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苏军策划哈尔科夫攻势

“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赋予我们这个任务,这一点就决定了胜利已经跑不掉了!”

——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尼基塔·赫鲁晓夫,在1942年3月20日召开的军事委员会会议上

1942年早春,苏德两军最高统帅都在寻求翻盘机会,夺取战略主动,完成1941年未曾完成的战略目标。德军的决心并未因冬季战役的失败而受挫,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人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意图过于庞大、兵力过度伸展、天气过于恶劣。德国人审视了他们的战略选择,努力制订一个可实现的战略目标。他们得出了发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同样的结论——可以在军事上击败苏联,但必须摧毁红军,夺取俄国人的经济与政治要地。就像1941年那样,希特勒确信将德军力量集中到苏联南部是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

经过德军最高统帅部内大量激烈的辩论之后,希特勒最终定下了战略目标、战役优先度与未来行动的次序。他决定,一旦德军从损失惨重的冬季战斗中恢复过来,便继续去年夏季的攻势。在1941年,德军沿三条战略轴线,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进军;1942年的情况将与之不同,德军会在南线集中力量,攻入经济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顿涅茨盆地,抵达斯大林格勒以西的顿河弯曲部,再向南进入石油资源丰富的高加索地区。这是一次协同进军,通过这样广大的地域,沿途所经均为相对平坦、看上去适合于装甲战的地形,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将会令1941年夏季的壮观场景重现,使数量众多却又欠缺机动性的苏军落入一个规模巨大的包围圈。在此之后,苏军的防御力量既已削弱,德军就可以撬动苏军对列宁格勒的掌控,或许还可以再次向莫斯科发起进攻,将苏联的首都纳入手中。

这就是“蓝色”方案的源起。德军最高统帅部在这个计划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上上下下再次笼罩在一种过度乐观的氛围之内,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方案将最终会给德军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希特勒在4月5日批准了“蓝色”方案,其执行文件第41号指令为夏季战役确立了两个目标:“决定性地摧毁苏军防御力量,并尽可能地剥夺其进行战争所需的资源。”希特勒尤其希望占领列宁格勒,并突破顿巴斯、进入顿河弯曲部和高加索地区,以获取珍贵的原材料,特别是石油。

德国人一面为如何实现这样宏大的目标而苦恼,一面为“蓝色”方案准备了Ⅰ—Ⅳ号四个变种,以便适应战役的逐渐实行。

斯大林和苏军大本营考虑到1941年末到1942年初在莫斯科地域的艰苦战斗,计划在1942年春、夏两季继续将战略重心置于莫斯科战略轴线上。大本营成员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大将日后回忆了斯大林的战略思路:

“斯大林相信德国人在1942年夏季将具备在两个战略轴线上同时发动进攻作战的能力,这两个轴线最可能是莫斯科和南线。至于西北方向和北方向,德军很有可能只发起一系列小规模进攻以设法改善战役态势。他最关注的是莫斯科轴线,德国人在此集中了超过70个师。”

在对德军高超战役、战术技巧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红军总参谋长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提议沿莫斯科轴线实行谨慎的战略防御,希望藉此削弱德军后再发动攻势。朱可夫与其意见一致,但如同1941年5月,他提出了更急躁的进攻方案,目标为仍陷在莫斯科西部勒热夫—维亚济马突出部内的德军力量,以完成冬季攻势中没有完成的摧毁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任务。

时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的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中将也赞同沙波什尼科夫的看法。他也意识到对红军来说,1942年春最为现实的任务是 “实行暂时性的战略防御,通过一系列准备充分的防御战来削弱敌人,打乱德军的进攻方案,从而为红军反攻创造必要的条件。”

尽管三位斯大林的战略顾问都提倡保持谨慎,但斯大林本人却受更积极冲动的前线将领的影响,最后做出了过于乐观的决定。

后来在回忆录中,华西列夫斯基阐释了统帅部关于夏季战役最终方案的根据。所有苏军高级决策者都承认,尽管在冬季已将德军赶离莫斯科,对方部署在首都附近的70个师仍然是一个严重威胁。此外所有大本营成员,以及下属方面军司令员,一致坚信敌人在晚春或夏季的主要攻势一定会在莫斯科方向。问题在于,红军应如何采取最佳行动挫败这场攻势,重新夺回在严冬时节丧失的战略主动。斯大林的主要顾问,尤其总参谋部的军官们都害怕这样的状况,即不成熟的行动只会正中德军下怀,白白将仍然脆弱的苏军突击集群送进经验丰富、休整充分的德军机械化部队口中。一旦苏军突击集团在这样一场代价高昂的攻势中灰飞烟灭,德军就能重复他们1941年夏的成功,只是其出发地将远较去年更为深入。

然而,斯大林将这些都置之脑后。他认为可以利用德军在冬季失败中遭受的士气打击,提早进攻使其措手不及,并使德军无法在春季完成休整和补充。至于德国人在莫斯科轴线策划战略行动的问题,斯大林认为苏军只要在其他方面取得胜利,就能削弱德军可投入主要方向的力量。朱可夫在1941年5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就曾提出要先发制人,在冬季反攻的鼓舞下,斯大林决定采纳朱可夫的建议,以抢先行动来改善态势,但他拒绝了朱可夫在莫斯科方面发起进攻的计划。

从首要军政顾问那里听取意见之后,斯大林最初指示大本营和总参谋部让红军准备进行“积极地战略防御”,但却无视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其他总参谋部成员的劝告,命令总参谋部和方面军司令部在其他7个方面军地段计划实施“局部”攻势,范围从波罗的海延一直黑海,尤其是在克里米亚和哈尔科夫、利戈夫—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列宁格勒和杰米扬斯克这些在他看来德军兵力最薄弱的地方。苏联南部的攻势很对斯大林的胃口,红军冬季反攻取得的惊人胜利,尤其是在罗斯托夫与哈尔科夫附近(即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这使他确信进攻将会取得不小的战果。因此他命令在3月于哈尔科夫地域重新发动试探性进攻,作为未来更大规模战役行动的前奏。

