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瑞鹤号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丸三计划四号舰瑞鹤号航母,与姊妹舰翔鹤共同战斗直至马里亚纳海战翔鹤沉没,细细讲来有很多内容重复,因此以下结合相关人士的回忆来补充介绍翔鹤级的特点及瑞鹤航母的生涯历程。

丸三计划四号舰于1938年5月25日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建造,与建造翔鹤的海军横须贺工厂不同,川崎神户船厂是民间造船厂。此前并无任何民间船厂拥有建造大型航母的经验,川崎神户船厂在一年前开工建造了瑞穗号水上飞机母舰兼给油舰(实质是袖珍潜艇母舰),这么快就开始建造大型主力航母,简直是一口气三级跳。不过当年因《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而被放弃的原定名“翔鹤”的航母,计划中就是由川崎神户船厂建造的,因此这也算是迟到多年的订单。海军横须贺船厂将图纸发给川崎神户船厂并派遣技术人员协助其工程设计。建造中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保密:丸三计划中的这些战列舰、航母都是重要的“决战兵器”,所以一切都要严格保密。例如装甲板是向日本制钢发订单购入的,但却不能够说明到底用在什么船体上面。现从时任川崎造船技师、瑞鹤舰体工程负责技师的长谷川键二战后的回忆录中截取如下段落,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军舰建造的实际情况:

“讲述两三件(瑞鹤舰体建造过程中)技术面上值得回忆的事情。首先是由于航母的特殊性而导致舰体极端复杂的情况。防鱼雷隔舱、轻质油料库等都是首次在图纸上看到的东西,给工程带来了无数困难。比如说,舰上装有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8座合计16门,需要由弹药库供弹。船体工程中隔板、外板、甲板一层层码上去,光甲板就有11层!要到达弹药库,光是人孔就需要钻三十几个,想到其密封作业量,脑子里就轰轰作响了。前往舰底对供弹马达系统进行组装检查,需要往返穿越两百个以上的人孔,那些拖着空气管穿来穿去的工员之辛苦,真是难以想象。而且为了船体安全还不能用电灯,都是靠着腰间的手电筒照明,因此还要携带备用电池。当时已经选择了焊接工艺,但由于焊接材料的问题,焊接时工人吸入毒烟,十分痛苦,且作业场脚下不稳、通风条件也差,让现在的造船者看到了会以为是在做苦行。为了不在去弹药库时迷失方向,工员每穿过一个人孔就用粉笔在旁边做个记号,昨天用了白粉笔,今天就用红粉笔,到最后就混乱到认不出了。

“有一次一个工员因弹药库中毒烟浓重,窒息而死,偏巧又是个身材高大的人,为了把他的尸体弄出来,费了好大工夫。我有一次命令部下在现场某处碰头,结果老是等不来,后来一问说是迷路了。……如前所述,舰体工程部分使用了焊接工艺,但主要还是用铆接,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比如说为了铆合装甲板所订购来的铆钉,其长度与所有对应的铆接孔都不符合,今天的技术员听到这种事会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在当时却是常有的事。……由于日光照射及气温变化,舰体局部温度差会导致热胀冷缩。进行铁木工程作业的木工昨天刚紧固好的木架,第二天早上就发现两头松垮,再进行紧固,到了中午中间部分就开裂了。……本舰在各区域船壳建造完毕后,要进行驱动轴贯穿检查(检查驱动轴孔是否保持在同一轴心)。此检查作业在夜间进行,以500瓦灯光照射,然后在另一端观察,对轴孔做细微调整。此项作业在商船上也是要进行的,但本舰比普通商船要长得多,加上有四根驱动轴,检查调整完最初的一根,另外三根的精度稍微受点影响,整体检查就不合格,所以得提前两三个晚上进行预先检查。

“正式检查时海军监督官必须在场监督,所以全体人员还要配合监督官的时间表做准备。如前所述,光是气温的影响就会让船体在短时间内伸缩2至3毫米,而对驱动轴孔的调整就是以毫米为单位进行的,只要调整时天上下一场雨,整个状态就变了,公差就大到无法通过检查。最关键的是需要左右两舷、四根驱动轴同时通过检查,所以想想以前做单轴驱动的商船实在是太简单了。虽然本舰没有采用钢铁飞行甲板(其后同样在神户川崎建造的大凤拥有钢铁飞行甲板),但飞行甲板毕竟犹如航母生命一般重要,军方对于其精度之保持要求极为严格。而且由于采用焊接工艺,甲板有6毫米厚,扭曲相当严重,这也是当时焊接技术所限,没有办法。下水仪式完成,舰体工程终于告一段落,那时我感觉这辈子就没这么累过。”

