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钢铁的界限原地踏步的沪造“克”式山炮

袁世凯既有浓厚的兴趣,又有优秀的炮兵专才辅佐,他的炮兵建设自然是身手不凡的。新一代的制式山炮与野战炮选用克鲁伯厂的火炮为仿造对象。确定了以德为师的路线,中国火炮制式的下一步,就是要决定买哪家德国公司的炮。其实答案是呼之欲出的。要买德国炮,克鲁伯公司(Krupp)绝对是公认的不二之选。

克鲁伯公司是德国第一大军火公司,号称“德意志帝国兵工厂”。而且,克鲁伯与中国炮兵的渊源非常深厚。且不说李鸿章、张之洞年代的陈年旧事,在袁世凯当政之时,陆军所选定的制式火炮,清一色是“克鲁伯”!

纵横40年无法替代的沪造“克”式山炮。图为1929年第9师炮兵营的沪造山炮在海州演习时放列。见《军事杂志》第八期。读者可以由这张照片,感受沪造山炮的轻盈体态。

在袁世凯于1903年编练新军之时,炮兵的重头戏是确定了下一代的制式火炮,尤其是配属在步兵师属炮兵的山炮与野炮。制式火炮的第一步并不是一步跃进到当时还属于最高科技的合金钢,而是迎头赶上新世纪火炮加装制退复进机的设计变革,进入“管退时代”。

袁世凯办事雷厉风行,总理练兵处一声令下,湖北枪炮厂的57mm“格鲁森”过山炮、金陵制造局的“格鲁森”37mm的两磅熟铁炮、江南制造局的“三磅子”过山快炮与“十二磅子”过山快炮等小口径过时架退火炮一律停产,转而依照外国最新火炮样式,研究管退工艺。

正在打高角度的沪造山炮。来自《良友画报》的老照片。

网上流传的沪造山炮放列照片,连后炮架的瞄准棍都清晰可见。

当时首先定为制式的火炮是大名鼎鼎的沪造“克”式山炮。仿造自“克鲁伯1904年”式14倍口径75毫米山炮的“沪”造山炮轻巧可人,有效射程可以达到4250米。而“沪”造山炮最大的优点,则是可以完全自制。

这张来自《良友画报》的照片显示出人力推动山炮的辛苦。按照尺寸与重量判断,应为沪造山炮。

北京军博陈列的沪造“克”式山炮。尘埃满布。

土耳其使用的原厂1904 年“克鲁伯”75 毫米山炮,有一个别致的防盾。

江南制造局原本量产的制式山炮是仿造英国19世纪90年代主力的BL 12 pounder 6 cwt(12磅6英担后膛炮)12磅炮,这是一款古色古香的单层炮身架退式老炮,最大射程只有4300码(3932米),技术落后“1904年”式一大截。然而江南制造局毕竟功底深厚,“克鲁伯1904年”式山炮的制退复进机的新工艺不难掌握,复合炮身的热套法也被轻松攻克,于是江南制造局迅速仿造出大名鼎鼎的“沪”造山炮,一跃迈入管退炮时代。

然而,就钢铁材料而言,停留在普通碳钢阶段的“克鲁伯”山炮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不如江南制造局使用多年的“阿姆斯脱郎”炮的英国钢料:

“英国阿姆斯脱郎德国克鲁伯两厂铸造大炮,先后驰名。其炮身均有纯钢精制……陆路过山等炮,从前均以钢绳束制坐力,以免倒退。近则改用管退,较前益加稳固。其配装管退钢铁,德炮在下,英炮在上。沪局两种式样,现均齐备。上年仿造德炮,按照新式管退之法,铸成一尊,是仿制改良已有把握,拟承造祖模,可期一律。目前所造一百磅子、四十磅子快炮及十二磅子陆路快炮三种,俟成料完工即可停造,节费专造新式七生六口径以下快炮,按照常年经费酌定每年造数,以期利用,而免耗费。

“1904年”式是克鲁伯最后一种碳钢炮。轻巧的“1904年”式虽然没有获得德军的青睬,却得到土耳其与保加利亚等山地国家的大笔订单。于是,克鲁伯再接再励,在1910年推出经典的升级版。

“1910年”式(清代称“十年”式过山炮)的炮身可以直接达到30度的仰角,有效射程直接打到5000米。而“1904年”式的仰角只能靠炮架之下加垫撑的解决方式勉强达到23度,才能达到最大的4250米有效射程。“1910年”式的实地测试赢得一片喝彩,通用驮鞍设计合理、薄钢弹箱轻便耐久、曲拐炮闩能耐风砂、车轴装油套润滑不需经常上油、骡马驮载也颇为省力……

在改进部分之外,“1910年”式的结构与“1904年”式大致相同,显然也是中国炮兵的良好选择。于是,克鲁伯在华两大代理商信义洋行与礼和洋行联手合作,向陆军部提出精妙的说辞,大力推销“1910年”式山炮。这份说辞大约是在宣统三年(即1911年)提出来的,此时“1910年”式还是最新推出的新式山炮,克鲁伯真是迫不及待!

