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世界古代战车与近代坦克的诞生

一 世界古代战车

在古代中国战车发展的同时,千里之外的西方古国也研制出自己的战车,谱写了其独特的战车发展历史。

(一)“苏美尔”战车

西方考古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战车实物形象出现于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高原(Mesopotamia)的浮雕之中(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关于战车样貌的图像记载)。美索不达米亚高原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而“苏美尔战车”就是由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900年间居住在此地区的苏美尔人所制造的,原本只是作为苏美尔人货物运输工具的两轮、四轮车,因战争的需要而被改成作战用的战车。当时苏美尔军队的战车主要是以木板拼装而成,车轮为实心木盘式,车厢分为前后两厢,前厢装有盾板(类似古代中国战车的屏风牌)及可用来投掷的标枪,后厢则用来载人,一人为驭手,一人为战士,而挽畜则是以一车四驴来拉。战争中战车一般用于追杀敌军和对败军进行碾压,所载战士既可下车持短斧进行肉搏近战,也可在车上用标枪或弓箭投掷或远射。之后,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统治过中东地区乃至欧洲的古埃及王国和罗马帝国不断地将其进行改进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战车样式,使得不同时期的各个战场之上都能看到苏美尔战车的身影。

(二)“波斯”战车

公元前3世纪(大约是古代中国的战国中晚期),崛起于亚洲西部高原地区的波斯人因战争需要发明了“滚刀战车”,又称“卷镰战车”(Scytjed Chariot),该车由四匹马拖曳,车上配有驭手及战士各一人,战士一般配备长矛、弓箭及标枪等兵器,战车轮轴两侧各装有一把长度为一米左右的镰刀,能在冲进敌军密集方阵时,以快速转动的镰刀刀刃滚扫杀伤靠近的敌兵。

“苏美尔”战车

波斯“滚刀”战车

(三)“胡斯车堡”

14世纪20年代欧洲大陆胡斯战争爆发时期,波希米亚军队统帅“扬·日什卡”将军曾大量使用一种由马车改造成的活动工事—“车堡”,并组成车阵对敌军进行集群攻击,从而轻易撕破敌军的防线。这种“车堡”在马车的基础上加装了木质或金属支架作为护板,整体为半封闭式车厢。“车堡”能给士兵们提供对远程武器的防护,也可以有效地遏制敌人的近战攻击,同时士兵可在车内及车外持弩或火器进行射击,也可用车上配备的武器进行作战。

(四)“达芬奇”战车

1482年,意大利人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开始撰写研究手稿和札记,其中主要分为军事工程和声乐两个主题。1494年,达芬奇将其作为计划书上呈给米兰宫廷的王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这份计划书中包含火炮、攻城器械、隧道挖掘机、移动便桥以及两种战斗车辆,即 “圆锥战车”和“卷镰战车”的制造。达芬奇描述道: “我创造的安全车辆,可以取代大象,在进入阵地时,车辆不会损坏,也可保护步兵安然无恙,即便被数倍的敌人包围,也可以利用车上的武器进行反击。” 卢多维科看了这些诱人的武器设计图后,当即决定通过,并与达芬奇筹划建立以这些新式武器武装起来的无敌军队。但后因卢多维科的倒台,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计划中的“圆锥战车”可谓是现代战车的雏形,由于其出色的设计理念和战斗样式,它被后人视之为现代战车的始祖!

达芬奇构想战车

胡斯车堡

二 铁道装甲列车的诞生

1825年,随着英国人“史蒂芬·森”制造出第一台利用蒸汽机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动能的蒸汽机车开始,人类正式进入工业交通时代。蒸汽机车的发展及广泛使用直接导致了世界各地修建铁路的热潮。截止1900年,整个欧洲的铁路线增长到三十多万公里。原本需要几个星期的路程,利用铁路只需花一天时间便可到达。火车的出现和铁路网的产生也方便了战争时期军队的运输和补给。传统的步行行军方式也让位给了铁路火车,此举免去了长时间行军给士兵们带来的疲惫,使得他们可以精力充沛地快速投入战场作战,同时也方便从遥远的后方输送物资和补给到前线战场。

北军简易铁路炮车

南军简易铁路炮车

北军“帕洛特”巨炮铁路车

纳塔尔铁路局造装甲列车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初期,位于美国北部格雷斯港至巴尔迪那铁路线上的大量桥梁被南方邦联军的小股游击部队所炸毁,于是北方联邦军让“PW&B铁路公司”在一列蒸汽机车的车厢上装上装甲护板,并在车厢内放置一门大口径火炮,可以利用前方和侧面两边的窗口向三个方向射击,这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列装甲列车,之后这辆铁路炮车便用在这条铁路线上进行巡防警戒任务。

1862年6月上旬,南军司令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也下令制造铁路炮车用以对付北军,于是南军海军方面便将一门32磅的150mm口径火炮放在一辆4轴铁路平板车上,在这辆平板车四面装上倾斜式“钢轨墙”作为防护。这辆简易的装甲炮车随即参加了当月25日的塞维奇基地作战,后被称为“七日战争”。

到了1864年,北军在彼得斯堡战役中投入新造的装载了“帕洛特巨炮”的7轴平板轨道车,并用条形木料铆接制成挡板作为防护,在南北战争中凶猛一时。

这一时期装甲列车的防护样式多为平板木质或用沙袋简单拼凑而成,缺乏有效的装甲防护,所以当时又被称为“铁路炮车”。

19世纪末的普法战争与英埃战争中,铁路炮车被广泛利用,其制造技术也日益成熟,在1899年南非爆发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中,铁路炮车从原先简陋的铁路武装火车演变成为真正的装甲列车。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南非地区在运输上主要依靠铁路,战前英国政府便前瞻地命令位于开普、塔拉尔和罗德西亚三地的铁路局制造了13辆铁路装甲列车。这些装甲列车一般有两节以上的装甲车厢作为步兵载车,车厢装甲板上多开有供车厢内士兵进行火枪射击的射孔,另有一节或两节的炮兵载车,搭载维克斯式7磅37mm口径“砰砰”机关炮及海军用舰炮。英军以此装甲列车在南非的铁路线上往来驰骋,耀武扬威。

