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苏德双方力量对比

苏军部队

提出、制定并最终执行哈尔科夫战役的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自苏德战争开始后多久就开始统筹、指挥苏联南部的苏军作战行动。苏军在战前的军事理论要求各方面军在战时应负责指挥各方向的作战行动,据此,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的波罗的海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分别改编为西北、西、西南、南四大方面军,试图指挥下属的集团军挡住并击退德军的入侵。但苏德战争开始后灾难性的两周时间,清楚地说明了这些方面军难以有效指挥下属正受到空前压力且正在节节败退的集团军。各方面军既缺乏富有经验的指挥人员,也缺乏必要的通讯设施,更缺乏准备就绪的部队以应对在广阔地域内所发生的瞬息万变的战局。而位于莫斯科的总参谋部也难以指挥,甚至监督下属各方面军的行动。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1941年7月10日,在各方向的战况局势进一步恶化时,大本营建立了战略方向这一级指挥部。当日组建了西北、西、西南三个战略方向,作为大本营和方面军之间的一级指挥单位,负责协调大本营的决策者及各方面军一线指挥官间的关系。但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随着战争的进行,大本营派出越来越多的代表来协调、监督各方面军的计划执行情况。

西南战略方向在接受布琼尼指挥时,于1941年夏天经受了至那时为止整个俄国—苏联军事史上最为惨重的失败,下属的2个方面军在乌曼和基辅的两次合围战役中损失了8个集团军的兵力在这两次战役中,苏军的损失远远超过了1914年沙俄军队在坦能堡的著名惨败。西南战略方向剩下的部队乱糟糟地撤过了第聂伯河,接连丢掉了顿巴斯工业区的绝大部分及哈尔科夫地区。一直撤到米乌斯河—北顿涅茨河一线,这才因为大本营派来了大量增援部队及德军进攻的重心转向莫斯科而稳定下战线。随后铁木辛哥接替了布琼尼担任西南战略方向司令员,在他的指挥下,西南战略方向下属的南方面军最左翼的第56集团军于1941年11月取得了苏军在卫国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他们成功地将过度伸展,已是强弩之末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下属的第三装甲军赶出了顿河畔罗斯托夫。1941年12月,西南战略方向下属西南方面军右翼的科斯坚科集群(第3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于叶列茨地区(位于库尔斯克东北,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最南翼)合围并重创了德军第三十四军的主力。现在,1942年5月,大本营给了西南战略方向围歼哈尔科夫地区德军的任务,但其实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希望的战果要宏大得多……

西南战略方向司令员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是一个参加过一战和俄国国内战争的老兵,斯大林在俄国国内战争时期骑兵第1集团军小圈子的其中一员,他在两次大战之间飞黄腾达,利用政治关系逃过了1937—1940的大清洗并成功地在1940年升任国防人民委员。然而,铁木辛哥对现代军事技术的理解十分狭隘,从未理解战略和战役级别的计划,因此他倾向于依赖格奥尔基·朱可夫这样的下属。他得到了斯大林的信任并被派去为初期遭到失败的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收拾残局。在能够策划静态作战的基里尔·梅列茨科夫的协助下,铁木辛哥的部队最终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这为他在1940年5月8日赢得了苏联英雄称号。此后铁木辛哥用一年的时间试图使在苏芬战争及瓜分波兰中表现相当不堪的红军做好战争准备,包括迅速加强机械化部队等一系列措施。

当德军在1941年6月发动入侵时,铁木辛哥担任大本营最高统帅,但在6月30日被斯大林本人所接替,7月1日斯大林派他接管西方方面军,代替此时已经被逮捕并即将以叛国罪的罪名枪毙的巴甫洛夫大将。斯大林命令他在第聂伯河挡住德军,当这一努力失败后,铁木辛哥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西部战略方向司令。在1941年7—8月间,铁木辛哥在斯摩棱斯克地区进行了顽强的防御,并且组织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反突击,虽然最终丢失了这座城市,他的大部分部队也被围歼,但德军在战役中被苏军第一次挡住了,在斯摩棱斯克战役遭到的严重损失以及后勤补给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德军不得不推迟向莫斯科的进攻。

在经历了的灾难性的基辅合围战后,斯大林派铁木辛哥取代布琼尼,接管西南战略方向同时兼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原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在基辅合围战中阵亡)。尽管铁木辛哥丢失了哈尔科夫和顿涅茨盆地,但当1941年底德军进逼罗斯托夫城下的时候,他已经逐步稳定了局势,随即在1942年1月发动了取得部分成功的反攻。尽管铁木辛哥的军事行动令人印象深刻,但由于他缺乏洞悉复杂局势的能力并受制于自己优柔寡断,因此并不适合指挥一个方面军。

时任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即政委)的是尼基塔·赫鲁晓夫。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库尔斯克省的一个乌克兰农民家庭,作为斯大林的支持者逐步爬上了较高的地位。他在30年代初期当上了莫斯科市的第一市委书记,在这一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使他被斯大林任命为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战争爆发后他就任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与方面军领导基尔波诺斯合作融洽,他一直担任此职务,直到这一战略方向司令部于1942年7月解散为止。

西南战略方向参谋长是伊万·巴格拉米扬中将,一个出生在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人,同样是一战老兵,他于1920年参加了红军,在和平年代指挥了外高加索军区的1个步兵团。得益于大清洗后指挥人才的紧缺以及和朱可夫良好的个人关系,他于1940年在朱可夫担任指挥员的基辅特别军区捞到了一个职位,作为军区下属的第12集团军参谋长,他参加了苏德瓜分波兰的行动。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作为西南方面军作战处长卷入了大量关键事件。在基辅会战中,他所在的分队突破了德军的合围圈,成功返回了己方防线。在接下来的冬季战役中,他作为西南战略方向作战部部长,计划了叶列茨和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两次基本成功的战役,并因此被提升。

担任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的科斯坚科将军1896年出生于罗斯托夫,他在国内战争期间曾在布琼尼指挥下的骑兵第1集团军中服役了四年。在两次大战期间的和平年代,他作为一名普通骑兵军官逐步晋升到集团军级指挥官。科斯坚科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指挥了第26集团军,同巴格拉米扬相似,他的第26集团军也在基辅合围战中被围,他与集团军司令部人员突围而出。接下来他在叶列茨进攻战役中指挥科斯坚科集群给予德军第三十四军重创,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并指挥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由于铁木辛哥重新兼任了西南方面军司令,他于1942年4月再次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副司令。

为了完成这次进攻战役,西南方面军一共准备了4个集团军及1个战役集群,均由较为富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员指挥。这些集团军中最新的一个,是里贝亚舍夫指挥的第28集团军,也是重建后的同名单位,第一个第28集团军已在1941年8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被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第二装甲集群围歼于罗斯拉夫尔地区,指挥员卡切拉夫在突围时牺牲,但却被误认为已投敌,因此被苏联军事法庭缺席审判。新的第28集团军组建于1941年11月,组建后一直作为大本营预备队,在这次战役前刚被调到西南战略方向,担任西南方面军从哈尔科夫东北方向发起进攻的主力。

第28集团军司令员利亚贝舍夫出身于罗斯托夫附近的哥萨克家庭,一战中曾在沙皇军队中短暂服役,1917年10月加入红军,俄国内战中在布琼尼指挥下的骑兵第1集团军中服役,迅速地从排长晋升为师长。内战后,他在莫斯科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接受了正规的军事教育,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指挥各种骑兵部队。1940年6月,利亚贝舍夫被任命为基辅军区的第8机械化军军长,1941年6月在卢茨克和布罗迪的初期坦克战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他的军很快就被打残,而他则被任命为38集团军司令员,在任上带领集团军主力逃出基辅合围圈,此后又在1941年9月短暂地担任过南方面军司令员。1941年秋,大本营给他的任务是组建第57集团军,该部后来作为先锋参加了1942年1月的巴尔文科沃突出部攻势。利亚贝舍夫是一名单纯的骑兵军官,指挥能力基本限于军一级,并不十分适合担任集团军司令员。

