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飞鹰型改造航空母舰

前述的大鹰型、海鹰号、神鹰号这些改造航空母舰,虽然前身属于大型民用船舶,但经过改造成为航母后却吨位偏小、速度缓慢,进而导致搭载机数量较少,甲板狭窄又导致搭载机种较为落后,能够同时起飞的战机更是只有寥寥数架,显然是不能作为前线作战航母参与战争的,在1943年底匆匆投入的护卫海上航线任务中发挥的作用也极其有限。但日本海军毕竟还是拥有可以作为前线战力参与战争的民船改造航母的,这就是飞鹰、隼鹰两艘航母,其前身是同样来自于日本邮船公司的橿原丸级大型货客船。

日本邮船在1937年9月决定建造3艘用于欧洲航线的新田丸级邮轮(后改造为大鹰型航母)的同时,也计划以更大型、更豪华的客货轮取代当时航行于北美航线(主要是从横滨出发经夏威夷至旧金山)的浅间丸级客轮。1938年5月日本海军即向日本邮船公司提出了其所赞助的新型客轮所需的性能指标:全长210米,宽25米以上,最快航速24节,输出功率60000马力;上层结构要简化到能够在3个月内改造为航母,而排水量要达到26000至27000吨;船体结构、舱室布设等方面的设计都要考虑到日后的航母改造。毫无疑问这就是一艘准航母。

对日本邮船公司来说,27000吨这样庞大的客货轮是否有必要呢?虽然东京原计划于1940年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因1939年二战爆发而停办),预期会有大量海外旅客前来日本,但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日美关系已经转冷,用于北美航线的该客轮能否吸引到足够的美国客源实在很有疑问,更不必说其最高航速24节的指标就是为航母起飞战机所用的,对客轮来说实无必要,而两艘新型客轮建造单价为惊人的2400万日元,相当于翔鹤型大型航母的四分之一造价。

日本邮船公司于是通过递信省提出,如此两艘新型客货轮需要政府赞助八成资金方可建造,但管钱的大藏省只愿意给五成,并考虑如果日本邮船公司拒绝,便将这单买卖转给日本国内另一个商船运营巨头——大阪商船公司。这一撒手锏使出来,日本邮船公司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再加上海军省从中斡旋,将政府出资比例提高至六成,日本邮船公司终于点头同意,将第一艘的订单发给了三菱长崎船厂,第二艘的订单按照海军建议发给了川崎神户船厂——这当然也是出于培养川崎船厂航母建造能力的考量。新型大型客货轮取名为“橿原丸”级,此名称来自传说中神武天皇的橿原神宫。1939年3月20日橿原丸在三菱长崎船厂开工建造,1939年11月30日橿原丸级二号出云丸在川崎神户船厂开工建造,“出云”之名当然是取自日本另一个著名神社——出云大社。

两艘橿原丸级客货轮在建造中就为增强防护性而在重要部位安装了两层壁板,在水线下设置了水密舱,海水灭火装置则从英国购买,船体设计参考了德国的超大型客轮(51600吨左右)不莱梅号。作为豪华客轮来说橿原丸级是无可挑剔的,拥有大量冷暖空调房、充足的卫生设备,连洗脸盆、便器都是由东洋陶器公司(今日该公司的名称是我们所熟知的TOTO)专门设计的高档货,室内装潢还专门派出了考察团去德国不莱梅号等豪华游轮上学习借鉴。当时参与橿原丸设计工作的设计师如村野藤吾,在战后设计了广岛世界和平纪念堂、日本兴业银行大楼等,成了响当当的建筑设计大师。

然而,这两艘日本战前最大、最豪华的客轮最终被卷入了时代黑潮之中,无法作为客轮诞生于世。由于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加剧了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日本海军必须立即扩充航母力量,于是在1940年9月根据船舶赞助法的规定命令两艘橿原丸级停工。1940年11月15日日本海军实施第一次船舶征用计划,橿原丸(暂时得名第1001号舰)、出云丸(暂时得名第1002号舰)、春日丸(被改为航母大鹰)都被征用。日本海军正式出资收购两艘橿原丸级是在1941年2月10日,合计金额48364000日元。此时橿原丸、出云丸已经建造到上甲板,不过前者需要拆除的结构比后者多一些,因此随后的改造工程反而是出云丸更早完成。从东洋陶器以500日元之高昂单价购买的浴缸,其后被转用为航母上的消防水槽,真是浪费之极。

