此次调任汉中太守,和萧思话一同东行,兼任行军司马。萧承之奉令做前驱,自思所带将士太少,于是沿途招募一千多名壮丁,进据磝头。

杨难当在汉中大肆掠杀,而后率部众返回仇池,令将军赵温留守梁州。赵温又令魏兴太守薛健据守黄金山,副守姜宝据守铁城。铁城与黄金山相对,两地仅隔一里,萧承之派阴平太守萧坦进军两地。萧坦连拔铁城和黄金山,杀得薛健、姜宝大败而逃。赵温亲自出来对仗,也被杀得落荒而逃。因萧坦受伤,退回大营养伤,萧承之另派司马锡文祖戍守黄金山。此时,后队萧汪之已率部众赶来,将军裴方明也奉临川王刘义庆之命赶来助战。萧承之随即率各军一路追击,在汉津杀败杨难当的儿子杨和以及赵温。

不久,萧思话也率兵赶来,与萧承之合力进攻,连战连捷,不但将退守大桃的敌众全部赶走,连梁州也唾手取来。以前,被杨盛夺去的魏兴、上庸、新城三郡,都被宋军收复,汉中全境没有一个氐族人。杨难当担心宋军入境,慌忙上奏赔罪。宋主刘义隆得好便收,因而赦免了杨难当的死罪;令萧思话镇守汉中,加封他为宁朔将军;召回萧承之,任命他为太子屯骑校尉;将甄法护逮入大牢,令他自尽。

话说回来,魏主拓跋焘得到河南后,分兵戍守,又加封崔浩为司徒,长孙道生为司空。崔浩劝魏主偃武修文,招贤纳士,于是一群贤才得以入朝辅政。崔浩又改订律令:除四岁、五岁这两个年龄阶段的刑律不变以外,其他各年龄层都增加一年刑罚;如果妇女在刑罚前怀有身孕,则缓期执行刑罚,等婴孩百日以后,再按律处决。在崔浩的建议下,宫门前悬着一面登闻鼓,百姓一有冤屈,便可以击鼓鸣冤。这些政策深得人心,北魏国内安定承平,国势蒸蒸日上。崔浩又想通好江左,息争安民。于是,在他的一再恳请下,魏主令散骑侍郎周绍出使宋朝,并乞求和亲。宋主刘义隆含糊作答,也派使臣魏道生去北魏通好。此后,两国互通使节,往来不绝。

不久,魏主册立儿子拓跋晃为太子,再次派散骑常侍宋宣去刘宋为太子求婚。宋主仍然支吾以对。虽然亲事始终没有定下来,但南北也安宁了十多年。

宋主刘义隆听说魏主求贤恤民,于是也下了几道劝农务桑和招揽贤才的诏书。无奈亲贵擅权,吏胥徇私枉法,即使有几个博学遗老,又怎肯冒昧出山?晋武帝曾召武阳人李密为太子冼马。但李密一心只想奉养祖母刘氏,于是写了一篇《陈情表》,决意辞官。武帝无可奈何,只好收回成命,允准他为祖母养老送终。此外,还有许多有贤能的人被宋廷召用,但都辞官不就。其中最著名的是寻阳人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太守曾派督邮去彭泽县考核县令的政绩。按惯例,县令应扎束官带出去迎接,陶渊明不禁感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随即自辞官职,回归乡野。随后写了一篇《归去来辞》,自明志趣。他家门前种有五棵柳树,因而作《五柳先生传》。妻子翟氏与他志同道合,二人一同隐居乡里,陶渊明耕种,翟氏锄地,二人都安于清贫,不慕荣利。司徒王弘担任江州刺史时,曾让陶渊明的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宴,邀请陶渊明共饮。陶渊明嗜酒,欣然前往,入座便喝。不久,王弘到了,陶渊明仍是一个劲地喝酒,并不通报姓名,等到微有醉意,他立即告辞离去。陶渊明每次写好文章,都会署上具体年月,但这个习惯在宋初就改了,每次写成只署“甲子”二字,暗寓不会效命宋室之意。宋主刘义隆正对此不满,恰逢陶渊明病故,他便不再追究。后世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

