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乘“贝格尔”号旅行(1832年)

以每小时七八海里的速度,“贝格尔”号飞速前进了。第一个晚上没发生什么,很快过去了。从第二天开始,“贝格尔”号遇上了惊涛骇浪,达尔文开始了备受折磨的可怕一周。晕船使他很难忍受,也让他很失落,提不起兴致。对于这次旅行,他甚至开始感到有些后悔了。经过马德拉群岛时,他很想看一看这个群岛,但他连登上甲板的力气都没有。只有躺在吊床上的时候,他才感到稍微好受些。除了舰长室之外,他同斯托克斯合住的一个船舱算是条件最好的,尽管里面可用空间非常小,但是光线很充足。绘图桌旁边,有一个狭窄的过道,那就是他工作、穿衣和睡觉的地方。这张桌子的一端,是斯托克斯绘图的地方,而另一端那儿刚好一人宽的地方,就是达尔文工作的地方。绘图桌的上面,是他和斯托克斯的两张吊床。达尔文在晕船期间,要么躺在吊床上,阅读洪堡德和其他旅行家描写热带自然界的著作;要么躺在舰长室的沙发上,同菲茨.罗伊谈话。

“贝格尔”号舰驶向特纳里夫的圣克鲁斯镇,这个镇上有许多白色小屋,火山岩的映衬,令小屋显得更加清晰了。在浓云密布的天空中,达尔文看到了显露出来的白色山巅,不禁想起了洪堡德那引人入胜的描述,特别是他写过在攀登山峰时所见的瑰丽景色,于是,他决定登山。

眼见马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一只小船突然从圣克鲁斯驶来,小船上有一位执政官,他登上“贝格尔”号后宣布,“贝格尔”号必须进行12天隔离,因为现在欧洲有霍乱,隔离期间,“贝格尔”号的人不准上岸。全船的人听完这个消息后开始变得死气沉沉,极为沮丧。但菲茨.罗伊舰长绝不会无所事事地度过12天,这不符合他活跃的性格;他想了一下,立时有了主意,他下令扬帆向佛得角群岛驶去。达尔文第二天还对特纳里夫峰有些恋恋不舍,他站在船头看着山峰,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被羽状云朵遮盖住的山峰看上去像个大圆锥体。离山峰越来越远了,他不禁有些黯然,不过,天气开始变晴,让他稍感快慰。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今天没有晕船,他尽情欣赏着美丽的热带夜晚。后来他回忆到这件事:站在远去的“贝格尔”号上,看着特纳里夫峰上的曙光。他说:“航行的那些日子我永远不能忘记,特纳里夫峰上的曙光是他旅行途中第一件不能忘记的事物。”

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达尔文安稳地渡过了去美洲的剩余路程。那几天,达尔文安静地看了一些赖尔的书。他记得在自己快走的时候,汉斯罗对自己关怀有加,当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卷刚刚出版,汉斯罗曾建议他在旅行中带上。汉斯罗说:“这本书很有趣,您最好读一读这本书。你主要关注里面的事实就行了,里面不是很正确的理论不必在意。”

在《地质学原理》第一卷中,赖尔首先证明,气候不断地在发生缓慢的、但又是巨大的变化,是随着大陆和海洋的轮廓在变化的。其次,他指出古代沉积物同现代沉积物具有相同的性质,他是在弄清了河流、喷泉以及三角洲、湖泊和江湾的涨潮与退潮的破坏作用和建设作用之后,作出这一结论的;因此,他认为沉积物具有什么样的力量,是不需要了解的。第三,他证明维苏威和埃特纳这类火山锥体是无数次火山喷溢的结果,它们是由流出的熔岩层、喷出的火山灰和熔渣堆积而成的,这些是他考察过那些火山锥体后推理得出的结论;以前的一些老火山口也是通过这样形成的,过去和现在火山所起的作用都一样。第四,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化石都是在发生某些灾变时被毁灭的。最后,地面缓慢的长期的震动形成了一些山脉,即使是现在,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一造山过程我们也可以观察到。