1943年10月7日,停泊于横须贺港内的飞鹰号航母正在飞行甲板上进行泡沫灭火试验,舰桥外侧的倾斜烟囱清晰可见

橿原丸于1941年6月26日完成舰体改造工程下水,改名为“隼鹰”。出云丸提前两天于6月24日完成舰体改造工程下水,改名为“飞鹰”。两舰排名顺序又倒了过来,一般称作飞鹰型航母,尽管日本海军的公开记录中仍将隼鹰称为一号舰,飞鹰称为二号舰。由于在船体设计中就以高速航行为目标,飞鹰型在日本商船中首次采用了大和型战列舰和翔鹤型航母采用的球鼻艏,较高的舰艏干舷及军舰型舰艉对于减小阻力、提高航速都是有利的。飞鹰型采用中央支撑的半平衡舵,螺旋桨直径为5.5米,尺寸仅次于大和型战舰。客货船时期飞鹰型的最高航速要求24节已堪称优秀,成为航母之后航速更是达到了25节以上,其中飞鹰号在试航时留下了25.63节的最高航速记录,完全满足起飞新式战机的需求,并且勉强可以跟上机动舰队的航速与续航距离。在已经完工的上甲板上,飞鹰型设置了机库、飞行甲板与舰桥。机库有上下两层,如此一来搭载的战机数量便大大多于其他商船改造航母,不过由于改造工程不涉及上甲板以下区域,需要将部分舰内通道和居住舱室设置在机库两侧,所以机库本身面积还是显得不足,有些战机需要系留在飞行甲板上。

飞鹰型的飞行甲板长度达到210.3米,中间宽度27.3米,这样的尺寸基本达到了大型航母的标准,远大于大鹰型的162米长度,这就为飞鹰型搭载更新型的舰载机、成为正规舰队航母奠定了基础。与翔鹤型一样,飞鹰型的飞行甲板是木制的,但在首尾两端采用了钢板,以方便舰载机起飞降落并预防受大浪打击而受损。升降机仍然是前后各有一部,制动装置是9座吴式四型。飞鹰型的舰桥最有特色,采用了烟囱与舰桥结合为一体的大型舰桥,这是从欧美国家海军航母上学来的,颠覆了一直以来航母烟囱装于舷侧并且向海面下弯的日式构造。不过日本海军还是做了一些改进:为了避免排气妨碍舰载机起降,舰桥向右上方偏斜,特别是烟囱向外倾斜的角度达到26度。飞鹰型的一体式大型舰桥也是为大凤号航母进行的先期试验,首先由海军航空技术厂(一般简称“空技厂”)用1:100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在飞鹰型航母上的使用情况证明这个设计行得通,于是沿用到了大凤乃至后来改造大和型战列舰三号舰得到的信浓号航母上。不过这个大型舰桥及其向舷外偏去的姿态也造成了问题,据说在装满油料或是完全没有油料(即没有配重物)的情况下,飞鹰型舰体会向右舷倾斜7度。1943年末海军在左舷空置舱室放入配重物,使其满载时的倾斜角降低至3度。

1944年5月13日,为实施“阿号作战”而从林加泊地驶向塔威塔威港的联合舰队,这张照片在摩耶号重巡上拍摄,其后跟随的是飞鹰、隼鹰两航母

飞鹰型舰桥顶端装备有一部21号电探,这是日本航母第一次在竣工时就配备了雷达装备。飞鹰型的动力装置没有改变,仍为大型客货船所采用的蒸汽轮机系统,不过三菱长崎造船厂和川崎神户造船厂采用的都是各自的蒸汽轮机,为了让航母尽早服役,动力值方面的少许差异日本海军也就认了。飞鹰型采用的锅炉都是日本海军中的顶级锅炉,高温高压,达到了4兆帕压强和420摄氏度高温的水平,几乎可与美军埃塞克斯级航母匹敌,不过同时也导致处于锅炉舱正上方的机库温度很高,整备员大遭其罪。锅炉舱、轮机舱、航空燃料库等重点部位加装了25毫米DS特殊钢板防护。不过由于舰体内部防水区域的分隔还是不能像正常建造的军舰那样细,因此其抗倾覆能力仍然很有限。飞鹰型两舰的建成时间正好在中途岛战役的一前一后,因此日军很快根据这场战役的惨痛教训,撤去了易燃物,增设了消防装备,增加了防空武器等。

飞鹰型航空母舰主要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24140吨。公试排水量:27500吨。满载排水量:28300吨。舰体全长:219.3米。最大舰宽:26.7米。平均吃水深度:8.15米。飞行甲板全长:210.3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27.3米。动力装置:飞鹰为川崎式高中低压蒸汽轮机2台、川崎循环式重油专烧锅炉6座;隼鹰为三菱式高中低压蒸汽轮机2台、三菱水管式重油专烧锅炉6座。输出功率:5625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25.5节。燃料搭载量:重油4100吨。续航距离:12251海里/18节。武器装备:双联装40倍径89式127毫米高射炮6座,三联装96式25毫米机炮8座。开战时搭载舰载机:48架,其中九七式舰攻9架,九九式舰爆18架,零式舰战21架。乘员:1187人。