第28集团军在即将到来的攻势中的任务是,突破当面宽度达15公里的德军防线,之后向波什切沃方向继续进攻,在战役第6天日终前投入近卫骑兵第3军扩大战果,并准备折向南去与第6集团军的部队会合完成对哈尔科夫地区德军集团的合围。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第28集团军共有6个步兵师(近卫步兵第13师、步兵第38师、步兵162师、步兵169师、步兵175师、步兵244师)和4个支援坦克旅(近卫第6坦克旅、坦克第57旅、坦克第84旅、坦克第90旅)。集团军主力集中在左翼15公里宽的地段上,集中了181辆坦克和893门火炮,突破地段的火炮密度达到了每公里近60门,这在当时苏军中是相当高的数字。在6个步兵师中,近卫步兵第13师是最为精锐的一个。这个师的前身是由空降兵第3军逃出基辅合围圈的残部所编成的步兵第87师,因表现突出而获得近卫称号。3月份它参加了莫斯卡连科建立旧萨尔托夫桥头堡的行动。步兵第38师、步兵第162师、步兵第175师、步兵第244师这4个师都是二次重建,在4个第一次组建的师中,步兵第38师、步兵第162师、步兵第244师都于1941年在维亚济马包围战中被围歼,步兵第175师则在基辅合围中被围歼。至于构成这些师的人员情况,步兵第38师中有很大比例的哈萨克人,步兵第175师则主要是由年龄在33—42岁间的西伯利亚人和鞑靼人组成,甚至有不少士兵是从劳改营里放出来的!步兵第244师有90%的人员都是出生于1900年前后的预备役人员。4个坦克旅中只有近卫坦克第6旅参加过战斗,其他的3个旅都是于1942年4月组建的。

第28集团军得到了近卫骑兵第3军的支援,这个骑兵军下辖近卫骑兵第5师、近卫骑兵第6师,骑兵第32师及第34摩托化步兵旅。其前身骑兵第5军的首任军长是著名的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骑兵第5军1941年夏天参加了对乌曼包围圈内苏军的解围行动。在秋冬季节,这个军在库尔斯克方向作战,作为科斯坚科集群的核心力量参加了叶列茨进攻战役,并由于在该战役中表现相当出色,荣获近卫头衔,番号改为近卫骑兵第3军,其下属的骑兵第4师和骑兵第14师这两个历史可以追溯到国内战争期间的师也被改为近卫骑兵第5师和近卫骑兵第6师。

莫斯卡连科所指挥的第38集团军也已经在哈尔科夫地区接受了战火的洗礼,这个集团军在1941年8月由机械化第8军的残部、从乌曼包围圈突围的苏军部队以及当地新组建的苏军部队组成。第38集团军参加了1941年10月的哈尔科夫防御战,在丢掉哈尔科夫后,1942年3月在莫斯卡连科的指挥下夺取了旧萨尔托夫桥头堡。

第38集团军司令员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出身于乌克兰东南部的农民家庭,1920年8月参加红军,由于他上过学,因此被派往哈尔科夫学习炮兵然后成为了炮兵军官。莫斯卡连科的军事生涯十分“幸运”,他先是在俄国内战中加入布琼尼的第1骑兵集团军,两次大战之间在骑兵部队服役并逃过了斯大林的大清洗,然后在1935年转入机械化部队服役。苏芬战争期间,莫斯卡连科在1个步兵师中指挥炮兵团并获得了列宁勋章。由于其能力获得了认可,莫斯卡连科在1941年5月被任命为基辅军区的第1反坦克旅旅长。莫斯卡连科的任务是阻止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越过边境的最初攻势。尽管莫斯卡连科的旅被消灭,但他在延缓德军向基辅进攻中的贡献还是引起了注意,他也幸运地逃离了基辅包围圈。1942年1月铁木辛哥任命他为第6集团军副司令员,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之后他短暂担任了骑兵第6军军长,由于出色的表现,他在3月初被任命为第38集团军司令员。尽管缺乏指挥大部队和策划大规模攻势的经验,但莫斯卡连科仍是红军在1942年初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战场指挥官之一。

第38集团军在战役计划中分配到的任务是利用4个步兵师在3个坦克旅的支援下,在右翼与第28集团军交界处26公里长的地段上发起进攻,在战役的前3天里掩护第28集团军的左翼安全。当攻势向捷尔诺瓦亚一线发展的时候,第38集团军将与第6集团军协同,消灭秋古耶夫桥头堡内的德军部队并从东方进攻哈尔科夫。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第38集团军得到了6个步兵师(步兵第81师、步兵第124师、步兵第199师、步兵第226师、步兵第300师和步兵第304师)、坦克第13旅、坦克第36旅和坦克第133旅。这6个步兵师都参加了这一地区的冬季作战和3月份建立旧萨尔托夫桥头堡的战斗,其中步兵第300师和步兵第304师这两个师还都是组建于哈尔科夫地区,指挥官也较有经验。第38集团军下属的3个坦克旅在战役发起前接到了大本营将其合并为坦克第22军的命令,只是由于时间不足以完成组建工作,因此在战役发起时3个坦克旅仍然保持各自独立的状态。与北面第28集团军的情况不同,这3个坦克旅都具有一定的作战经验,支援进攻的6个炮兵团也都参加了之前这一地区的战斗。但第38集团军的补给状况却不怎么样,只有1.5个基数的弹药和2.5个基数的油料补给,而该集团军不仅要与第28集团军一起突破德军防线,还要消灭德军在秋古耶夫—巴拉克列亚突出部的重兵集团—第五十一军,任务相当繁重!

在北翼突击集团中,位于最北侧担任掩护任务的是戈尔多夫将军指挥的第21集团军。该集团军在战役中被分配到的是相对次要的任务,目标是在位于其左翼的14公里长地段上突破德军防线,还需在战役第3天推进到穆罗姆附近,以保护第28集团军免遭来自北翼的德军反击。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第21集团军投入了3个步兵师(步兵第76师、步兵第227师和步兵第293师)和坦克第10旅,合计48辆坦克和118门火炮。他们均参加了这一方向上之前的战斗,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西南方面军南翼的主攻任务被交给了戈罗德尼扬斯基中将所指挥的第6集团军,第6集团军自开战后就一直在西南方向作战,但在1941年8月的乌曼会战中被围歼。同年9月被二次重建,防守伊久姆附近的北顿涅茨河,参加了1942年初的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占据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北翼。

第6集团军指挥员戈罗德尼扬斯基中将在一战期间曾被征召加入沙皇军队成为一名军士,后来在1918年加入红军,俄国内战中任步兵军官,德军1941年6月入侵时,戈罗德尼扬斯基指挥步兵第129师在铁木辛哥的率领下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在战役中他因表现突出被提升为第13集团军司令员,10月初又在叶廖缅科指挥下参加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防御战役,在该战役中第13集团军被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包围,他率部突围而出。这年年底,第13集团军在叶列茨附近作为科斯坚科集群的一部,率先对德军第二集团军的第三十四军发动反攻。和1942年的多数苏军指挥官一样,戈罗德尼扬斯基只适合进行老式的静态作战而不是机动战役。

第6集团军接受了与第28集团军协调,从西面包围哈尔科夫地区德军;与第38集团军配合,消灭哈尔科夫以东秋古耶夫桥头堡德军主力的双重任务。为了完成前一任务,第6集团军将动用手头的2个新组建的坦克军在集团军主力的支援下完成任务,而3个加强团则负责切断秋古耶夫桥头堡德军的后路,与第38集团军配合完成消灭秋古耶夫桥头堡德军集团的任务。

第6集团军在苏军各个参战集团军中具有最强的实力。下辖8个步兵师(步兵第41师、步兵第47师、步兵第103师、步兵第248师、步兵第253师、步兵第266师、步兵第337师和步兵第411师)和4个独立坦克旅,并且得到了苏军组建的第一批坦克军中的2个—坦克第21军和坦克第23军。在所属的8个步兵师中,步兵第41师、步兵第103师、步兵第248师和步兵第266师均为二次重建,前同名师已在维亚济马和基辅的两次包围战中被围歼。步兵第41师、步兵第253师、步兵第337师和步兵第411师均在第6集团军指挥下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步兵第411师在该次战役中表现相当活跃。与北侧主攻的第28集团军类似,第6集团军下属的各独立坦克旅中只有近卫坦克第5旅之前参加过战斗,坦克第37旅、坦克第38旅和坦克第48旅都准备将未来的攻势作为自己诞生的洗礼。

戈罗德尼扬斯基手中用于扩大战果的“秘密武器”是新组建的2个坦克军,苏军冬季反攻使用的装甲支援很有限,主要依靠独立坦克营和力量不足的坦克旅。苏军大本营意识到靠这点力量无法实践战前提出的纵深战斗理论,必须使用合适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来扩大突破口。1942年4月初,红军开始组建新的坦克军,每个军包括3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通常包括135—150辆坦克。坦克军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纵深战斗,同时保留独立坦克旅用于支援步兵。铁木辛哥分到了坦克第21军和坦克第23军。坦克第21军下属的坦克第64旅、坦克第198旅、坦克第199旅和摩托化步兵第4旅都是1942年春新编成的部队。而坦克第23军的坦克第6旅、坦克第130旅和坦克第131旅则组建于1941年秋季,其中前2个旅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中表现出色,但摩托化步兵第23旅是在1942年4月匆忙组建的。

第6集团军分配到了强大的炮兵部队以支援这次进攻,反坦克炮兵第582团、反坦克炮兵第591团计划用于掩护向纵深突破的2个坦克军的侧翼,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第8团、炮兵第116团、炮兵第209团、炮兵第269团、炮兵第375团、炮兵第399团、炮兵第435团和炮兵第671团则负责支援,同时第6集团军还得到了近卫迫击炮兵第3团和近卫迫击炮兵独立206团的支援。

