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祥凤号、瑞凤号改造航空母舰

《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后,日本海军试验性地设计建造了小型航母龙骧,却在服役时发现大量缺陷,又被《伦敦海军条约》纳入航母限制吨位,其后续舰建造计划遂被取消。美国同一时期建造的突击者号小型航母虽然也没有后续舰,但有关经验、技术被日后的护航航母吸收了。这些并不在最前线冲杀,而是承担美军后勤航线巡航、登陆滩头护卫等辅助性任务的护航航母,一般直接采用民用船只(大多数是运油船)的船体小改而成,虽然防护较为薄弱,航速一般,携带战机数量有限,但是成本低廉、建造数量多,能够充分发挥美军飞机制造能力、飞行员培养能力之优势,对于其所承担的二线辅助任务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日本海军似乎与美国海军殊途同归,龙骧建成服役的1933年便在造舰计划中编入了3艘辅助舰船,分别是潜水母舰大鲸号和给油舰剑崎号、高崎号,其实质是航母预备舰。同样是万吨左右排水量的舰体,同样是所谓的“给油舰”,但与美国人改造真正的油船不同,日本的“给油舰”从一开始就按照军舰标准进行设计,采用与高速重巡洋舰相似的舰艏与舰艉,并为未来设置机库、升降机、飞行甲板预留下空间。大型民用船只的舰桥一般是在船体后部,但剑崎、高崎两舰的舰桥则位于前部。计划要达到的最高航速是28节——显而易见,这是军舰的航速,不可能有给油舰需要如此高的航速。美国的护航航母承担二线辅助任务,但日本海军偷偷摸摸搞所谓的“航母预备舰”,可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将来一旦发生战事,可以迅速将此类预备舰改造为真正的航母(但计划书上仍然不称之为航母,而称其为“第二状态”),投入一线作战,尽可能地提升日本海军的攻击能力,以达成出人意表之意图。

1934年12月3日,高速给油舰剑崎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建造,1935年6月1日下水。同月20日,高速给油舰高崎开工建造,1936年6月19日下水。受1935年9月第四舰队事件余波影响,剑崎的船体刚刚下水就不得不送回船坞,将焊接结构改为铆接结构,以增强复原性。而刚刚在船台上动工的高崎则直接采用铆接结构。待剑崎改造完毕,高崎也下水时,《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终结已近在眼前,日本海军内部对于下水后的两舰是继续伪装身份还是直接改造为航母举棋不定,两舰只好停泊于横须贺空闲度日。1937年12月,面对中国战场上泥潭深陷的战事以及与美英等国越来越紧张的关系,日本海军终于拿定主意,将剑崎、高崎两舰升格为潜水母舰。实际上两舰的舰桥、机库、升降机都已按照航母形态建造完毕(只不过暂时予以封闭),未来基本上只需要将烟囱改为舷侧下弯式、铺设飞行甲板,便可立即成为航空母舰。

1938年9月15日,剑崎首先开始改造,很快于1939年1月15日竣工,作为潜水母舰于2月5日编入第二舰队第二潜水战队,标准排水量为9500吨,可搭载3架九四式水侦。但在实际航行中日本海军很快发现剑崎所采用的国产舰本式柴油机经常出故障,航速最多只能达到17节,这就与军方千方百计隐瞒其真实身份、将其用于航空兵突击的意图相违背了。接下来本应开始改造高崎,但1939年时日本海军对于正规航母的需求已变得非常紧迫,干脆撕掉了“潜水母舰”的最后遮羞布,令高崎直接以航母形态改造完工,并更改其名称为“瑞凤”。由于船厂中挤满了在建的军用舰艇,瑞凤号航母直到1940年12月27日才竣工。先于其诞生的剑崎则是在1940年11月15日才返回船厂开始改造为航母。与瑞凤不同,剑崎所采用的柴油机必须拆除并更换为蒸汽轮机,这也就意味着其改造工程事与愿违,不是只安装飞行甲板就能大体完工,而是需要剖开舰体、大动干戈!直至太平洋战争打响之后的1941年12月22日,剑崎的改造工程才最终竣工。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舰更名为“祥凤”,于次年1月26日服役。