1942年5月3日二号舰隼鹰首先竣工服役,当然已经赶不上近在眼前的珊瑚海海战。经过与舰载机的紧张磨合,隼鹰装载32架零式舰战(其中12架打算行动完成后运送到“已被攻克”的中途岛上去)和19架九九式舰爆被编入第四航空战队,与小型航母龙骧协同,由战队司令角田觉治少将率领航向极北(角田坐镇于龙骧舰上),进攻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阿留申群岛进攻行动的目的是为同时开始的中途岛入侵行动打掩护,联合舰队希望第四航空战队提前72小时对阿留申群岛发起进攻的消息会让美军的判断产生混乱,无法及时为中途岛守军派去援军或者派去的援军较少,从而被南云机动舰队顺利歼灭。山本五十六及他所钟爱的先任参谋黑岛龟人几乎打破了一切明智稳妥的军事计划原则: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相距两千多公里,在这样广阔的洋面上倾巢出动的联合舰队分成了多支孤立的分舰队,各分舰队开始行动的时间必须要紧密配合,但他们却又要求各分舰队之间保持无线电静默。万一出现不利状况,各分舰队根本来不及互相支援。

战后的1945年10月19日,停泊于佐世保的隼鹰号航母正在接受美军调查

1942年状态的隼鹰号航空母舰线图

1944年状态的隼鹰号航空母舰线图

具体到航母隼鹰来说,虽然其舰载飞行队与母舰仅仅磨合了数周时间,要加入到南云机动舰队中去一同轰炸中途岛是有些勉为其难,但如果多增加一些零式战机在舰队中担负对空防御以及加强侦察力量的任务,此时的隼鹰也是完全合格的。这多出来的几十架零战和舰爆将在中途岛发挥极大的作用,然而隼鹰却被派往阿留申群岛进行战术性搅乱作战。不用说阿留申群岛的美驻军力量相当薄弱(6月初阿留申群岛上美军部署的战斗机只有12架P-40),即使只派出一艘龙骧,也足够应付那些老式的P-40战斗机、PBY卡特琳娜巡逻机,退一万步讲,即使美军在阿留申群岛拥有足够多的驻军,将只有龙骧的角田部队给打败了,那又如何呢?归根结底这不过是一次战术性搅乱作战而已,最后是不是真能够占领阿留申群岛,完全无关战争大局。山本五十六和他的参谋们所违反的最重要的军事原则是:核心进攻方向上,即朝向中途岛突击的南云机动舰队没有配备足够兵力,却寄希望于美国海军指挥官被他们的宏伟计划牵着鼻子走。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美军已经通过情报破译,大体掌握了山本的计划。

5月20日,中途岛作战北方部队以第四航空战队为核心,航向极北。6月3日凌晨时分,一片浓重的雾气中,作战行动开始了。在针对群岛上最大港口——荷兰港的第一攻击波中,隼鹰起飞了13架零式舰战和15架九九式舰爆,总指挥是来自隼鹰的舰战飞行队长志贺淑雄大尉。有一架舰爆(属于龙骧)没能成功起飞,掉入海中,飞行员获救。阴沉的云层只有不到700米高,日军攻击队无法很好地编队飞行,隼鹰和龙骧的飞行队只得分开,各自为战。隼鹰攻击队在途中碰到一架美军PBY巡逻机,赶上并将其击落,5名美军飞行员中2人死亡,3人被随行的高雄号巡洋舰救起(日军随后对3名俘虏进行了恐吓式审问,但没问出什么来)。一番周旋下来浪费了不少时间,天气条件变得更差,隼鹰攻击队无法找到荷兰港所在,只得无功而返,而龙骧攻击队则在山上正幸大尉的率领下成功轰炸了荷兰港的设施(主要是美国陆军的兵营和油库),炸死了25人。下午的第二波攻击中,隼鹰起飞了6架零式舰战和15架九九式舰爆,但海面上升起了大雾,所有战机都没有找到目标,只得分成小股紧贴着海面返航。这一天中角田部队所遭受的反击不过是一架PBY水上飞机(当时美军在阿留申群岛部署的PBY全部起飞,到处寻找日军舰队)突然从厚厚的云层中窜出向隼鹰投下一枚鱼雷,但由于投雷位置过近,鱼雷越过隼鹰头顶落入了水中,随后这架PBY便被击落,算是有惊无险。