大本营于2月底向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下达了进攻命令,如本书之前所述,按照命令莫斯卡连科中将的第38集团军在3月7日攻击了德军在哈尔科夫以东,沿北顿涅茨河在旧萨尔托夫附近的阵地,经过激战在河对岸建立了一处阵地。在接下来的4天内,第38集团军的部队持续作战,将桥头堡纵深扩展到8公里,然而之后直到4月初战斗结束,集团军也没能再进一步。同时在南方,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攻击了北顿涅茨河东岸防御巴拉克列亚的德军,结果并不成功。德国人牢牢守住巴拉克列亚,防御着北顿涅茨河东岸秋古耶夫与巴拉克列亚之间的一处桥头堡。这次攻势虽然规模不大且战果有限,却成功吸引了斯大林的注意,使他确信更为强大的苏军未来将能够在哈尔科夫地域取得更为显赫的胜利。铁木辛哥也认识到他稍后可以采取一场大规模行动,他和参谋们最为热衷的是从旧萨尔托夫和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分别向哈尔科夫南北发起进攻,然而,考虑到此前在尝试清除德军秋古耶夫桥头堡时遇到的挫折,最终决定在计划中避开这处关键性的桥头堡,没想到由此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1942年3月初,斯大林指示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基于大本营战略意图准备一份报告,说明对下属各方面军防区内战略和战役态势的评估,以及战略方向司令员对春—夏季战役行动的看法。接到命令后,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聚集到沃罗涅日的司令部,其成员包括战略方向司令员兼西南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中将、战略方向军事政委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西南方面军参谋长保尔·伊万诺维奇·博金中将。委员会首先听取了铁木辛哥对局势的评估,进而讨论战略、战役态势,战略方向下属部队的情况,以及应如何行动以贯彻大本营的战略。

以讨论结果为基础,铁木辛哥命令巴格拉米扬起草一份报告,内容包括战略方向计划中的战役构想、具体任务、攻击部队编组和预备队请求,还有人员及物资的补充。参考战略方向情报部长提供的详细分析,巴格拉米扬和博金共同完成了报告。

在3月15日,基于斯大林的最初指示,总参谋部也为计划中的战役完成了初步构想,包括实施积极战略防御,组建预备队,进而沿莫斯科—斯摩棱斯克轴线发动一次决定性攻势。沙波什尼科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呈交了这份报告,后者予以批准。同一时间,各战略方向司令员也提交了各自春季攻势行动的意图,其中也包括过度乐观的铁木辛哥。综合考虑后,斯大林得出了最终的战略决定,根据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决定如下:

“与转入战略防御同时,我预计在一系列轴线上发起局部攻势以巩固冬季战役的胜利,改善战役态势,夺取战略主动性,并且打乱德军对夏季新一轮攻势的部署。”

斯大林认为这样的一些行动将使红军在夏季发起全线——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反攻时,准备得更加充分。华西列夫斯基讽刺性地评论说, “同时进行防御和进攻将被证明是这项决定中最为失败的部分”。

在3月剩下的日子,大本营研究了战略方向和方面军司令员们提出的详细战役计划。有关行动的发起与责任方面,司令员们在各自的回忆录中都有讨论,其中不乏各种辩白与推卸责任,然而现在的资料已足够为将苏军推入哈尔科夫灾难的决策过程理出线索了。

铁木辛哥是攻势行动最热心的支持者。3月20日,他在前进指挥部召开了第二次计划会议,讨论行动的实施细节,与会成员包括战略方向参谋部和下属各方面军、集团军司令员及政委。铁木辛哥宣读了由巴格拉米扬和博金准备的态势评估,两位参谋长会后将前往莫斯科对此进行说明。之后,铁木辛哥又描述了西南战略方向所面对的战略及战役现实,提出了对未来战役行动的基本看法,接着宣布说斯大林已经批准了进攻方案,现在可以开始着手制定进一步的详细计划。参谋长巴格拉米扬随后发言,对前线现状进行了分析,他的这一分析将被呈送至大本营。

根据莫斯卡连科的回忆,巴格拉米扬的报告总结了苏军过去在该地域取得的胜利,着重指出了德军在苏军南部防御上存在的弱点。他认为德军第六集团军在冬季战斗中遭到严重削弱,大多数德国师正蜷缩在防御正面上几个分散的防区之内,并且德军的战役级预备队也已被打散,目前处于分散部署状态。尤其重要的是,在面对西南方面军的10个德军师中,有8个师已经被打得“四分五裂”,只能将个别团和营抽调出来执行防御任务。为了进一步说服军事委员会成员,巴格拉米扬举出了德军第158步兵师(注:疑为德军第168步兵师)及第79步兵师的例子,称这两个师都被拆成战斗群散布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等几个相距甚远的地方,这就给德军的指挥和控制带来了困难。因此巴格拉米扬得出了显而易见的结论:“敌人的哈尔科夫集群在充分补充人员装备之前无力发起积极行动。他们的作战部队需要休整,大规模的战役预备队也需要重新部署。”简单说来,巴格拉米扬同铁木辛哥看法一致,均认为德军在天气转暖前不可能有积极作为。其后他又提到了德军大规模预备队(包括3500辆坦克)正在戈梅利、克列缅丘格、基洛沃格勒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集结,显然将会在春季的某个时段发起“决定性攻势”,但不太可能早于5月中旬。

然而,在3月20日以及随后定稿呈递大本营的报告中,巴格拉米扬尽管提到却刻意忽视了这项情报分析(原本他和铁木辛哥都对此表示认同),他在报告中声称:

“我们认为尽管敌人已在秋季的莫斯科攻势中遭受重大挫折,在春季仍将再次尝试夺取我们的首都。”

