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楔子 甲午之后

作为日本“明治时代”代表的天皇睦仁。

自1868年,年仅16岁的少年天皇睦仁在长州、萨摩等“西南强藩”割据势力支持下,一举推翻统治日本265年的德川幕府以来,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扶桑岛国,随即进入了对内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现代化改革,对外秉承“失之欧美,补于邻国”的理念推行军事扩张的快车道。这一段时期被日本史学家以睦仁统治时的年号统称为“明治时代”。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可谓是明治时代的一幕高潮。多年以来日本政府在外交领域的折冲樽俎,全民厉兵秣马的全力备战,最终换来了一场对他们来说堪称辉煌的胜利。正是基于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在1895年3月开始的中日马关谈判中伊藤博文才敢开出了要求满清“割让盛京省南部地方,台湾群岛及澎湖列岛”及“赔偿日本军费3万万两”的无理要求。

和谈间隙伊藤博文特意在和李鸿章的闲谈中说道:“我国之兵已向台湾行进。”李鸿章还天真地表示:“除我国之外,英国不欲他国盘踞台湾。”但伊藤博文此时却底气十足,微笑着说道:“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不过伊藤博文的话还是说得太满了,英日之间虽然早有秘密同盟,但是西方列强却未必会对日本独霸东亚置若罔闻。

在4月17日的《清日讲和条约》正式文稿中,日本虽然将要求中国割让的辽东南部地区作了适当的收缩,将赔款减少了三分之一,不过这并非是李鸿章苦苦哀求的成果,而是日本为了缓解俄、德等西方列强的不满而已。就在满清就是否应该承认《马关条约》纠结不已之际,4月23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向日本递交备忘录,劝告其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否则恐有招致冲突之虞。刚以武力恐吓过满清的日本,没有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只能连忙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是否可以拉拢英国,凭借日本的海、陆军力量与三国一拼。但英国政府给出的正式答复却是“已决定局外中立”。

今天的马关条约签署地——春帆楼纪念馆。

没有英国的支持,日本根本无力对抗磨刀霍霍的沙俄。在沙俄向远东增兵,其太平洋舰队出现在神户、烟台附近海域,德国、法国同样派出战舰游弋于黄海的情况之下,伊藤博文只能无奈地向天皇睦仁报告“抵抗这些国家启开战端,现时是不可能的”。毕竟日本联合舰队即便算上俘获的北洋水师战舰亦不过8万吨,而沙俄海军仅在远东便有12万吨的战斗舰艇,日本无力独自战胜沙俄,更不用说三国联盟了。

5月5日,日本选择屈服和退让,日本外相向俄、德、法三国发出回复“根据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约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但是“三国干涉还辽”并非是中国丧失国内主权的休止符,而是列强瓜分环渤海湾地区的冲锋号。1897年11月4日,德国海军借口传教士在巨野县为当地居民所杀的所谓“巨野教案”,派出3艘战舰运送700名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胶州湾。

面对德军的入侵,满清政府只能与德国签署《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的使用权“租给”德国99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后,沙俄又命其太平洋舰队于1897年12月14日开进了旅顺,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27日与之订立了《旅大租地条约》,租期虽然只有25年,但条约明确规定期满得续商租借之。

从整个东亚的政治环境来看,甲午战争可谓是一场中日两国两败俱伤的战争,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侥幸获胜,窃取了中国的大量经济利益和领土主权。但是在满清政府遭遇重创的同时,日本也不得不独自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如果不是日本及时在辽东问题上抽手,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当时仍未贯通,那么日本很可能将在甲午战争中沦为不知黄雀在后的螳螂,宛如其半个世纪之后自我膨胀到极点时那样。 vNc6RQDYTgToL8h8eDB/fDbtejs1vQ/JBuEUY2LD9qjY6wSb3mM9tjykLM8d634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