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听我更坦白地说吧:

我已经很公平地衡量过,

我们用兵可能引起的祸害是些什么,

我们所遭受的冤苦是些什么,

结果我发现,

我们的苦楚比我们的罪过重得多。

——威廉·莎士比亚

本书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发生在东北欧的故事。欧洲大陆旧秩序会在战争结束后得到重建的希望在这几个月里彻底泯灭。一场战争刚刚结束,新的冷战随即拉开帷幕,并主宰这个世界近半个世纪之久。具体地说,本书描述的是1944年和1945年,苏军攻入东、西普鲁士的故事。这场战斗与东线激烈战事的任何一个阶段同样艰巨,永久地改变了欧洲的版图。战役造成欧洲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迁移,战火平息前,史上最惨烈的五起海难已有三起在这里发生,遇难人数约为17 000人。但在英语国度中,发生在德国东北部的这些战事依然不为人所知。

西方国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最后一年的描述多是些重大事件: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艰苦的战斗;美军最终达成突破,并将成千上万名德军士兵包围在法莱斯;巴黎获得令人欢欣鼓舞的解放;较为低调但同样重要的时刻是,德军被逐出法国的其他地区以及比利时。西线盟军为夺取莱茵河上的桥头堡而在阿纳姆遭遇到损失惨重的失败后,这个故事便进入到德军在阿登山区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势。此后便是盟军一连串的胜利:渡过莱茵河、包围鲁尔区、德国最终战败。即便提及欧洲战区的其他战事,通常也只是说一说苏联红军在1945年4月对柏林的总攻。

与西欧战事相比,东线的战斗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席卷的地域更大、投入的兵力更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也更为严重。交战双方对待战俘和平民的方式,即便在当时也令人震惊,与海牙和日内瓦公约所体现的西方观点截然不同。东线战事不仅仅是一场领土野心或战略利益的战争,从一开始,它就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人类未来两种不相容的愿景间的一种冲撞。东线战事中,执行最可怕的任务的那些人,被他们的敌人描述为残暴的杀手,这进一步激发起双方间的仇恨和意识形态差异。可是,对绝大多数普通士兵来说,这场战争与其他战争没什么不同。他们投入战斗是因为他们被征入来回奔波数百公里的大军中,不得不如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受到爱国主义的驱使,东线战事的前半部是苏军士兵,后半部则是德国士兵,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舍生忘死,让祖国免遭残暴无情的敌人的蹂躏。尽管这种因素也存在于西线,但那里没有意识形态的冲突,不会将战争的可怕和残暴推至与东线同样的高度上。德国和苏联的精神世界也跟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这两个国家多年来一直受到极权统治,整整一代德国人、两代苏联人成长在这样一种体制下:他们被剥夺了获得客观新闻报道的权利,并被鼓励相信他们的体制比其他国家更为优越。这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必然的结果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另一个被彻底摧毁。

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多。希特勒入侵波兰和苏联是为了获取领土、消灭共产主义,而他燃起对法国和英国的战火则是为了腾出手来从事东线战争。斯大林对希特勒宣战是被德国1941年的入侵所迫,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位苏联领导人当时正考虑对德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以苏联的观点看来,最初的生存之战已渐渐变为一场复仇和征服:苏联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必须在领土方面获得补偿,另外,欧洲的版图也需要重新加以绘制,从而确保苏联国土不会再遭到战争的摧残。鉴于斯大林过去对待本国人民的记录,他完全不考虑这一政策的后果将导致数百万波兰人和德国人流离失所也就不足为奇了。

东线战争这一最后阶段的受害者是东、西普鲁士的平民,他们面临着一场可怕的磨难,要么冒着严寒设法逃离,要么落入作为征服者的苏联红军手中。尽管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是忠诚的纳粹分子,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可能在战前投票支持过国家社会主义者,但如果把纳粹德国的罪行都归咎于他们,那就错了。他们并不比承受着美军空袭东京的苦难,或在广岛和长崎遭到原子弹轰炸的日本百姓更加有罪。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中的士兵目睹了,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实施了可怕的暴行。确定他们犯下的罪行是个困难的问题。我们有幸生活在民主国家,可以自由地获取信息,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断受到鼓励去质疑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因此,我们有时候未免低估了三十年代德国和苏联对其公民实施控制的紧密程度。另一点被我们忘却的是:就在我们指责种族主义是纳粹党人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当时的美国军队里仍在实施种族隔离,而大英帝国仍拒绝允许大批非白人国家获得独立。

随着战争的结束,正义已被批评为“胜利者的正义”。许多德国人因为他们犯下的罪行受到了惩罚,但更多的有罪者却得以逃脱。在普鲁士战役中犯下罪行而受到指控的苏联人,就算有,也寥寥无几。1945年后的岁月里,双方都试图将自己塑造为受害者——即便承认自己的罪行,也是为了给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

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追究责任。战争确实很恐怖,它会驱使人们做出可怕的行径。尽管二战期间的暴行规模庞大,但在过去的冲突中也曾发生过。事实上,就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的欧洲,南斯拉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解体时,我们也曾目睹过此类暴行。本书的目的仅仅是描述苏联红军到达德国边境时发生的事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情厮杀。这些战役的结果决定了东北欧战后的版图,真正的意义只是在铁幕落下后才变得清晰起来。 Eueyo0JJp+UmkHDklB2tYmKARgFYErY13rZBHSpwu4cKSRwpQibqx20rGF2B8t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