他为此解释说德军意图将预备队集中在戈梅利东部及布良斯克地区,从而向西方面军的左翼发起进攻,在莫斯科地区的德军主要集团在莫斯科地区保持原有态势。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德军在对西方面军实施正面突击时,将以机械化重兵从布良斯克和奥廖尔地区发起进攻,从东面和南面进攻莫斯科,以便在高尔基地区前出到伏尔加河,切断莫斯科与伏尔加河流域最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及乌拉尔的联系。然而,巴格拉米扬和铁木辛哥又同时承认,其他德军部队在南部集中,以对处于北顿涅茨河和亚速海边的塔甘罗格之间的苏军发动次要打击,以便攻占顿河下游。在库尔斯克方向,德军为了保护向莫斯科进攻集团的行动,将会从库尔斯克地区向沃罗涅日发起进攻。尽管如此,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认为苏军的先发攻势能够挫败德军企图并解放顿巴斯和哈尔科夫,同时严重削弱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的威胁。

莫斯卡连科在回忆录中声称,根据1月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及3月在秋古耶夫、旧萨尔托夫附近的战斗所获得的经验,他及其他各集团军司令员对铁木辛哥和巴格拉米扬的大规模攻势方案提出了质疑。他们向铁木辛哥阐明了苏军的弱点,包括为组建必要的突击集群还欠缺强大的快速部队,步兵缺乏支援坦克,受过训练且具备经验的中下级指挥员不足,以及脆弱的二线梯队和预备队。莫斯卡连科回忆说,尽管他们如此恳求,过度乐观的军事委员会却依旧一意孤行。委员会成员承认有这些问题存在,但向莫斯卡连科和其他人保证说他们会在攻势开始之前将其解决。他们声称到进攻发起时坦克数量不仅可以满足支援步兵的需要,而且足以组建快速集群以扩大战果,各师也会收到足够的受过训练的士兵及满编的武器装备。莫斯卡连科还强调了赫鲁晓夫的话: “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赋予我们这个任务,这一点就决定了胜利已经跑不掉了。”

莫斯卡连科承认,他和其他各集团军的忧虑因以下事实得到缓解: “他们的任务与大本营的总体计划相联系,可能这次战役在即将到来的红军春—夏战役中具有特殊地位。如果是这样,我们认为斯大林将会采取措施来加强参与进攻哈尔科夫的各集团军。”

3月22日,铁木辛哥、赫鲁晓夫和巴格拉米扬向大本营提交了他们的评估与建议。作为文件的主要执笔者,巴格拉米扬后来在解释军事委员会的战役计划时写道:

“从战略与战役行动艺术的观点来看,我们正确地决定于1942年5月发起哈尔科夫战役,因为这严格基于大本营的意见,即希特勒将发动一场夏季战役,主要打击莫斯科轴线以夺取祖国的首都,同时还将以有限力量进攻西南战略方向,作为次要攻势……个人来说,我也曾坚决赞同这条意见,它被证明是错误的。”

巴格拉米扬写道,一次在哈尔科夫地区的行动将不止确保这座重要城市的安全,还能迫使德国人转移在莫斯科方向上的注意力。

巴格拉米扬致大本营的评估与提议研究了西南战略方向防区整条战线上的战略与战役现实,分析了冬季战役对德军的影响,发现德军在南侧的力量有所不足,建议由布良斯克、西南和南3个方面军发起全面攻势,粉碎德军在苏联南部的防御,肃清第聂伯河线(戈梅利—基辅—切尔卡瑟——五一城—尼古拉耶夫)以东的全部德军。

巴格拉米扬主张,德军夏季行动的首要目标将是防卫莫斯科的苏军,同时在南部发起一场次要突击。后来发生的事实将证明,这些推测是错误的,促使他得出这些结论的情报信息是不完善的,因为报告完全低估了德军兵力。尽管巴格拉米扬提到有大批德军预备队集结在西南方面军对面,但他选择性无视了这些部队,认为这只是补充力量,并未因此改变对德军战略意图的判断。所有这些都误导了苏军对该地区德军兵力的估计,同样被低估的还有德军的火力和机动性。巴格拉米扬的报告还忽视了西南战略方向在冬季战役中的失败,苏军有3次进攻(在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与顿巴斯)远未能达成既定目标。而这些失败的代价,包括110000—130000名士兵,使得西南战略方向的部队自己大受削弱,正急切需要增援。

在一份对3月22日报告的补遗中,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向大本营请求大规模增援,以令下属部队的力量足以发动一次新攻势。要求包括32—34个步兵师、27—28个坦克旅、19—24个炮兵团、756架战机。此外,为了将西南战略方向部队兵员补充到编制的80%,武器补充到100%,还请求增调20万补充兵力,大量的武器、技术兵器、拖拉机、汽车和马匹。除此以外,他们还要求了2个远程航空兵师的支援,以便打击位于德军后方纵深的目标。

苏联文献讨论了铁木辛哥、赫鲁晓夫和巴格拉米扬为何要在不利的条件下发起进攻,他们的看法与莫斯卡连科回忆所显示的内容一致,进攻的建议实质上是政治性的。他们清楚斯大林想要在南翼发动一场攻势,而他们也乐于和统帅站在一边,反对大本营里那些更谨慎的意见,这些意见来自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还有总参谋部。

就在大本营原则上同意计划发起一场进攻战役后,巴格拉米扬在3月底飞往莫斯科与大本营成员和总参谋部军官进行会面,以便获得第一手的战略局势分析,来解释其报告中的内容,讨论即将发起的攻势,并接受尽可能多的计划指导,铁木辛哥与赫鲁晓夫也在几天后与他汇合。经过讨论,主要报告人由巴格拉米扬担任,巴格拉米扬几乎可以背诵所有报告的细节——文件、地图、计算结果。斯大林和沙波什尼科夫在3月27日晚上接见了他们,在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办公室里,巴格拉米扬呈送了西南战略方向的战略及战役评估。

斯大林就报告细节和战役技术层面询问了巴格拉米扬,巴格拉米扬在日后的回忆录中记述了汇报内容的讨论状况:

在我结束了出乎我意料延长很多时间的报告后,大家开始讨论我的汇报。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注:沙波什尼科夫的本名+父名,俄国这样称呼他人以示尊重和亲切)说出了一个带有原则性的意见。

“夏季战役开始后,按照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提议的那样在每个方面军的行动地带都实施进攻未必有利。集中方向的基本力量,在一个主要方向以一个方面军的兵力或在相邻翼侧以两个方面军的联合力量实施猛烈突击,是不是更好?”