1939年11月27日,在翔鹤下水的半年后,四号舰完成舰体工程并下水,得名“瑞鹤”,此前并无日本海军军舰使用过这个名称。1941年9月25日,仅仅迟于翔鹤一个多月时间,瑞鹤也竣工服役,首任舰长为横川市平大佐。不过它在服役前的8月份就发生了一次事故,相关情况我们还是看看长谷川键二先生的回忆:“由于川崎造船当时没有大型船坞,坞内(舾装)工程需要移交给吴(海军)工厂。1941年8月14日,为了配合吴工厂船坞的时间表,虽然听到有台风警报,但(瑞鹤)还是驶出了神户港,结果在室户湾遭遇台风,风速超过每秒60米,至土佐湾海面时舰内进水相当严重,甚至一时感觉将有遇难的危险。事后查明进水原因是机关科仓库的舷窗忘关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瑞鹤已经移交给海军,忘关舷窗的是水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军舰在服役前发生损伤,工员们本来还是游山玩水的心态,这一下子都认真进行排水作业了。此时已有很多作为舾装员上舰的水兵,他们竟也被台风晃得晕船,脸色铁青。倒是我们这些人不为所动地实施抢救,恐怕是因为完全交付前的军舰是自己‘需要守护的责任’这份精神力在起作用。台风圈内舰体瞬间最大倾斜角度达到40度,台风通过后一直航行到鹿儿岛附近的海面上躲避,看没事了便转向通过丰后水道直达吴港,进入预定船坞。……9月下旬最后的公试航行也完成了,25日正式交付。压在肩上五年的重担终于放下,我和全体工员一起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想想已经多年没有饮酒,连续三天不回家也是常有之事。支持所有人走过来的,是让日本成为世界造船技术先进国家的一股炙热爱国之情。”

1941年9月25日,竣工服役的瑞鹤号停泊于神户湾内

1944年的瑞鹤号线图,已经安装雷达并增设了大量防空炮

竣工时的瑞鹤与翔鹤在舰体、舰桥、机库、甲板、动力、武备、搭载战机等各方面均保持一致,因此不再赘述。

完成战前训练后,瑞鹤成为第五航空战队原忠一少将的旗舰。12月8日凌晨珍珠港突袭行动开始,瑞鹤在第一攻击波中起飞25架九九式舰爆(由分队长坂本明大尉率领)与6架零战(由分队长佐藤正夫大尉率领),在来自翔鹤的舰爆队长高桥赫一少佐的统一指挥下向美军惠勒尔机场、福特岛海军航空站等目标发起突击。据说分队长坂本明大尉在夏威夷时间7点55分向惠勒尔机场投下的炸弹是日军投下的第一颗炸弹,这被认为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的第一弹。虽然高桥少佐的突击行动是第一攻击波指挥官渊田美津雄发射两枚信号弹的误会,但舰爆队俯冲轰炸所取得的战果还是非常丰厚的。此时在南云机动舰队上空,瑞鹤剩余的零战机起飞实施空中巡逻警戒,其中一名飞行员便是岩本彻三,他是在龙骧完成舰载飞行员相关训练后,于10月被配属给刚刚组建的第五航空战队、成为瑞鹤制空队一员的。瑞鹤在第二攻击波中起飞的是27架九七式舰攻,指挥官是飞行队长岛崎重和少佐,他也是整个机动舰队第二攻击波的指挥官。他所亲自率领的54架九七式舰攻携带2枚250千克炸弹或1枚250千克炸弹与6枚60千克炸弹,对地面目标及人员实施了水平轰炸。在日本的第一攻击波下已经损失惨重的卡内奥赫航空站、福特岛航空站、希凯姆机场受到了更大的损伤。不过由于黑烟滚滚视野不佳,日机并没有多少炸弹直接命中目标,而损失却比第一攻击波多出不少。但瑞鹤舰载机是个例外——南云机动舰队总共损失了29架战机,没有一架是属于瑞鹤的,其在两波攻击中起飞的58架战机全部胜利返航,6艘日军参战大型航母中只有瑞鹤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瑞鹤成为日军“最幸运航母”之开端。