1944年5月3日,停泊于吴港内,正在进行油料配重移动导致舰体倾斜的试验的隼鹰号航母

1944年5月3日,停泊于吴港内,正在进行油料配重移动导致舰体倾斜的试验的隼鹰号航母,可见其向右舷倾斜了相当大的角度

第二天即6月4日下午,四航战发起第三波攻击,隼鹰起飞5架零式舰战和11架九九式舰爆,终于成功轰炸荷兰港,使其遭受了一定损失,自身也因为返航途中失踪与着舰失败而损失了4架舰爆。此时进攻方与防守方互相都产生了严重误解。日军北方部队的进攻准备十分之粗陋,战前其手中的荷兰港地图甚至还是三十年前的旅行地图,根本不能用。日军战机实施轰炸后又拍摄了航空照片,研判之后大吃一惊:荷兰港内设施、道路的整备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很多。日军遂判断美军在荷兰港的防守并未受到重创,其兵力至少有一个陆军师,于是放弃占领荷兰港,转头去占领阿留申群岛西端极为荒凉的基斯卡岛和阿图岛。美军则认为日军既然大举轰炸了荷兰港,必定会寻求在附近登陆后将此港占领,即使他们转头去攻打几个荒岛(整年刮飓风、脚下只有冻结的火山灰)又有何意义?肯定是欺骗行动,想在我军松动之后杀个回马枪。因此美军集结兵力,决不轻动——美军把日本人想得如此讲究实际上却是不对的。6月5日,南云机动舰队在中途岛海域遭到重创的消息传来,震惊了角田觉治及其幕僚。山本五十六一度命令四航战与其他分舰队一起向中途岛方向靠拢,但得知南云机动舰队4艘主力航母已全部沉没,且美军航母舰队得手之后似乎已经东撤,没有给日军打夜战的机会,只好沉痛宣告中途岛作战失败,所有部队撤退。隼鹰和龙骧只得再度掉头,支援登陆部队于6日占领阿图岛、7日占领基斯卡岛——事实上根本不用支援,两个荒岛上无兵驻守,他们只不过抓住了一些当地居民并送往日本死亡集中营。6月24日隼鹰返回日本。

7月31日,一号舰飞鹰竣工服役,与隼鹰、龙骧组建为第三舰队第二航空战队(司令仍是角田觉治),加紧补充飞行机组,进行训练,至10月战斗力已相当可观。如前所述,由于第一航空战队的瑞凤无法出动,龙骧作为瑞凤替代舰于8月16日随同翔鹤、瑞鹤驶往所罗门群岛海域,最终在8月24日的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被击沉。10月11日第二航空战队由特鲁克基地出发前往所罗门海域时只有隼鹰、飞鹰两艘航母。倒霉的是,飞鹰又在10月20日发生了主机起火事故,无法以战斗航速航行,被迫将战队旗舰身份与部分战机转让给隼鹰,于22日掉头返回特鲁克,还致使第三舰队向瓜岛亨德森机场发动攻击的日期推迟到25日。26日早晨美日双方的航母舰队开始接触战斗,战至中午时翔鹤、瑞凤遭受重创,但美军的大黄蜂也被打得濒临沉没,企业号则丧失了起降能力(两艘美军航母的归来战机都在企业号上空盘旋),此时加入战局的隼鹰将起到一举定乾坤的作用。

1944年5月3日,停泊于吴港内,正在进行油料配重移动导致舰体倾斜的试验的隼鹰号航母。镜头前是一座96式25毫米单装机炮,可以移动并通过螺栓固定下部支板

1944年春,正在进行消防试验的隼鹰号航母

隼鹰以25.5节的最高航速冲向美舰队,但起飞第一攻击波的时间比第一航空舰队的第二攻击波还要晚一些,是上午9时14分,原因是战队司令角田觉治相信“贴身近战”能提高攻击成功率。隼鹰的第一攻击波由12架零式舰战和17架九九式舰爆组成,总指挥仍是志贺淑雄大尉。飞行队飞过正在燃烧的翔鹤舰上空,11时20分找到美军TF17特混舰队,除了熊熊燃烧的大黄蜂以外,还有受创较轻的企业号航母、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圣胡安号轻巡洋舰可作为攻击目标。隼鹰舰载机队缺乏经验的弱点此时暴露了出来:志贺大尉没有将攻击力量集中在企业号上,却将攻击队分为3个小队,同时向3个目标发起进攻。由于这时天气条件不佳(云高3500米,但底层云只有500米高度),视野很差,分散的攻击队只是给南达科他(1枚炸弹命中了炮塔上厚实的装甲)与圣胡安(1枚炸弹造成船舵损坏)造成了一些损伤,对企业号的打击毫无效果,舰爆队本身却损失惨重,有9架(一说8架)战爆机在攻击完毕盘旋于集结点上空时被发起突然袭击的美军舰载战机一举击落,飞回舰上的战机也大多受创。由于一些翔鹤、瑞鹤的舰载机在完成攻击后无法降落于母舰而降落在隼鹰舰上,下午刚过1时,隼鹰又拼凑出7架携带鱼雷的九七式舰攻(由飞鹰舰上调来的飞行队长入来院良秋大尉临时率领)和8架零战,由来自瑞鹤的舰战队长白根斐夫大尉担任总指挥。隼鹰与瑞鹤的攻击队下午3时10分再度接近TF17。