我们不能同意这个意见,按照我们的看法,主要战役要在我们的两个主要方面军即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结合部实施,目的是解放顿巴斯和哈尔科夫,我们认为,布良斯克方面军是否在奥廖尔转入进攻,要视西方面军左翼部队是否在夏季战局开始后,继续实施因春季道路泥泞而中断的向西进攻。

不过,约瑟夫·斯大林干预了谈话,他像往常一样不动声色,平静地说:

“假如大本营能够及时并足够地为西南战略方向拨出所请求的预备队,武器和人员,那么军事委员会所提出的进攻计划是可以接受的。但不幸的是,很遗憾,我们中央没有预备队和其他的兵力兵器去给西南战略方向如此大的加强……”

接着斯大林在我们面前摊开了一张小比例地图,上面概略地表明了从巴伦支海到黑海与法西斯德军对峙的红军所有方面军。

最高统帅说,现在大本营预备队总共只有几十个步兵师,其中很大一部分正通过铁路调去加强急需补充的几个方面军。总的说来,涉及预备队的问题,包括人员,武器和技术兵器的集结问题,情况很困难。

“而你们仅仅为了西南战略方向就请求拨给30多个步兵师,大量武器。坦克,飞机,并补充人员,你们明白,我们无法满足你们的请求。正由于这个原因,你们的建议不可能被接受。”

斯大林从桌后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慢慢行走,继续阐述自己的思想,清晰地说着每一个字眼。“我们对整个苏德战场形成的情况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夏季战局开始后,希特勒统帅部可能在莫斯科方向实施他们的主要战役,再次企图攻占莫斯科,为继续进行战争创造条件。这种状况迫使我们在夏季前剩下的时间里,要为粉碎敌人的企图切实做好准备……”

斯大林认为,在此情况下由于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不能指望从中央得到必要的兵力兵器,因此夏季战局必须放弃在南部实施进攻的宏伟计划,仅完成攻占哈尔科夫的任务。斯大林进一步说明,在此情况下,应该在敌人还在准备采取积极行动时抢先进攻,给他们的损失要使希特勒统帅部为了削弱我对哈尔科夫的进攻,不得不从莫斯科方向抽调兵力。斯大林认为,这样做将很大程度上减轻抗击敌人对莫斯科的主要突击的困难。

根据这些意见,斯大林让我们准备关于攻占哈尔科夫的建议,并在第2天提交。

次日,铁木辛哥、巴格拉米扬与赫鲁晓夫按照要求提出了计划。他们在夜间再次面见了斯大林,沙波什尼科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并提交了报告。由此在增援问题上引发了第二次争议。斯大林拒绝提供完全补充,拒绝让铁木辛哥在攻势中指挥布良斯克方面军,他强调说铁木辛哥等人应认识到前线其他地段的态势,因此限制哈尔科夫行动的规模。争论持续到黎明时分,巴格拉米扬提出了新计划,南方面军的代表也加入其中,以策划对铁木辛哥的行动提供关键性的侧翼保护。

2天以后的3月30日,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再次面见斯大林,、呈交了书面文件,并再一次请求必要的增援,铁木辛哥的增援要求反映出莫斯卡连科与其他下属指挥官对此项大规模计划的担忧。铁木辛哥这次要求27个步兵师、9个骑兵师、26个坦克旅和25个炮兵团,总计1200辆坦克、1200—1300门火炮和620架飞机。连斯大林都因数字之大和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的胃口而感到惊讶,从而更乐于听取大本营内要求谨慎行动的声音。尽管斯大林手头没有这样庞大的预备力量,同时他也再次倾向于大本营提出的积极战略防御计划,但他仍然批准铁木辛哥计划一次针对哈尔科夫周边德军的进攻方案,并继续在战线其他地段策划有限行动,给“局部”攻势留下了回旋余地。

就在莫斯科会议即将结束时,铁木辛哥向大本营提交了另一份修订后的增援要求。这次他的清单缩减到10个步兵师、26个坦克旅和10个炮兵团,以及足以将西南战略方向部队补充至80%的人力。铁木辛哥主张,如果增援能在4月15日前到位,攻势就可以在4月底进行,足够打乱德军的春季进攻计划。大本营满意于这些理由,批准了铁木辛哥的申请,并指令他完成这个计划。

随后的几周里,铁木辛哥忙于新计划的制定和提交,大本营则向其他方面军下达命令,要求同时在战线的其他方向策划有限攻势行动。4月9日,大本营下令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准备进行一次解救柳班集群(第2突击集团军)的行动。该集群在1942年1月向列宁格勒发起了进攻,计划切断德军第十八集团军的后路,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但攻势在起初的顺利后就陷入了僵局,自3月德军第十八集团军发起反击切断其后路便一直被包围在列宁格勒以南的德军后方。到4月22日,西北方面军也接到命令去准备另一场攻势,消灭自1月底以来被完全包围在杰米扬斯克的德军第二军,为此大本营还派遣华西列夫斯基去监督计划的制定。西方面军应增援在维亚济马西南德军后方活动的别洛夫集群,帮助这支骑兵与空降兵组成的部队突出包围圈。再往南,布良斯克方面军于4月20日得到命令,在库尔斯克地区采取行动,以策应西南战略方向对哈尔科夫发起的突击。次日,大本营又命令克里米亚方面军从刻赤半岛的桥头堡发起攻势,以解除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围攻,将德军赶出克里米亚。最后在5月初,卡累利阿方面军也受命进攻芬军,将苏芬边界恢复至斯维里河一线。按照计划,所有这些行动都应在4月末到5月初展开,共同组成斯大林的先发制人或牵制性攻势,其中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行动就是哈尔科夫战役。

