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香孩儿出世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是元将伯颜拒绝宋使的理由,本没有什么深意,但事后追忆起来,却似乎有绝大的玄机。宋室的江山是从周主宗训那里夺来的。那个时候,宗训年幼,哪懂什么保国保家?他的继母符氏初入宫中,才为国母,不懂什么国家大事,遇到周世宗逝世这样的丧事,只会整日以泪洗面,恨不得随世宗一起长眠于地下。看到这孤儿寡母势单力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起了异心。他暗地里联络将士,借口北征。继而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自顾自地做起了皇帝。那七岁的小周王,二十多岁的周太后,无兵无卒,自然抵挡不住,只好将半壁江山拱手相让。

五代以来,乱臣贼子们为了争抢土地不惜兵戎相向。如今,百姓们有了这么个逆取顺守却偶有善举的皇上,都快活得很,谁还会去追究其中的隐情?于是远近归附,赵匡胤南收北抚,统一了中原。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皇位传了八九代以后,劲敌将黄河以北的江山夺去,宋室又成了偏安的小朝廷。康王南渡以后,又传了八九世,元将伯颜便引兵渡江,势如破竹。那时候南宋皇室只剩两三个小孩子,今年立一个,转年就被敌兵掳去了;明年再立一个,不到两年又被惊吓死了。只剩下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几个忠臣,力竭计穷,先后殉国,也算是以死谢责了。

宋朝确实有很多善政:第一,整顿后宫,没有了女色之祸;第二,抑制宦官,杜绝了阉党之祸;第三,睦好和亲,消除了宗室之祸;第四,防患外戚,避免了外戚之祸;第五,休养生息,抵制了强藩之祸。这些善政不但汉、唐不能与之相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也稍逊一筹。不过这里还有两大隐患:北宋抑兵太久,没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南宋任贤不专,缺乏理朝辅政的良相。同时,辽、金、元三国觊觎中原,北方边境屡屡为患。宋朝鼎盛的时候尚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来国势衰落,更是无暇顾及,于是敌寇一旦杀入,便如摧枯拉朽一般,今天痛失两条河流,明天又割出去三个州县,到后来连主子都被敌人掳去了。偏安以后更是苟延残喘,仅仅出了几位善战的大将,又被奸臣诬陷。可谓“有力没处使,有志没处行。”再到后来更是心灰意冷,坐听败亡。两宋三百二十年间,始终被蛮夷牵制,最终弄得寸土全无,这样的结局恐怕是叱咤风云的赵太祖没有预料到的。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洛阳的夹马营中生下一个香孩儿,远近都传为奇闻。为什么是香孩儿呢?据说是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一道红光萦绕空中,并且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在孩子周围漫延,经久不散。这孩子便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祖籍涿州,祖上世代为官。高祖父名朓,曾经做过后唐永清、文安、幽都的大官;曾祖父名珽,做过藩镇的地方官,兼任御史中丞;祖父名敬,做过营、蓟、涿三州的刺史;父亲名弘殷,骁勇善战,又射得一手好箭,后唐庄宗让他在禁军任职。后来,弘殷娶了定州安喜县杜氏为妻,杜氏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匡济,不久便夭折了。第二胎又生了一个男孩,就是香孩儿。

香孩儿刚生下来的时候全身泛着金色,好多天都不变,众人纷纷猜测是罗汉投胎。孩子长大后,容貌雄伟,性情豪爽,大家都说他必成大器。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经历了后唐、后晋两个朝代,一直在做官。匡胤常常在父亲的军营中玩耍,喜欢骑马射箭,有的时候父亲出征,匡胤在家陪伴母亲,无所事事便骑马射箭玩。母亲劝他多读一点书,匡胤奋然说道:“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在世事纷乱,兵戈未停,孩儿愿练习武功,留待后用;他日有机可乘,安邦定国,才算出人头地,不虚此生。”母亲笑着说:“你能继承祖业,不玷污门楣,就算是幸事了,还想什么大功名、大事业呢!”匡胤说:“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过是一个将门之子,怎么就可以登基称帝?儿虽不才,也想与他一样,轰轰烈烈做个大丈夫,母亲觉得如何?”母亲生气地说:“你不要信口胡说了!这世上说大话的人,后来往往没用,我不愿听你瞎闹,你还是读书去吧!”匡胤见母亲动怒,也不敢多嘴,悄悄地退了出去。

无奈匡胤天性好动,喜欢与邻居的孩子比赛骑马射箭。大家都赛不过他,就对他心生嫉妒。一天,有个孩子牵着一匹马去找匡胤,这孩子平时和匡胤玩得很熟,匡胤一见,就问他拉着马干什么。这孩子说:“这匹马脾气大得很,没人骑得了,我觉得你的本领高,所以特地前来请教。”匡胤回过头,见那匹马黄鬃黑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身子肥壮,看起来很高大。匡胤说:“天下没有难骑的马。越是怪马,我越要骑他。只要驾驭有方,我就不信它能倔强到哪里去!”那孩子故意激他:“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你还是小心为妙。”匡胤笑着说:“连马都驾驭不了,怎么驾驭人呢?你看我跑一回吧!”那孩子嬉笑着问他:“要不要我帮你取一副马鞍?”匡胤笑道:“要什么马鞍!”说完,从那孩子手中接过马鞭,奋身一跃,上马而去。那马不等鞭子落下便向前奔去,只见它展开四蹄,风驰电掣一般,倏忽间便跑了五六里。