用于掩护第6集团军南翼的是铁木辛哥于4月初组建的博布金战役集群。这一战役集群以指挥员博布金命名,博布金是一名骑兵军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但和苏德战争中阵亡的很多苏军指挥官一样,他的具体事迹已经不为人知。莫斯卡连科在回忆录中称他是一个相当富有活力和作战经验的指挥官,或许正因为此,他被任命为新组建战役集群的指挥官。让人心酸的是,博布金的13岁幼子也参军参加了这一战,但由于年龄太小被博布金留在了自己身边,最后他们父子均不幸在突围中牺牲。

博布金集群的任务是掩护第6集团军不断变长的左翼,同时夺取克拉斯诺格勒。博布金集群下辖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军来完成这一关键的任务。步兵第270师和步兵第393师均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步兵第270师在该次战役中一举攻克了洛佐瓦亚,表现相当突出,步兵第393师表现也相当不俗。博布金集群的核心力量是诺斯科夫将军指挥下的骑兵第6军,该骑兵军下属的骑兵第26师、骑兵第28师、骑兵第49师和坦克第7旅都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军长诺斯科夫将军也在这次战役中指挥骑兵第26师表现出色。在本次战役计划中,将由骑兵第6军夺取克拉斯诺格勒,2个步兵师担任支援掩护的角色。

尽管这次攻势并不是马利诺夫斯基的主意,甚至他对这次进攻的可行性还持保留意见,但他指挥的南方面军却不得不在这次战役中扮演关键的角色。马利诺夫斯基1898年11月23日出生于黑海沿岸城市敖德萨,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的经历却非比寻常,犹太人兼私生子的身份也让他注定要比同龄人经历更多的磨难,母亲改嫁后,13岁的马利诺夫斯基被放逐到社会上自生自灭,在经历了两年佃农和跑腿店员的艰辛生活后,年仅15岁的他在逃难途中被强征入伍,接受军事训练后被派往前线同德军作战。1915年,因坚守岗位并击退来袭德军,马利诺夫斯基获颁四级圣乔治十字勋章,不久之后中弹负重伤,在医院躺了几个月才康复。1916年,他作为俄国远征军的一员被派往法国,在布里昂(Brion)港口附近参加了激烈的争夺战,左臂负伤,几乎落下伤残。十月革命爆发后,法国不得已遣返俄军回国,少数优秀的俄国军人被挽留在“法国外籍兵团”助战,马利诺夫斯基因此留在了法国,并以少尉军衔迎来了战争的结束。

一战后,马利诺夫斯基从海参崴返回俄国,穿过高尔察克控制的西伯利亚加入了红军队伍,192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次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马利诺夫斯基再次以“志愿军”身份到西班牙为西班牙政府助战,两年后回国,获颁“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两次到西欧作战的经历毫无疑问磨练了马利诺夫斯基的军事才能,但这段经历在那个敏感的年代里也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苏德战争爆发后,马利诺夫斯基于8月接管了第6集团军从乌曼突围而出的残部,12月份由于在罗斯托夫反攻中表现出色,接过了南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

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南方面军下属2个集团军,第9集团军和第57集团军所受领的任务是保护西南方面军左翼突击集群的侧后安全。由于他们位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内的特殊位置以及德军随后发起的“腓特烈”行动,他们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随后的哈尔科夫战役中,并不幸遭遇了和西南方面军左翼集群一样的命运。

波德拉斯中将所指挥的第57集团军位于两个方面军的交界处,博布金战役集群的左侧,同时也是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东南侧。这个集团军于1941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编成,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中迎来了战火的洗礼。集团军指挥员波德拉斯中将是当时苏军最有经验的指挥员之一,早在苏波战争期间就以27岁的年龄独立指挥一个旅。苏德战争爆发后,他担任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的职务,之后接过了第40集团军的指挥权,一直到接替生病住院的里贝亚舍夫担任第57集团军司令员职务为止。

波德拉斯将军的集团军下属5个步兵师(近卫步兵第14师、步兵第99师、步兵第150师、步兵第317师和步兵第351师),得到了一个独立坦克营(坦克第92营)的支援。近卫步兵第14师在第37集团军编成下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因为表现出色,其番号由原来的步兵第96师改为近卫步兵第14师。其他4个步兵师也均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值得一提的是,步兵第99师曾经于1940年在时任的师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的带领下,从一群乌合之众成为了1940年基辅特别军区演习中铁木辛哥所评论的“红军中最好的一个师”,但现在这个“最好的师”即将走进万劫不复的境地。更加讽刺的是,曾经带领他们赢得荣誉的前师长弗拉索夫,此时正在北面千里以外的诺夫哥罗德西北、列宁格勒南方的柳班,指挥正走向毁灭的突击第2集团军。而弗拉索夫本人则在被俘后投靠德国人,成为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和卖国贼……

波德拉斯的第57集团军右翼,位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南肩角,正对斯拉维扬斯克的是由哈里托诺夫将军指挥下的第9集团军。第9集团军从苏德战争爆发起就在南方面军指挥下作战,它经历了1941年夏秋季苏军在南方向上的大惨败,也参加了1941—1942年冬季南方面军参加的所有两次反攻—1941年11月的罗斯托夫反攻和1942年1月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现在这个集团军被赋予了极为艰巨的任务—阻挡德军可能向突出部南肩角发起的切断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进攻,保障突出部内的苏军部队的后方安全。集团军指挥员哈里托诺夫将军在战争爆发时任南方面军参谋长,自1941年秋季开始就一直指挥着这个集团军。

第9集团军得到了7个步兵师(步兵第51师、步兵第106师、步兵第216师、步兵第333师、步兵第335师、步兵第341师和步兵第349师)、1个步兵旅(步兵第78旅)和3个坦克旅(坦克第15旅和坦克第121旅)来完成这一任务。其中4个番号为3××系列的师均是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后,哈尔科夫战役开始前,苏军重组部队时连同防线一起划拨过来的;坦克第15旅和坦克第121旅则是第一次参战。不幸的是,之后的战局以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面对德军强大的突击集团和漫长的防线,第9集团军的兵力实在是太薄弱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面军的2个集团军加上部署在其后方的骑兵第5军,总共只有58辆坦克,这个数字只比西南方面军一个状态较好的坦克营略多一点,他们也没有得到大量反坦克炮兵部队的支援,再加上兵力不足,只能将各步兵师排成一线,因此没有预备队,这就意味着在可能发生的斯拉维扬斯克方向,德军向突出部南部发起的攻势面前,南方面军的部队毫无抵抗力可言。再回想巴格拉米扬在回忆录中反复宣称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高度重视这一方向,真是莫大的讽刺!

相比强大的突击集团,铁木辛哥留在手中的预备队就略显单薄。西南方面军的预备队中,最为强大的是科瓦列夫上校指挥的骑兵第2军(由骑兵第38师、骑兵第62师和骑兵第70师编成),与之前那个在莫斯科战役中表现极为出色,被改编为近卫骑兵第1军的骑兵第2军完全不同的是,这个新骑兵第2军是1942年1月苏军急速扩编骑兵部队的产物,即将到来的攻势是该军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投入战斗。这个骑兵军被部署在了博布金战役集群的侧后,而剩下的预备队是2个步兵师及3个独立坦克营,其中步兵第277师被放在了库皮扬斯克的第38集团军司令部附近,步兵第343师则位于哈尔科夫东南。在突出部根部用于应对德军准备发起的进攻的预备队只有南方面军的骑兵第5军,指挥该军的普利耶夫将军是当时苏军最好的骑兵指挥官之一,曾在莫斯科城下的冬季反攻中指挥近卫骑兵第2军并表现出色。1942年4月,普利耶夫从格列奇科少将手中接过了组建于1941年12月的,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中表现非常出色的骑兵第5军指挥权,此时骑兵第5军下辖骑兵第30师、骑兵第34师、骑兵第60师和坦克第12旅。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骑兵第5军此时被改称为近卫骑兵第3军,在北面里贝亚舍夫的第28集团军编成下同样参加了本次战役。

1942年春夏之交的苏军士兵有一部分人是经历了1941年惨烈战斗后,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老兵,但更多的是临时动员来的预备役人员或匆忙接受训练后就丢到一线的补充兵。从各集团军下属各师的情况可以看出,尽管有些苏军部队幸运地逃过了合围,但人员却遭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不得不靠训练严重不足的补充兵来凑数。而剩下的部队则是被歼灭后二次组建,尽管顶着前一个富有经验的师的招牌,但战斗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苏军士兵中有很多人来自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连西伯利亚劳改营里的政治犯也被丢进步兵师里填补空缺,甚至连指挥他们的中下级军官也有相当多的人来自古拉格劳改营。重要的是,苏军部队的年龄组成也开始出现两极化,越来越多18—22岁的刚成年人的和出生于1900年前后的中年人被塞进了一线部队中。