祥凤级航空母舰主要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11200吨。公试排水量:13100吨。满载排水量:14200吨。舰体全长:205.5米。最大舰宽:18.14米。平均吃水深度:6.64米。飞行甲板全长:180米(瑞凤在1943年改造后甲板延长至195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23米。动力装置:舰本式高中低压蒸汽轮机2台,吕号舰本式重油锅炉4座。输出功率:520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28节。燃料搭载量:重油2320吨。续航距离:7800海里/18节。武器装备:双联装40倍径89式127毫米高射炮2座,瑞凤有双联装96式25毫米机关炮2座,祥凤则有3座。1940年计划搭载舰载机:32架,其中九六式舰攻23架(常用18架,备用5架),九七式舰攻9架(全部常用)。乘员:785人。

日本海军遮遮掩掩多年搞出来的两艘祥凤级小型航母,由于时间关系已来不及按其原先预想那般整体编入第一航空舰队(南云机动舰队),加强其“开战第一枪”的突击性进攻力量(不过南云舰队还是顺利完成了突袭珍珠港之使命)。瑞凤在等待祥凤建成的这段时间里被配置给第一舰队,承担一些辅助性任务。祥凤于1942年1月服役之后,两舰也没有配属在一起,祥凤归属于第四航空战队,2月初运送一批飞机前往南洋日军基地特鲁克,随后返回日本。4月18日杜立特轰炸机队空袭东京后,祥凤参与了美舰队搜索行动,无功而返,随后在24日再次起航前往特鲁克,准备参加侵略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的MO作战。实际上,正在制定入侵中途岛作战计划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对于MO作战兴趣不大,只派遣了以翔鹤、瑞鹤号航母为中心的第五航空战队编入第四舰队与美军交战,祥凤不过是紧急派遣而来的补充战力,事前没有与友军进行任何交流、训练等。

1942年的祥凤和1943年的瑞凤舰体线图,可见1943年改造后瑞凤的飞行甲板有所延长

1941年9月2日,正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内实施舾装工程的祥凤

1941年12月20日,在横须贺港内刚刚完成航母改造工程的剑崎。它将在第二天正式得到“祥凤”的名称,作为航空母舰加入日本海军。舾装员正集结在飞行甲板遮风栅的后面,可能在为竣工仪式做彩排

1941年12月25日,停泊在横须贺港内的祥凤。此时的舰上官兵很难想到祥凤短短数月之后第一次正式投入战斗便被击沉,成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正式军舰

1940年12月28日,刚刚竣工的瑞凤号航母。瑞凤与祥凤在舷窗位置方面稍有不同,另外的主要不同点就是建成时瑞凤采用了双联装机炮,而祥凤采用了三联装机炮

1940年12月17日,在馆山湾海面进行全力公试航行的瑞凤

由于陆军强烈希望海军派遣航母为MO作战登陆部队的11艘运输船提供空中掩护,第四舰队司令井上成美中将遂将祥凤单独划分出来,与特设水上飞机母舰神川丸协同掩护陆军登陆部队。在作战会议上祥凤航母飞行长杉山利一等人公然表示反对,希望集中所有航空兵力量去消灭可能出现的美军舰队,但此反对意见还是被井上否决了。事实上,祥凤从最初作为高速给油舰诞生,到多番改造后成为一艘高速航母,目的就是在第一线与敌军交战。如果是执行在后方掩护登陆舰船部队的任务,美军后来所设计的商船舰体之护航航母更合适,而日本海军当时正准备打一场短促的战争,压根没心思搞缺乏进攻性的慢速航母。总之事后看来,井上这个分兵决策削弱了本来占优势的第五航空战队之战力。5月2日,祥凤舰上的一架零式机发生事故而损失,其舰上还有9架零式舰战、4架九六式舰战、6架九六式舰攻。5月3日,祥凤的舰载机起飞,掩护进攻图拉吉岛的第十九战队顺利登陆,神川丸号水上飞机母舰设置了一个水上飞机基地。为阻止日军登陆,弗莱彻率领由列克星敦、约克城两艘航母组成的TF17特混舰队赶来,而祥凤于5月6日在肖特兰泊地实施补给之后,与第六战队的古鹰、衣笠、加古、青叶4艘重巡洋舰协同出航。