随后瑞鹤与翔鹤多次结伴参加了东南亚海域至印度洋比较轻松的作战行动,直至1942年5月在珊瑚海受到严峻考验。5月7日清晨,瑞鹤起飞17架九九式舰爆、11架九七式舰攻、9架零战,由飞行队长岛崎重和少佐指挥,与高桥赫一指挥的翔鹤攻击队配合攻击美军尼奥肖号油船。下午3点左右日军侦察机再次发现TF17特混舰队,瑞鹤舰上的第五航空战队参谋们对于要不要在近黄昏时分发动攻击产生争论,瑞鹤飞行长下田久夫中佐代表飞行员陈情说黄昏时分攻击也是有利的,敌军军舰的防御受视线影响将大为削弱,于是原忠一下令挑选能够实施夜间盲降的老飞行员参加这次行动。6架九九式舰爆和9架九七式舰攻从瑞鹤起飞,仍由岛崎重和少佐指挥。日军“日落时分视野不佳会影响美军防御”的观点,其实只是基于他们自己的防御经验提出的,当时没有任何日军军舰装备雷达,无论要发现海平线上的舰船踪迹还是空中的飞机踪迹,都只能依靠望台上的双筒望远镜和望兵的一双利眼。但美军航母已经装备了对空警戒雷达,尽管性能还有待改进,但足以令美军在视野不佳的情况下仍然能得到早期预警,让舰载战斗机提前起飞准确地拦截到日军攻击队机群。而当时日本飞行员还在睁大眼睛拼命搜索光线昏暗的海面上美军航母在哪里,就被突然袭来的美军战机打散了,日军的这次黄昏攻击自然是完全失败。5月8日清晨战事再起,瑞鹤起飞8架九七式舰攻、14架九九式舰爆、9架零战(由分队长造大尉率领),与翔鹤攻击队协同攻击美军航母,负责指挥所有舰攻机实施鱼雷攻击的仍是岛崎重和少佐。攻击队飞到美军TF17特混舰队上空,瑞鹤的舰爆机队在分队长江间保少尉的率领下攻击约克城号航母,但是被美军F4F野猫护卫机群冲散了队形,结果只有江间保投下的一枚250千克炸弹击中了约克城号。按照美军的报告,炸弹先穿透了约克城的飞行甲板,然后向下一直插入船体15英尺,击破了四层甲板才最终爆炸,炸死37人,许多人受伤。轮机员以为战舰已经被打穿了,于是暂时关闭了两个锅炉房。笔者在前面已描述过日军对炸弹穿甲能力的重视,而这枚基本可以确定是“九九式25番通常爆弹”的炸弹(与九九式舰爆机配套研制),在研制阶段就是拿“敌方拥有70毫米防护装甲之新型航母”也就是约克城级航母作为目标,要将其甲板全部击穿的。不过这枚穿透力惊人但炸药装量不足的炸弹到底没有完成它原来的使命。虽然约克城内部被炸得一片混乱,但受损最严重的只是冷饮柜、洗衣房和水兵宿舍,当然它也没有因为甲板上的小洞而丧失作战能力,还回收了所属舰载机和列克星敦的舰载机。而受到日军鱼雷打击的列克星敦号却因燃油引爆而最终沉没了。事实证明,对于日军来说,鱼雷还是比炸弹可靠。尽管如此,TF17事实上已完全失去战力,而日军继前一日祥凤号航母沉没之后,在5月8日翔鹤号航母亦遭到重创:如前所述,上午10时55分,美军攻击队飞临日军舰队上空,瑞鹤迅速躲入暴雨带中,结果翔鹤因遭受密集攻击而重创,只得脱离战场撤退。返航的日军攻击队只好全部降落在瑞鹤的飞行甲板上,12架受创过重的战机刚停下便立即被推入海中,为后续降落的战机腾出空间,瑞鹤这才圆满完成收容战机工作。

九七式舰攻机正从瑞鹤号航母上起飞前去参加珍珠港偷袭行动

日军攻击珍珠港时留下的著名照片之一,一架来自瑞鹤的九七式舰攻机正威武地掠过燃烧中的希凯姆机场上空

1941年秋,刚刚建成的瑞鹤号为准备参加珍珠港突袭行动正在进行训练

从正在驶向夏威夷的瑞鹤号甲板上拍摄的照片,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指向天空,后面航行的是加贺号