在旅行开始的时候,达尔文读了这本书。

“贝格尔”继续航行,天气变得越来越好,到处风和日丽,原来已经到了热带海域。达尔文准备捕捉浮游生物,便用破布制作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小网。他们把这个小网拖在船后边,从船尾往后撒开,小网就能捕捉到各式各样的微生物。清理这些捕获物,他几乎用了全天的时间。韦克姆上尉极不高兴,因为他负责管理船的清洁和美观,这么一堆小动物放到甲板上给韦克姆搞卫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所以上尉很愤怒,他对达尔文说:“我要是舰长就好了,我会把你那堆使人讨厌的垃圾和你一起扔到海里去。把这些玩意儿看做宝贝,也只有你们博物学家才能做到,不仅这样,你们还会用心观察、分析和研究。”不过,除了斯托克斯和金克之外,达尔文在“贝格尔”号上的所有旅伴中,最喜欢的就是韦克姆了。韦克姆的这种抱怨并没有妨碍他和达尔文之间慢慢建立起来的密切关系。

1月16日,“贝格尔”号在佛得角群岛中最大的岛普拉亚港靠岸。该港的四周从海面上看一片荒凉,洪堡德描述过,这里的热带风光优美异常,达尔文为他的描写赞叹不已。但达尔文现在不禁有些担心起来,他怕看到这里的景色后会失望。但这里的一切都没有让他失望,新奇的昆虫围绕着新开的花朵飞舞,叫不出名的鸟儿在长有罗望子、芭蕉树和棕榈树的河谷上啼鸣。看到这些,他感到这是对自己的补偿,对自己所经受的一切艰难和不幸的慰劳。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对我来说,这一天就像一个瞎子重见光明一样,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看到了大部分不知名的动植物,这些让我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

达尔文坐在熔岩底下,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看着新生的珊瑚。强烈的阳光照射着海港,他想起了不久前读过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卷,他想,能不能用里面的原理研究圣地亚哥岛的地质剖面图呢?用这个方法,他很容易就搞清了圣地亚哥岛的地质,这让他很高兴。他心想,以后用这个方法对自己所要访问的各国地质情况都加以分类整理,这样的话就能够收集到一部关于各国地质情况的书了。

在这个光秃秃的岛上,达尔文一连游览了三天。新颖的热带大自然,一堆堆晒焦的岩石,深深地吸引住了达尔文,以致他觉得这三天的时间过得很长,也给他留下了很多印象。通过这次游览,达尔文获得了极其丰富的收获。

在这里,“贝格尔”号停泊了三个星期。怀着巨大的兴趣,在这段停泊期间,达尔文进行了自然史考察。达尔文不仅考察这里的地质,还研究一些鸟类,许多鸟色彩非常鲜艳;热带植物,即棕榈树、咖啡树、甘蔗、香蕉树、非常粗的波巴布树和大量的鲜花;昆虫,色彩也很鲜艳的海生动物,如海绵和珊瑚;除此之外,还有像海兔和章鱼等其他一些动物,沿着海岸,他常观察这些动物的习性并细心加以收集。坐在船舱里,他有时候会一连几天不停地研究这些生物。对这些岛上的居民,他也很感兴趣,特别是他对这里的黑人充满好感。

在考察方面,达尔文在旅行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仔细的特点:他注意到这里的金合欢树树梢都向一面弯曲,是由于这里经常刮信风;他用湿度表对这里空气的干燥程度作了测量,结果表明,这里的干燥程度比估计的要高;在“贝格尔”号桅杆顶端的风向旗上,布满了从遥远的非洲海岸刮来的灰尘,甚至连这些沉积在上面的灰尘,他也收集了起来。后来,爱伦堡教授对这些灰尘进行研究,在里面发现了原生生物的硅质甲壳。

在佛得角群岛的三个星期,达尔文既忙碌又快乐,在这里,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做了许多工作。