7日早晨,双方舰队主力开始接触,但由于侦察机的报告实在缺乏精确性,翔鹤、瑞鹤的飞行队只是攻击了美军油船等非重要目标。而美军侦察机则找到了日军重巡队,同样很不靠谱地将其误认为航母,弗莱彻当机立断,全力动员列克星敦、约克城舰上合计93架战机杀来。当地时间上午11时左右,美军攻击机群飞临祥凤上空,将祥凤误认为“右舷有小型舰桥的大型翔鹤型航母”,发起猛攻。此时祥凤上空的防御力量只有3架九六舰战,一番空战后日机击落1架美军SBD,己方全部损失了。随后美军战机一拥而上,又是投炸弹又是扔鱼雷,祥凤在海面上拼命左闪右避,但终于还是被击中了13枚炸弹和7枚鱼雷(美军记录是10枚鱼雷),这艘13000吨的小型航母自然是无药可救了。顺便提一下,第六战队的4艘重巡洋舰在祥凤遭遇围攻时,拒绝以高射炮保护祥凤,反而迅速从其身边驶离,美军飞行员判断这些日军巡洋舰至少跑到8000码以外的海面去了——在日本海军的“铁炮屋”看来,航母是为己方军舰提供保护的角色,根本谈不上军舰去为航母提供保护。

不过半小时后,11时35分,祥凤迅速沉没于南纬10度29分、东经152度55分海域,舰战分队长纳富健次郎大尉率残存的3架舰战前往陆地迫降。祥凤舰上竟有631名官兵阵亡,幸存者寥寥。祥凤于5月20日被除籍,这艘战争开始后才加入日本海军序列的小型改造航母,竟成为这场战争中日本损失的第一艘航母。

比祥凤更早服役的瑞凤一直无所事事,1942年4月参加追击轰炸东京的美海军航母编队的行动,无功而返。其后祥凤前往南洋并很快战沉,珊瑚海海战的结果宣告莫尔兹比港入侵行动告吹,日本海军将下一步行动重点彻底转至中途岛方向,无比庞大的行动规模意味着瑞凤这样的小型航母也要参与作战。然而,瑞凤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日本军工生产来不及满足所有部队的需求,其舰上搭载的新式零战机仅有6架,另外还有老旧的九六式舰战6架、九七式舰攻机9架。作战能力有限的瑞凤只好编入计划登陆中途岛的第二舰队负责掩护运输船,而不是为第一线的南云机动舰队补充战力。山本五十六及其先任参谋黑岛龟人还派遣以龙骧、隼鹰两艘航母为中心的部队前往北方入侵阿留申群岛,更进一步分散了宝贵的航空战力。结果南云机动舰队的4艘大型航母全部覆灭。没有任何实际战斗行动的瑞凤只得跟随舰队返回。

1944年10月25日恩加诺角海战中,瑞凤被美军炸弹命中后所拍摄的照片。舰体后部升降机已被炸至变形,火灾的滚滚浓烟涌出。由这张照片可看到经过改造以后,瑞凤的飞行甲板向前延伸了15米,并被涂上了迷彩色