但是“1910年”式山炮却注定无法取得中国的订单。因为,“1910年”式炮管,采用“料质既坚而工作又精,经久耐用而有极大抵制力”的“聂格尔钢” 。 聂格尔就是Nickel(镍)。还没有升级到合金钢水平的江南钢厂炼不出镍钢,只好继续生产“1904年”式。

如今作为文物进行露天展示1904 年“克鲁伯”75 毫米山炮。

于是,“沪”造克式山炮成为中国兵工厂的技术顶峰。而且,其颠峰地位居然持续了四十余年。这门不起眼的小小山炮由清末一路用到解放战争,四十年之内竟然没有任何山炮可以完全取代其崇高的地位!

至于不能拆解的野炮,克鲁伯也是进入管退时代的制式不二之选。上海兵工厂与汉阳兵工厂在1913年先后成功仿造“克鲁伯1903年”式野炮,最后由汉阳厂负责量产,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汉造“克”式29倍口径75野炮。汉造“克”式野炮也是碳钢材料的极致,这又是一种近四十年无法替代的制式火炮神话。

礼和洋行与信义洋行向陆军部推销的说帖《克鲁伯七生的半十四倍口径长过山管退快炮一千九百十年式说略》。克鲁伯公司的三圈标志依然显目。克鲁伯的三圈标志来自克鲁伯的骄傲专利发明无缝火车路轮Radreifen,然而渊源自火车路轮的标志却成为战争的印记。克鲁伯于二战结束之后专务于钢铁本业,克鲁伯钢铁公司于1999年被帝森(Thyssen)化工集团并购,百年之三圈传奇终告落幕。

进步到镍钢的“1910年”式山炮。因为中国炼不出合金钢,所以中国炮兵的历史停滞在老沪造的沧桑征程间。

若要跨越沪造“克”式山炮与汉造“克”式野炮的局限,自制更新式的火炮,只有以最大决心克服财政困难,升级国内的钢铁厂,迎头赶上合金钢革命。于是,要不要建立新钢铁厂,就成为炮兵的大问题。

要不要升级?袁大总统摇摇头,再说吧。

袁世凯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无法解决建造新式钢铁厂的资金问题。索性放手不管钢铁工业了。在1915年,陆军部军械司提出整顿国内兵工厂计划,军械司计划指出火炮钢材日新月异,而国内炼钢技术难以提升。要整顿造炮工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干脆停掉现有兵工厂火炮的生产材料需要,提升到合金钢的部分,搞不定材料的部件一律外购成品或胚材,尤其是炮管:

“无论钢炮铁炮,炮身工程皆极浩大,技术亦较高深。加之我国制钢无把握,即现有机件,大概属旧式,且极简单。造炮艺术日新月异,非此等机件所能为力,若仍行接造,不啻经靡巨款以求增加废品也。自不如全行停造,以其经费径向国外订购一定制式(野战炮之制式即宜切实审订)之炮身……” 在袁世凯施政的清末民初,炮兵作战战术的发展也渐趋成熟。所以,沪造“克”式山炮与汉造“克”式野炮只能视为火炮升级的起步,炮兵必须进一步取得合金钢的新型火炮,才能与欧、美、日等列强媲美。既然袁世凯的政策已经由清末的完全自制改为对外采购,中国市场立即引起欧洲火炮大厂的注意力。各国大厂在中国的洋行代理商趋之若鹜,使出浑身解数,争食中国火炮市场这块大饼。而袁世凯则以其卓越的眼光,在洒银子买洋炮的同时,为中国制定出发展火炮的新道路。而他所制定的道路,将影响日后三十余年的中国炮兵建设。 qesDKZAir212CV+XyUyuvwnJAeGLg1QspgNjr/jCKGoZ/REfU3HqsSMHXQsLl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