在大西洋之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岛——圣保罗岛,“贝格尔”号在这里再次登陆。达尔文他们从船舰上放下了两只小船,一只由达尔文和韦克姆驾驶,另一只由斯托克斯驾驶去调查岩礁,以便把岩礁画到地图上。达尔文是去研究地质和自然史的,而韦克姆跟去则纯粹是为了打鸟。达尔文在这里发现两种根本不怕人的鸟,就是管鼻鹱和燕鸥。在这些荒无人烟的岛屿上,达尔文认定会有一些寄生昆虫和靠吃鸟的羽毛为生的壁虱。在这个岛上,他做过这样的观察:在管鼻鹱的巢旁,都放着一条雄管鼻鹱衔来的小鱼,是给雌管鼻鹱吃的。如果把雌管鼻鹱从巢中吓跑,几只大蟹马上就会出现,把小鱼偷走,有的时候,甚至会把小鸟也从巢中偷走。

“贝格尔”号继续航行,越过了赤道。

在到巴西之前,“贝格尔”号停泊在了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小岛,这是一个火山岛,岛上有一些山,大约一千英尺高,这里是巴西人流放人犯的地方。岛上覆盖着一片密林,达尔文无法走进密林,只是从外面能看到林中的一些树木,有木兰、月桂树以及其他各种树木。这里所有的树木,不是果实累累就是百花争艳,这使达尔文感到很是惊讶。

那些岛屿上的热带植物,给达尔文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些在他给父亲的信中谈到过:“热带地区植物的新奇形态最使人惊异。这里的椰子树是任何一种欧洲树都不能比的,极其轻巧;金合欢和罗望子有让人惊奇的蓝色叶子;香蕉树和芭蕉树同暖房中的完全一样;还有壮丽的柑橘树,无论是用丹青妙笔画还是用语言描绘,都无法将它的样子准确地表现出来。哪像现在温室里的植物和花卉,一看就知道是一种病态的绿色。本地的树木在姿态美上远远超过了葡萄牙月桂树,比葡萄牙月桂树的颜色还要深。在一些较富裕的居住区,周围一般都种有椰子树、番瓜树、浅绿色的香蕉树以及柑橘树。看着果实累累的树和四周的景物,你发现要用笔描写出这样的情景,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最多也只能是报道一下。”

天气热得很厉害,达尔文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吊床上,觉得就像躺在火上一样。因此他放弃了吊床,转而躺在有点凉的硬桌子上,睡得特别香。

“贝格尔”号终于到了巴西,在巴西的巴伊亚市停了下来。这是座位于海湾之上的古城,狭长的白色房屋看起来很高大,显得很整齐。许多大船停泊在海湾,往岸上看,热带植物森林包围着古城。这里风景优美,特别是下雨的时候,空气很新鲜。漫游在热带特有的花木风光之间,达尔文不禁想到了洪堡德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才觉得他的描写毫不夸张,一直吸引着自己去了解这些事物。对于达尔文来说,洪堡德就是他在博物研究上未曾谋面的老师。

当然,在欣赏这些风景和自然史的客观事物之外,达尔文一点也没忘记自己来这里的任务,他的任务就是要成为一名博物学家。

在巴伊亚市,“贝格尔”号停留了将近二十天。在这期间,达尔文游览了热带森林,收集了蜥蜴、昆虫和植物。当地居民大部分是黑奴,狂欢节时,他和他们一起漫游了各条街道。一群快活的人们用大勺子互相泼水,以此取乐;或用一个蜡黄色的水球互相投掷。他还结识了一艘美国大军舰上的几位军官和几位当地商人,从美国军官那里,他听说了令人愤懑的美洲奴隶制度和黑奴悲惨的遭遇。他这才知道,贩卖奴隶的活动正在全球大规模地进行着。那些热衷于贩卖奴隶活动的人,为了保护这种活动,采取了各种野蛮的手段。对贩卖奴隶活动,达尔文感到非常愤怒。