此时,美军企业号尽可能地接收了盘旋的舰载机,已经快速撤退,北安普顿号重巡洋舰正在努力拖曳大黄蜂号逃离战场,但其航速只有3节(时速5.56公里)。见日机再次出现,已经没有空中掩护可以依靠的北安普顿号只好切断绳索退避,于是舰攻机向无法抵抗的大黄蜂号发射鱼雷,一枚鱼雷命中其右舷,造成轮机舱内进水情况更加严重,舰体倾斜角度达14度。隼鹰则又有2架舰攻被击落,6架零战失踪或降落失败坠海。之后瑞鹤舰载机又击中大黄蜂号一枚炸弹,导致美军得出该舰已经没救的结论,于是全体留守官兵都撤走了。在隼鹰第二攻击波回航之前,角田觉治又下令隼鹰第三攻击波起飞,勉强收罗了4架还可以出动的九九式舰爆(由分队长加藤舜孝中尉率领)和6架零战,在这天傍晚用最后一颗炸弹击中了大黄蜂号(日军声称命中了4枚炸弹)。夕阳下可以看到该舰遍体鳞伤,显然已经被放弃,随后加藤队未损一机返航。美军试图将大黄蜂击沉未遂,无可奈何全部撤走,随后一心想与美军用大炮决胜负的近藤信竹率战列舰队赶到现场,命令驱逐舰卷云、秋云将大黄蜂击沉。虽然从双方航母损失的角度来看,南太平洋海战是日本航母机动部队取得的最后一次战术性胜利,但美军的舰载机组损失较小,日军的舰载机组却损失较大。以隼鹰来讲,先前的阿留申群岛作战只是一次轰炸支援任务,南太平洋海战才是第一次真刀真枪上阵,其舰载机组却在一天之内损失殆尽,战后必须从头再建。

相对于至少还能在大规模海战中一试身手的隼鹰,其姊妹舰飞鹰还未取得实际战绩便遭受了重创。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前往前线视察的座机被美军破译了密码电报,美军派遣P38闪电式双发战斗机中途袭击该机致其坠落,山本五十六身亡。山本的遗体被装载在联合舰队旗舰武藏号战列舰上运回日本,飞鹰是唯一与之同行的航母。但即使发生了如此令人震惊的事情,日军仍然没有怀疑自己使用的密码电报会有泄密问题。6月10日,飞鹰在两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驶出横须贺,但美军又破译了密码电报,提前派遣了鳞号潜艇(SS-237)埋伏在三宅岛海域,向飞鹰射出6枚鱼雷,其中4枚命中,但只有2枚爆炸,还没能够彻底解决的美国鱼雷质量问题使飞鹰保住了性命。鱼雷爆炸造成飞鹰锅炉舱进水,丧失行动能力,被拖曳回横须贺,大修两个多月。隼鹰于1943年年初支援瓜岛撤退行动,其后从事各种物资输送和人员培训工作。11月5日,隼鹰与海风号驱逐舰结伴从特鲁克基地返回日本,航行至丰后水道内海域。破译了密码电报而早在此等候的美军潜水艇大比目鱼号(SS-232)向其发射8枚鱼雷,1枚命中隼鹰右舷导致其舵机受损无法直线航行,被山城号战列舰(该舰也被大比目鱼号发射的1枚鱼雷击中,所幸没有爆炸)和利根号重巡洋舰联手拖回吴港修理。

隼鹰由时任隼鹰内务长的樱庭久右卫门少佐指导实施加强损管能力的各项措施,以下内容翻译自其回忆录:

“我被任命为负责舰内防御(损管)的内务长登上隼鹰是在1943年12月30日。当时该舰在吴港船坞内,预计修理作业至1944年3月末结束。以涩谷清见大佐为舰长的隼鹰于1944年5月11日为进行下次作战(马里亚纳海战)从九州的佐伯湾出击。在此之前,我所负责的舰内防御方面,自上任以来四个半月间主要的工作,是实施一切可能的对策,使本舰在受创时影响范围不至扩大,当然这些对策是以防火防水为主。首先,与其他种类军舰相比,作为由商船改造而来的航母,隼鹰在船体构造上使用了很多可燃性材料,需要尽量撤下。另外,舰内铁板涂漆用的涂料因为可能导致延烧,也要尽量剥去。以上措施是各种舰船都会采用的。本舰在吴海军工厂船坞修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工厂方面的大力协助,防灾工程按照计划顺利推进。舰内用壁板划分隔舱,这在其他舰船上是很少见到的,而且彻底去除了壁板中的木板。水兵居住区、士官起居室、士官公用室内的桌椅和漆布等,凡是可燃性的东西都要全部拿走;日常所需的东西,在战斗开始的数天或数小时前撤走。结果就是隼鹰士官室里的桌子、沙发、椅子等全部被撤,变成一个大广间。吃饭的时候士官们也不分军阶高低,自己带一块毛毯过来,胡乱往上面盘腿坐下就开动。

“作为防水对策,下层甲板的居住区和客船所必需的通道舷窗要全部撤去,用铁板封闭。还有涂抹水泥的地方要将水泥全部敲掉,发现有小孔,就用焊接封闭。这都是吸取了在损管处置中发生过二次灾害的军舰的经验教训而实施的。防火作业最怕轮机舱、锅炉舱等的壁板上有小孔,需要尤加注意。在下部机库周围的壁板上,也发现有79个孔洞,各场所需要焊接处理的大小孔洞有数百数千个,难以计算。但这些几乎都通过海军工厂的协助和本舰乘组员的努力作业而焊接、封住了。因此在‘阿号作战’开始,隼鹰向马里亚纳海域突入时,乘员对于商船改造航母的脆弱性之担心终于渐渐散去,自信心有了很大提高。因为是商船改造航母,本舰需要更多防火防水的相关对策,对于其他种类舰船来说几乎多到不可想象。实施作业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以舰长涩谷大佐为首,二航战司令官城岛高次上将也做出了直接指示,以其为指导方针,计划基本成功推进,不胜感激。”