正在北方单冠湾集结,准备突袭珍珠港的瑞鹤号的甲板

零式战机正准备从瑞鹤号航母上起飞前去攻击珍珠港,周围照例是一片欢呼雷动

参加印度洋作战的瑞鹤号的甲板上舰载机队满员待发

1942年初正在参加南洋攻略行动的瑞鹤号,飞行员全体集合于甲板上听取任务简报

1942年3月30日,正在向印度洋挺进的南云机动舰队,照片从瑞鹤上拍摄。在最后面排列航行的是航母赤城、苍龙、飞龙,而在稍近处航行的是4艘金刚级战列舰

但是没有被推入海中的战机也大多负有轻伤,瑞鹤实际能够再次出动的战机只有9架舰爆、6架舰攻、24架零战,守则有余攻则不足。经过一番商讨,战队司令原忠一向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井上成美建议保存实力、撤出战场,后者很快接受了。但山本五十六得知战况之后,立即命令瑞鹤返回战场消灭残敌,于是5月9日瑞鹤又掉头向东驶去并派出了侦察机,但列克星敦号完全沉没之后弗莱彻已率残舰撤退,瑞鹤再也找不到攻击目标,最终于5月10日撤退,结束了珊瑚海海战。回到日本的翔鹤因受创过重而无法参加中途岛作战,但毫发无损的瑞鹤同样没有参加,原因在于其舰载机及飞行队机组损失过多,短时间内无法补充至最低限度的战力水平。虽然这有当时日本海军飞行队完全附属于航母、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机组的因素在,但最深层的原因还是日本根本没有为这场战争做长期持续进行的准备——航母所附属的舰载机组全部是拼光、换一批、再拼光,如此循环反复,这对于战前的日本海军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光景,但却是他们很快将面对的惨淡现实。

1942年6月5日(日本时间),中途岛战役在一天之内便宣告结束了。赤城、加贺、苍龙、飞龙4艘日军主力航母全部沉没。就在这一天,瑞鹤的第二任舰长野元为辉大佐上任了。野元为辉原籍鹿儿岛县,以海军兵校44期第二名的成绩毕业,海军大学27期毕业,随后历任第四舰队各参谋职,在舰政本部时曾参与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在侵华战争中曾参与轰炸南京的行动。1939年升任海军大佐,同时就任第十四航空队司令,其后历任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瑞凤号小型航母舰长,开战时是筑波航空队司令。顺便一说,此君在战后成了“海军反省会”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该反省发言会的最早非正式名称就是“野元会”)。野元正式上任瑞鹤舰长前几天得到内部通知,便前往航空本部询问今后作战计划,接待者当着满屋子人的面毫无遮掩地说,机动部队在攻克中途岛后将大举进攻澳大利亚云云,毫无任何防止泄密的考虑,确为当时日本海军极端骄纵之写照。

1942年5月8日,一架九九式舰爆机从瑞鹤甲板上起飞去攻击美军航母

1942年5月8日,一架九七式舰攻机装载鱼雷从瑞鹤甲板上起飞去攻击美军航母

1942年5月5日,瑞鹤号的舰载机正在甲板上进行整备,准备投入珊瑚海海战

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剩下唯一完好的大型航母只有瑞鹤一艘了,翔鹤要到6月底才能完成修理,新近服役的隼鹰、飞鹰虽说吨位接近大型航母但毕竟是商船改装,搭载机数、航速都不足,其余都是瑞凤等不堪用的小型航母。6月28日,瑞鹤在倍感压力的野元舰长的指挥下协同重巡洋舰妙高、羽黑前往阿留申群岛海域警戒,所幸美军舰队也在休整,双方没有照面。瑞鹤返回日本后和翔鹤一样加装了防空机炮,增设了泡沫(肥皂水)喷射消防设备,撤去了可燃物(去除可燃性涂料)等等,并得到了自中途岛归来的南云机动舰队幸存机组的补充。

第三舰队第一航空战队的翔鹤、瑞鹤、龙骧3艘航母于8月14日出发前往所罗门群岛海域攻击瓜岛美军及附近舰队(TF61特混舰队),第二次所罗门海战爆发。8月24日起飞的第一攻击波中有瑞鹤的9架九九式舰爆。在美军萨拉托加号航母附近,这些瑞鹤舰爆机遭到大量美机拦截,大部分被击落,无法取得战果。但他们吸引了美军拦截机的注意,从而为翔鹤舰爆队创造了绝佳机会,后者重创企业号航母。由于日军第二攻击波机群(由瑞鹤飞行队队长高桥定大尉指挥)无法再次找到企业号施加攻击,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且第二攻击波返航时天色已暗,4架日军战机无法找到母舰降落而坠海失踪了。返回特鲁克的瑞鹤参与了数次较小规模的作战行动(如攻击美军运输船队),但也发生了战机在夜间着舰时擦碰到信号桅与舰桥,失控落入海中的事故。