也是因为此事,达尔文此时与菲茨.罗伊舰长发生了一次冲突。达尔文是辉格党人,而菲茨.罗伊则是个典型的托利党人。菲茨.罗伊对奴隶制度是支持和称赞的,他在和达尔文谈起这个话题时说,有一次,他拜访过一个大奴隶主,当着他的面,这个大奴隶主把自己的奴隶们集合起来,问他们是否愿意获得自由,是否满意自己现在的处境,奴隶们一致回答道:“满意!”达尔文嘲笑他说,当着主人的面,那些奴隶敢说自己不满意吗!菲茨.罗伊有时候脾气也很暴躁,他勃然大怒地对达尔文说,既然你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那些奴隶是自愿的,那我们就不要在同一条舰上,你走吧!达尔文郁闷地走开了,他想,因为这次矛盾自己也许不得不离开这次航行。当着大众的面,菲茨.罗伊再次发泄了对达尔文的怒气,但军官们这时邀请达尔文同他们一起吃饭,看来他们的态度和达尔文是相同的。不过,只过了几个小时,菲茨.罗伊便明白过来,觉得是自己不对,于是他派了一名军官,向达尔文表示了歉意。菲茨.罗伊请达尔文不要介意,他仍会像以往一样待达尔文,并在舰长室与达尔文一起吃了饭。

这件事过后,达尔文在“贝格尔”号上的地位无形之中便得到了提升,一些年轻的海军预备员对他的称呼变成了“先生”,他们在他面前也有些拘谨起来。但达尔文并没有摆先生的谱,很快就同他们成为了朋友。不仅如此,现在他同军官们也走在了一起。他的性格很坦率,很讨人喜欢,再加上他有趣的交谈、和蔼的笑容,他在与人交往中显露出才华,他有着充沛的精力,对工作充满热情。这一切,在不知不觉中便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人们这时对他的称呼也变为“可爱的老哲学家”,甚至有时干脆称他为“我们的捕蝇者”。谢利万此时也在船上,他后来成为了海军上将。许多年后,谢利万回忆起这次航行经历时还说:“达尔文在‘贝格尔’号上航行的五年当中,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一句伤和气的话,从来没有责备过任何人,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从来没有对任何人作这样那样的评判。在这一只舰上,我们一起相处了五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吵架的。大家各有各的事,谁会去吵架呢;就算发生了争吵,我认为达尔文也会有办法化解矛盾的。”

舰上大家都很忙,没有生活中的那些礼貌,不相互等候,谁吃好饭谁就去工作。在这种氛围下,达尔文养成了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在海上航行时,风平浪静的时候,达尔文就坐在桌子的一边用显微镜研究公海的动物,而斯托克斯则坐在另一边绘图。

达尔文在巴伊亚参观了大型美国军舰“三宝垅舰”,对这艘军舰上的海军预备员,达尔文作了可怕的评价。他说:“这些表面上是正人君子的年轻人,实际上就是一伙合法的骗子,沿岸的人们看到这些人会感到很害怕。”

“贝格尔”号在此期间还进行了演习,这次演习组织得非常准确而又迅速,最后,这只用来测量的小舰战胜了其他所有的船只,包括“三宝垅”号。取得这样的成绩表明这个舰上的人非常团结,在精力充沛的舰长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竟然把军舰都战胜了。这是舰队司令也不得不承认的。作为“贝格尔”号上的一员,达尔文此时充满自豪,对这条舰有了深厚的感情。

离开巴伊亚,“贝格尔”号开往里约热内卢。路途中起风浪时,他就整理自己的搜集品;天气好的时候,达尔文就和海军们一起捕鲨鱼。夜晚,他观赏那南极的星光、灿烂的夜景以及麦哲伦海峡上的云彩、天空中的南十字星座和大南冕星座,看到这些美景,他总是忍不住要赞美大自然。在阿尔布罗斯群岛附近,“贝格尔”号进行了测量,达尔文也上了岸,考察这里的岩石,收集昆虫和植物。

4月1日是愚人节,“贝格尔”号上所有的人都在开玩笑。几乎船上所有的人都被骗了一次,达尔文也不例外。谢利万喊道:“达尔文,您以前不是一直说要看看逆戟鲸长得什么样子吗?你快来看,逆戟鲸就在那边的海面上,快点看啊!”达尔文听后一阵兴奋,马上跑过去想看一看,结果逆戟鲸没看到,却听到了值班人员发出的哈哈大笑声。