虽然每一场行动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局部”的,其形式却反映出斯大林对其大本营下属的不耐烦,以及对其新攻势必将成功的自信。这种对于进攻行动的执着清楚表现出了斯大林战略与战役哲学的基础特征,他的战争哲学统治了1941年和1942年的苏军军事计划,并且在战争的后半阶段进程中仍将多次发挥作用。斯大林坚信,即使无法做到同时展开,在多个地段发起连续性攻势也是击败敌人的最佳方式。这一观点或多或少受到了1916年沙俄西南方面军布鲁希洛夫攻势在宽大战线上多点同时突破并取得很大战果的影响,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其他的总参谋部人员却清楚地了解两大军事原则是集中兵力和节约资源,并且完全明白为一次重要行动制定计划时,所要面临的一系列后勤补给问题。然而斯大林却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尤其是他认为德军已经处在过度延伸的状态。他强调,这样的战略将迫使德军面临诸多后勤困难,因为德国人在人力和自然资源方面相对来说要少于苏联。斯大林也明白,这样的战略哲学既容易导致大胜,也容易引起大败,导致人员装备损失惨重,但他认为这些困难都只是暂时性的。在他看来,有技巧地实施消耗战略将一直削弱敌人的力量,并最终使其陷入崩溃。这种看法在1942年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将是苏军在春、夏季战役中的指导思想。

自从3月份的莫斯科会议结束以来,巴格拉米扬与西南战略方向参谋部便致力于新战役计划的制定和完善,而大本营则着手落实会议作出的决定。4月1日,布良斯克方面军脱离西南战略方向指挥,转而直接隶属于大本营;西南方面军右翼的第40集团军被转入布良斯克方面军辖下,以便参与预定的5月攻势。1周后,铁木辛哥接手了西南方面军的直接指挥权,方面军前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则被委派为西南战略方向副司令员。巴格拉米扬取代博金成为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后者返回莫斯科就任副总参谋长,另外还保留了巴格拉米扬西南战略方向作战部长的职务。所有这些调动都是为了强化控制,便于计划和实施即将展开的哈尔科夫战役。

基于大本营的指示,铁木辛哥和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于4月10日提交了细致的战役计划,其范围远远超出“局部”的定义,在计划开头部分,铁木辛哥提出的任务与总体进攻目标完全超出了大本营的预期:

“根据大本营最高统帅部先于敌人展开攻势,牢牢把握4—5月期间我军在西南轴线上战略主动权的指示,我为战略方向设立了一下首要目标:确保哈尔科夫地区,完成部队重组,随后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起进攻,夺取敌人在第聂伯河上重要的渡河点。”

铁木辛哥不仅想解放哈尔科夫,还再次提出要前进到第聂伯河一线,接下来,他又就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西南方面军将独自沿向心轴线发起两次强有力的打击:从哈尔科夫以南的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发起主攻,自哈尔科夫东北的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发动次要攻势。两次打击将在哈尔科夫以西会合,包围并歼灭哈尔科夫周边的德军,解放城市,并为下一步通往第聂伯河的行动铺平道路。根据计划,南方面军右翼要完成可靠掩护西南方面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进攻,使其免遭来自南面的德军突击的任务。

战役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战役开始前持续3周以上的准备行动,在此期间西南方面军将在一次宏大的欺骗行动掩护下实行大规模部队重组与集结。第一阶段为期3昼夜,步兵单位将在2个地段撕裂德军防线,击溃德军战术预备队,向纵深突破20—30公里,保障快速集群进入突破口并扩大战果。在关键性的南部地段,铁木辛哥计划集中200辆坦克支援第6集团军的突破行动,然后再投入由2个坦克军(坦克第21军和坦克第23军,计260辆坦克)组成的快速集群,向德军在哈尔科夫以西的交通线发展胜利。在北翼,300辆坦克将为第21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的步兵提供支持,继而近卫骑兵第3军的3个师将在1个坦克旅加强下向哈尔科夫挺进,与南侧出发的快速集群会师。在第三阶段,苏军机械化与骑兵部队将花费3—4日时间粉碎德军战役预备队,包围哈尔科夫,同时以步兵占领城市,摧毁其防御力量,消灭德军哈尔科夫集团的残部。有关下一步第聂伯河方向的行动细节,则留待此后的命令。

铁木辛哥的参谋部如同2年前突破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一样,制定了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来突破德军防御纵深,却没有考虑到芬兰军队缺乏机动预备队和有力的空中力量。铁木辛哥和巴格拉米扬在这个问题上就如同当年同芬兰作战一样,把他们的命运寄托在大规模炮击,而不是合成部队行动上。苏军大本营从自己的预备队中为铁木辛哥派来了18个炮兵团,又从南方面军抽调了14个炮兵团,这样他们就拥有了超过1000门中等口径的各种火炮。在突破德军防线后将投入强大的机动集群,通过合围哈尔科夫地区的德军第六集团军主力来夺取胜利。铁木辛哥乐观地希望能在进攻开始后1周之内包围哈尔科夫和第六集团军。2个新的坦克军,坦克第21军和坦克第23军将向西推进孤立哈尔科夫并阻击德军的任何增援企图。