10月26日清晨,以第一航空战队的翔鹤、瑞鹤、瑞凤3艘航母为主力的日本舰队再次与美军航母特混舰队进行对决,南太平洋海战爆发。起飞的第一攻击波中有瑞鹤的11架九九式舰爆和8架零战,3艘日军航母合计起飞62架战机,舰爆队统一由来自瑞鹤的高桥定大尉指挥。第一攻击波8时55分左右飞临美军TF17特混舰队大黄蜂号航母上空,日军开始学习美军的战法:先用炸弹实施攻击,使目标舰受创而降低航速,再让鱼雷机发起突击。高桥定大尉亲自率领7架瑞鹤舰爆机发起突击,成功将3枚炸弹掷中大黄蜂号后部甲板,炸弹再度发挥穿甲威力,穿透飞行甲板及上层机库甲板,直至下层机库内爆炸,当场炸死近百名美军水兵,大黄蜂号浓烟滚滚。其他日军舰爆机蜂拥而上继续攻击,由佐藤茂行飞曹长驾驶的战机被美军高射炮火击伤后,直接俯冲撞击了大黄蜂号甲板,爆炸火焰笼罩了整个舰桥,不过其所携带的250千克炸弹没有同时爆炸,才没有导致整个TF17司令部被一锅端的惨痛后果。舰攻队随后的攻击使大黄蜂号又挨了两枚鱼雷,奄奄一息。南云忠一又派出了第二攻击波,其中有瑞鹤的16架九七式舰攻和4架零战。但由于已经装备了雷达的翔鹤捕捉到正在逼近的美军攻击队信号,同时收到了瑞鹤发来的准备工作还需要30分钟的报告,南云忠一便让翔鹤攻击队在关卫少佐的率领下先行起飞。30分钟后,瑞鹤的攻击队在飞行队长今宿滋一郎大尉的率领下起飞。

关卫少佐率队将两枚炸弹掷中企业号航母甲板后20分钟,瑞鹤攻击队也赶到了,看到企业号已冒出滚滚浓烟,觉得攻击价值不大,便转头攻击波特兰号重巡洋舰(CA-33),但倒霉的是先后3枚命中波特兰号的鱼雷都是哑弹。美军掩护战斗机拼命进行反击,瑞鹤舰攻机被击落大半,包括今宿大尉座机。有一架瑞鹤舰攻机被击中起火后,又按习惯做法向美国人的军舰撞去,这一次挨撞的倒霉鬼是史密斯号驱逐舰,日机撞击在该舰2号炮塔位置。这架自我牺牲的舰攻机上所搭载的鱼雷同时爆炸,引爆了炮塔弹药库,造成大火,但史密斯号的舰长冷静沉着地驾驶驱逐舰靠近南达科他号战列舰(BB-57),借助战列舰艉部的浪涌奇迹般地成功灭了火。美军3艘航母上起飞的攻击机群于9时27分发现日军航母编队,瑞鹤迅速逃入降雨带,成为标靶的翔鹤被击中4枚炸弹,不得不退出战场。南云司令部转移至瑞鹤舰上,收容返回的攻击队战机。

双方在这一轮攻击中都损失惨重,但美军的两艘航母都已受创,大黄蜂号上大火熊熊,企业号虽然性命无虞但也因为甲板被炸出直径3米的洞口而暂时丧失了起降功能,形势显然对日军有利。此时搭载机数较少的日军隼鹰号航母在第二航空战队司令角田觉治少将的率领下亦加入了战局,中午时分开始向企业号连续发动两轮进攻。一些翔鹤、瑞鹤的战机没有找到母舰而降落至隼鹰甲板上,其中包括瑞鹤舰战队队长白根斐夫大尉。于是白根大尉成为下午1点隼鹰所发动的第二攻击波的指挥官,这一波攻击中包括2架瑞鹤零战。仅仅几分钟后,瑞鹤舰上也拼尽最后一丝力量,起飞了6架舰攻、2架舰爆、5架零战,组成这一天内的第三攻击波,指挥官是从已被击伤退出战场的瑞凤航母转飞而来的田中一郎中尉。在隼鹰的第二攻击波又一次用鱼雷击中大黄蜂号后,田中中尉率领舰爆队最后一次将炸弹掷到大黄蜂号甲板上,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大火再次蔓延开来,很快舰长只能下令全员弃舰。瑞鹤的进攻力量此时几乎已消耗完毕,舰上只剩下大多带伤的10架舰爆、9架舰攻和33架零战。最后日军派出战列舰、重巡洋舰和驱逐舰打扫战场,将美军放弃并撤离后仍顽固漂浮在海面上不肯沉没的大黄蜂号彻底击沉。

南太平洋海战至此结束,瑞鹤虽然又一次幸运地舰体无伤,但舰载机组消耗过多,只能经由特鲁克返回本土进行整编。抵达吴港后,日本海军新一代舰载攻击机天山利用瑞鹤甲板进行了起飞降落试验。瑞鹤1943年初在舰桥顶部安装21号电探,舰桥周边加装防空机炮。与翔鹤一样,瑞鹤的舰载机组在这一年内也被频繁抽调去南洋陆地基地参加航空作战,消耗不少,造成舰载机飞行员素质每况愈下。9月至10月间,翔鹤、瑞鹤曾两次赶赴特鲁克及威克岛海域,但都没能与美军航母展开战斗。1943年底瑞鹤安装了第二部21号电探。1944年3月1日第一机动舰队组建,大凤、翔鹤、瑞鹤组成第一航空战队,瑞鹤继续实行在中心线上增设三联装25毫米机炮等防御措施。为了能够迅速将受损战机推入海中,瑞鹤还在下弯式烟囱的顶部加装了铁板。瑞鹤机库后部的壁板则被切去,这样舰艉的小艇甲板上也可以多搭载3架天山舰攻。6月,瑞鹤跟随小泽机动舰队向马里亚纳海域进发时,舰上与翔鹤一样载有34架零式舰战、12架天山舰攻、18架彗星舰爆、10架二式舰侦、3架九九式舰爆,总计77架战机。