4月4日,“贝格尔”号停在里约热内卢港湾,在这里,达尔文第一次收到了英国的来信。

在里约热内卢,“贝格尔”号打算长期停留。因此,达尔文同美术家埃尔一起租了一座漂亮的房子,那地方叫博托福戈,在市郊,离市区有一小时的路程。

达尔文准备利用在此停留的机会,在巴西国内做一次旅行。为此,他加入了一个团体。

于是,达尔文便和这个团体一起开始了旅行。穿越巴西的热带森林,看到兰科植物开放出来的奇花异卉,西印度椰子树优美的树冠在高空中摇曳,棕榈树交叉着生长……这些都令达尔文感到极为惊讶。

达尔文旅行中还看到了一些黑人。他们经常被士兵打压,没办法,便开始逃亡。有时穿过沼泽地、浅海湾和无数湖泊,到荒无人迹的地区;有时会躲在险峻的花岗岩旁。沿途的客栈简陋到连面包这种吃的东西都没有。

他们访问过那些偏僻的地方庄园,知道庄园里很富有,有很多牲畜和粮食。达尔文在旅行回来的路上,在一个叫索谢戈的庄园中过了两天。利用这两天时间,他到附近的森林里采集昆虫标本。在森林的某些地方,含羞草有几英寸厚,像地毯一样覆盖着地面。从含羞草丛上走过时,由于含羞草敏感的小叶闭合下降和色彩变化,草丛上便会留下一行脚印。

两星期后,达尔文结束了这次旅行,回到了里约热内卢。因为“贝格尔”号现在还不打算起航,他便把一些行李运往博托福戈。在他和行李快要靠岸时,一个浪头打向了小船,他的书籍、仪器、枪壳和其他必需品全部被打落到海里,漂了起来。所幸的是,这些东西只是下面湿了,并没有丢。住进博托福戈,他赶紧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晒干。

他抽出几天的时间,整理了在巴西内地旅行时所采集的东西和补写的日记。

博托福戈位于科尔科瓦多山麓,科尔科瓦多山体呈陡峭的锥体形,白云经年缭绕在半山腰处,此山的海拔在六百八十多米以上。达尔文在这里住了两个半月,研究了里约热内卢附近的自然景物。白天,达尔文去周围旅行或整理收集来的东西;晚上,他就读一些游记,给一些朋友写信。其中,他读过安松船长的游记,这位船长曾到南美洲探过险。洪堡德的游记他又重新读了一遍,他发现洪堡德的见解与观察,和他自己对热带自然界的观察和印象有许多相同之处,这让他很高兴。如果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被人理解是很痛苦的,读洪堡德的书,他感觉就像自己碰到了知己一样。傍晚,达尔文倾听着昆虫的鸣叫声;观察萤火虫的飞舞。他会收集萤火虫的幼虫,对其进行实验。

达尔文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时一个人去,有时同美术家埃尔一起去,有时他还同“贝格尔”号上的其他海员或同当地的几个居民一起出去。在几个当地的居民中,有一个巴西小孩是农场主的儿子,这个小孩跟踪追捕野兽很有一套,他能根据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发现并追到极其罕见的动物。这种观察力令达尔文很是惊讶,达尔文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猎人。还有一个是酷爱打猎的葡萄牙神父,他打死过一只美洲野猫,并把这只当地的猎物送给了达尔文。

达尔文认为这里的植物和鸟类应该被好好研究一下,不过,他对这附近的地质情况没有进行研究,他觉得没有多大意思。达尔文认为,这里的植物都非常美丽。当然,他在观察植物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观察蜂鸟的飞翔,蜂鸟的习性和大蛾蝶的习性差不多。

但陆上无脊椎动物和淡水无脊椎动物的收集,才是达尔文最关心的。他收集了很多搜集品,都属于漂亮的陆生扁平软体多肠类。此外,他还经常对昆虫的习性进行观察,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对这里的一些热带大型蝶非常感兴趣,并注意到其中的一部分蝶类有自己的习性特点:这些蝶类可以在陆地上奔跑,发出很大的“噼啪”声,同时双翅张开成平面。