1940年12月6日在馆山湾海面进行公试航行的瑞凤

1940年12月17日在馆山湾海面进行公试航行的瑞凤

7月14日,瑞凤终于被编入主力机动舰队——中途岛惨败后并没有被撤职的南云忠一司令麾下又编成了第三舰队,瑞凤成为舰队主力第一航空战队的一员,与翔鹤、瑞鹤协同作战。由于瑞凤的修缮工作未能及时完成,原属第二航空战队的龙骧号航母替代瑞凤的位置,与翔鹤、瑞鹤一同前往瓜岛海域,最后在诱饵攻击行动中被美军击沉。9月1日瑞凤终于驶出吴港,参加美日两军航母机动编队隔空对决的南太平洋海战。此时瑞凤舰上已有21架零式舰战,搭配6架九七式舰攻。

10月26日早晨,第三舰队派出第一攻击波的21架零战,其中有来自瑞凤的9架(由舰战分队长日高盛康大尉率领)。美日双方互朝对方航母飞去的机群恰好在空中相遇,瑞凤9架零战冲上前去与来自美军大黄蜂号航母的舰载机进行激烈空战,击落美军3架F4F战斗机和3架TBF鱼雷机。瑞凤零战被击落2架,另有2架在回航途中失踪。而在瑞凤舰上空,两架前来侦察的美军SBD轰炸机突然钻破云层俯冲袭击,一枚炸弹(也有资料说两枚)击中瑞凤飞行甲板后部,炸出一个大洞,使瑞凤丧失了起降能力,返回的瑞凤飞行队不得不前往瑞鹤号航母降落,瑞凤则脱离舰队撤退。瑞凤舰攻队在瑞鹤舰上降落后得到的待遇倒是不错:此时的瑞鹤舰长野元为辉曾是瑞凤的初代舰长,他任命来自瑞凤的田中一郎中尉为第三攻击波总指挥官,取得了炸弹命中美军大黄蜂号航母的战果,总算使这场海战在战术层面上以双方基本平手而终结。

然而瑞凤飞行队转移到陆地基地以后,却在所罗门群岛后续作战中损失大部,而瑞凤本身则回到日本修理炸弹损伤,无奈地看着一批又一批原本计划上舰的“海鹫”被派往南洋,又覆灭于万里波涛之中。修理完成后瑞凤只得从事运输及后方航线护卫等辅助任务,并在濑户内海训练培养新一批舰载航空兵。1944年2月1日,瑞凤与水上飞机母舰改造得来的千岁、千代田两艘小型航母共同编成第三舰队第三航空战队(瑞凤位列战队第3号舰),日本海军决心在“绝对国防圈”上与气势汹汹杀来的美军庞大舰群进行最终决战。配属给3艘小型航母的空中力量则是第653海军航空队,使用战机更新为零式52型舰战、天山舰攻等,并在零式21型舰战上装备250千克炸弹而使其成为战爆机(日军认为零战投弹后可立即投入空战),但飞行员素质与过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6月13日,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小泽机动舰队)以堂堂之阵驶往出现美军进攻舰队的马里亚纳群岛海域,第三航空战队被配属给作为前卫的第二舰队提供空中掩护。但其搭载的大量攻击机(包括战爆机)表明小泽治三郎司令官是要坚决执行远程先发打击战术的。6月19日清晨攻击行动拉开帷幕,第三航空战队起飞64架战机充当第一攻击波。然而这一天是以“马里亚纳射火鸡比赛”的戏称被载入海战史史册的,第653海军航空队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力量,一天之内就在美军严密凶猛的防御网中损失殆尽了。小泽机动舰队遭受美军反击,损失惨重,多艘航母或沉或伤,瑞凤侥幸毫发无伤,接收了少数几架逃回来的战机,随大部队黯然退回本土。7月,瑞凤运输12架九七式舰攻与军需品到小笠原诸岛中的父岛上,但美军的进攻箭头已向西指向菲律宾,日军制定了“捷号作战”方案,此方案中,已经没有多少舰载机可用,更缺乏合格飞行员的小泽机动舰队只好充当“诱饵舰队”,瑞凤也在其中。