南太平洋海战(美方称圣克鲁斯海战)中,日军俯冲轰炸机正在攻击企业号航母,而企业号及其他美舰打出的还击炮火布满天空,令人骇然

6月19日清晨,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美日航母舰队在马里亚纳海域展开最终决战。第一航空战队的128架战机中,从瑞鹤起飞的有16架零战、15架彗星舰爆、9架天山舰攻,与其他战机同样在美军庞大的TF58特混舰队的铜墙铁壁前撞得头破血流。最终返回到瑞鹤舰降落的只有15架零战、2架零战爆、6架彗星舰爆、2架九九式舰爆、7架天山舰攻,其中5架零战、4架彗星舰爆、3架天山舰攻是属于瑞鹤自己的舰载机,其他都是无法降落母舰的其他航母载机,且这些成功着舰的战机大多也已受创,无法再战。美军方面则只因近失弹而造成了个位数字的死伤而已。优哉游哉的美国水兵仰望着天空中日机纷纷冒火坠落,犹如欣赏焰火表演。大凤和翔鹤先后遭到美军潜艇的鱼雷偷袭,由于舰内轻质油挥发弥漫引发连环爆炸,翔鹤在中午时分沉没,下午大凤也沉没了。瑞鹤官兵默默看着相伴已久的姊妹舰翔鹤沉入海中的凄凉身影,此时整个日本海军又只剩下了一艘完好的大型正规航母,仍然是瑞鹤!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从翔鹤沉没的这一刻起,瑞鹤每次参加大战均无受创的好运也到头了。

1943年4月7日,瑞鹤号正在所罗门群岛海域航行,准备执行轰炸图拉吉附近美军舰队的任务,飞行员们正在听取任务简报

1943年上半年,瑞鹤号的舰载机队被大量调离母舰,执行从陆地机场起飞的“伊号作战”任务。这些来自瑞鹤的零式战斗机被部署在布因基地

第二天(6月20日)清晨,心有不甘的小泽治三郎将舰队司令部转移到瑞鹤舰上,纠集残余兵力,试图继续进攻。舰队此时以瑞鹤为中心,周围由重巡洋舰妙高、羽黑和多艘驱逐舰组成防空圆形阵作为护卫,准备迎击美军机群的反击。清晨起飞的日军侦察机中包括3架从瑞鹤起飞的天山舰攻。这天下午再度找到美军TF58舰队后,小泽命瑞鹤起飞攻击队,但瑞鹤实际上已经耗尽力量,下午5时以后才勉强起飞7架携带鱼雷的天山舰攻,由舰攻队长小野贤次指挥。这点可怜的兵力连给美军挠痒都不够,小野攻击队的结局比全部被美军击落还要惨:舰攻队在海上搜索至漆黑的晚上10时还没有找到TF58的影子,3架天山失踪,只得放弃攻击行动往回飞。由于不敢打开探照灯指引着舰路线(但大获全胜的美军这样做了),剩余4架天山迫降于海面,就这样全部损失了。不敢打开探照灯的原因在于TF58终于在这天下午发现小泽舰队,出动100多架舰载战机向其发起全面空中反击,其中前来攻击第一航空战队即瑞鹤的有50架战机,包括大量SB2C地狱俯冲者,瑞鹤看似已无幸存可能。

不过此时的瑞鹤不仅是机动舰队仅存的大型航母,而且还是从突袭珍珠港以来幸存至今、参加过数次海空大战的少数日军军舰之一,躲避攻击的能力之强,恐怕只有雪风驱逐舰可与之相比。这一点也给前来攻击的美军飞行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投下的大量炸弹因瑞鹤高速灵巧的躲闪机动,竟然只有一枚命中其舰桥附近的飞行甲板。爆炸弹片大量射入舰桥,在距离小泽司令只有半米处飞过,将他身后几乎所有人员扫倒。当时在舰桥内的机动舰队副官麓多祯中佐心惊胆战地抬头看时,只见石黑参谋满面鲜血,右眼被小弹片扎入而痛苦叫喊,幸好其他人并无重伤(不过命中麓多祯的大量小弹片却在战后十年间才陆续从身体里“挤”出来)。美军炸弹激起的水柱和翔鹤高射炮疯狂射击造成的烟雾,再加上飞行甲板上留置的一部本应在空袭开始前便移走的小型移动式加油车也被引燃,使得美军误以为瑞鹤已经受到重创。美军飞行员头脑中的“中破主义”理念再度发挥作用,撇下瑞鹤掉头返航了。马里亚纳海战至此宣告结束。