以上这些因素可以部分解释为何苏军指挥员,尤其是步兵部队的指挥员会限制自己的下属发挥主动性—因为这些没有经过足够训练的士兵机械接受上级命令行动的结果往往比自由发挥要好得多,但因此造成的部队严重损失就成了不可避免地的事情。

苏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投入的坦克部队也面临着步兵部队所遇到的困难,尽管苏军高层在战前就意识到机械化大兵团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但是有效指挥、控制、补给类似于战前机械化军那样规模的部队显然已经超出了现在苏军指挥员的能力,1941年夏季苏军那些机械化军的命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42年4月初,红军开始组建一系列新的坦克军,由于1942年春夏季战局的影响,这些坦克军还没有完全磨合完毕就被匆忙投入了战斗,坦克军的指挥员也缺乏指挥大型单位的经验。接下来的战事将会血淋淋地证明,这批初出茅庐的坦克军根本不是老练的德军装甲师的对手。

在哈尔科夫战役中,铁木辛哥把装甲部队中的坦克旅分配到集团军中用于支援步兵,另外把2个坦克军集结在第6集团军后方作为突破力量使用。1942年5月,苏军坦克部队在组织、训练和装备上都不能满足战役的要求。坦克旅的规定编制是46辆坦克,虽然铁木辛哥的多数坦克部队都达到了这个水平,但装备十分杂乱。甚至有十几种不同的型号。此时苏军最好的KV-1重型坦克和T-34中型坦克虽然比德军的任何坦克都要好,但参加哈尔科夫攻势的938辆坦克中分别只有80辆KV-1和229辆T-34,大多数坦克是T-60轻型坦克,它们配备的20mm炮根本无法击毁德军坦克,装甲防御也相当可怜。在铁木辛哥的坦克中有五分之一是英国根据租借法案用PQ9/10/11船队运来的,包括117辆“玛蒂尔达”步兵坦克和81辆“瓦伦丁”步兵坦克。这两种坦克的设计思想是将坦克用于支援步兵,行动极其缓慢。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苏军的2个坦克军被塞进了不少这种行驶迟缓、火力薄弱的坦克,由于苏军没有多少英美制坦克的配件,因此这些坦克的机械可靠性很差,出故障后也难以维修。令人惊讶的是,苏军坦克的分配方式极不合理,独立坦克第71营的装备中竟然同时混杂了7种坦克型号,对后勤部队来说这完全是一场灾难!此外,不同型号坦克性能的差距也给战术编组和运用带来了问题,这对原本就经验和训练都不足的苏军坦克部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苏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投入了12个骑兵师,编为4个骑兵军。根据战前1936年制定的纵深战斗理论,当苏军步兵师和支援步兵的坦克旅突破敌军防线后,骑兵和机械化部队应立即进入突破口并进入敌军后方地域,实施纵深作战彻底消灭敌人。1941—1942年苏军的冬季反攻中,由于机械化部队的缺乏,苏军不得不大量依靠骑兵师来完成应由坦克师一级单位完成的纵深突破和扩大战果的任务,但这些骑兵军缺乏必要的重装备来消灭德军构筑坚固的防御支撑点,苏军冬季攻势的战斗过程多次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尽管顶着骑兵军或骑兵师的番号,但实际上1个满编的苏军骑兵师也仅有4619人,1个骑兵军在满编情况下兵力也仅在15000—16000人左右,这点兵力甚至不如一个满编的德国步兵师,火力上的差距则更为显著,骑兵军最大口径的火炮不过是十几门76mm加农炮。从各骑兵军的编制可以看出,只有骑兵第5军和骑兵第6军得到了坦克部队的加强,分别是坦克第7旅的40辆坦克和坦克第12旅的10辆坦克,显然这点数量的坦克相当不足。由于出身骑兵,铁木辛哥更喜欢骑兵部队,但他没有意识到骑兵的使用已经不再像俄国内战期间那样具有震撼性的效果了,骑兵这一兵种已经严重落后于现代战场。

苏军认为,炮兵是战争之神,要尽量集中大量炮火支援步兵在敌军防线上打开突破口。为了支援这次进攻,西南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共得到了1154门火炮和1700门迫击炮,包括224门152mm和253门122mm榴弹炮。铁木辛哥集中40%的炮火用于支援第6集团军,另有31%用于支援28集团军,21集团军和38集团军只得到了有限的炮火支援。按照1940年苏芬战争的标准来说炮火数量令人印象深刻,但从下表可以看出,铁木辛哥的炮兵大部分是射程短的迫击炮和76.2mm炮。要消灭德军防御支撑点需要使用152mm榴弹炮等重型武器,但其数量有限而且弹药也只有后续攻势所需的一半。西南方面军各部队的炮兵状况如下表。

苏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投入的坦克型号情况一览(1942年5月11日状态)

注:有照片显示苏军在此战中投入了美制的M2和M3中型坦克,但在5月11日的统计中查不到对应记录,倒是从大本营预备队调来的坦克第114旅在5月23日拥有M2和M3中型坦克各两辆。

1942年5月12日攻势开始时,西南方面军空军的战斗机在哈尔科夫附近拥有3:1的数量优势,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苏军战斗机的主力是雅克-1和拉格-3,性能较好的伊-16和米格-3各自只有1个团。这些战斗机大致相当于德军的Bf-109F,苏军飞行员缺乏足够的训练和经验来与德国空军的对手们进行有效的对抗。从表面来看,装备着67架伊尔-2强击机团的4个强击机团和拥有20—30架新式佩-2轰炸机的3个轰炸机团在战役爆发时是一支十分有效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力量。可是西南方面军空军将近三分之一的力量是老式的乌-2双翼夜间轰炸机。他们另外一个显著弱点是战役缺乏足够的侦察机(只有4架),这样苏军就无法了解德军预备队的行动。不仅如此,苏军的空中支援在使用上过于分散缺乏协调,使之无法达成战役上的效果。

大本营为这次战役所集结的部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1942年春夏之交时苏军的整体状况,各方面军、集团军的指挥官尽管在之前近一年的惨烈战斗中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作战经验,但大多都是指挥防御战役的经验,具有进攻战役经验的指挥员相对较少,而且他们获得的经验基本来自于西南战略方向于1941—1942年冬季对德军的三次进攻战役:罗斯托夫进攻战役、叶列茨进攻战役和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这这三次战役中,第三次战役中的德军已经精疲力竭,前两次战役中的德军甚至可以用强弩之末来形容,而且三次战役中德军的机动性都因为严寒受到了很大限制,也缺乏强有力的预备队来发起反击。这一次,苏军面临的却是正在从冬季作战的惨重损失中慢慢恢复过来,正准备通过新一轮进攻来证明自身实力的德军部队……

苏军为哈尔科夫战役集结炮兵情况一览

德军部队

由于1941—1942年冬天在苏军的冬季反攻下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但德国国内送来的补充相比巨大的人员、装备缺口不过是杯水车薪,德军不少部队在1942年春季已经变成了大杂烩,由东拼西凑来的来自其他各师的部队组成。由于缺乏缺乏可用部队,大部分步兵师,甚至一部分装甲师都不得不留在前线,无法得到急需的补充和休整,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绝大多数步兵师的步兵团此时都从三营制改为了二营制,下属的炮兵团的每个炮兵连也都从原有的四门火炮改为了三门火炮。装甲师下属的装甲团也被抽走了1—2个装甲营用于补充南方集团军群中损失严重的装甲师。尽管增援部队仍然以相当缓慢的速度从法国和德国国内送来,但这些增援部队又大多被分配给了南方集团军群。

由于将在未来的夏季攻势中担任主攻任务,南方集团军群在获得补充部队方面得到了优先权。但即使如此,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仍然面临着人员和装备紧缺的困境,根据乐观的估计,南方集团军群下属各师在6月份才能获得所需补充数量的80%,为了缓解兵员的短缺,德军高层已经将补充兵的训练时间削减为2个月。马匹的供应也出现了不小的短缺,这对严重依赖马匹的德军步兵师来说将会大大削弱机动力,恶化本来就不佳的后勤状况。雪上加霜的是,机动车辆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德军在冬季战役中共损耗了75000辆各种车辆,在夏季到来之前补充这一巨大的缺口已经大大超出了德国本身汽车工业的产能,即使德军大量征用法国、比利时、捷克和苏联生产的汽车也无法填补这一空缺,同时这些万国牌汽车也因为零配件不足成为了后勤部队的噩梦。为了尽可能减小汽车和马匹短缺所带来的问题,德军高层不得不决定只将那些在夏季攻势中作为矛头的装甲师、摩托化师和步兵师的车辆尽可能补充满编,这也就意味着剩下的师由于机动力的低下,只能承担一些基本的防御任务。而武器方面的情况也很糟糕,虽然从别的集团军群调来了增援,而且大量采用了缴获的苏军装备,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填补武器装备的巨大缺额。德国人采取了和车辆一样的分配方法:主攻部队尽可能补充满员,别的师则通过削减满编数量来使得这些师在纸面上和满编情况相差不大。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德军部队的士气依旧相当高昂,士兵们对他们自身的能力和指挥官的指挥水平充满了信心。时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博克元帅就属于深受德军士兵信赖的指挥官之一。