前面刚好有一座城,城门不高,行人很多。匡胤担心这马跑到城里面,人们躲避不及会撞上,便想勒住马头,沿原路返回。偏偏这马不听约束,匡胤不觉有点焦急。正在马上低头凝思,不料这马越跑越快,三脚两步,就跑到了城关。匡胤抬起头来,眼看前额就要碰到门楣,于是一个后翻从马上跳了下来。那孩子在后面追着跑,远远地看见他掉了下来,忍不住欢呼:“匡胤啊匡胤,你今天也算是着了道儿!就算你的脑袋是铁打的,恐怕也要撞得粉碎了!”正说着,忽然见匡胤从地上站起来,抢步追马,竟然追上了。匡胤翻身跃上,扬鞭向马头一拦,马居然随着那鞭子回过头来,不再像刚才那么倔强了。匡胤得意地骑在马上,安然返回。那孩子见赵匡胤毫发无伤地回来了,从容自得,不禁惊问道:“我正为你担心!我以为你从马上掉下来,肯定会受伤,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领,又骑回来了。身上有没有摔伤?”匡胤说:“我没事。不过这匹马确实剽悍,要不是我见机翻身下来,恐怕脑袋早就撞碎了。”说完,下马作别,径直回家去了。

从此以后,匡胤的名声大了起来,周围的孩子们都很崇拜他,再也没人敢戏弄他了。其中,和匡胤关系最好的要数韩令坤与慕容延钊,他们二人都是少年英雄。三个孩子常常结伴出游。一天,匡胤与韩令坤正在野外一间土房子里玩得高兴,突然听见外面的麻雀叽叽喳喳地乱叫,都觉得很奇怪。匡胤说:“会不会有猛兽经过?好在我们都带着弓箭,一起出去看看,倘若射死几只猛兽,不但为鸟雀除害,也为百姓消灾,韩兄以为如何?”令坤听了,很高兴地说:“正合我意。”于是二人拿起弓箭冲了出去。出去后,四处察看了一番,没发现什么猛兽,只看见一群麻雀在打架,声音很吵。令坤说:“鸟雀是同类,还这么争吵不休,古人说的“雀角相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匡胤问:“有什么办法替它们解围呢?”令坤说:“这不难,驱赶一下自然就散了。”匡胤撇撇嘴:“我们两个也算是好汉,怎么能像小孩儿一样去赶麻雀呢?”令坤问:“照你说来,该怎么办呢?”匡胤建议:“不如我们射几只下来以示惩戒。来!你射左,我射右,看谁射得准。”二人随即搭弓上箭,朝那群麻雀射去。飕飕几箭,射中好多只,其余的麻雀全部惊散了。二人刚刚停手,就听到背后一阵巨响,好像地震一般,急忙扭头去看,只见那土房子无缘无故坍塌下来。令坤惊讶地说:“好好一间房子突然塌了,真是想不到。幸好我们都在外面,不然压死在里面,喊冤的地方都没有。”匡胤说:“怪了!想必是你我命不该绝,鸟雀们在叫我们出去呢。它们救我们的命,我们却要它们的命,真是不应该。现在后悔也迟了,还是把它们埋起来吧。”令坤连连点头。二人将死雀掩埋后,便各自离开了。

后晋刚刚灭亡时,中原一带被辽兵占据,民不聊生。当时赵匡胤已经二十多岁了,听到这个消息,便想去参军。后来,赵匡胤的父亲出征凤翔,打了胜仗,升为都指挥使。可惜赵匡胤没有一起出征,他十分着急,一心想去打仗。母亲不答应,他竟偷偷跑了出去,直奔襄阳,并在半路上寄信回家。母亲和妻子收到信后才知道实情,但已经无法挽回,只好任由他离去。

赵匡胤第一次出远门,不认识路,本想向西追随父亲,不料走错了路,朝南边去了。他明白过来后,索性将错就错,一直走下去。无奈身上带的盘缠不多,走到咸阳便都花光了。眼看日暮途穷,只好到附近的庙里投宿。庙里的小和尚很势利,看他行李少,衣服破旧,就冷眼相对,不想让他留宿。赵匡胤没办法,只好忍气吞声地再三恳求,可说了半天,小和尚就是不答应。赵匡胤一时忍耐不住,骂了起来:“你们这些秃驴,这么无情,当心惹恼了我!”小和尚嘲笑他说:“你又不是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今天偏不依你,看你怎么办!”话音未落,腿上已经挨了赵匡胤一下,小和尚后退几步,跌倒在地上。另一个和尚,冲着赵匡胤吼道:“大胆狂徒,吃我一拳!”说时迟,那时快,和尚举起拳头向赵匡胤胸前猛砸过来。赵匡胤不慌不忙,轻轻地伸出右手,接住他的拳头,用力一推,那和尚退了几步,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还有几个小沙弥吓得魂不附体,都向里面跑去。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老僧,赵匡胤见他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与刚才见的两个和尚大不相同,不由得怒气全消,肃然起敬。 fP6Nzu6sjGx+0ChPb2BVLX2mSXRDDhBRyoarttTvEdHO5edEcdCZ74BD5NNvAX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