瑞鹤在服役生涯中第一次被炸弹直接命中,但伤情并不严重,7月14日进入海军吴工厂修理,加强油库及输油管道的防护(增加混凝土防护墙,主要目的是防止挥发性轻质油泄漏)并增设通风装置,以期避免大凤及翔鹤的悲剧重演,舰体与飞行甲板上施加迷彩涂装。瑞鹤刚服役时为了与几乎一模一样的翔鹤区别,在飞行甲板前部标有一个“ス”字记号,现在既然翔鹤已经不在了,记号也就一起被涂抹掉了。除了更多的25毫米单装防空机炮(总数达到96门)之外还增设8座28连装120毫米对空火箭弹发射器,其他加装的还有13号电探、水中听音器(声呐)等。已经被彻底打残的小泽机动舰队只能用再次整编来麻醉自己。8月10日翔鹤被编入第三航空战队,带领瑞凤、千岁、千代田3艘小型航母前往濑户内海,培养日本海军最后一批舰载机飞行员。

事实上,小泽机动舰队此时只在名义上拥有3支航空战队,真正可以作战的只有第三航空战队,而瑞鹤又占其战力大部。9月瑞鹤还参加了东宝电影公司的电影拍摄。至10月莱特海战开始前,瑞鹤搭载有28架零战、16架零式战爆、7架彗星舰爆、14架天山舰攻。由于莱特海战前美军TF38舰队扫荡了菲律宾至中国台湾的日军基地,大批日军年轻飞行员被调去参加台湾冲航空战而损失殆尽,就连舰上搭载的65架战机都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来驾驶。瑞鹤只能在如此凄惨的状态下,率3艘小型航母及其他航空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前往日本海军机动舰队的最终墓地——菲律宾北方恩加诺角海面。这支部队被后世称为“小泽诱饵舰队”,任务是掩护栗田舰队等其他日军海上部队进击莱特岛美军登陆场,以自己的身躯引开美军的攻击浪潮。

10月24日清晨,小泽诱饵舰队的4艘航母总共起飞58架战机前去攻击哈尔西麾下的TF38舰队,其中从瑞鹤起飞的有零战16架、零式战爆16架、彗星舰爆2架、天山1架,也就是说,小泽舰队这波攻击队的大多数战机都出自瑞鹤。这波攻击不过是在美军埃克塞斯号航母等军舰周围扔下了几枚近失弹而已,毫无实际战果,攻击队很快就被蜂拥而上的美军掩护战斗机消灭了,10架幸存日机前往陆地机场着陆,只有4架返回小泽舰队航母甲板降落。TF38舰队完全没有上钩的意思(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波无力的攻击来自日军最后的机动舰队),但下午一架美军侦察机终于光临小泽舰队上空,向哈尔西发去电报。瑞鹤随即也向栗田舰队发去引诱美军成功的电报,不过日军信息系统每到战时便极度混乱的情况毫无改善,栗田竟然是在三天之后才看到来自翔鹤的这份电报的。哈尔西接到侦察机的报告终于上钩了,TF38舰队集结向北驶去,对付实际已经失去航空兵战力的小泽舰队。于是应由其守卫的圣贝纳迪诺海峡门户洞开,栗田舰队趁机穿过,引发了第二天的在世界海战史上堪称最为奇怪的萨马岛海战,此处不提。

1944年10月,正在向着命运之地疾驰而去的瑞鹤,身旁有两艘驱逐舰护卫

10月25日清晨,小泽司令下令机动舰队只留下18架零战担任空中掩护(其中9架属于瑞鹤),其余战机都疏散去陆地机场。瑞鹤与瑞凤结伴而行,周围由伊势号航空战列舰、大淀号巡洋舰以及4艘驱逐舰组成第一防空圆形阵。7时30分,瑞鹤的电探(雷达)侦测到美军大集群正在靠近,掩护零战随即升空。8时20分,美军第一攻击波超过170架战机汹汹袭来,开始向小泽舰队倾泻炸弹和鱼雷。瑞凤