铁木辛哥提出的计划受到来自大本营和许多指挥官的反对,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尤其害怕在德军即将进攻莫斯科的前提下采取这样高风险的行动,特别是从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发起进攻的部队具有明显弱点。尽管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都表示了疑虑,斯大林仍然批准了铁木辛哥和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的计划。根据华西列夫夫斯基的回忆,铁木辛哥为此大费唇舌,“持续坚持他的想法,向斯大林保证说,计划将取得全面胜利”。斯大林也支持他的老战友,“批准计划实施,并且授意总参谋部将战役视作(西南)战略方向的内部事务,不要对其做出任何干涉”。既然斯大林已作出明确表态,再提出批评就显得不明事理了。

然而在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内,莫斯卡连科,很可能还有其他人,都对计划中特定的战役与战术层面表示了关切。让他高兴的是,铁木辛哥听取并采纳了这些意见。莫斯卡连科关注的是,铁木辛哥决定将新组建的第28集团军作为方面军主要突击集群,部署于哈尔科夫东面关键性的旧萨尔托夫桥头堡。 重点不仅在于第28集团军从上到下均缺乏经验,还在于这个集团军将要占据先前第38集团军的防区。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配属给第38集团军的几乎所有骑兵、坦克、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都要转隶第28集团军,而第38集团军将在接收了从第6集团军右翼连同防御地段一起转来的2个师后被扔到秋古耶夫桥头堡对面,处在担负进攻任务的第6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之间,仅承担打下手的防御工作。这样一来,第38集团军在3月苦战得来的成果就转手交给第28集团军去扩展了。

莫斯卡连科在回忆录中声称,当时他被这份计划“完全搞昏了头”。3月他的部队在该地区与德军展开激烈争夺后,相比临时调来的第28集团军,第38集团军不仅熟悉防区内的每寸土地和每处德军据点,而且积累了对付德军防御的宝贵经验。在组织、实施进攻作战方面,莫斯卡连科及其指挥、参谋、战斗人员也都是西南战略方向最富有经验的。更为重要的是,莫斯卡连科认为突破正面过于宽大,部队因此要分散到整个桥头堡。

莫斯卡连科担心这些错误会导致进攻行动流产,他向铁木辛哥提出请求,将第38集团军与第28集团军的边界向右(北)转移到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内,以便他将兵力集中到集团军右翼,参与到进攻中去。他声称,利用余下的兵力就足以封闭德军的秋古耶夫桥头堡。

铁木辛哥注意到了莫斯卡连科的意见。4月27日,在一次对前进指挥部的视察中,铁木辛哥告知莫斯卡连科,自己同意了他的计划,第38集团军将加入到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南侧地段的进攻之中。铁木辛哥赞同说,这不仅将加强进攻力量,同时还将为原本易受攻击的第28集团军左翼提供充分的保护,但他却没有考虑在狭小的进攻地段展开3个集团军的话,会导致协调和指挥难度。

与此同时,原第57集团军司令员利亚贝舍夫由于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后得了重病,住进了伏罗希洛夫格勒的一家军医院,连续3周卧床不起。病愈后,他准备回到第57集团军的指挥岗位上,利亚贝舍夫相信,在冬季战局中表现出色的第57集团军一定会在春夏季战局中表现更加突出。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第57集团军已被转交给了波德拉斯将军,他不得不离开这支自己熟悉的部队,接手完全陌生的来自大本营预备队的第28集团军。铁木辛哥的解释是“第28集团军需要像利亚贝舍夫这样从战争爆发起就一直在前线作战,富有作战经验的人来指挥”,尽管利亚贝舍夫相当不快,但回去指挥第57集团军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了差事,还从军事委员会委员赫鲁晓夫那里得到了“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士兵们克服坦克恐惧症”这一指示。令他略感欣慰的是,到达部队后他发现第28集团军相比5个月前他刚接手时的第57集团军,在武器装备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计划从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发起进攻的指挥官同样对此表示反对。这里也有许多人认为第6集团军过于庞大、笨重,占据的作战区域也过于广阔,集团军司令将很难有效控制属下的所有部队。而且同北面的情况类似的是,德军可能从克拉斯诺格勒地区向西南和南方发动反击,在这种情况下,突击集群的左翼将受到极大威胁。铁木辛哥再次认同了下属们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方案。他据此组建了一个新的突击集群(博布金集团军级集群),该集群辖有1个骑兵军,加强有来自第6集团军与方面军的坦克和步兵力量,并且应在第6集团军左翼行动,于整场攻势中掩护该集团军的翼侧。

在回忆录中,莫斯卡连科再次对当时组建这种临时战役集群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这样做起不到任何减轻指挥员指挥负担的作用,反而加大了各部队的协调难度,与其创建这种战役集群倒不如恢复在1941年中被撤销的军级指挥部。

4月28日,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签发了第00275号指令。该指令结合了下属军官和大本营的意见建议,是修订后的哈尔科夫进攻战役计划。修改后的计划仍强调从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发动主要打击,由旧萨尔托夫桥头堡进行次要攻击,两支部队将在哈尔科夫以西汇合,包围并歼灭城内的德国守军。苏军步兵与支援单位应当在行动开始后的第3或第4日突破德军战术防御,而快速部队将完成对城市的包围。所有单位应在5月4日晨做好进攻准备,战役本身应在15—18日内完成。4月28日,命令增加了进攻部队的力量,改善了进攻部队的结构,为其侧翼提供了保护。与此前4月10日的计划最为不同之处,在于它实质上并未提及任何有关向第聂伯河进一步发展的想法,这就使得大本营得以安心。