同年11月15日,英国第二“皇家都柏林”火枪团派遣了一列“纳塔尔”装甲列车沿纳塔尔铁路线侦察南非布尔民军南移的动向。然而布尔人指挥官路易斯·波特命令民兵在佛利尔附近对这列车进行伏击。这支布尔人特遣队从列车后方发动了奇袭。当时这列装甲列车试图强行往回撤退,慌乱中撞上了特遣队事先在铁轨上故意放置的大石块,一节装甲步兵车当即翻滚出轨,装甲列车也受到布尔人的猛烈攻击,列车上的维克斯“砰砰”炮遭受到了布尔人同型机炮的攻击而被毁,不过火车机头最终冲过障碍成功逃脱,只留下出轨的车厢在原地。布尔特遣队俘虏了车内的50名英军以及当时在英国晨邮报担任记者的青年丘吉尔。

路易斯·波特

温斯顿·丘吉尔

翻覆出轨的“纳塔尔”装甲列车

被俘的这些人中,后来仅有丘吉尔一人成功越狱。佛利尔一战暴露了装甲列车只能依托轨道使用和难以防范伏击的致命弱点,并且无论装甲列车的武装和作战技术如何发展,还是必须要有骑兵作为其侦察哨兵伴随作战。但由于装甲列车铁路线仍然具有良好的巡防战力,所以装甲列车的数量在布尔战争中一直持续扩张,最多时达到二十多列同时使用。

虽然英军在布尔战争中大量使用装甲列车,可在运用中发现装甲列车虽具有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防护,但其弱点依旧明显,仅仅可在殖民地镇压装备落后的当地民族反抗军而已,因此也就没有将装甲列车推广到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三 装甲汽车的诞生

1854年,英国人“詹姆斯·科文”(James Cowen)模仿蒸汽机车的动力原理,在“伯伊德尔”三轮蒸汽拖拉机的底盘上建造出了一种装载多门火炮和利刃的壳型“陆地装甲战船”,大有古昔战车之意。然而此计划因设想太过于新奇和当时工业技术水平的限制而被英国高层所摒弃和否决,最终导致该项计划没有被采纳而搁浅。

1883年,德国戴姆勒公司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以内燃机引擎为原理研制出首部戴姆勒卧式汽油发动机。1885年,奔驰公司创始人卡尔·奔驰在曼海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采用两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它具备了近现代汽车的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1926年,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以“梅赛德斯-奔驰”命名的汽车正式出现,并从此以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闻名于世,而这两人也被后世称为“世界汽车之父”。随着世界汽车的发展 ,一些军工设计者开始研究将机枪或火炮装载于汽车之上。

“詹姆斯·科文” 陆地战船

“奔驰”Patent Motorwagen 1885

“西姆斯”机动火力车(1899年型)

弗雷迪·西姆斯

1899年,热衷于将不同学科结合起来的英国汽车制造商和研究者弗雷迪·西姆斯(Freddie Simms)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装于法国“德翁-布顿”(De DionBouton)四轮车上,并加装前置金属防盾加强对操纵者的防护,还在美国里士满和萨里进行了演示。

尔后,西姆斯与英国武器商维克斯·马克沁公司(Vickers,Sons & Maxim)利用“戴姆勒”汽车底盘制造出了新式的船型机动战斗车。此车大面积覆盖维克斯公司制造的装甲板,装甲厚度为6mm,动力装置为“戴姆勒”四缸11.8hp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约14.5公里/小时,车载武器为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与一门 “维克斯·马克沁”37mm口径速射机关炮(QF 1 pounder),可以向左右自由转动射击。该车于1902年4月在英国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展示场的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对公众进行了展示,然而由于存在体形较大、横转向不稳定等缺点,最终未被英国军方认可。

“西姆斯&维克斯”战斗机动车(1903年)

于水晶宫前展示的“西姆斯”战斗机动车

1904年,在奥地利奥斯特罗·戴姆勒公司(Austro-Daimler Model)的技术主管保罗·戴姆勒的监督下,该公司的设计师大卫·戴姆勒利用“戴姆勒”四轮驱动汽车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装甲汽车。该车为封闭式曲面车体,全重约2.9吨,车体上部搭载一个半圆形可旋转机枪塔,动力装置为“戴姆勒”四缸水冷式汽油机,最大功率35hp,车体装甲厚度为3mm,机枪塔部位为4mm,最大时速为45公里/小时。最初的1904年型机枪塔内装载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尔后的1905年型炮塔改为半封闭式,装载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也有数据表明该车还曾装载过37mm口径的轻型火炮,并于1905年在德国陆军的“凯撒”演习中使用。该车的设计影响了之后所有装甲汽车的设计方向。英、法、意、德、美等各国均开始研制自己国家各种各样、形状怪异的装甲汽车,装甲汽车的出现也间接成为了研发“坦克”的序曲。

20世纪初期,一方面,英国的维克斯、约翰布朗、凯莫尔以及德国的克虏伯等厂商均在军用装甲材料的制作和质量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另一方面,原本是为了农业耕种时更方便重型机械在松软的田野里作业的农用履带拖拉机受到了英国陆军的重视,一批英国霍斯比公司的履带式拖拉机被购入,进行火炮牵引车的测试。

至此,现代坦克所需具备的装甲、车载武器、发动机和底盘履带技术条件都已成熟,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辆坦克呼之欲出。

“奥斯特罗·戴姆勒”1904年型装甲汽车

“奥斯特罗·戴姆勒”1905年型装甲汽车

霍思比公司生产的履带拖拉机

四 世界第一辆坦克诞生

虽然古代欧洲各国也曾有过战车和车战的辉煌历史,战车也曾在其战争史中占有主要地位,但无论是其战车各项功能的发展还是车战中对战术理论的运用都远远不及同时期的古代中国。可是,在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在工业革命和自由创新思想的影响下,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西欧岛国—英国一跃成为世界近代史中独一无二的海洋霸主,并在20世纪初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的坦克战车并用于实战,为战车这一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陆战武器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陆战之王”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一)坦克的研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纵观一战经过可以看出,每一次会战所得到的经验教训都影响着参战双方战术的变化,某个战术首次使用时可能十分奏效,但再次使用就会很快失效,所以双方指挥官及参谋人员都极具创新性,随时研究新的战法以应对当时的战况,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辆坦克(战车)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大战初期的1914年8月16日,比利时军队在战场上首次使用本国制造的“米拉瓦”装甲车,并以良好的机动性能和火力优势对德军进行了成功的阻击和反攻,使得参战各国对装甲车作战产生了重视,相继投入了自己的装甲车部队用于作战,从而让装甲车在战场上的使用和研发风靡一时。英军方面也在比利时境内的英国皇家海军空勤队(RNAS)组建了一支由“罗尔斯·罗伊斯”(又称“劳斯莱斯”)M1914型轮式装甲车组成的装甲车队,用于执行保卫机场、救援迫降飞行员以及侦察搜索等任务。