当然,达尔文也没忘记研究自己非常熟悉的一类动物,他对这里的甲虫也进行了研究,并收集了其中一些甲虫的标本,他还发现这里的甲虫和美国的甲虫不是同一个科目。收集昆虫的时候,达尔文不禁回忆起他在英国迷恋甲虫的那些日子。

达尔文旅行、收集和整理搜集品的这些活动,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中断。“贝格尔”号的校级军官们经常想要他回去看看。禁不住劝说,他回了军舰一次,受到热情的接待。他愉快地听到了海军乐队演奏的一些乐曲,还和舰员们一起参加了他们举行的竞走赛跑。这里就是达尔文的家,所以达尔文关注这里的一切。他知道,在停泊的这段时间,一些军官和水兵已经退役,与此同时,舰上也来了新的军官和水兵。

就在这个时候,“贝格尔”号上发生了一件事,令人极为痛心:当时寒热病正在流行,有三个人和其他船员一起乘快艇到马卡去打了一次田鹬,这三人回来后就染上了很严重的寒热病,很快就死去了。达尔文和他的伙伴们在热带航行时遇到了许多困难,这次是比较严重的一次,一下就失去了三个人的性命。

在此期间,达尔文还结识了几位曾经到过南美洲其他一些地方的商人。达尔文向他们打听关于南美洲其他一些地方的生活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事。达尔文很想去参观这些地方,但最终还是没能成行,因为“贝格尔”号快要起航去别的地方了。

就在他们快要离开的时候,碰上了圣者胡安婚礼日前夕的庆祝活动,他们十分愉快地观看了这里人民的庆祝活动,居民们燃起篝火、放焰火、燃爆竹、鸣枪炮,非常热闹。

7月5日,在其他军舰鸣放的友好送别礼炮声中,“贝格尔”号终于离开了这个热带地区,离开了这个到处都没有开发的地方。“贝格尔”号转而向南方气候温和的地带行去,那里的海岸覆盖着一些草本植物,应该又是一个新的天地。

离开巴西后的航行很不平静,汹涌澎湃的大海用它的惊涛骇浪击打着这艘军舰,这使达尔文又遭受到刚出发时的那种痛苦。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终于看到了逆戟鲸,还观赏了被人们称为“开普小鸽子”的小海燕,以及口齿锋利的抹香鲸。

7月25日,“贝格尔”号到了一个小海湾,这地方叫约德拉普拉塔。这里的水很平静,但却又红又脏。

26日,“贝格尔”号来到蒙得维的亚海湾,军舰停泊后达尔文赶紧上岸去了解当地的情况。在城旁的一座小山顶上,达尔文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一群群牛羊在草地上吃着草。在这辽阔的土地上,达尔文一边散步,一边观察,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美洲鸵鸟。达尔文还去了蒙得维的亚远郊,他是去那儿收集标本的。在那里,他收集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甲虫,猎获了一些美丽的蛇和蜥蜴,还打死了一只45公斤重的水豚,它属于啮齿类动物。

一路上这么多的搜集品,他是怎么处理的呢?他及时地把这些东西包装好。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搜集品寄给了剑桥的汉斯罗,还有一部分寄到了施鲁斯伯里家里。

在这里停了几天,“贝格尔”号便离开了,为了对海岸进行观察,军舰沿着海岸向南驶去。就在航行的时候,天气变了,原本晴朗的天空,很快变得阴云密布,狂风暴雨相继而来。

在这种天气下,无法进行测量,一连六七天都是这种天气。迫不得已,“贝格尔”号最后驶进一个比较安全的港湾——布兰卡海湾。在这里,菲茨.罗伊认识了一位捕海豹的船长——小帆船船主哈里森。对港口的情况,哈里森非常熟悉,在他的指引下,“贝格尔”号到了一个更安全的停泊处。有一只小帆船已经停泊在那里,那帆船是哈里森的。沿着通往居民区的海湾,“贝格尔”号艰难地沿着支流逆流而上。在这里,达尔文第一次见到了高楚人。因为天气恶劣的原因,菲茨.罗伊舰长和船员们的勘察工作开展得很艰难。为了工作,菲茨.罗伊还自费租了一些小帆船,以便坐上这些船进行勘察。