莫利兹·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弗朗兹·费多尔·冯·博克出生在一个具有坚定的基督教路德教派信仰和强烈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想的传统普鲁士军人家庭,他被培养成为一名具有服从精神的军人,后来他在波茨坦的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接受了军事教育,并在1898年获得步兵军官任命。博克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因他出身贵族且懂得审时度势,使得他得以利用自己的社会和同行关系来实现自己在事业上的野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博克在西线担任连级军官,1916年初升任营长,一战结束后,他留在了魏玛国防军中并通过努力获得了迅速的升迁,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时间里,他在从营长晋升到了军长。尽管他是贵族,但博克的事业在希特勒掌握政权后仍然一帆风顺,这主要是由于他明智地甘当纳粹的侵略工具,他指挥德军参与了1938年对奥地利的吞并,1938年—1939年间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还在1939年9月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入侵波兰。

到1940年春,博克已经成为了国防军中最为重要的将领之一,负责指挥B集团军群,任务是入侵荷兰和比利时。在西线迅速取得胜利后,博克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央集团军群并调往波兰准备参加即将在1941年6月发动的对苏联的入侵。这时,希特勒眼中的博克是一个坚定可靠的指挥官,因此将“巴巴罗萨”行动的主攻任务交给了他。

在东部战线,博克坚持直取莫斯科,公开批评希特勒将装甲部队转向用于消灭基辅包围圈中的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决策。1941年9月30日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终于重新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进攻行动,但却在莫斯科城下遭到失败。当苏军的冬季反攻迫使中央集团军群开始混乱地后退时,希特勒断定博克需要休息,在12月18日解除了他的职务。然而希特勒仍然对博克颇为信任,仅一个月后又将他从后备役中调出,在瓦尔特·冯·赖歇瑙元帅去世后于1942年1月19日接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颇有军事才能,但他的刻板使得他无法成为一名具有个性的军事领袖。在哈尔科夫战役期间,博克正处于其巅峰状态,能够迅速地判断战场形势并及时作出决策。

而德军部队中,在未来的战役中将经受最严峻考验的是保卢斯装甲兵上将指挥的第六集团军。不同于很多其他国防军高级指挥官,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来自普鲁士一个没有军事背景的家庭,而且他开始也没有选择军事生涯,不过当他未能成为一名律师后,保卢斯在1910年申请加入德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一名下级步兵军官参加了在法国的行动,但此后就作为精锐的山地军参谋在意大利、塞尔维亚和凡尔登等地服役。在两次大战之间,保卢斯在魏玛时期的国防军中赢得了“聪明能干的参谋军官”的名声,然而除了在和平时期担任过18个月的营长之外,他缺乏其他岗位的指挥经验。1935年,保卢斯幸运地被任命为装甲兵司令奥斯沃尔德·鲁茨中将的参谋长。在二战爆发时,保卢斯在波兰和西线战役期间担任参谋职务。法国战役后,保卢斯被晋升为中将并升任副总参谋长。1940—1941年冬季他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巴巴罗萨”行动的后勤计划。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保卢斯在头六个月中呆在远离战场的陆军总司令部,这使得他不了解对苏作战的真实情况。12月当赖歇瑙离开第六集团军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后,保卢斯被派往东线。尽管缺乏对装甲部队的指挥经验,他还是被晋升为装甲兵将军并得到了第六集团军的指挥权。保卢斯被认为是制定后勤计划方面的专家,但最适合他的岗位是在德国陆军总部,而不是野战指挥所。对以精心选拔和培养战场指挥官而闻名的德国陆军来说,让一位没有师级和军级指挥经验的军官来负责这样重要集团军几乎让人难以置信。尽管战前保卢斯成功判断出了苏军的战役企图,但在哈尔科夫战役期间,保卢斯表现出他对高级指挥岗位的不适应,特别是在危机之中。博克认为他优柔寡断、行动迟缓,而且对于部队也表现得漠不关心。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从北到南,展开了4个军的部队。最北面别尔哥罗德地区,与苏军第21集团军北翼相对的是汉斯·奥博斯特菲德尔步兵上将指挥的第二十九军,下辖第57步兵师、第75步兵师和第168步兵师。奥博斯特菲德尔自从1905年起就加入了普鲁士王国陆军,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后他留在了魏玛国防军里,晋升到步兵团团长的职务上,之后他指挥第28步兵师并于1940年5月接过了第二十九军。尽管这个军原有的地段并不是苏军进攻的范围,但该军却从第十七军手中接过了位于苏军突破口北翼的第79步兵师的指挥权,并且向南面受到苏军极大压力的第十七军送去了大量增援。第一批到达的增援部队,是来自西里西亚的第168步兵师,这个师从苏德战争爆发起就一直未曾脱离战场,它的及时抵达稳住了德军在苏军北部突击集群北肩角的防御。而来自波美拉尼亚的第75步兵师也送出了属下的第122步兵团以增援苏军刀尖上的德军第294步兵师,这个团也跟随第75步兵师参加了第一年的对苏战争并表现良好。

第二十九军的南翼,正对着苏军北部突击集群主攻方向的是卡尔·施特雷克尔步兵上将指挥的第十七军,该军下辖第79步兵师和第294步兵师,部署在从格拉夫卡到波洛沙亚—大巴布卡之间48公里宽的战线上。施特雷克尔军长也是一个老资格的指挥官,他在1907年加入了普鲁士王国陆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后转入警察部队,从警察少校晋升到少将,之后在1935年回到了军队,1939年接手了第79步兵师,1942年4月,也就是战役开始前1个月,他被晋升为第十七军军长。

施特雷克尔的部队延伸过度,只在战线前方的村庄和集镇上建立了一些由营级规模的守备要点组成的警戒线,他们拉起了带刺铁丝网来延缓步兵进攻,还埋设了一些反坦克地雷,守军主要依靠集中使用自动武器和炮兵来击退苏军的进攻。由于他们在3月开始围攻苏军的旧萨尔托夫桥头堡,这两个师从其他五个师中得到了一些抽调出的营。位于第十七军与第二十九军防线交界处,负责掩护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北端和顿涅茨河前线的,来自萨尔—艾弗尔地区的第79步兵师在本次战役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与第168步兵师配合,防守住了苏军北翼突击集群进攻产生突出部的北肩角。该师自从1941年8月参加战斗起就一直在第六集团军指挥下作战。在战役前,该师得到了第168步兵师下属步兵团的加强,从而使全师的步兵营数量达到了11个。但该师的炮兵部队只有满编的三分之二,而且有一半以上的火炮因为缺乏牵引车辆无法机动。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该师得到了1个下辖2个轻炮兵营的斯洛伐克炮兵团(第31炮兵团)来进行火力支援。在5月11日的战斗评级中,该师被认为只拥有48%的实力,只能承担防御任务。

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当面的第294步兵师正好处在了苏军北翼集团的刀尖上,该师在5月12日早上面对的苏军包括第38集团军的突击集团和利亚贝舍夫的第28集团军,兵力对比十分悬殊,因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尽管如此,该师还是成功地维系住了防线,使之没有在苏军的进攻重锤下崩溃,为第六集团军集结兵力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在5月初第六集团军对下属各师的评估中,该师的作战能力被认为只有37%,因为它只有8个被严重损耗的步兵营。但由于得到了第71步兵师第211步兵团的3个新锐步兵营及同样来自该师的1个炮兵营的加强,该师在5月11日被评为具有满编时86%的战斗力。但是该师本身编内炮兵团的火炮却有75%由于缺乏牵引车辆而无法机动,这也意味着该师也只能承担防御任务。因为第294步兵师的反坦克力量十分有限,只有40门37mm和6门50mm反坦克炮,德军被迫靠前部署炮兵支援反坦克部队,考虑到牵引车辆的缺乏,这些德军炮兵在苏军突破防线后将不得不丢弃火炮。可怕的是,相对德军这点可怜的反坦克武器,他们当面的苏军却有超过300辆坦克。第十七军除了几个战斗工兵营和2门88mm高射炮之外,实际上没有预备队,但从71步兵师调来的赫尔曼·巴恩贝克上校的211步兵团正好刚向294步兵师的513步兵团交接了防务,因此被部署在第294步兵师侧后。