同年10月底,第一次伊普尔战役结束后,德军无法向英军实施正面进攻,战线也自比利时海岸的尼尔波特绵延至瑞士边境。而战线上纵横交错的堑壕、密布的铁丝网以及用于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的密集的机枪及火炮阵地,使得此时的交战双方均为突破由堑壕、战壕、铁丝网以及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而开始由原先的运动战转为阵地战。战线上的胶着使得士兵伤亡巨大,为了打破堑壕战的僵局,战场上的军人和军工技术人员开始寻求研发一种能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等各方面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式武器。

1914年末,西线战场前线的一位名叫E.D.斯文顿的英国上校在亲眼目睹了这场惨烈的胶着战后,发现无论士兵怎样顽强和英勇都无法突破德军的阵地。于是他向英国陆军部草拟了一份英国军方高层应该研发“机枪毁灭者”这种武器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建议用战场现有的用来牵引火炮的履带式拖拉机,安装上装甲护板及机枪,改造成能够突破铁丝网及翻越壕沟的装甲机枪车辆。这个建议遭到英军战争部长基钦纳爵士的否决,认为他纯粹是个爱出风头、胡思乱想的疯子。然而,之前就在战场上投入装甲车作战的英国皇家海军空勤队装甲车队指挥官墨菲·苏伊特上尉也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提出需要制造一种具有同样功效的武装履带式装甲车“陆地战舰”来打破西线战场的僵局。时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中校(即是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鼎鼎大名的英国首相)是一位极具慧眼并富有远见的政治人物,他在注意到并收集了这些提案后产生极大兴趣,开始对此重视起来。丘吉尔的初衷是以美国的霍尔特拖拉机或牵引车的履带系统为基础,制造出以蒸汽驱动、装有防护钢板、机关枪与必要乘员的武器装备。随后,在丘吉尔的大力支持下,工务司的司长争取到了这份计划的专案,并随即从拨给海军制造军舰的经费中划出一部分用于这种新式陆军武器的研究。

“罗尔斯·罗伊斯”M1914轮式装甲车

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回忆说: “在战争爆发后的头几个星期,英国海军部就奉命承担保卫英国免遭空袭的责任。于是,我们就有必要命令以敦刻尔克为基地的飞行中队驻扎在比利时与法国沿海,以攻击敌人可能在入侵领地上建造的齐柏林飞艇或飞机库。这就要求我们组建装甲车中队,以保护我们海军飞机可能需要使用的前沿基地。敌人深受装甲车之苦,便挖断了公路,我立刻寻求各种办法填补坑坑洼洼的公路。与此同时,装甲车数量开始剧增,但是正当它们随着数量增多而开始显示威力时,双方战壕线的两端已经延伸到海边,不再有任何开阔空间可供装甲车运动,两翼也无迂回余地。于是,我们去敦刻尔克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考虑从上方越过。随后我们又考虑采用轮式装甲车,再往后我们才想到了制造履带装甲战斗车……大约在10月(1914年)中旬或下旬,派驻法军总部担任官方联络官的E·D·斯文顿上校也意识和预见到生产此类武器的必要性,他向汉基上校提到了这个计划。到了12月末,汉基上校写了一篇论文,阐述这种武器和其他一些机械装置的必要性。他把这篇文章散发给内阁中负责战争事务的各位成员。读了这篇文章,我便联想到给培根将军下达的指示,于是1月5日我给首相写了一封信,其中一些重要段落如下: 短期内用小小的装甲外壳将一批蒸汽履带车装备起来,这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车里面可以坐人,可以安置机枪,而且可以防弹。如夜间使用,炮火不会对其有任何影响。由于装有履带,它可以十分容易地越过壕沟,车身的重量可以捣毁所有的铁丝网。这样的车子秘密地准备40辆或50辆,夜间将它们带入阵地,它们定然能够冲入敌人的战壕,利用机关枪和车顶扔出的手榴弹,将一切障碍物摧毁,将战壕扫平。它们可以为英国的增援步兵提供许多冲锋的掩护点。然后它们可以继续向前攻击第二道战壕,为此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但是这项计划最终被埋进了陆军部的档案堆里。显然,军事当局完全不相信制造这种机器的可行性与这种机器制造出来之后所具有的价值。”

“林肯一号”坦克试制样车外型

沃尔特·戈登·威尔森

威廉·阿什比·崔思顿

组装完成的“林肯一号/小威利”坦克样车

进行测试中的“林肯一号/小威利”坦克样车

在此之后的1915年2月20日,丘吉尔下定决心,毅然组织起了“海军部陆地战舰委员会”,开始研究和制造英国陆地装甲车辆。9月,林肯郡福斯特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威廉·阿什比·崔思顿与英军车辆工程师沃尔特·戈登·威尔森以布尔洛克公司的底盘和履带为基础,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全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林肯1号”。该车车体为长方形多面结构,并在中部装有一个试验型的假炮塔。武器为一门发射2磅炮弹的机关炮和数挺水冷式重机枪,样车重18吨左右,全长26英尺,发动机为一台6缸的“福斯特·戴姆勒”直立式水冷汽油发动机,功率77.19千瓦,最高时速3.5英里/时,尾部拖拽用于配合履带转向的辅助轮。车内乘员包括驾驶员2人,射手4人。

但是在随后的测试中发现,该坦克履带行走性能不佳,只能跨越和翻越4英尺宽的战壕及2英尺高的护墙,未能达到陆军部的最低标准要求。于是,崔思顿与威尔森在保留车体上部结构和发动机的基础上,替换了新式履带底盘,改造完成后将其命名为“小威利”(小游民)。

与此同时,崔思顿和威尔森两人用锅炉钢板材料设计制造出另一辆名为“威尔森”号的菱形坦克样车,该样车在制造完成后被称之为“国王陛下的陆地舰船·百足虫”号。新式样车采用软钢铆接的菱形车体及履带过顶设计,沿用了“小威利”的新式铆接履带和尾部辅助转向轮(后取消),钢性悬挂连接,原先的炮塔设计被取消,转而在车体两侧履带架上各设计出一个凸型侧弦式装甲炮座。按照武器装备不同,“威尔森”坦克分为雄性及雌性车型,雄性车型安装2门“哈奇开斯”式57mm口径火炮及4挺8mm“哈奇开斯”式气冷机枪,车载弹药基数为炮弹322枚,子弹6727发。雌性车型只安装了4挺“维克斯”机枪及2挺“哈奇开斯”机枪,弹药基数为30080发。车内乘员为车长1人、驾驶员1人、转向操作手2人、炮手及机枪手4人。车体长32.5英尺,宽13.75英尺,高8英尺,装甲厚度6毫米-12毫米,发动机仍为1台6缸的“福斯特·戴姆勒”直立式水冷汽油机,最高时速3.5英里/时,战斗全重27吨(雌性)或28吨(雄性)。