1942年10月南太平洋海战期间,一架九七式舰攻为搜索美军舰队位置而从瑞凤舰上起飞,这张照片拍摄于翔鹤舰上

10月20日,“捷号作战”命令发布,此时瑞凤舰上仅拥有8架零式52舰战、4架零式21战爆和6架天山舰攻,而整个机动舰队的战机数量不过100架左右,与对面哈尔西上将统率的TF38特混舰队庞大到骇人的舰载机群相比,显然不值一提。经过小泽司令的多番引诱,哈尔西舰队终于气势汹汹地北上攻击,恩加诺角海战开始了。美军到来之前,小泽舰队以对空战斗队形展开,瑞凤在瑞鹤左舷2公里处与瑞鹤搭档战斗。10月25日8时15分,美军机群杀到,日军各舰立刻投入对空防御战,8时35分瑞凤的后部升降机被第一枚炸弹命中,10分钟后火势被扑灭。但美军的攻击波接踵而来,千岁、千代田航母接连损失。攻击火力逐渐向瑞凤、瑞鹤集中,近失弹激起的无数水柱将瑞凤四面包裹,无法逃离。13时17分,瑞凤右舷被一枚鱼雷命中,速度大降,美军命中率遂大为提高,又接连击中两枚炸弹。瑞凤舰体开始倾斜,轮机舱进水,机库中火势蔓延,无法扑灭。右舷舰桥下又被一枚鱼雷命中后,舰长杉浦矩郎海军大佐判断航母已经没救了,于是下令取下军舰旗和天皇照片,全员撤离。此时已有215名官兵阵亡。15时26分,瑞凤从舰艉开始下沉,然后从中央部折断为两截,迅速沉没于北纬19度20分、东经125度15分海域,于12月20日被除籍。

1942年5月7日,祥凤在珊瑚湖海战中遭到美军大批舰载机猛烈攻击,燃起大火正在下沉。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架TBD鱼雷攻击机在低空掠过,另有数架美军战机在周围盘旋

至此,短命的祥凤以及虽然长命却并无特别战绩的瑞凤俱已损失,与恩加诺角海战同时发生的战事也有必要在此提及。

小泽机动舰队的自我牺牲将哈尔西麾下的特混舰队挑逗得非常彻底,圆满完成了诱敌任务。同日(25日)清晨,以大和战列舰为首的栗田舰队突入美军莱特湾登陆场时,激动地发现眼前的美军护卫舰队孱弱得可怜:最靠近的是第77特混舰队第4大队的第3分队(代号“塔菲3号”),只拥有数艘驱逐舰与6艘护航航母,且舰载机基本都在外执行任务。这些美军护航航母如本节开始时所描写的那样,完全是无装甲的商船船体,航速又很低,很难逃离,武器一般只有一门127毫米炮。但这些舰上剩余的舰载机表现得无比英勇,使用从炸弹到机枪的一切武器向栗田舰队发动攻击,美军驱逐舰亦发起决死冲锋。而栗田舰队在激动中胡乱发射对舰穿甲弹,穿透了护航航母舰体,但不过只搞出了几个小洞而已,最终只有甘比尔号护航航母沉没,而栗田舰队却遭受重创,又担心美军其余部队赶来,所以转身逃跑了。这一天,日本帝国海军宣告完全失去战力,同时也等于宣告:日本海军战前鬼鬼祟祟将小型、高速军用舰体改装为航母却归于失败,美军以合理、适用原则建造的民用船体护航航母却在日军的“大舰巨炮”面前赢得了辉煌战果与英勇之名。Wvvl7mFdTMDoVZlPh9YMPdL+Ox+7TsEb2C1/oVZScPRkdb8AgbMGsGAjdwlamS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