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袁蛮子气死了清太祖

孙承宗因朝中宦官专权,刑赏倒置,心中懊恼异常。恰逢熹宗过寿,他便想以祝贺为名,入朝当面弹劾阉官。皇帝寿辰的前一天,孙承宗和御史鹿善继一起走到通州,忽然兵部派来飞骑三道,阻止他们入朝。孙承宗知道此计不成,急忙回关。没想到朝中阉党诬陷他擅离职守,让他交出官印并接受惩处。孙承宗又气又恨,悲愤地请求辞官回乡。熹宗糊里糊涂地准许了,改任高第为元帅。高第一到山海关,就把关外守备都撤了。守备一松懈下来,满洲太祖又闻风而至。

满洲太祖自从听说孙承宗镇守辽东,多年不敢侵犯,只派兵丁到沈阳营造城池,招募良匠,修建宫殿。在沈阳城开设了四道门,中置大殿,名笃恭殿,前殿名崇政殿,后殿名清宁宫,东有翔凤楼,西有飞龙阁。楼台掩映,金碧辉煌,虽是塞外都城,但丝毫不亚于大明的京城。随即太祖率六宫后妃、满朝文武移居沈阳,宴饮了三天。后来的盛京便是此地。将都城移到沈阳后,太祖就差人探听明朝边境的消息。一听说孙承宗被免职,高第继任,明朝边疆的守备全部撤除,太祖顿时挥袖而起,号令大小将领向宁远进发。途中没有遇到任何阻挡,渡过辽河,直达锦州。四望并没有营垒城堡,太祖私下庆幸可以在关外横行,便命令军士一字排开前进。到了宁远城,远远地看见城上旗帜鲜明,戈矛森列,中间架着的一具大炮更是罕见之物,太祖不觉惊异起来,命军士后退五里扎寨。

第二天,太祖率部众攻城。刚到城下,只听城楼上一声鼓角,竖起一面大旗,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袁”字,旗下立着一员大将,金盔耀目,铁甲生光,面目间隐隐露着杀气。太祖见了此人,心中暗暗称赞。旁边一贝勒喊道:“你是守城的主将吗?”城上大将答道:“我是东莞人袁崇焕,现任殿前参政,为国守城,不畏强敌。”贝勒说:“关外各城已成平地,小小一个宁远能挡得住我的大军吗?我劝你不如献了城池投靠我满洲,还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不然大军齐上,立刻踏平宁远城。请你三思!”袁崇焕厉声道:“你满洲屡次兴兵,犯我边界,一点道理都不讲,我奉天子之命誓死守城,怎么可能向你蛮族投降?”说完,梆声一响,箭矢、石块如雨而下。太祖急率军队一齐回寨。众贝勒请求立即进攻,太祖不同意:“我看这袁蛮子不是好惹的,我们就休养一天,明日誓拔此城。”

到了傍晚,袁崇焕与总兵满桂会集军士,饮血立誓。军士见主将如此忠诚,莫不感慨。袁崇焕随后与满桂分段固守广宁城,坐等天明。鸡声初唱,东方渐白,袁崇焕远远听到敌营中吹起号角,料到敌军将来攻城,他越发精神抖擞,热血沸腾。没多久,敌军汹涌杀来。刚要接近城壕,城上的石块如飞蝗般射去,满军前队伤亡惨重。后军一拥而上,又是一阵矢石,满洲兵伤亡无数,但宁死不退。

正僵持不下,忽然满军中拥出一队盾牌兵,用盾牌护住头部,跃过城濠,城上射下的矢石都被盾牌挡住。这盾牌兵聚集城脚,架起云梯,攀缘而上。袁崇焕急忙命令军士往下扔巨石,将云梯拆毁殆尽。盾牌兵不能登城,便在城脚用兵器凿穴。袁崇焕命人开炮。这大炮是西洋人所造,刚传入中国。当时袁崇焕手下只有一个福建兵罗立会开炮,听到袁崇焕命令后马上点炮,“轰”的一声,炮弹立发,把满洲前队的兵士炸向空中。可怜这满洲军,不曾遇见过这样厉害的武器,霎时间血肉遍地,惨不忍睹。太祖急忙带众兵逃走,跑得快的才捡回了一条命。众贝勒经过这一仗都不愿再攻,劝太祖回去从长计议。太祖没有办法只得打道回府。到了沈阳,检点军士,丧失了几千人马,太祖不禁叹息说:“我从二十五岁起开始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想不到今天攻一小小宁远城,遇着这袁蛮子,吃了这么大的亏,可恨!可恼!”众贝勒虽然百般劝慰,无奈这满洲太祖好胜,始终苦闷。古语说:“忧劳成疾。”满洲太祖又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越发禁不起忧劳,从此便恹恹成病。天命十一年八月,一代雄主竟然长逝,传位给太子皇太极。