测试中的“威尔森号/百足虫号”坦克样车

于哈特菲尔德公园

1916年1月16日,这辆新式菱形样车在英国高级官员的行驶试验中成功通过了战场模拟障碍跑道,达到了陆军部的要求。陆军当即订购了40辆,随后又增加到100辆,因战事需要最后又增至150辆。该车被陆军部正式命名为“马克-Ⅰ”型(MARK-Ⅰ),又被昵称为“大威利”(大游民)。由于此车的外形酷似箱柜,为了保密,不被德国间谍所发现,所以,英国海军部便取名为“Tank”(音译为“坦克”),为“水箱之意”,尔后便沿用至今。至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辆坦克正式诞生。

E·D·斯文顿上校

第一批量产的“马克-Ⅰ”制造完成后即于1916年2月2日于英国海缇罗进行试验,英军大本营及敌前总司令部均派代表参观,结果颇为满意,遂于同年2月16日在毕斯里的英国陆军机枪营希伯瑞亚营区成立了一支名为“摩托化机枪部重装备组”的坦克队,由斯文顿上校担任这世界上第一支坦克车队的队长(指挥官)。其他官兵大部分招募于摩托机枪营和陆军第771连,军官干部及士兵之前均受过机枪射手训练,其中大部分人员更拥有驾驶动力车辆的基本执照。该坦克队为营级编制,下辖6个连,各连代号分别为A、B、C、D、E、F。每连分为4个排,各排代号按扑克牌花色分为红桃、黑桃、梅花、方块,每排装备坦克6辆,另有预备坦克1辆,故每连共有坦克25辆。每排雌雄坦克各3辆,分为3个班。每两连即设有修理工厂1所,内有军官3人,修理技术人员50名。英军还在苏霍克地区的艾勒维登建立了坦克训练基地,3个工兵营用了6周时间打造了一座超过1.5里、纵深包括英军标准阵地、后勤地区、真空地带,以及布满阻碍设施、弹坑的德军第一、二道防线阵地等复杂地形,仿真到几乎和索姆地区一模一样,尔后坦克兵们即于此处进行秘密训练。

法国前线

索姆河战役中

1916年6月24日,第一次索姆河战役开始,然而战事进展一如既往地缓慢,前方指挥官催促新组建的坦克车队参加作战。因此,仅仅训练了两个月的坦克部队便开往战场。8月13日,第一组坦克赶赴法国前线,至月底计有两连秘密抵达,由伯莱德雷中校指挥的英军敌前总司令部决定将坦克投入到索姆河总攻作战中,于是便将此两连“秘密武器”—坦克,部署于阿贝尔与巴伯姆之间的弗莱尔-库尔-斯莱蒂一线战场上。

斯文顿上校战前对坦克队的战术规定:

第一,坦克进攻坚固阵地时,须以3辆成群之势,集中攻一要点。

第二,于适当之时机出动,预定在步兵前5分钟到达目的地,以掩护及支援步兵。

第三,炮兵之弹幕中,须留适当之空隙,使坦克可以通过。

作战计划中的坦克数量及分配:

原有坦克59辆,仅有49辆可用,计分配于十四军及十五军各17辆,第三军8辆,第五军7辆。49辆坦克中,最终只有32辆到达攻击开始阵地。

(二)坦克的战场应用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战例概述

1. 初战索姆河

1916年9月15日拂晓(约5时15分左右),晨曦薄雾之中,经过数月激战已经疲惫不堪的德军士兵们忽然发现多个庞大的铁甲怪物穿破雾气而来,士兵们大为惊慌,在人类恐惧情绪的驱使下本能地立刻举枪还击,然而他们发现,自己步枪射出的子弹在击中后便“铛”的一声弹开,根本无法对这些“怪物”造成什么有效的伤害。而坦克车队则轻易冲破了敌方的铁丝网及堑壕,随即用车载火炮及机枪不断轰射。眼见于此,德军士兵们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完全无法抵抗的他们能做的只有逃跑和投降。这一天,英军在新式武器—坦克的支援下分散攻击,前所未有地在5个小时之内,在10公里宽的德军防御正面向前推进了4~5公里,英军未受多大损失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德军放弃的要点掩体,缴获了大量被德军丢弃的枪炮,还俘虏了数百名德国士兵。

一位参加此次作战的英军士兵回忆说: “我们就像是在游猎,只不过手中端着的是用于杀人的步枪。坦克替我们扫平道路,我们要做的只是不时地端起枪来,瞄准那些惊慌失措的德国佬,一个个地将他们撂倒。”

另一位参加此战的德国军官回忆说: “喷吐着火焰的钢铁长龙在炮兵和步兵的心目中产生的可怕印象影响了一切。

这次战斗中,虽然英军坦克部队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战果,却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因英军在战前的准备不足,导致坦克部队在还未到达预设出发阵地,正经过弹痕密布的阵地时,便有9辆战车因中途故障而抛锚,17辆因此前故障还未来得及修理不能到达前线参战,5辆因坦克指挥员与操作手配合不利而损坏。最终到达指定位置的只有18辆,可这18辆中还有9辆因其他原因未能按时到达前线,真正顺利按时到达的只有9辆。随后在凌晨5时左右的进攻中,英军前线指挥官将这能用的18辆坦克分编为两队,先行按时到达的9辆坦克首先在步兵前引导冲击,扫清德军阵地上的铁丝网等障碍物;迟到的9辆坦克则伴随协同步兵逐步前进,以车上的火力压制堑壕内的德军,支援作战。

斯托瑞(当时参加此次作战的一位特遣坦克队驾驶员)回忆说: “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们自己也未料到。我驾驶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处逃窜。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阿波罗在地上划了禁圈一样,德国人全被吓懵了,乖乖投了降,一共有三百多人。”