第十七军南翼,坚守秋古耶夫桥头堡的是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炮兵上将指挥的第五十一军,其当面的苏军为莫斯卡连科的第38集团军左翼部队。赛德里茨是一名炮兵出身的军官,一直在炮兵部队中服役。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接过了第12步兵师,带领该师参加了北方集团军群第一年的战事。赛德里茨在1942年4月带领一个由2个轻步兵师为核心组成的“赛德里茨集群”,成功地解围了德米扬斯克附近的德军第二军的10万人马,从而成为当时德军的英雄人物之一,被誉为“德米扬斯克之狮”,在哈尔科夫战役前4天,他刚刚接手第五十一军。

第五十一军此时下属第44步兵师、第71步兵师和第297步兵师。第297步兵师位于旧萨尔托夫桥头堡的南面,自“巴巴罗萨”行动发起以来就一直在南线作战。该师在5月11日的评估中认为拥有满编83%的战斗力,下属9个步兵营和满编的炮兵团,附加2个重炮连。不过炮兵团的火炮因为车辆不足,只有45%可以机动。该师被认为可以执行有限的进攻任务(德军评估中的二级)。

而此时仍然坚守着巴拉克列亚地区,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第44步兵师是一个即拥有悠久历史,也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精锐部队。该师下属的第134步兵团为原奥地利第4步兵团,该团最早是在1696年根据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命令由时任德意志骑士团大团长(就是著名的条顿骑士团)所组建的,是当时德国国防军中少有的拥有自己袖标的精锐部队。该师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表现一直非常出色,曾在波兰战役中一天之内推进了30余公里。1942年1月的冬季战事中,该师死守巴拉克列亚,挫败了苏军多次夺取该地的尝试,使苏军扩大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北肩角纵深的计划成为了泡影。该师在得到了来自第62步兵师的1个步兵团和其他各师抽调来的步兵营后,总兵力达到了16个步兵营,炮兵团也齐装满员,但只有60%可以机动。此外,该师还得到了8个重炮营加强。不幸的是,这些重炮都因为没有牵引车辆而没法机动,该师在5月11日被认为有满编80%的战斗力,适于执行有限的进攻行动。

与第六集团军其他的步兵师不同,第71步兵师由于在参加基辅战役时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之后被送回法国休整,直到1942年4月才返回东线,逃过了东线的第一个冬天。该师此时人员、武器装备和车辆马匹都基本满编,状态绝佳。该师的到来将帮助第六集团军在战役的起始阶段挡住苏军的进攻。

在第五十一军的右翼是瓦尔特·海茨大将的德军第八军。64岁的老军长海茨将军资历比他的上司保卢斯要老得多。他早在1898年就加入了西普鲁士第2炮兵团,1937年就晋升到了炮兵上将!自1939年10月起就开始指挥第八军,这个军在1942年3月从法国调到了第六集团军指挥下。其当面苏军为戈罗德尼扬斯基中将指挥的第6集团军。该军包括第62步兵师、第454保安师和匈牙利第108轻步兵师,他们部署在从立格维卡到上彼什金之间75公里宽的战线上。第六集团军自2月以来就在这个地段上陷入了困境,新防线的建立困难重重。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军地段上的主要战线居然由第454保安师把守,这个师从德军入侵开始就在乌克兰参与反游击作战,1942年1月7日被派往前线时并未做好参加一线战斗的准备。5月11日时,该师兵力仅有6097人。根据海茨在4月30日向保卢斯提交的一份报告,该师2个保安团下属的各步兵连平均只有20—40人。而第610保安团主要由中年人组成,在海茨看来就是单纯用于防御作战都不合格。保安部队装备着陈旧的德制武器和缴获的苏制武器,包括35门37mm反坦克炮和16门苏制45mm反坦克炮。为了对付苏军的重型坦克,保安部队的37mm反坦克炮还得到了配发的10发41型反坦克榴弹。

海茨最强大的部队是第62步兵师,但该师原有的步兵团和炮兵部队被抽调一空,师部指挥着来自不同步兵师的3个步兵团,这些部队是在冬季作战期间调拨的。这3个团防守着31公里宽的战线——相当于德军条令规定的防线长度的三倍。该师目前只有3个轻型炮兵营和1个重型炮兵营,而且其中只有60%可机动。不过第62步兵师当前的人员数量是满编的,且相对而言拥有更好的反坦克武器,包括12门50mm反坦克炮、6门47mm反坦克炮和58门37mm反坦克炮(配发100发反坦克榴弹),因此该师在5月11日评级中也被认为可以执行有限的进攻行动。

在4月投入战斗的匈牙利第108轻步兵师是第六集团军的惟一一个轴心国同盟军师,负责掩护第八军左翼。该师只有6个步兵营和1个德国轻炮兵营。德军的战斗评级认为该师只有满编时45%的实力,只适合防守。更糟的是,士兵们所受的训练只适合进行后方警戒任务。不仅如此,匈牙利军队的装备也很差,他们使用缴获的比利时造47mm反坦克炮和100mm捷克造榴弹炮。但海茨的报告中称该师士气高昂,事实证明该师在之后的战役中表现相当出色。总的来说,海茨的司令部指挥着21个步兵营,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不足以守住其防线。由于第八军防守地段上地形平坦开阔,博克调给海茨2门88mm高射炮,并答应如有必要还可调拨。由于海茨没有兵力组建自己的预备队,因此第113步兵师和第244突击炮营的21门StuG III突击炮被部署在他的司令部后面20公里处,这两支部队是保卢斯留着用于进行“腓特烈”行动的。

在战线后方,保卢斯手中拥有2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作为预备队。来自柏林的第3装甲师是一支老牌劲旅,在古德里安将军指挥下的第二装甲集群(后第二装甲集团军)指挥下参加了1941年的战事。大名鼎鼎的莫德尔将军曾担任该师师长直到1941年10月,在他的指挥下,该师在基辅战役中担任北翼德军的矛头,一天之内突进100余公里,创下了当时的部队推进速度,之后该师与南翼胡贝将军所指挥的第16装甲师会合,一举包围苏军,奠定了胜局。该师在布赖特将军的指挥下于1942年3月被调到了南方集团军群,经历了旧萨尔托夫桥头堡的恶战后正处于休整。

第23装甲师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一支后起新秀。该师1941年9月组建于法国,因此此时的师徽是埃菲尔铁塔。这个师刚刚到达东线1个月,即将到来的哈尔科夫战役是他的初战。该师与第3装甲师一起,被部署在哈尔科夫城周围。第113步兵师同第71步兵师情况类似,尽管在第六集团军指挥下参加了东线最初几个月的战斗,但因为在基辅会战中损失不小而被送回德国国内休整补充,1942年1月该师重返东线,原定用于克里米亚,但由于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中,苏军突破了第六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交界处的防线,该师部队因此被用于填补此处防线,该师在那里作为第六集团军的预备队参加了哈尔科夫战役。

最后,作为“蓝色行动”发起前德军调来的增援部队之一,第305步兵师在苏军攻势发起时正慢慢抵达第六集团军的防守地段,他是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少有的几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该师的部队正好赶上了防守克拉斯诺格勒的战斗。第336步兵师和第376步兵师在5月中下旬才慢慢抵达前线,错过了战役开始时德军防御的阶段,当这两个师抵达时,战事大局已定,因此没有参加特别激烈的战斗。第六集团军的集团军、军一级直属的独立单位还包括1个突击炮营(第244突击炮营)、23个重炮连、3个战斗工兵营、12个建设营、4个筑路营和3个架桥营等单位。

作为主攻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下属的兵力相比第六集团军要略多一些,由于霍特及第十七集团军指挥部应对苏军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所表现出的无能,博克认为他们已经因过度疲惫而丧失了斗志,所以在1月28日命令将第十七集团军置于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团军指挥下,从而构成了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

集群指挥官兼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大将来自黑森的一个贵族家庭,1904年作为一名炮兵军官参加普鲁士军队。克莱斯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东西两线的骑兵部队中服役,既当过参谋军官也担任过指挥职务。战后,他指挥过1个步兵团,后来又担任第2骑兵师师长,但他不像博克那样过得顺心如意,1938年2月,骑兵将军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因反对弗立契事件被迫退役。二战爆发时克莱斯特被重新召回现役,在波兰战役中扮演了一个一般角色。不过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中他却成为了引人注目的重要角色,在“镰割”方案中,他指挥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冲向英吉利海峡,一举包围了在比利时的法军主力和英国远征军。

1941年4月,克莱斯特所部改编为第一装甲集团军,攻入了南斯拉夫和希腊,而后又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冲过乌克兰,于1941年9月在基辅与其他部队协同完成了对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合围,在1月底消灭了西南方面军主力。与大多数同僚不同,克莱斯特的部队1941年底在罗斯托夫被击退,不得不后撤到米乌斯河一线后,他仍然留在指挥岗位上,并没有像古德里安和霍普纳那样被希特勒解职。在哈尔科夫战役期间,克莱斯特是国防军中最有经验的大型装甲部队指挥官并对机动作战有着透彻的理解。克莱斯特是一位积极进取的指挥官,博克注意到他总是准备发动进攻。