王弘得知陶渊明病故,叹息不已。元嘉九年,王弘晋爵为太保,才过了一个多月,突然去世。王华、王昙首也都病故。彭城王刘义康已回京担任司徒一职,兼录尚书事。至此,因元老丧亡殆尽,刘义康得以独揽大权。随即任命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刘湛能够入朝为官,多亏殷景仁的引荐,但他却十分嫉妒殷景仁,一心只想把殷景仁排挤出去。然而殷景仁深得宋主的宠信,不但没被朝廷疏离,反被任命为中书令兼中护军。刘湛却没能升官,只是兼任太子詹事。刘湛于是更加憎恶殷景仁,他仗着彭城王对他的宠信,大肆挑拨离间,诋毁殷景仁。宋主始终不信,反而更加恩宠殷景仁。殷景仁也知道刘湛排斥自己,时间一久,他不禁感叹道:“引虎入室,终将噬人!”随即称病辞官。宋主不答应,只令他在家养病。刘湛心里还是不平,想令士兵装成劫盗,晚上去刺杀殷景仁。还没行动,就有人向宋主告密。宋主立即令殷景仁迁居西掖门,住在宫禁附近。因此,刘湛的诡计才没有得逞。

后将军司马庾炳之颇有才华,他和殷、刘二人都十分投缘,但更忠于宋主。宋主和殷景仁之间的密函全靠司马庾炳之暗中传递。对此,刘湛全然不知,他听说庾炳之出入殷府,还以为只是探病,丝毫不起疑心。

这时,恃才放达的谢灵运因郁郁不得志,而没有恪尽职守,遭到刘湛等人的弹劾。宋主派使者将他逮回来治罪,但是他非但不服,还捉住来使,并赋诗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于是,有人说他逆迹昭著,当即兴兵逮捕他。宋主怜惜谢灵运是个人才,力排众议,免去他的死罪,将他流放到广州。不料又有人诬陷谢灵运,说他私买兵器,纠集壮士,要在三江口起事。这时,宋主只好割爱,令他在广州就刑。谢灵运只是一介文人,怎么能造反?无非是文辞狂放,触怒当道权贵,落得身首异处,贻恨千秋!

不久,刘湛等一群佞臣,竟然毁坏了宋室长城檀道济。宋室的良将首推檀道济。檀道济自历城回来后,升任司空,仍然镇守寻阳。檀道济自身的地位已十分显赫,再加上他的左右心腹个个身经百战,他的儿子也都在朝中担任高官,功高震主,自然遭到中伤。

当时,宋主卧床已久,刘湛私下里对彭城王刘义康说:“皇上要是有什么不测,除了檀道济,朝野上下也没什么让人担心的。”刘义康点点头说:“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刘湛连忙献计说:“不如召他入都。我们可以借口胡虏侵犯边界,要他入都商议对策。这样的话,我们就好下手了。”刘义康点头称是,忙入宫禀报宋主,让他召回檀道济。那时,宋主神疲意懒,无暇问明详情,只模糊答应了一声。刘义康立即飞诏召檀道济入京。檀道济接到诏书后,当即准备起程。妻子向氏忙劝他说:“你功高位尊,必定遭人嫉恨,如今朝廷无故召你回京,恐怕是想对你不利!”檀道济安慰妻子说:“诏书中说有边患,我得去京都一趟,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你大可放心!”随即扬鞭起程。

到了建康,檀道济与刘义康晤谈时,刘义康沉缓地说:“胡虏已经退走,我们不用再忧心了。唉,只是陛下的病……”檀道济听了,忙拜辞彭城王,入宫探望宋主。果然,宋主十分虚弱。后来,宋主的病势日益严重,檀道济也只好待在京都,随时入宫问安。熬过隆冬,直到第二年春季,宋主的病情终于好转了。檀道济这才辞行,起程回寻阳。然而刚上船,中使突然赶来说:“皇上又病重了!”檀道济连忙掉头入京。刚到宫禁前,檀道济就被刘义康手下的禁军捉住,不得不跪听刘湛宣读圣旨。听完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檀道济不禁大愤,怒目而视。转念一想,自己已落入奸人手中,多说无益,索性丢下冠帽,愤愤地说了最后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些奸小之人,毁了宋室的万里长城!”随即自己走入狱中。

那阴险狠毒的刘湛竟怂恿刘义康诛灭檀道济全家,只留下檀道济一个小孙子檀孺,以续檀氏宗祀。檀道济的部将薛彤、高进之,被时人比作关羽、张飞,他们也被杀害。北魏听说檀道济被杀,私下庆贺道:“檀道济一死,灭宋就轻而易举了!” sePt9KFf366O4tx0CR4KPjatK9BsoEjPme6h+n3X+Wg4yPFLQuo3JCn+IHZKJQ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