战场上被击毁的各种MK型坦克

9月25日,坦克车队第二次投入作战,此次参战坦克只有13辆。开始发起进攻后,又有9辆陷入泥坑无法前行,而剩下的4辆坦克中有2辆在己方炮兵并未先行对敌阵地炮击的情况下,协同步兵对据守在蒂耶普瓦勒地区的德军阵地成功发动了突袭,首次成功地运用了坦克奇袭战术。

尔后,这支坦克车队又多次投入到索姆河地区的其他战斗中,但在逐渐反应过来的德军指挥官有效炮火阻击下,剩余的坦克也被德军大部击毁或缴获,同时造成了不少的人员死伤。整个战役中英军也只有一辆参战坦克得以幸存。

尽管世界上首次坦克作战的战果并不算辉煌,也发生许多意外。但是,坦克的出现却打破了双方胶着的僵局,使地面战场开始发生重大的改变,“陆战之王”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2. 法国康布雷坦克战

1917年11月,英军一改以往惯用的长时间炮火准备后发动进攻的战法,直接在第一线投入大规模坦克集群突然发动袭击,让坦克纵队率先对敌阵地进行冲击,破坏阵地上的铁丝网,步兵部队随之突入,尔后,再以炮兵对敌炮兵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和阻塞式射击,用以援助和掩护突击部队的进攻。

康布雷战役前英国大量生产MK.IV重型坦克

康布雷战役便由此爆发,11月20日上午6时20分,英法联军开始向德军发起进攻。之前由于数日天晴,气候寒冷而多雾,双方飞机都很难升空侦察,至20日拂晓,天气仍有大雾,但在英法联军进攻前大雾便开始逐渐散去,为坦克部队进攻前到达出发指定地点提供了有利的天气掩护。

参战英军皇家坦克团(Royal Tank Corps (RTC))之编制与部署:

第一,英军此战共使用3个坦克旅共9个坦克营,每营坦克42辆,合计378辆坦克。

第二,此外另有专门用于排除铁丝网的坦克32辆;捆装携带2吨重用于填塞堑壕之束材的架桥坦克2辆;携带物资弹药的补给坦克54辆;无线电坦克9辆;电话架设坦克1辆,共计特种坦克98辆。

第三,各坦克营部署情况—D、E、G三个营集结于哈弗莱恩康特森林西面;B、H两个营集结于特里斯卡特森林内;A、C、F、I四个营集结于古佐库尔附近。因当时无适当森林掩蔽,所以各坦克上均涂有迷彩。

左翼三个坦克营协同英军第六十二师及五十一师向哈弗莱恩特、弗雷斯奎恩、方丹圣母、布尔隆森林一线进攻。

中路二个坦克营,协同英军第六师向马尔宽一带进攻。

右翼四个坦克营,协同英军第二十九、第二十、第十二等师,向马尼耶尔一带进攻。

第四,共同目标为康布雷及其附近地区。

(1)“马克MK.IV”型坦克

康布雷战役中大显神威的英国主力坦克便是在索姆河战役中初露锋芒的“马克I”型(大游民)坦克的后期改进型,它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英国坦克。“马克IV”型于1916年10月开始研制,次年2月投入量产,首辆量产型车于1917年5月交付部队。IV型坦克保留了原先使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并且依然采用I型典型的菱形外形结构,同时吸收了改进的Ⅱ、Ⅲ型的一些优点。其主要改进包括:

第一,在车体后部安装外置油箱和真空泵;

第二,坦克发动机配套安装了排气管和噪音降低装置,车体内部加装了冷却和排风装置;

第三,雄性与雌性坦克侧弦炮座和机枪座尺寸减小,并可以完全卧入车体侧弦,从而便于坦克在铁路上的运输;

第四,雄性坦克换装了“哈奇开斯”32倍口径6磅炮,雌雄坦克全部采用“刘易斯”水冷式转盘轻机枪,后期再次更换为“哈奇开斯”改进型重机枪;

第五,坦克侧面装甲增至12毫米,以抵御德国“毛瑟”反坦克步枪的攻击;

第六,坦克车体顶部安装横梁导轨,每隔3、5、9个(节)履带板栓接钢销以提高坦克的行驶能力。

“马克IV”型坦克共生产1015辆,雌雄比例为2:3。

MK.IV型坦克

(2)其他型号坦克

在康布雷战役中,英军还同时使用了此前制造并装备部队的“马克I”型坦克和少量以“马克I”型坦克为基础改装的用于其他辅助作战任务的特种坦克,例如:安装大功率军用收发报机的通讯指挥坦克、用于补给和搭载备用火炮的运输坦克、携带骑兵用架桥器材的工程坦克和负责清除铁丝网任务的清障坦克。

康布雷战役采用的新战术:

第一,此战,预计于最短时间内,突破三道防线的兴登堡战地,不用炮兵攻击准备。

第二,每攻击地区内,分为若干小攻击区域,每区域由一个坦克排担任。

第三,每排坦克3辆,以雄性坦克1辆行驶在前,雌性坦克2辆为主力,随行在后。

第四,与坦克协同步兵,先经一个月的协同训练,临时作战中按区域大小而分配人数。

携带大量填壕捆柴的MK.IV型工程坦克

第五,步兵以单行队形随主力坦克之后前进。

第六,步兵分为三组,一组负责搜索侦察;一组负责歼灭已占领阵地内的残敌;一组负责巩固阵地。

第七,炮兵不施行攻击准备,于坦克攻击开始后,以移动弹幕及烟幕掩护坦克,同时空军轰炸敌军炮兵。

第八,坦克超越战壕之方法:① 各坦克均有携带束材,填入壕内后可通过。② 前进坦克,进至敌第一线阵地前,即向左转,以火力掩护主力坦克之第一辆车放束材过沟。③ 第二辆主力坦克向敌第二线壕放束材过沟,亦向左转,以火力压制敌军。④ 前进坦克,前进至第三线而放束材,如此全体坦克通过三线阵地。

康布雷英军坦克排越壕战术示意图

作战经过:

18日夜,坦克营即开始集中于前述各处地点,19日夜驶往攻击开始阵地,在大量空军飞机声音的掩护下,进至步兵后方约二公里处停止,并按照命令全部熄火。

20日拂晓6时10分,坦克开始前进,至德军第一阵线约一公里处,降低速度前进,6时20分,英军后方开始炮击并施放烟幕,全线同时发起冲击前进,德军以步兵的猛烈火力阻击英军突击无效后,开始炮击,但也难以命中,因为烟幕的隔断,德军间的通信联络完全丧失。而英军指挥司令部方面,也无从得知己方部队作战状况,英军坦克一壕一壕地越过,直入德军阵地后方,11时,德军炮兵慢慢缩短射击距离,对英军进行阻击,然而英军方面坦克已进至德军阵线后端,并予以包围。中午12时,突入德军阵地内最远的坦克部队已达12公里。至夜晚,英军向前推进约12公里,德军三道坚固防线被完全攻破。当日英军公布战果,俘虏德军军官139名,士兵7316名,火炮百余门,机枪三百余挺。英军方面死伤兵员约四千余人,皇家坦克团被击损毁坦克49辆,机械故障造成无法行动的坦克71辆,倾覆在堑壕内无法行动的坦克43辆。20日这一天,最终以英军的胜利及以轻微代价快速取得了极大战果而宣告结束,这场战役也因为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坦克作战而被载入史册。

参与此战的一位被俘虏的德军士兵回忆: “在多数情况下,官兵都认为战车的迫近,即可算是中止战斗的良好借口,他们的责任感可以使他们面对敌人的步兵挺身而出,但是一旦战车出现之后,他们感觉到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投降了。”

3. 拉阿贝森林坦克对战

1918年4月24日,维勒尔斯-布里顿纽克斯战役(Second Battle of VillersBretonneux)期间在拉阿贝(l'Abbe)森林中德军的3辆新型“A7V”坦克与英军“MK.I”的改进型“Mk.IV”型坦克发生了遭遇战。当日,德军坦克分队的3辆“A7V”坦克轰隆隆地向英军阵地驶来。 “注意!有德国坦克!” 英军步兵们惊慌地喊道,并且迅速地跳到了堑壕里。

当时中国北洋政府参战的华工回忆一战德国坦克时说道: “我们初上前线时,英国人宣称说,他们发明的坦克很厉害,德国人却没有,不久之后,坦克车多了,就要大规模进攻。哪知就在圣诞前夕,大家正在谈论圣诞节礼物怎么还没有来时,敌人的大炮声和坦克的轰隆声,震天地响了。我们伸头望去,在月光下面已经能看出,一长串的德国人的坦克车正在爬向我们。”

德军A7V坦克

英军“马克IV”坦克

英国“马克IV”坦克与德国A7V坦克

阵地上的英军坦克分队队长弗兰克少尉立即打开舱门观察,发现前方三百米处有3辆如同“铁盒子般的怪物”开了过来,后面还跟随着步兵,弗兰克少尉当即下令进行射击。在这场意外的遭遇战中,德军坦克分队的A7V坦克首先凭借车上的57mm口径海军用火炮击毁了英军2辆只装有6挺“路易斯”机枪的“Mk.IV”雌性坦克,但随后立即遭到弗兰克少尉所乘坐的雄性“Mk.IV”坦克上的“哈奇开斯”速射短管6磅炮的反击,德军第561号坦克被3发炮弹命中,然而英军方面并未预料到坦克对战的发生,所有坦克所发射的均为榴弹,没有装载穿甲弹,所以未能击穿德军坦克的装甲。但这轮炮击对德军坦克内部所造成的震荡依然使该车内部5名乘员当即阵亡。最终以英军逼迫德军剩下的两辆坦克后撤而结束,这场世界战争史上的首次坦克对战就此告终。

德军坦克分队队长比卢兹少尉所乘坐的第542号坦克在慌忙撤退途中因操作失误而翻入坑中无法行动,比卢兹少尉与其他乘员只得将坦克自行爆破后弃车而逃。后来德国方面有关人员回忆: “A7V坦克在击毁一辆Ⅳ型坦克之后,被另一辆‘雄性’Ⅳ型坦克击伤,但仍能开回去……”

德军使用的A7V型坦克

A7V型坦克(又被称为“A7V战斗坦克”)作为德国的第一种坦克而载入德国战车发展史史册。

德国人决定研制坦克的直接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会战的影响。在这次会战中,英国军队使用的“马克I”型坦克(昵称“母亲号”)对德国军方的震动巨大。为了对付英军坦克的威胁,德国人在研制13mm口径的“T”型反坦克步枪的同时,还积极研制德国自己的坦克,最终选用大型车体的方案,即1917年开始制造的A7V型坦克。

布鲁艾玛·比卢兹中尉

弗兰克·米切尔少尉

1916年11月,德军总参谋部提出了德国坦克的技术要求,委托第七交通处[全称“第七统战部交通分部”(Allegmeine-Kriegs-Department 7),简称“A7V”]制定坦克的设计方案,并由此定名为“A7V战斗坦克”。1917年1月德国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设计完成。由于战争的需要,加上采用现成的“霍尔特”拖拉机的底盘,因而设计工作进展相当快,1917年夏天制成了首部样车,并开始了样车试验。随后,德国军方迫不及待地要求生产A7V坦克。这样,尽管样车还存在许多问题,仍然匆匆忙忙地于1917年10月正式生产出第一辆A7V坦克。原计划制造100辆,但是由于钢铁的短缺和“帝国”整体工业的优先级考虑,到1918年9月,德国仅生产了22辆,包括样车、试验车、改进型。其中有17辆投入了战场,其余制成了A7V-R型战场输送车。

A7V坦克为典型的箱式结构的坦克,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方方正正的壳体,众多的武器,活脱脱的一个“移动堡垒”。

A7V坦克在设计上和总体布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它是独立研制的,在总体布置上和英国的过顶履带式“马克”I型和IV型坦克有很大区别。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战斗室,车体前部有火炮和2挺机枪,无疑火力是强大的。发动机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和驾驶员座席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挥塔,这使A7V的整车高度增加。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至车体后部的变速箱,带动主动轮旋转,推动履带前进。A7V坦克只用1名驾驶员,而英国的I型坦克上则有4名乘员开车。在这一点上,A7V比I型坦克要先进得多。由于A7V上采用了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乘坐舒适性上也比I型坦克要强。通信方面A7V相当领先。

德国A7V坦克(542号)

A7V的缺点是车体高大笨重,机动性差;履带长度和履带中心距的比值较大,转向困难;车底距地较矮,容易造成坦克“托底”;另外乘员人数太多,也使整车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成为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A7V坦克采用2台直列式“戴姆勒”4缸水冷汽油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00匹马力,2台共计马力为200匹。原来准备采用1台200匹马力的汽油机,但现设计已来不及,只好选用现成的2台民用发动机。这2台发动机通过2根传动轴将动力分别传递到车体后部的传动装置。变速箱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有3个前进档和3个倒档。一档的最大速度为3公里/小时,二档为6公里/小时,三档为10公里/小时。