集群下属的2个集团军中,第一装甲集团军下属克斯弗雷希集群和第三摩托化军,同时直属第16装甲师、第60摩托化步兵师和第389步兵师作为集团军预备队(5月12日时的编制)。克斯弗雷希集群是以第十一军为核心组建的,同时还负责指挥罗马尼亚第六军。克斯弗雷希本人自1940年3月起就开始担任第十一军军长一职,可谓经验丰富。第十一军下属的惟一一个德国师,德军第298步兵师与这里大多数久经战阵的步兵师一样,自“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就跟随南方集团军群作战,该师在5月初仍然没有从1月冬季战事中所遭受的重创走出来,此时该师的第526步兵团又被抽调,作为补偿得到了第68步兵师的第196步兵团和188步兵团一部,勉强凑够了8个步兵营,但该师的炮兵情况非常糟糕,只有满编数量的一半。机动车辆和马匹极为缺乏,因此在5月18日的第一装甲集团军评估中,该师被评为四级——战力评估最低的一级,只适合执行有限的防御任务。而罗马尼亚第六军下属的的4个罗马尼亚步兵师,共有约48000人,这些罗马尼亚部队在1941年的战役中没有得到什么战斗经验,而且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和炮兵,罗马尼亚步兵师装备着37mm和47mm反坦克炮,这两种武器都无法有效对付苏军的T-34坦克。罗马尼亚师的炮兵主要装备着24—36门轻型75mm火炮和16—24门100mm的榴弹炮,与德军的师属炮兵相比,他们显然缺乏重火力。

第三摩托化军是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的王牌,马肯森将军指挥的该军在之前对苏战事中表现异常突出,曾在边境交战时击退了西南方面军集中主力机械化军发起的大规模反击,之后一路推进到罗斯托夫,只是因为苏军反击导致友军后撤,腹背受敌之下,不得不于1941年11月底撤出该城。埃伯哈德·冯·马肯森骑兵上将是一战时期德军名将,被誉为一战中德军最优秀野战指挥官之一的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之子,1908年起担任骑兵军官。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之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主要担任参谋职务。尽管他表现出了其家传的军事才能,但马肯森跟保卢斯一样,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缺乏大部队的指挥经验。但是在“巴巴罗萨”行动中,马肯森指挥的第三摩托化军充当了克莱斯特将军麾下第一装甲集群矛头的角色,在布罗迪、乌曼和基辅等一系列战役中表现出色,马肯森在哈尔科夫战役期间表现出了对时机和部队的掌握能力,能充分利用手边的部队取得重大胜利。

第三摩托化军在5月12日下属第1山地师、第14装甲师和第100轻步兵师。兰茨将军指挥下的第1山地师是德军第一个山地师,自波兰战役起就表现一直非常出色。尽管该师在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作战评级中处于二级(具有有限进攻能力),但该师的2个山地团都齐装满员,而且得到了由古格里格莫伯爵巴伯·狄·卡瑟尔莫拉诺指挥的1个意大利骑兵集群支援,这个集群由两个骑兵营和一个意大利山地营组成。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德国步兵营加强了该师,使得该师成为一支实力不俗的劲旅。第100轻步兵师也在之前的东线战事中表现不错,此时该师下属10个步兵营,包括来自第369克罗地亚步兵团的3个营。这10个营中有7个营在5月18日的战斗评级被评为一般,剩下3个被认为比较弱。该师的炮兵团没有装备重炮,轻型火炮数量也只有满编的一半,不过得到了第369克罗地亚步兵团下属的第369克罗地亚轻型炮兵营的支援。总的来说,该师的战斗评级也是二级,只适合执行有限的进攻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克罗地亚步兵团,其成员大多来自乌斯塔沙这一克罗地亚纳粹组织,该团自1941年10月起就一直跟随第100轻步兵师作战。

第三摩托化军的主力是第14装甲师,该师于1940年8月改编自第4步兵师,在第一装甲集团军指挥下参加了东线第一年的战事。该师在苏军进攻的时候正忙着重组为3个战斗群,下属第36装甲团、第103摩步团和第108摩步团,在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作战评估中同样被评为二级。与该师类似的是此时作为第一装甲集团军预备队,之后5月15日按原计划调回第十七集团军第四十四军参加“腓特烈”行动的第16装甲师。在富有经验的师长汉斯·瓦伦丁·胡贝指挥下的该师是一支老牌劲旅,曾在基辅会战中作为南方集团军群的先锋与来自中央集团军群第二装甲集群的第3装甲师会合封闭了包围圈。巧合的是,在即将到来的战役中,该师再一次和第3装甲师会合包围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内的苏军部队,虽然在突出部内的不少苏军指挥官成功地逃过了上一次的基辅合围圈,但却没有能够逃出这次的包围圈。

第三摩托化军手中的另1个机动师是第60摩托化师,有趣的是,尽管这是1个属于德国陆军的师,但它却是由成员多为前冲锋队成员的2个但泽地方警察团所组成的埃伯哈德旅于1939年改编而来。该师自参加对苏战争以来,一直在第一装甲集团军指挥下作战,1942年5月,该师下属的第92摩步团和第120摩步团都缺编一个营,炮兵只有编制数的75%,被认为可以执行有限的进攻行动。

与第六集团军类似,第一装甲集团军也有大量直属部队支援战斗,在战役发起阶段,该集团军直属部队和各军军直属部队中共有14个德国炮兵连和18个罗马尼亚炮兵连,分属于德军的第46炮兵营、第65炮兵营、第607炮兵营、第731炮兵营、第844炮兵营和罗马尼亚第1炮兵团。非常神奇的是,这些炮兵连居然都不缺乏车辆和马匹,而且数量基本满编!第245突击炮营此时拥有21辆三号突击炮;3个摩托化反坦克营中,第525营1连有6辆黄鼠狼2型自行反坦克炮,第670营有12辆黄鼠狼2型和9辆1号坦克歼击车;除此以外,集团军拥有4个满编的陆军属高炮连、空军的第25高炮营、2个摩托化工兵营、9个建设营和1个架桥营。

第十七集团军此时的指挥官一职由汉斯·冯·萨尔穆特步兵上将代理,该集团军下属的第四十四军和第五十二军参加了之后的战斗。5月12日,马克西米利安·德·安格利斯炮兵上将指挥下的第四十四军下属第68步兵师、第257步兵师、第384步兵师、第97轻步兵师和第101轻步兵师。军长安格利斯炮兵上将的履历则十分丰富多彩,他是奥地利军官,1889年出生于布达佩斯,1910年加入了奥匈帝国陆军。在意大利战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且在1918年11月战败时被意大利人俘虏。之后他参加了战后的奥地利联邦陆军,并在1934年组建了一个非法的纳粹团体“国家社会主义士兵联盟”。安格利斯带领该团体在1938年的德奥合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指挥第76步兵师参加了东线第一年的战事,在苏军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达到高潮的1942年1月26日,他接任第四十四军军长的职位。

第四十四军下属的各师中,第68步兵师,第295步兵师和第97轻步兵师都在之前一年的东线战事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第384步兵师和此时作为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预备队,部署在第十七集团军后方的第389步兵师一样,都是德军第18批次新组建的步兵师。第384步兵师组建于1941年10月,而第389步兵师组建于1942年2月!因此两个步兵师尽管齐装满员,但都非常缺乏作战经验。基于这一点考虑,在计划“腓特烈”行动时并没有打算让这两个师集体参加,只是由于战事胶着兵力紧迫,不得不将这两个师拉了上去。

有趣的是,同第100轻步兵师情况类似,第68步兵师也得到了1个外籍步兵团级单位的支援—来自比利时南部瓦隆地区志愿者组成的第373步兵团。第68步兵师在5月12日只有7个步兵营和10个炮兵连,被认为只能承担防御任务。第257步兵师参加了1月在这一地区的战事,死守住斯拉维扬斯克,有效地控制了苏军突破口南肩角处的纵深。在3月28日向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递交的报告中,该师宣称在之前的70天里打退了苏军180次进攻,击毙12500名苏军,打残了苏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尽管战果存在一定水分,但是该师的伤亡也能够证明战斗的惨烈:948人阵亡、1663人受伤、1689人冻伤,总计损失兵力4300人。 此时该师下辖包括第500惩戒营在内的8个步兵营和4个炮兵营,在战斗评级中被评为二级,具有有限进攻能力,其右翼是第四军的第295步兵师。

第97轻步兵师和第101轻步兵师均组建于1940年12月,相比正常的步兵师而言,轻步兵师只有两个步兵团,因此在同是满编的情况下要比步兵师战斗力略弱一些。这两个轻步兵师在5月17日都有6个步兵营和基本满编的炮兵团,不过第101师的炮兵团缺编一个重炮营,两个师的战斗评级也都是适合执行有限进攻任务的二级。