铁木辛哥增强了2个突击集群的力量。在北面,整个第28集团军将作为矛头,引导这场从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发起的跨过北顿涅茨河的进攻,在其右翼为第21集团军主力,其左翼则由第38集团军集中兵力所占据。铁木辛哥用7个坦克旅和1个独立坦克营为这3个进攻集团军提供支持,另有近卫骑兵第3军的3个骑兵师与摩托化旅承担发展突破的任务。在南方关键的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原4月10日计划中的1个突击部队由2个所取代。得到4个坦克旅加强的第6集团军将负责突破行动,在其左翼是专门组建的集团军级集群,辖有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军,之后2个坦克军和1个骑兵军将负责向哈尔科夫以西发展突破,并包围守城敌军的任务。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中将的南方面军占据了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南面的防御阵地,南方面军将在战役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哈尔科夫攻势提供额外的纵深侧翼掩护。在回忆录中,巴格拉米扬称,西南战略方向尤其担心德军会从南方的斯拉维扬斯克地域发起反击,威胁进攻集群的翼侧,特别是考虑到战略方向缺乏足以同时进攻和防御南侧的必要力量。因此铁木辛哥与巴格拉米扬认为南方面军对攻势南翼提供充分保护,是战役成功的最基本保障。但从他和铁木辛哥的行动来看,他们并没有提供必要的兵力兵器来帮助马利诺夫斯基完成任务。

4月初,铁木辛哥将南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中将、军事委员伊拉里翁·伊万诺维奇·拉林师级政委和参谋长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中将召集到西南战略方向在沃罗涅日的司令部,向他们简要说明了战役构想,并告知其保卫行动侧翼的关键性任务。在两个参谋部的密切合作之下,南方面军于4月6日提出一份表面上足以满足铁木辛哥要求的方案。南方面军第00177号战役指令仅仅规定了方面军应如何为西南战略方向提供必要的侧翼掩护,同时继续防御北顿涅茨河到亚速海之间的广大防区。命令要求南方面军下属的各集团军沿现有战线构筑阵地,守卫西南战略方向进攻部队的左翼,并且保护位于方面军中央与左翼的罗斯托夫和伏罗希洛夫格勒。其中,马利诺夫斯基的第9集团军和第57集团军,一面要沿巴尔文科沃桥头堡的南面布防,另一方面又要在2个骑兵军与有限预备队的支持下,为铁木辛哥的巴尔文科沃突击集群提供直接侧翼保护。

围绕铁木辛哥指派给马利诺夫斯基的任务是否合适,以及这两人是否给西南方面军左翼提供了充分保障的问题,苏军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许多人批评铁木辛哥,认为消极的战役指令限制了南方面军的战役能力,同时他还从南方面军右翼集团军抽调了7个炮兵团、3个坦克旅和2个步兵旅,用以加强西南方面军的攻势以及用作预备队。此外,铁木辛哥在4月中旬又从第9集团军调出1个步兵师到第18集团军,以强化沿伏罗希洛夫格勒轴线的防御。其结果是,“第9集团军和第57集团军只留下11个不满员的步兵师和1个步兵旅(平均力量从5000—7000人),来防御德军反击可能性最大的巴尔文科沃轴线。”这2个集团军的防线长度达176公里。因此它们的兵力甚至不足以来建立铁木辛哥所要求的强固防线,而南方面军的总预备队——新编成的坦克第24军及7个步兵师却被部署在伏罗希洛夫格勒地区。巴格拉米扬称大本营由于担心敌军向伏罗希洛夫格勒地区发起进攻,于4月14日下达专门训令,要求未经其批准不得动用这一批部队。而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南肩角的斯拉维扬斯克方向,防御德军向北面的西南方面军左翼发起进攻的部队就只有伊萨·亚历山德罗维奇·普利耶夫少将指挥的拥有3个骑兵师及1个坦克旅的骑兵第5军。考虑到在这一方向上一线不满员的步兵师平均要据守16公里的防线,真不知巴格拉米扬从哪来的信心认为这里的防御可以抵挡住德军装甲师在接近满员的步兵师支援下发起的冲击。

巴格拉米扬在回忆录中写道: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曾考虑侧翼防御所面临的两难局面,并得出结论,德军要打击巴尔文科沃桥头堡的南侧,就必须从更南侧的其他地段抽调力量;因此南方面军应“在必要情况下,准备好用集中在方面军左翼的战役预备队,及时增援右翼2个集团军的防御”。

显然,巴格拉米扬完全相信苏军指挥官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却选择性地遗忘了回忆录中提到的大本营那未经批准不得动用南方面军预备队的指令,也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说明巴格拉米扬等人对这一指令内容提出过异议或计划将这批部队靠近斯拉维扬斯克地区部署。考虑到苏军步兵师1942年低劣的机动能力,即使大本营在德军发起进攻的第1天同意调出预备队,他们也很难及时到达战场占据防御阵地阻击德军在下一阶段的进攻。可见,巴格拉米扬所提出的西南战略方向高度重视西南方面军左翼安全,要么是在战后回忆录中为自己开脱,要么就是战时掩耳盗铃般自欺欺人,但是这一考虑最终却是用十几万苏军将士的生命来买单……

与此同时,苏军在为哈尔科夫攻势重组部队时遭遇到的诸多苦难,再次戳破了巴格拉米扬吹出的牛皮。4月28日,西南方面军在00275号命令中发布了即将开始的攻势行动计划,由于重组花费了超过30天时间,结果铁木辛哥将进攻开始日期从原定的5月4日推迟到5月12日。西南战略方向的情报估计低估了哈尔科夫附近的德军数量和战斗力,有些德军部队,如第113步兵师在攻势开始前甚至都没有被发现。铁木辛哥忽视了莫斯卡连科提出的关于德军在哈尔科夫附近集结的2个装甲师可能会对从旧萨尔托夫桥头堡出发的部队发动快速反击的警告,按照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德军将在几天之内无法做出反应,这样他的2个突击集群就有足够的时间去突破德军防线并投入后续部队。

在战役后给斯大林的报告中,铁木辛哥、赫鲁晓夫、巴格拉米扬把西南战略方向所犯下的错误全推到了南方面军指挥层的头上,称他们没有完成分配给他们的任务。

命令既已下达,哈尔科夫攻势的最终准备开始了。最高层面上,大本营将西南战略方向作战部升格为完全的战略方向参谋部,具体来说就是将各兵种主官(炮兵、坦克等)和后勤、通讯等部门负责人全部集中到战略方向指挥部,以便协调两个方面军间的各兵种职能,巴格拉米扬同时担任战略方向参谋长与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尽管集中了战略方向的权力,并扩展了职责,但其指挥部却并未获得任何额外的人员补充以应对在管理、计划、指挥和控制等任务上增添的负担。