A7V的行动装置很有特色。它采用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装置,每侧有15个小直径负重轮,每5个为一组,分三组,通过平衡轮轴架,再通过8个螺旋弹簧与车体相连。由于有了螺旋弹簧,因此具有一定的减振性,这就比英国的“马克”型坦克要强得多。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三组平衡轮轴架上,前组有4个弹簧,中组有2个弹簧,后组有2个弹簧。

A7V坦克的最大速度为8-1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60-70公里,越野最大行程为30-35公里,最大爬坡度25度,越壕宽2.0米,最大涉水深0.8米,过垂直墙高0.4米。

A7V坦克的整车为铆接结构,采用的是普通钢板而不是装甲钢板,其抗弹性一般。前甲板的厚度为30毫米,侧甲板的厚度为15毫米,底装甲为6毫米。防护性能要优于英国I型坦克。主要武器采用1门26.3倍口径57mm低速火炮,火炮全重为193千克。炮弹基数为180发(后增加到300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2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40度。发射减装药弹时的初速为395米/秒,射程为4000米;发射全装药弹时的初速为487米/秒,最大射程为6400米。辅助武器为6挺“马克沁”7.92mm水冷重机枪,车体两侧各2挺,车体后部2挺,弹药基数为18000发,由12名乘员来操纵这6挺机枪。A7V坦克的火力较强,防护性能也不错。在战斗中,曾出现过被英国IV型坦克3发炮弹命中却仍能继续战斗的事件。

A7V坦克的最大缺点是高大、笨重,车辆可靠性较差。A7V坦克不适应越野或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并且它的履带比车体短,这意味这它仅能爬上小坡面和狭窄的战壕。车底距地高只有200毫米,陷车和车辆托底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由于车体过重,车内的两台200匹马力的“戴姆勒”发动机不堪重负,经常发生故障。再加上生产数量有限,A7V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4. 现代坦克之祖—“雷诺”坦克

1916年9月的第一次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将“马克I”型坦克革命性地投入战场,开创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先河。而同年因为同样的堑壕战陷入僵局的法国人也开始向自己的政府和军队高层建议制造类似坦克的武器。其中就有一位至关重要并被后世称为“法国坦克之父”的人—法军炮兵上校尚·巴普蒂斯特·尤金·埃斯蒂安,他在战前就曾预言: “胜利属于能够将火炮装载上越野车辆的一方。”

德军使用的22辆A7V型坦克的结局:

尚·巴普蒂斯特·尤金·埃斯蒂安

早在1915年8月,埃斯蒂安就专程访问了英国,并且提出了两国在坦克制造上进行分工的设想:英国制造重型坦克,法国制造轻型坦克。回国后的同年年底,埃斯蒂安上校即向当时法国政府国务副秘书特雷顿建议将火炮架装在履带拖拉机上,但是特雷顿只同意制造一种可以破坏战场上铁丝网并能够跨越战壕的“铁丝网破坏车”。尔后,埃斯蒂安只得于1915年初委托施耐德公司开始对这种机器进行试造。

1915年法国施耐德公司试制的“铁丝网破坏机”

“施耐德CA1”坦克

1915年12月至1916年年初,几乎在同一时间,施耐德公司和奥梅库尔公司各自利用引进的美国“霍尔特”全履带拖拉机底盘制造出了两种专门用于突破铁丝网和堑壕的坦克—“施耐德”CA1型坦克与“圣·沙蒙”坦克。1917年3月,法国组建起了装备两百多辆“施耐德”CA型坦克和“圣·沙蒙”坦克的“突击炮兵”队,指挥官由已晋升为准将的埃斯蒂安将军担任。随后这两种作为专门对付铁丝网和堑壕的应急用坦克投入到了同年5月的第一次玛因河和拉福克斯地区的作战,但是这两种坦克因为车体过长,重量太大等种种原因导致战场表现极为糟糕,而早在上一年见识过英国坦克厉害的德军也针对性地制造与装配了专门用于反坦克的新式武器—13mm反坦克步枪,因此法军被击毁和缴获的“施耐德”和“圣·沙蒙”坦克众多。

而就在同年初,一种机动性强、操作灵便、适用于大规模进攻的坦克由法国巴黎的雷诺汽车制造工厂低调地造了出来,这辆完美的坦克通过了各项标准和性能测试,被命名为“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Type M.17.FT),坦克仅重6吨左右,只需2名乘员即可操纵,最主要的是车体中部拥有1个可以360度自由旋转的单人炮塔,这一设计奠定了它作为世界第一辆现代坦克的荣耀地位。

“雷诺”FT-17轻型坦克全车长5米,宽1.74米,战斗全重7吨。由2名乘员操作,驾驶员坐在车体的前部,而车长则坐在车体的中部战斗室内,半个身子伸进炮塔中。驾驶员有前、左、右三个观察窗,同时,也可以打开舱门进行驾驶。可旋转360度的炮塔放置在车体战斗室上方,炮塔顶部有一个乘员舱盖,炮塔后方安装有备用逃生门,早期采用八面菱形铆接式炮塔,后期则为圆形铸造式炮塔。装甲厚度最薄处为6mm,最厚处为22mm。火力方面分为炮型与机枪型两种,炮型是1门“皮托”式SA-18型37mm L/12型坦克炮,备弹240发。机枪型为1挺“哈奇开斯”M1914型8mm机枪,备弹4800发。无论是炮型还是机枪型的炮塔都是通过人力转动一个安装在炮塔内的手摇柄使炮塔进行360度旋转的。发动机采用“雷诺”18CV型直列式4缸4冲程水冷汽油机,5档机械式变速箱,4个前进档,1个倒挡,最快速度7.7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5公里。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均安装在坦克的后部。可以爬上27度以下的坡道,跨越1.8米的壕沟。悬挂装置有4个轮轴架。第一个轮轴架装有3个小直径负重轮,后面的三个轮轴架则只安装有2个小直径负重轮。因诱导轮比主动轮大很多,所以履带的上半部分前端高于后端。因履带仅有横向突起,所以防滑能力较差。