这里的郊区有一条长满了青草的沙丘,郊区的前面就是潘帕斯草原,达尔文有时会来郊区旅行,但他是带着枪的。这里的人经常捕猎,主要捕鹿、鸵鸟和刺鼠,这些都属于尖嘴大啮齿动物。高楚人捉鸵鸟是用绳索锤——系在一根长绳上的几个沉重的球。达尔文没有用这种方法,而是骑着马去打猎,高楚人听说他骑马打猎不禁捧腹大笑。果不其然,他的马最后像鸵鸟一样被绳索锤套住。虽然这次打猎没打到什么,但达尔文还是极为幸运的,因为他发现了骨化石。在一个叫彭塔阿尔塔的地方,达尔文找到了一些巨大动物的化石遗骸、颅骨以及许多贝壳。

彭塔阿尔塔在海湾周围,虽然这里风景不太美丽,但这个地方海面平静,天气晴和。第一次来这里时,达尔文是和菲茨.罗伊等人一起航行过来的。达尔文在这里发现了山岩,并在里面看到了贝壳化石和骨化石。达尔文正准备仔细研究,天公却不作美,不但刮起了暴风,还下起了暴雨。没办法,他们只得返航。但这里的化石已经深深地吸引了达尔文。第二天,他想办法又来到了这里。这一次,在含石灰质少的岩石中,他挖掘出了一个大型动物的头骨,这使他极为高兴。虽然他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取出这个头骨,但他觉得很值得。这是一个与犀牛很相似的动物颅骨,现在属于古代有蹄类的箭齿兽头骨这一类。他把它弄到舰上,忙活完的时候,天早就已经黑了。次日,他又来到这里,又发现了几个化石。等他再想来的时候,又出现了连续多天的恶劣天气,他暂时只能先停了下来。一直到10月8日,天气才有所好转,达尔文匆匆吃过早饭,又去了那里。这次他挖出了一个颌骨,根据这个巨大的颌骨上的牙齿,他确定这就是居维叶所确定的树懒科中的大懒兽的颌骨化石。

停泊期间,他还抓住过一条蛇,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认为它是条毒蛇。这条蛇的尾端有一部分能发出响声,这一部分像响尾蛇的发响器一般坚硬地突出着。他还捡到过美洲鸵鸟蛋,鸵鸟蛋很重,起码是一只鸡蛋的十倍重。

在“贝格尔”号快要离开布兰卡港的时候,达尔文又去了一次彭塔阿尔塔,他想看看那里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达尔文后来自己又单独访问了这里,并挖掘出一些骨化石。

10月17日,“贝格尔”号离开了布兰卡港,驶向蒙得维的亚。

在大海的辉煌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贝格尔”号急速向蒙得维的亚驶去,在强劲的顺风作用下,25日抵达了那里。在这几天的海上航行中,达尔文阅读了国内寄给他的大批信件和报纸,当然,他也不会忘了把化石以及其他的一些搜集品寄给汉斯罗。

“贝格尔”号很快来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大城市的街道相交成直角,每座房屋都有一个平顶凉台,规划得不错,但市内却很脏。在这里,达尔文参观了大教堂和博物馆。离市区30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英国人的领地,他去了那块被绿草地包围着的领地旅行。这里的草地,被一种叫“鼫”的啮齿动物挖得到处都是洞,弄得这里坑坑洼洼的,不过,鸱鸮会在这些洞里栖息。

高楚人的美丽服装和当地妇女的走路姿势令达尔文很欣赏,她们头发上别着一个大梳子,身上披着丝织披巾,走起路来不仅好看,还显大方。

达尔文在这里还参观了一个剧院,使他感到奇怪的是,他注意到剧院里的座位是按性别设的:男人们坐在正座,妇女则不能坐在正座,她们的座位是专门设置的楼座。

不久,“贝格尔”号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又到了蒙得维的亚。在那里停泊的时候,达尔文做过几次骑马旅行和徒步游览。