相对于中途岛海战前福地周夫举办损管防护相关战训演讲会几乎没有高级将官感兴趣的情况,马里亚纳海战前的日本海军对军舰损管的关注度提高了千百倍,尽管这基本上是无用功。

1944年3月1日新的第一机动舰队成立,其下属飞鹰、隼鹰、龙凤3艘航母组成的第二航空战队配属第652海军航空队,战队司令是城岛高次少将。舰载机也同样得到了更新,在马里亚纳海战前飞鹰搭载有27架零式舰战、18架九九式舰爆、6架天山舰攻,隼鹰搭载有27架零式舰战、9架彗星舰爆、9架九九式舰爆、6架天山舰攻,总数都是51架。小泽机动舰队于6月15日得到“阿号作战”开始的决战命令。以下引用樱庭久右卫门的回忆:

“……二航战也根据此决战命令向东方进击。……6月18日,我从1时45分开始值班。吃早饭的时候,一航战的侦察机传来‘疑似敌舰载机4架,向西飞行’的通报,通知舰内进行作战准备的命令很快就下达了。我立即着手实施居住区的战斗准备,全员的寝具、一切可燃性物资全部放置到指定场所,这样万一有事,灭火也容易。……终于发现了敌军大部队,但由于已经日落,再加上距离和时间的问题,战机实施夜间攻击颇为困难,期待明天。日落后,居住区的战斗准备部分解除,但只有飞行员有睡袋,其他士官只是将就用毛毯铺在下面睡觉。……(19日晨进攻开始)我看到一航战、三航战约百机的攻击队的进击雄姿,很是振奋。对航母来说最麻烦的是敌机来袭时舰内还有战机存在(如中途岛战役时那样会导致安全隐患),但今天除了有故障的飞机抽去燃料、放入甲板下第一机库中并落下防火幕外,所有战机都起飞了。

“但是,其后我伸长脖子等待出击战机发回攻击敌部队的消息,却只收到了‘我方见不到敌人’的电文。二航战这一天一个战果也没有,到傍晚时分第一攻击波战机归来,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仅仅只有19架,其他战机大多在途中遭敌战斗机奇袭而被击落,半数都未能归来。第二波攻击队向关岛飞去,在飞机场上空遭到大群美军战斗机的攻击,所有战机均战损。闻此报告,我不禁悲从中来,痛感日本的命运就此到头。还有更倒霉的事:航母大凤与翔鹤遭到敌潜水艇的雷击,英勇沉没。由于这是我在隼鹰当值的时候发生的事,所以我是最先看见的。上午10时左右,遥远水平线处有类似煤烟的烟雾升起,我判断那是火灾烟雾,望员则报告是龙卷风。但我坚持那是火灾。没过多长时间,烟雾渐渐变大并升腾起来,看来是火势在持续扩大。我早在1942年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战中就见过航母翔鹤燃烧时的样子,所以能立刻做出判断。接着我就收到了一航战所有战机都飞往航母瑞鹤或者二航战航母(降落)的命令,不一会儿二航战渐渐接近一航战方向,只见火灾烟柱冲天而起,真是一场大火灾。我登上防空指挥所,用12厘米望远镜看去,那确实是旗舰大凤。舰桥几乎被黑烟所遮蔽,偶尔可看到外形颇有特色的烟囱。只有桅杆上的军舰旗透过黑烟可以清楚看到……可看出大火似乎来源于前甲板下方的轻质油库,偶尔有赤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接着黑烟就会升腾至高空,遮蔽全舰。飞行甲板上各处可见有白烟喷出,各入口也有烟喷出,可见全舰都在燃烧。……大凤不断向左舷倾斜,终于飞行甲板也开始浸入水中,倾斜速度由此迅速加快,很快连烟囱也没入了海水。见其完全倾覆沉没的情景,我不禁流下泪来。”

