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手记3 月球及其元素的讨论

拉蒙缇娜

有关月球
没有任何固态要比气态轻

经过证明,月球发光的部分是水,但就太阳来说,这部分的水像是反光镜把接收到的阳光反射回来。假设这部分的水没有形成浪涛,那它将会显得很小,只能把太阳照耀在水面的光芒以等量程度反射,所以,我们不仅要证明月球是一种质量很重的物体,还要证明它是很轻的物体。

如此,假设月球是一种质量很重的物体,根据水比土地轻、空气比水轻、火比空气轻等以此类推的原理,可以发现在地球向上运动的过程里,每上升一个高度,光线的亮度就会越强烈。依这样看,假设月球有密度且是真有,那月球本身可能存有重量,一旦月球有了重量,它所在的空间就有可能无法支撑月球,导致月球重心偏离,从宇宙中心滑落到地球上;抑或假设月球无法掉落,无论如何月球上的水都有可能掉落,月球将失去水的存在,水将往宇宙中心掉落,以至于剥夺了月球上的水,使月球黯淡无光。但是,这些事情并未发生,有可能会和大家曾经预想的一样,很显然,月球被自身的元素包裹住了。换句话说,月球本身可能存在水、火或空气。如此,月球才可以同地球一样,在自己所处的空间悬浮;况且月球上的重物,在月球自身的元素里起到同等作用,好比地球上的重物作用一样。

当太阳下山慢慢落下的时候,站在东方,抬头观察西方的月亮,会发现月亮暗淡的部分已被明亮的部分包裹住了。发亮的部分,上方及侧面源自于太阳照射的光芒,而下方则源自于西方海面的反射,即西方海面将太阳光线接收,并将接收到的阳光反射到月球下方的海洋;况且,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月球呈现阴暗的区域,好比月亮在午夜时照射在地球的状况一样,所以,月球并没有呈现漆黑一片。就这点来说,在相信月球除了能接收到阳光光线外,自身的某些区域也可以发光,这是由上文所提及到的原因造成的——地球上的海面反射出的阳光光线。

此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当月亮和太阳一并出现在西边的时候,月亮的方位相对于太阳和视线角度的方位来说,由于月亮在上空方向,月亮所呈现出的光圈将完全取自太阳的作用。

或许有人这样认为,月球元素之一中存在空气,好比在地球上一样,空气将太阳光线吸收,是否基于这个原因,月球上才能有完好无缺的光圈?

有人看到,新月两个尖角间的区域有微弱光线出现,看起来若隐若现,同明亮的部分相比,显得较为暗黑,或许跟漆黑的地方相比,会显得明亮一些。以至于他们就相信了月球自身是能发出环形一样的微弱光芒。他们甚至还认为,太阳所照射的光芒在新月两个尖角处已经散尽,来自月亮的环形光却能自成圆满。我觉得以上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背景的区别来自于月亮四周明亮的部分,与明亮部分相比,月球会显得比自身更加黑暗。在这部分的上方,将呈现出宽度匀称的光圈,同四周的黑暗相比,光圈的明度将比自身显得更加明亮。由于海洋在这时仍能反射光线,出现这种状况的月光,均来自地球海面或者其他内陆海面的反射作用。太阳下山的那刻,以同等的方式,海面将会变成月球黑暗区域的温床,好比满月的时候,在太阳下山后,我们所看到的月亮一样。月球黑暗区域的微弱光芒,和明亮区域的亮度,呈现出同等的比例,由于……

假设想要知道月球阴暗区域和其背景相比的程度,用手或其他物体远远地遮住视线,就可以看到月球发光的部分……

译者简要说明

在达·芬奇所在的年代,普遍被接受的是“地心说”,即所有星体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篇手记里,达·芬奇对月球及其上的一些元素进行了猜测和讨论,并且他认为月球上的大气与地球上的相同。而他关注的重点是月球是否有足够的重量保持住其上的大海,使大海中的水不会掉落在地球上。

并且在这一篇里,他再次提到了之前提到的论点——月球除了会接收太阳的光线,还会接收自地球反射的太阳的光线。达·芬奇说,从地球反射的光线,照射到月球的阴暗部分,会使这部分发光,但比其他部分微弱。

对于月球阴暗部分和背景的对比,达·芬奇说,可以通过遮挡我们视线中的明亮部分来仔细观察。除此之外,达·芬奇还建立过观测台来观测月亮。

延伸阅读

地心说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球都环绕着它运行。这一学说被称为地心说。

古人缺乏观测宇宙的工具和相关观测数据,并且人类认为自己为世界的主宰,所以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在古希腊,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完善了地心说,并且为了解释从地球上看到的行星逆行的现象,而提出了本轮理论,认为这些行星除了会绕着地球运行之外,还会沿着一些其他的小轨道运行。而这些理论被天主教接纳,并逐渐成为当时世界的“正统理论”。

但在文艺复兴时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日心说开始出现,并伴随着相关的证据。在现代,基本上已无人支持地心说。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图 q8Ja+vu+CrQa8CrohOk0DRx8c4MGUe+Y7cWx5ttgNrir6H4oljyl0zJoSFwJXO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