欧根·奥特步兵上将指挥的第五十二军直到5月16日才被抽出来占据第四十四军右翼的地段,用于在“腓特烈”行动中掩护第四十四军不断变长的右翼,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该军从第四十四军得到了第101轻步兵师和第257步兵师。这两个军也拥有一些直属部队来支援下属部队,包括3个炮兵营(其中2个摩托化,1个马匹提供牵引)、2个高炮营、2个战斗工兵营、1个筑路营、1个架桥营和2个建设营。

总而言之,在“腓特烈”行动中的德军已经剑盾俱残。第六集团军步兵师的平均防线长度约18公里。有些部队的防线还要更长,如62步兵师的战线就长达31公里。根据德军防御条令,一个满编步兵师的防御正面为8到10公里,条件允许时至少应以一个营为预备队。然而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战斗之后,很多德军步兵师已经减员到核定编制的三分之二。如在第9步兵师的三个步兵团中,第429步兵团此时的兵力为满编的58%,第212步兵团此时的兵力为满编的72%,仅靠补充兵根本无法有效补充这些损失。1942年3—4月间,第79步兵师遭受了1400人的伤亡,却只得到了1000人的补充,其中仅有5名军官。因此,第六集团军缺乏防守绵亘战线的足够部队和武器,南面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由于战事一直不断,情况更差。作为替代,德军部队在冬季战役中依托构筑工事的村庄采取要点防御,并在春季继续采用这一战术,通过把营级规模的部队集中在由战壕、带刺铁丝网和地雷环绕的村庄中,用相对较少的部队来控制关键地形,但其代价则是经常遭到苏军部队的包围。

尽管德国陆军在1941年6月与苏联的KV-1和T-34坦克遭遇时,因装备的37mm和50mm反坦克炮根本无法摧毁它们而深感震惊。但过了11个月后,德军部队的反坦克能力依旧没有太大改善,第一批75mm反坦克炮在6月以前还无法达到预期性能。在即将到来的战役中,第六集团军仍然要依靠自己的师属炮兵和空军的88mm高射炮来对付苏军重型坦克。供37mm反坦克炮发射的41型成型装药榴弹数量不多(每个师有10—100发),而且对移动目标作用有限。为了防止部队发生类似于1941年的“坦克恐慌症”,第六集团军从4月开始在经过挑选的步兵部队中进行近距离反坦克的专门训练。

1942年5月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师平均拥有20—30门37mm反坦克炮和10门50mm反坦克炮,不过防守巴拉克列亚的第44步兵师拥有62门37mm反坦克炮和5门50mm反坦克炮。少数师,如第3装甲师配发了12门缴获的苏制76.2mm炮,这种炮性能很好但弹药不足。为了对付苏军的重型坦克,汉斯·瓦伦丁·胡贝少将的16装甲师得到了4门100mm口径的s.K18加农炮和1200发100mm炮弹,可以在1000米—1500米的距离上击毁KV-1坦克。然而,典型的最后一道反坦克防线仍然由转而对付地面目标的空军88mm高射炮承担,这种大型武器一旦暴露就会显得十分脆弱,不过它可以击毁任何苏军坦克。但由于对面的苏军集结了近1000辆坦克来进攻德军阵地,在兵力最为悬殊的地段,在第六集团军第八军防线上,德军的150门反坦克炮将面对苏军压过来的近500辆坦克!而这150门反坦克炮绝大多数都是早就落伍,被称为“陆军敲门装置”的37mm反坦克炮!对德军来说幸运的是,苏军参战的坦克中有超过一半数量的都是装甲薄弱的T-60坦克,老式的BT快速坦克和T-26坦克,这减轻了德军的反坦克压力。

在哈尔科夫战役作为德军攻势的刀锋有4个装甲师(第3装甲师、第4装甲师、第16装甲师和第23装甲师),共计421辆坦克,分属11个坦克营。每个师还有1个乘坐装甲运兵车的步兵营和2—3个乘坐卡车的步兵营。装甲师以合成战斗群的形式参加战斗,通常包括坦克、步兵、工兵、反坦克兵、炮兵和高射炮兵,甚至还可以组建规模更小、作战效能更高的合成突击群。例如第3装甲师的施密特·奥托战斗群由第6装甲团团部连、第6装甲团第3营的50辆坦克、1个乘坐装甲运兵车的装甲掷弹兵营、1个摩托化战斗工兵连和1门FH18型150mm步兵炮组成。1942年,德军中下级部队的战术技巧,尤其是装甲部队的战术技巧正处于巅峰状态,经常可以用质量来弥补数量和装备的不足。

1942年5月,大多数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师的兵力都只有核定编制的50%—60%,不过新组建的23装甲师是满编状态。在4个装甲师中,三号坦克占三分之二,而四号坦克只占20%,南方集团军群在苏军进攻前还接收了大约112辆装备着长身管50mm口径KwK39 L/60炮的三号J型坦克和17辆装备75mm的KwK 40 L/43炮的四号F2型坦克。这些改进后的坦克可以与苏军的T-34坦克一战。对大多数使用短身管火炮的三号和四号坦克来说,通过使用75mm的Gr.38Hl型成型装药破甲弹也有一定几率摧毁或瘫痪苏军T-34或KV-1坦克。此外,第六集团军的第244突击炮营和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的第245突击炮营各有21辆短身管的三号突击炮。此时的三号突击炮通过使用75mm的Gr.38Hl破甲弹也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第60摩步师还在战役中配属了1个有14辆黄鼠狼II型坦克歼击车的反坦克连(来自第670反坦克营)。

南方集团军群参加战役的几个装甲师坦克数量在战役中变化如下表:

第14装甲师

第16装甲师

第3装甲师

第23装甲师

数据出处:William Russ 《Operation Fridericus》,P168

到1942年春,苏德战场上德国空军的空中支援是根据主攻方向的需要,要么提供全面支援要么一点没有,仍然是以集中使用的方式以期达到战役效果。1942年5月初,乌克兰地区的空军主力用于支援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亚的刻赤半岛攻势,第四航空队只留下了少量部队用于掩护哈尔科夫附近的空域。当铁木辛哥的攻势开始时,以哈尔科夫为基地的第77战斗机联队第3大队只有7架Bf109F,但这支经验丰富的部队刚刚结束了在奥地利为期六周的休整,全面更新了装备。在战场遮断方面,第四航空队起初依靠第27轰炸机联队第3大队和第55轰炸机联队第2大队的共计60架He-111H轰炸机。在苏军开始哈尔科夫攻势时,所有Ju-87“斯图卡”和Hs-129对地攻击机都在支援曼施坦因,这就意味着德国空军的近距离空中支援能力在战役开始时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当各飞行中队从克里米亚返回后,德国空军的近距离空中支援能力就具有了压倒优势。此时德军在这一地区的Bf-109F战斗机性能远超苏军的相应飞机,一旦获得这一地区的制空权,第77攻击机联队的100架Ju-87“斯图卡”就蜂拥而至,在开阔的地形上将苏军炸成碎片。铁木辛哥也低估了德军针对顿涅茨地区苏联桥梁的战场遮断能力,He-111和Ju-88水平轰炸机严重地削弱了苏军的交通线并孤立了战场上的苏军。此时德军的空地协同能力正处于巅峰状态,而德国空军的“飞行炮兵”实际上成为了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

北部突击集群地段

南部突击集群地段(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双方兵力配置,1942年5月11日

苏军用水桶手动给一辆BT7坦克加油

隶属于坦克第13旅的伪装良好的一辆T-26和一辆BT-2,拍摄于1942年4月

近卫坦克第5旅的官兵正在伪装他们的坦克

克斯弗雷希集群(德军第十一军)指挥官约阿希姆·冯·克斯弗雷希步兵上将

第五十二军军长欧根·奥特步兵上将

第十七集团军代理司令汉斯·艾伯哈德·库尔特·冯· 萨尔穆特步兵上将

第四十四军军长马克西米利安·德·安格利斯炮兵上将

苏军的侦察兵骑着缴获来的德制宝马R12摩托车准备侦察。

一辆八吨半履带车正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一门属于德国空军某高炮营的Flak36型88mm高炮

仓促进行战前突击训练的苏军步兵部队

一门被往前线的M30型122mm榴弹炮

开往前线的苏军补充兵

德军在当地的一个战地厨房

德军第3装甲师第394摩托化步兵团的全体军官在1942年春天的合影

第五十一军军长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炮兵上将

德军第八军军长瓦尔特·海茨大将

第二十九军军长汉斯·冯·奥博斯特菲德尔步兵上将

第十七军军长卡尔·施特雷克尔步兵上将,后在斯大林格勒被俘 aBZmeF8nGjQW0cAh9g3RdCSItk8pxeOOn1d3KR4vbenA8pBoziL+z/adOzfN58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