于8时33分被炸弹命中,仅仅五分钟后,一架美军SB2C俯冲轰炸机将一枚炸弹掷中瑞鹤飞行甲板中央偏左舷位置,炸弹贯穿甲板后在锅炉舱附近爆炸(有资料显示美海军战机由此战开始使用1000磅的SAP半穿甲炸弹和AP穿甲炸弹),又过了五分钟不到,一枚鱼雷同样命中瑞鹤左舷,在舰体后部水线上炸开一个大洞。1943年12月上任瑞鹤舰长的贝武男大佐急忙从舰桥顶部的防空指挥所走下来,用响亮的大嗓门向小泽司令报告:“长官!对不住了!那个(鱼雷)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这一枚鱼雷造成瑞鹤左舷推进轴全部因进水而故障,通风装置停止工作,导致轮机舱温度急剧上升,人都待不下去了。同时舰体向左侧倾斜近10度,速度大减,也丧失了舰载机起降能力(当然此时也谈不上起降舰载机了)。由于舵机电源也失灵了,瑞鹤被迫采用人力操舵,同时拼命抢修,终于在8时45分恢复舵机运转,火势也随后控制住,舰体倾斜被纠正至6度。

恩加诺角海战中,已经被美军击中1枚鱼雷、3枚炸弹的瑞鹤号的俯拍照片。不过由于损管水平较高,火灾规模不大,战舰仍然维持着15—18节航速

照片中央是恩加诺角海战中的瑞鹤,已经中弹,向左舷倾斜,美军复仇者号已将其团团围住

8时48分,确认瑞鹤已经丧失通讯功能,电报只能经由大淀号巡洋舰收发。瑞鹤的僚舰在这一波攻击中或者沉没或者重创,防空圆形阵已经无法维持。小泽命令还能够航行的舰只以20节航速北上,试图吸引美军舰队远离萨马岛战场。不到10时,小泽及其司令部幕僚已开始准备将旗舰更换为通讯装置完备的大淀巡洋舰,但美军第二攻击波机群又出现了,大淀暂时离开瑞鹤身旁。美军第二攻击波的战机数量并不多,向瑞鹤投下的炸弹没有一枚直接命中,只有几枚近失弹小有损害。10时26分,小泽司令与其幕僚离开瑞鹤转移至大淀舰上,11时左右在该舰信号桅上升起将旗。几乎与此同时,在舰队上空掩护的9架零战因燃油耗尽而迫降海中,日本海军航空兵从航母起飞作战的历史就此画下句号。

在另一边,上当受骗的哈尔西被尼米兹劈头盖脸骂了一通(尼米兹向他发了一份电报称“全世界都为之惊诧”),于是愤然回头去追击栗田舰队,但还是留下了足够的舰载机兵力收拾小泽舰队残余。13时10分,美军第三攻击波机群来袭,是足有220架战机的庞大规模!由于小泽舰队其他的航母此时要么已经沉没要么奄奄一息,只有瑞鹤虽然还在冒烟,但航行姿态正常,所以自然成了美军战机的集中攻击目标。本来航速就大为下降的瑞鹤只躲避了几分钟便被鱼雷连连命中,左舷被击中4枚(一说5枚),右舷2枚,同时飞行甲板后部也被5至7枚炸弹击中。瑞鹤痛苦地震颤着,浓重的黑烟升腾起来,全舰上下大火蔓延,燃料库也被炸开,易挥发的燃油更助长了火势。锅炉舱中大量进水,舰体左倾迅速达到20度。13时25分,舰内军官向贝舰长报告“进水、火灾猛烈,已无处置手段”,后者随即下令全员离开舰内舱室来到飞行甲板上,准备弃舰。

13时55分左右,舰旗降下,舰员开始撤离,此时美军攻击已经结束,全体舰员在倾斜角度已达22度的飞行甲板上立正、敬礼并高呼万岁。此场景被拍摄下来,照片颇为有名,时任小泽舰队副官的麓多祯中佐在战后访问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时,还特地将这幅照片赠予校方,校方将其展示于醒目之处。14时14分,最后一艘参加过珍珠港突袭的日本航母瑞鹤号沉没于菲律宾恩加诺角东北260海里处,具体位置在北纬19度20分、东经125度15分,包括舰长贝武男大佐在内的843人与舰同沉。1945年8月31日,瑞鹤于日本投降后被除籍。

瑞鹤沉没前拍摄的全员山呼万岁照。战后由麓多祯赠予美方

最后时刻的瑞鹤。两艘秋月型驱逐舰以防空火力护卫,但美军机群对其不屑一顾,爆炸水柱都在瑞鹤身边

一枚美军TBM复仇者鱼雷机发射的鱼雷命中瑞鹤左舷,激起冲天水柱,瑞鹤即将沉没Ki7hWbSbVcOyQIT+Qnf/F6mM+ApPH2CXQ5UT3ojEit3j+371lfkPBe7WKJa05e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