“圣·沙蒙”坦克

“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

“雷诺”FT坦克在被官方认可进行大批量生产后,至1918年3月,新组建的4个法军坦克营共接收到了170辆,并随即投入到了5月进行的首战—雷兹森林防御战中。

1918年5月底,德军向防御埃纳河及瓦兹与玛因河之间雷兹森林地区的美法军队发动进攻,威胁法国北部重镇亚眠。在雷兹这样的森林密布区域,协约国主力装备的英国“马克”型坦克、法国“施耐德”以及“圣·沙蒙” 等型坦克都因体型原因无法正常作战,这使得新装备的“雷诺”轻型坦克成为了战斗中的主角。31日,法军坦克营75辆新式“雷诺”坦克配属一个团的步兵对发动进攻的德军进行反击,同时破坏德军的机枪火力据点工事和前进通路上的铁丝网。虽然当时德军列装了为数不少的反坦克枪和穿甲弹,对进攻的“雷诺”坦克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由于“雷诺”坦克灵活的机动能力和无死角的旋转炮塔火力以及多数量、集群式的战斗突击,使得德军终于意识到了真正的麻烦。

“雷诺”FT坦克独特的外形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迅速引发了世界各国坦克设计界的革命浪潮,纷纷购买回来进行研究和学习。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出现对此后世界各国的坦克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法国共计生产了3187辆“雷诺”FT轻型坦克。“雷诺”FT坦克参加了1925年至1926年法国殖民军对摩洛哥部落起义的镇压作战以及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国内战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法国陆军仍然装备着1560辆的“雷诺”FT坦克。在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时,这些坦克大部分被德军缴获,后用作固定火力点或执行警卫任务,直到1944年德军被逐出法国全境为止。“雷诺”FT-17轻型坦克从1918年服役到1944年,长达26年,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并装备过包括法国、前苏联、美国、德国、中国、日本、芬兰、瑞士、瑞典、土耳其、西班牙、罗马尼亚、波兰、荷兰等十几个国家,作为一代著名战车而被载入世界坦克发展史。

5. 中国劳工军团

虽然在1916年9月15日,英军于世界军事历史上首次将坦克这种新式武器投入到法国北部的索姆河地区,但是依然无法完全逆转局势,英法联军每月伤亡高达约十六万人,这就意味着每天都有至少五千名士兵在泥泞的堑壕内外非死即伤,在如此惨烈的伤亡下,协约国军队急需补充大量兵员,为了能够腾出更多的士兵送往前线作战,于是协约国中的英、法两国都在本国的殖民地(如埃及、印度、南非等)及中立国地区大量招募劳工代替一般的士兵进行诸如搬运、修路、挖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同年5月,法国政府最先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了雇佣五万名中国劳工的合同协议。在经过基础简单的军事训练后,劳工们于天津登船,前往法国马赛港。至8月中旬,曾经屡次拒绝中国武装参战的英国战时内阁一改傲慢态度,批准中国北洋政府“以工代兵”的计划,紧急请求中国援助中国劳工,并将征募的中国劳工军团正式命名为“Chinese Labour Corps(中国劳工旅)”,英军中国劳工旅的两名指挥官是布莱恩·查尔斯·费尔法克斯上校和R·L·普尔东上校。同年10月31日,英国方面在英属威海卫设立招募办事处,由一位在中国生活了28年的前铁路工程师—托马斯·J·伯恩负责招募工作的相关事宜。

中国劳工军团

中国劳工主要来自山东省,也有部分来自辽宁、吉林、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和甘肃等地。第一批英军中国劳工旅的1088名人员于1917年1月18日从威海卫启航前往法国,原航行路线是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抵达法国,但在2月24日,进入地中海的运送华工的法国“亚瑟”号邮轮遭到了德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船上的543名华工无一生还,于是航线计划被迫更改为在横跨太平洋,经过加拿大后再穿过大西洋抵达欧洲。

至1917年底,中国劳工旅已有54000名劳工在法国和比利时为英军工作,到1918年11月一战结束时则增长到了96000人。英军招募的劳工主要负责为前线部队提供各种低技术含量的支持,包括搬运货物、建造营房、挖掘战壕、装填沙袋、铺设铁路、修建公路等。另有部分劳工被需要劳动力的英法军火公司所招收,例如一战中著名坦克制造商施奈德公司、雷诺公司等,协助其进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如清理坦克装甲车辆、修理军用车辆、维护火炮等武器,这使得这些中国劳工成为了最先接触到坦克这种最新式武器的中国人。

虽然北洋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华工不得干预战事”的规定,但随着战争的白热化,这条规定被英、法两军单方面破坏,中国劳工们被英、法军前线指挥官强行驱赶到战场上,配合英法联军从事战地作业和战场后勤服务,如挖掘战壕、搬运弹药给养、救护伤员、掩埋尸体以及扫雷等艰苦繁重并且危险的工作。

用喷水枪及毛刷清理英军Mark.IV重型坦克的中国劳工

于英军皇家坦克团

1917年11月,法国康布雷战役爆发前,英军皇家坦克团的坦克兵为了对付此次战役中的目标—德军兴登堡防线上挖设的各种既宽又深的反坦克壕沟,英军坦克指挥官胡伊·J·埃勒斯命令士兵将装备的“马克”IV型坦克上装载横梁导轨,并用铁链捆绑上一种长10英尺、宽4英尺6英寸的标准军用捆柴束木,再把坦克开至反坦克壕前,由车内乘员操作将捆柴倒入沟堑中进行填埋。而此次战役中捆绑柴木及捆柴的运输工作即由中国劳工军团第51连所施行。同年12月,中国劳工军团第13营被派遣到法国东北部的阿拉斯城地区,于大雪漫天中在该处战线最前沿挖掘战壕,为了安抚华工第13营,英军谎称很快会有威士忌酒和肉罐头送来,并敞开供应。但直到圣诞前夜,中国劳工们在谈论着作为圣诞礼物的威士忌和肉罐头时,一大波轰鸣的德国A7V坦克不断逼近,英军没有通知营地内的华工便自行紧急撤离,致使众多无助的华工成为德军坦克的活靶。

尽管遭受了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但华工们仍然保持着勤劳朴实的本分,同时凭借自己的血性和联军并肩作战。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死亡和下落不明者多达两万余人,华工超强的适应力、勤劳朴实以及勇敢作战的特质,给英、法两国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后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的费迪南·福熙将军曾说: “华工既是第一流的工人,又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保持很好的姿态,毫不退缩。” 后来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也说: “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中国劳工),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中国劳工与作业中的英军Mark.IV坦克改抢修车

位于法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军团墓地 v2HIvxOS3z/7d7Dqx32lylDqPywftfsX9/waAVWWFKsR/kJBCb7163GYIiiRM7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