11月28日,“贝格尔”号向火地岛开去,为了勘察工作,还带了几只小帆船。到了这里,那几名火地岛人就能回到故乡了。

到火地岛的这段行程,虽然大部分都风平浪静,但还是遇到了几次暴风和逆风,还有大雾,天气也越来越冷,这些都影响了航行速度。

12月15日,经过麦哲伦海峡的入口处,“贝格尔”号继续向南。海岸由此也开始变得不再单调和荒凉,在这里能看到悬岩峭壁上长满了灌木丛和树木,后面是屹立着的高大雪山。

12月17日,从东面绕过了东火地岛的顶端——圣迭戈角,“贝格尔”号停泊在好结果湾。也只有停泊在这里,才能躲避从山上突然刮来的暴风。看到“贝格尔”号,岛上的居民高声喧哗起来。

火地岛四周都是阴暗的森林,这里被称为野人的故乡,也就是在这里达尔文第一次清楚地看见了野人。

在“贝格尔”号驶进好结果湾时,一群火地岛人坐在一座悬崖顶上,发出了他们听不懂的叫喊声。这些野人身材都很高大,皮肤是赤铜色的,他们披着用羊驼皮做成的斗篷,驼毛向上。他们长发飞舞,头发又长又直,双手有时候会在自己的头部周围野蛮地转动。他们的脸上画有两条横带纹:一条是红色的,从双耳到嘴边;另一条是白色的,在眼睛的上边。他们看起来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中的人。他们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喉音很重,含糊不清,还带着咔嚓的响声。他们的表情既带着可怜、柔顺,又有恐惧、惊慌。这些野人给达尔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实,科克船长早在他的第二次环球旅行时就说过,与其他一些国家的部落相比,火地岛人的文明程度是最低的。但正如菲茨.罗伊已经做过试验(他上次航行时,从火地岛带走三个人,并教会了他们人类的文明,这次航行的时候又把他们带回来了。),火地岛人也是能够接受文明的,而且表现得非常积极。

火地岛人之间互相联系是靠在海岸的高地上烧起烟火信号,火地岛因而得名。火地岛多山,这里有层峦叠嶂的群山,群山之间有一些很深的河谷,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上面长满了大片森林,茂密的森林长满了那里的山崖。在海拔500米以内,山上全是森林;在海拔1000米以内,山上出现一条积雪带。阴暗的森林里到处是山毛榉,地上堆满了大量腐烂的小叶植物,很软,经不起人的重量,踏上去人就会下落,所以别指望穿过森林。达尔文觉得,火地岛在某种程度上很像热带森林,大量已经死去的植物和正在生长的植物混合在一起。登上附近的一个山顶,达尔文看着整个火地岛,被它那壮丽而又怪异的景象震撼了。

这里的空气给人的感觉也是阴沉的,气候更是恶劣,总是接连不断地刮风、下雨、降冰雹、飘雪花。“贝格尔”号本想绕过合恩角,因为这里经常出现风暴和烟雾,但暴风雨夹带着冰雹异常凶猛地袭过来,舰长只好下令停下来。这场暴风雨毁坏了“贝格尔”号上的一只小船,达尔文的搜集品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因为舰上进了好多雨水,这使所有用来包装晒干的植物标本的纸张,几乎全部毁掉,大部分植物标本随水而去。

“贝格尔”为了避开暴风雨,被迫转向棚屋港。这里也是火地岛人的住处,但条件极为简陋。几根树枝插进泥土,上面随便覆盖几束干草和芦苇,就成了他们窝棚一样的住房。男人们的胸口用绳子系着几块小兽皮,刚刚可以遮盖住背部,这就是他们随风飘动的衣服。还有一部分火地岛人在小船上打鱼,那些人不管春夏秋冬,一概赤身裸体,就连女人也这样,所有的人都披头散发,行为举止毫无文明之态。 xQj8Aj/DNL2OFOT4gb5hLD5GRuNa+eOilvhZts+Gzb1XtetP3d23I5lJQTuHN/b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