西南方面军下属各集团军到5月初才开始认真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主要是组成突击集群的第28与第6集团军。巴格拉米扬和其他西南战略方向军事委员会成员、参谋部要员对各集团军进行巡视,监督计划实施,并为此提供必要的资源。

2周前的4月16日,铁木辛哥已下令大规模重组部队,为攻势集中力量,计划要求部队调动时采取严格的保密与欺骗措施。西南方面军应首先将下辖的3个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集结,再调往各自的进攻出发阵地,此后方面军还需要将新组建的第28集团军向前部署,并为其加强为数众多的大本营预备队。除此以外,大本营还在4月17日命令方面军利用现有的坦克旅组建3个新坦克军(坦克第21军、坦克第22军和坦克第23军)。为新坦克军搭建指挥、控制与后勤结构的繁重工作尤其重要,因为坦克军将负责引导部队向敌纵深突破。南方面军另需组建第4个坦克军(坦克第24军),还要把中央和左翼的部队转移到右翼和西南方面军方向,为进攻提供更多的兵力。用于计划与准备工作的时间非常短暂,这让执行人员普遍感到迫切甚至是匆忙,部队重组的进度已经落后于时间表,进攻日程也不得不后移。

更糟心的是,在顿涅茨河上只有2座公路桥可以用于为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内的军队提供补充,这里成了后勤的瓶颈和德国空军干扰性袭击的主要目标。战役开始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苏军炮兵还在路上没有到达指定位置,这让铁木辛哥的王牌大打折扣。除时间过于紧张外,后勤系统也无法满足计划要求,因此到5月6日铁木辛哥的部队仍无法像预期那样进行连续作战。在攻势开始前,积累的油料和弹药数量不到计划规定的一半。铁木辛哥的主攻部队,第6集团军的152mm炮弹有3个基数,但122mm和76.2mm炮弹的基数不足2个;尽管巴格拉米扬希望为攻势准备7—8个基数的燃料,但第6集团军只有不到3个基数的燃料;食品配给也十分分散,有的部队只有1—2天份额的食物,却要供15天的行动食用;步兵和坦克的集结也花费了太长的时间,结果就是战前的训练非常少。第28集团军司令部在4月中旬才到达分配地段,这意味着在进攻开始时部队组织得非常差。尽管苏军大本营希望哈尔科夫战役成为红军在这场战争中第一次精心计划准备充分的攻势行动,但斯大林急于发起战役,导致了红军再次使用训练和补给不足的部队去发动一次仓促计划的攻势。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忧心忡忡地看着,但却一言不发。

阻碍部队重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春季融雪期在4月中旬到来,巴格拉米扬后来写道:

“河流泛滥,道路表面与铁路线均化为泥沼,这一切使得沿线部队的调动与转移极大受阻,无法按时抵达目的地。”

其他参与哈尔科夫战役的苏军高级将领也对重组和欺骗工作的效率强烈批评,对其隐蔽苏军攻势准备和主要目标的效果提出质疑。许多部队不得不在重组时从侧面横穿前线,让德军变得警觉起来,有限的准备时间也迫使部队行动仓促且大意,局面因此进一步恶化。对于重组部队的控制经常难以实施,第38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后来提及这点:

“然而方面军参谋部和我们这些集团军司令、参谋们也没能及时采取措施。我们没有制定出哪怕一份重组计划,没有明确指定桥梁通过的次序和优先度,组织道路行军,行进途中和在集结地域的防空,最后也没有注意到战役欺骗。”

因此,部队行动迟缓,重组的保密性也缺乏保障,许多准备工作未能按计划时间完成。莫斯卡连科的回忆道:

“更糟的是,将大批部队转移到指定突破地段的重组既未得到充分组织,也缺乏隐蔽性。没有人会因德国法西斯预测到我方的计划而感到惊讶,他们慌忙采取措施,加强了受威胁地段的防御……因此,此次战役既不具备突然性,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奇袭。”

在回忆录中,巴格拉米扬为他和西南战略方向参谋部其他人员制定的计划进行辩解,并结合德军总体意图尝试对此轻描淡写:

“对照双方计划,必须强调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在夏季战役中,苏军统帅部只希望在南翼实行一次有限的战役行动,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队在西南战略轴线上面临的态势。而希特勒的司令部却决定在那里发动一场规模宏大,目标深远的作战。”

巴格拉米扬的“马后炮”没法让他和他在战略方向司令部的那些同事,还有他在大本营的支持者洗清责任,但当时还不为巴格拉米扬所知的哈尔科夫悲剧根源之一,即在于此时德军也正为计划切断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腓特烈”行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苏军最终的战役计划图

向前线进发的英制“玛蒂尔达”II步兵坦克

苏军的一个重机枪组,两人刚刚从医院返回他们原先的部队

在战前正在理发的一名苏军军官

苏军的反坦克枪手正在战前进行训练

进行战前训练的苏军步兵

进行入伍宣誓的苏军步兵

机枪手费多罗夫正在向战友们传授德制MG-34机枪的使用技巧

向前线输送补给的一队苏军ZIS-5卡车

在苏联北方港口卸船的大批英制“玛蒂尔达”II步兵坦克,他们中的很大一批将会被用于哈尔科夫攻势

西南战略方向参谋长巴格拉米扬中将1955年3月11日晋升为苏联元帅

第28集团军司令利亚贝舍夫中将

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

第38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中将于1955年晋升为苏联元帅 XD2byNLy7O7lQ+4TkNUWvPgvE0zJy+FTEwBzyi5T6x7qcbkIxy0yiAbcznp7jW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