6月19日,作为乙部队的第二航空战队在甲部队(第一航空战队)和前卫部队(第三航空战队)发动前两波攻击之后,于9时15分发动第三攻击波,出击的有17架零战、25架零爆战、7架天山舰攻共49架战机;10时15分又派出20架零战、27架九九式舰爆、3架天山舰攻共50架战机发动第四攻击波。如樱庭久右卫门所述,这百架战机或者是被美军滴水不漏的空中防御击落,或者是没有找到目标而在向关岛、雅浦岛等地机场返航时被美军舰载机摧毁了。10时30分,第二航空战队起飞小泽机动舰队,发动第六攻击波,这次只有6架零战、9架彗星舰爆,由来自隼鹰的飞行队长阿部善次大尉率领。阿部善次在突袭珍珠港时属于赤城的舰爆机队,又曾担任龙骧舰上的舰爆队长,现在成了隼鹰舰上最老资格的飞行士官。这支小部队误打误撞发现了美军TF58编队,阿部率领6架彗星舰爆(另外3架彗星以及4架零战在中途故障返航或失踪了)向航母冲去,却立即被美军战机打散,勉强投下的炸弹当然并无战果。阿部一个人幸存下来逃向罗塔岛的小机场降落,美军F6F地狱猫战机执拗地追踪至罗塔岛,将紧急降落的彗星机用小炸弹给炸毁了,好在阿部及时跳下飞机,钻入丛林逃得性命。大凤与翔鹤沉没后,不甘心的小泽治三郎妄想在次日的战斗中挽回败局,除瑞鹤之外就只能依靠飞鹰、隼鹰了,尽管飞鹰、隼鹰的舰载机组也已损失殆尽。

6月20日下午5时左右,日军侦察机再次发现美军TF58舰队,但美军侦察机已提前一小时发现小泽舰队,小泽的对手马克·米切尔中将立即从11艘航母上起飞216架战机的庞大机群前往攻击,7时左右抵达小泽舰队上空,其中40架战机向第二航空战队的航母扑去,飞鹰、隼鹰都遭到攻击而受创,具体情形继续引用樱庭久右卫门的回忆:

“傍晚时分突然接到敌袭报告,我们都大吃一惊。一开始还传来了一两次‘刚才是己方机误认’的通报,但看到水线方向友军舰艇开始进行高射炮射击,我们确认真是敌袭。飞行甲板上待机的19架战机立即陆续起飞,我也穿上战斗服进入第一防御指挥所,左舷高射炮及机关炮已开始射击,随后右舷各炮台也开始射击,隆隆声响成一片,各部门用电话、传声管进行联络,声音已完全听不见。……看时钟是下午5时55分左右(日本时间),接着我的身体就感到强烈震动,似乎是被鱼雷命中了。……我通过传声筒询问舰桥状况,没有回音,不得不爬上梯子去舰桥看看。只见入口附近倒下了很多舰员,入口的门也损毁了,似乎有一个信号兵血肉模糊地战死在那里。因为看不到舰长,我询问副长:‘舰长怎样了?’得到回答:‘在防空指挥所。’我这才放心。我向后看去,以向外大角度倾斜为特征的烟囱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喷吐着黑烟,同时发出蒸汽喷涌的嘎嘎声。但是,本舰的损伤情况似乎并不严重。

“我为了确认受害情况的全貌,带着数名部下站在飞行甲板前方向上看去,果然烟囱已经炸飞,从破损口冒出的滚滚黑烟覆盖全舰,看似损伤极大,其实是蒸汽的喷涌被遏制而变成了黑烟而已。……从后部传来报告称第十兵员室发生火灾,舵机室过热,后部发电机室进水严重。舰员立即向炸弹库注水。因报告称火灾范围扩大,灭火困难,我亲自赶到现场,炸弹库虽然在喷水,但热气还是令人无法呼吸。……舵机室温度已达50摄氏度,如果水压管爆裂的话舵就会失去作用,必须尽早灭火,但仍然接到报告称火势压不下去。我命令现场应急员背上水冲入火中,用水管对准火源喷射,受不了了就换人。……泡沫剂的效果开始显现,火势终于减弱,最终完全被扑灭。这时我才从第二防御指挥所通过电话向舰长报告。想一想自昨天黄昏被敌军攻击导致长时间大火,到火势被完全扑灭时已经是2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了。经过调查,火灾原因一方面是油类着火,另一方面还有毛毯类物品,根据特别规定已经收放在指定场所,却很倒霉地因被近失弹命中而同时发生火灾。……这次的火灾没有超出预先设想并训练过的范围,有可燃物的地方必定发生火灾,这是历来经验教训的明证。很多弹片击中了第十、第十五、第八兵员室等区域,但因为没有可燃物,所以没有发生火灾。”

舰桥附近被两枚炸弹命中,又因数枚近失弹造成舰内火灾的隼鹰号上虽然阵亡了53人,飞行甲板也丧失了起降功能,但与同被炸弹命中的瑞鹤一样,其冒出的滚滚黑烟误导了美军的判断,再加上天色已暗,终于捡回性命,扑灭火灾后于6月22日驶入冲绳海湾。不过姊妹舰飞鹰就没这么走运了,20日傍晚也被美军一枚炸弹击中舰桥,舰长受伤、飞行长和航海长阵亡,操舵能力大降后又被来自美军航母列克星敦(CV-16)的鱼雷攻击机发射一枚鱼雷命中右舷(顺便说一句,日本海军连续三次谎报列克星敦于此战中被击沉,并且很想当然地在作战记录中写道:“敌军舰船没有理由不爆炸沉没。”)。飞鹰的轮机舱被毁,动力丧失,弹药库也被引爆,由于消防水泵停止运作、全舰大火无法控制,终于在舰长横井俊之大佐下令弃舰后,于19时32分向左舷倾覆沉没,位置在北纬15度30分、东经133度50分,约250人阵亡。11月10日该舰被除籍。幸存舰员在冲绳搭上隼鹰返回日本。