皇太极是太祖的第八个儿子,相貌奇伟,智勇双全。七岁时,他已能治理家政,深受父亲器重和疼爱。满族风俗立储不论嫡庶长幼,因此皇太极被立为太子。大贝勒代善等遵照父亲遗命,奉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清史上称他为太宗文皇帝。太宗即位后,遵照太祖遗愿,将八旗兵精简,伺机出发。一天,他正与诸贝勒商议军务,忽然听说宁远巡抚袁崇焕派李喇嘛等人前来吊丧,并祝贺新帝即位。

这明、清本是敌国,袁崇焕又是忠烈之士,为什么会派使节来呢?原来,自从袁崇焕击退满军后,朝廷因高第自撤守备且拥兵不救,将他革职。另任王之臣为元帅,升袁崇焕为辽东巡抚,驻守宁远,又令总兵赵率教镇守关门。袁崇焕效仿孙承宗先前的做法,与赵率教巡视辽西,修城筑垒,屯兵垦田,忙个不停。突然听说满洲太祖已逝,他便想借吊贺之名打探满洲虚实。又因满族信喇嘛教,便叫李喇嘛和他的亲信一起前往。

李喇嘛等人见到满洲太宗后,递上两封书信和礼单。太宗大略看了一下,见信中有释怨修和的意思,便对李喇嘛说:“我国并不是不愿修好,只因七恨未忘,失和至今。袁抚虽想收兵息怨,却未必真心诚意,请喇嘛回去后,劝他以诚相见。”李喇嘛则从教义出发请太宗慈悲为怀,避免杀戮。太宗让范文程写好回信,交给部下方吉纳,让他率同温塔石等和李喇嘛共赴宁远。

袁崇焕接过回信便看了起来,看到‘若要两国修好,必先以诚相待’一语时,将书信一扔,面带怒容,斥责方吉纳:“你们国家派你们来送书信,到底是来挑战,还是来讲和?”方吉纳见他翻脸,只得回答请和。袁承焕说:“既来请和,为何出言不逊?先不说别的,单是书信的格式已是对我朝不敬。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要想修和,就得行藩属礼;要想打仗,就放马过来。我还怕你们不成?”说完,起身入内。

方吉纳等人怏怏退出,马上回去报告太宗。太宗一听,立即要发兵。众贝勒上前劝谏说:“太祖刚刚驾崩,此时不宜兴兵。不如表面修和,暗中备战,等到他们的守兵懈怠了,我们再一举攻下。”太宗于是亲自写国书,详申七大国恨,并要求修和后,两国每年互赠礼品。写完后再次方吉纳、温塔石等人去送信。方、温二人只得硬着头皮再去宁远,并请李喇嘛陪同去见袁崇焕。

袁崇焕展开信一看,心中更为愤恨,但转念一想,辽西一带守备尚未完固,不如将计就计,婉言答复,等两年后,守备无懈可击时再决一雌雄。于是马上写回信,说太宗如果能酌情让步,自己会向明帝转达两国修好之意。写完,见李喇嘛在旁边,便让他也写信劝满洲息兵。两封信写好后,袁崇焕派杜明忠陪同方吉纳回沈阳。

过了几天,去使还没回来,警报却纷纷而至:一是平辽总兵毛文龙来报,说满洲入犯东江;一是朝鲜国王李倧,因满军入境,向明求援。袁崇焕看完,马上派赵率教等人率精兵驻守三岔河,又派水军前去支援东江。正调遣人马,杜明忠入帐呈上满洲回信。袁崇焕大略看了一下,信上有三个要求:第一,划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辽河以东属满洲。第二,修正国书。满洲国主让明帝一步,明诸臣也应让满洲主一步。第三,每年互赠礼品。袁崇焕气愤地说:“满洲侵犯我东江,并出兵朝鲜,一味蛮横,哪儿还用得着议和?”便置之不理,令水陆各军迅速出发。无奈朝鲜路远,一时来不及驰救,袁崇焕也觉焦急,眼睁睁地看着朝鲜将被满洲侵占了。 KiY7oDMKWiBch4WfkHEO5mN1EmYyYFSv6AmiL7Lgq7DEx5QWG81p0EF8suljHOD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