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译文

曾子说:“我每日从三个方面反省我自己:为他人谋划是否有不忠?与朋友交往是否不讲诚信?(先生)传授的德行是否没有实践?

◆ 解字

吾。“吾”是会意字,从五从口:五表手掌,口表示嘴。“吾”的本义指用手掌捂住他人的嘴。“吾”的本义由转注后的“捂”字所承继,“吾”则表示由被人捂住口时辩解而生发出的自我义。“吾”与“我”构意不同。在古文中,前者表示单数第一人称,后者通常表示复数第一人称。

省。“省”是会意字,甲骨文作“ ”,目上为放射字根,构意源自一个人用目光四处巡视、寻找东西。“省”的本义为省视、省查。由对一片土地、一条道路的视察引申出“行省”概念。如陕西省,广东省。此处用其本义。

“三省”,可译为三次反省,但此处的三又含有三个方面,即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

谋。“谋”是形声字,从言某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某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果实甘甜义。谋便是把话说得像果子一般甘甜。又由说话甘甜者必有所图引申出图谋、谋划义。又由此引申出谋略义。此处用其谋划义。

忠。“忠”是形声字,从心中声:心为类旁,表示与人心有关;“中”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围绕一点旋转义(甲骨文的“中”字,构形源自氏族居住地中心广场上的旗帜)。所以,忠的本义为一心一意环绕一处(某人或某个集团)。

信。“信”为会意字,早期金文作“ ”,从人从口,以行走之人的捎话表示口信义。后期金文改为从人从言,但信的口信义未变。由捎话给人时的不增不减、原话原说引申出诚信义,由诚信义又引申出信任义。此处用其诚信义。

传。“传”(傳)为形声字,从人专(專)声:人为类旁,表示与人的行为有关;专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纺砖转动义。“传”便是一个人接一个人地把东西或话语传递过去。引申后,又有传授义。传不习乎?即(老师)传授的德行是否没有实践(复习)?因为孔子宣教的内容大多为礼仪德行,因此,“习”字可译为实践。

◆ 探微

曾子。孔子的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小孔子46岁。孝道提倡于孔子,遵行于曾子。战国时的子思、孟子对他大加推崇,阐扬其学说而成为儒家的一大宗派。《大戴礼记》一书中载有他的言论及行事观点。

本篇前四章,两章为“子曰”,一章是“有子曰”,一章是“曾子曰”。孔子说的肯定是孔子的主张,有子和曾子说的则是孔子传授的学说。由此可见“师传时习之”的力量。

“为人谋”,和“与朋友交”都讲人际关系,前者讲侍奉上级,后者讲交友,似乎与“传不习乎”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此处为什么要三事并列?实际上,追随并尊行老师的教导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伦理道德。 bOpBlXkG8+1bGixXqigAvS4W/2AAX3hyAgmgyT+OBznQ9u3Cqvk3qN7Xu4KXND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