隼鹰回到日本完成修复工程,加装了更多防空武器,包括120毫米对空火箭发射器,并彻底撤去了可燃物。第二航空战队于7月10日解散,隼鹰被编入松田千秋少将麾下的第四航空战队,与航空战列舰伊势、日向及小型航母龙凤为伍,配属第643海军航空队,但舰载机与飞行员实际只在纸面上存在。隼鹰没有参与莱特湾大海战中小泽诱饵舰队的行动,其后担负起高速运输任务(因其航速大大高于一般运输船),运送弹药给逃亡南洋的日军残余舰队。11月3日,隼鹰在轻巡洋舰木曾号和数艘驱逐舰的陪伴下离开台湾马公岛执行运输任务,当日夜间遭到美军潜艇马鲛鱼号(SS-387)的鱼雷攻击。驱逐舰秋月发现鱼雷轨迹,奋力上前抵挡,爆炸沉没,全员战死,隼鹰虽然逃过此劫,但此时远东洋面下到处是美军潜艇,头顶上是美军战机,每一次任务都是九死一生。其后隼鹰在马尼拉卸下一批物资,搭载两百余名武藏号战列舰的幸存者返回日本,途中在女岛附近被美军3艘潜艇围攻,被击中3枚鱼雷,右舷轮机舱大量进水以至被灌满,但由于中央阻隔良好,左舷轮机舱没事。舰上的武藏号幸存者开始哭嚎“又要沉了”,但隼鹰以右舷倾斜18度、仅13节航速的状态支撑着回到了佐世保,一直修理到1945年3月末才再次驶出船坞。可是得到修理的仅仅是船体,右舷轮机舱依旧无法使用,隼鹰只能依靠左舷单轴驱动,无法进入大洋航行。

当然,就算隼鹰想要动弹,此时的日本海军也没有油料、战机和合格飞行员。从2月开始,隼鹰接受了搭载特攻艇的改装,但并没有跟随大和号战列舰去冲绳执行自杀任务。关于隼鹰在战争最后数月的状态,可以引用4月被任命为隼鹰号最后一任舰长的前原富义大佐的回忆:

“隼鹰停泊在佐世保军港对岸的惠美须湾内,我搭乘港务部的水雷艇前往,却完全看不出航母的样子。原来隼鹰前后左右都被锚索及绳索固定住,前后桅上有伸向四方的绳索,绳索之间则是特殊伪装网,伪装网全部用绿色的枝叶覆盖,远远望去就好似小岛,实在是巧妙的伪装。我登上舷梯,没有一个人来迎接。所有人都被配置在防空岗位上。我立即登上舰桥,在空袭威胁下完成了交接。当时我感慨万千,实在令人难忘。过去日本海军豪华的新锐航母隼鹰,曾经搭载过多少空中勇士经历战斗,今日却只能带伤蜷伏于惠美须湾。舰上别说飞机,连一个飞行员也没有。如果把隼鹰比作人的话,是不是仿似圣赫勒拿岛上郁郁终年的拿破仑呢?虽然从水平方向看隼鹰的伪装实在是高超无比,但敌人似乎通过空中照相进行了精密调查,弹着点越来越精确,隼鹰被击沉只是时间问题。要将隼鹰保存下去,只得将其紧贴佐世保航空队(基地)前方的绝壁旁停靠,利用山腹和现在伪装网的半边掩护,这样无论多么精密的空中照片应该都不能轻易发现它了。

战后的1945年11月1日,停泊于佐世保的隼鹰号航母。虽然外表看上去并无大碍,但实际上没有行动能力

“我们基本失去了战斗中向敌反击的自信……只是听着舰内广播,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敌机总是从东南方飞来,落弹在隼鹰左右前后五百至六百米距离处,但从未直接命中。爆炸后的海面泛起浊水,我们便派出小船去捞起浮上来的大鱼。不过有一次,小船刚划出去百米,又有两架敌机出现在头顶,搞得大家惊吓不已,好在那只是来确认战果的。以后需更加注意麦克阿瑟送的礼物。……战局一日不如一日,最终我们通过收音机听到了重大消息(天皇宣告终战)。十月末,秋风萧瑟的傍晚,我踏上离舰归乡之路。回乡后我听说隼鹰在佐世保被解体,不知是真是假。”

投降时的隼鹰虽然难说还有没有行动能力(此时唯一不用修理便可正常行动的日本航母是最老旧的凤翔),但吨位是残存航母中最大的。1945年11月30日隼鹰被除籍,在旧佐世保工厂进行解体作业,1947年8月解体完毕。60wd4ad06XFkwGG0wtIxdz0qz2Na6Z6945JsyQhMo0TZJgbOnyvwj3aNbn/i4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