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社会情况极为复杂,包括社会分层、种姓制度、落后阶级、女性问题和人口问题等诸多社会因素都对教育有极大的影响,笔者在此概要论述社会分层和人口问题以及文化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对种姓制度、落后阶级和女性问题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将予以专门论述。
印度社会以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著称,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并行不悖是其表现之一。许多学者认为,阶级阶层和种姓对印度社会、经济、政治诸方面的影响不相上下,由于国情(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治制度等)的巨大差异,印度与西方的社会分层及演变过程必然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分析印度社会分层及其演变过程时,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而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还应该考虑到印度国土面积广大,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社会分层情况并不一致。
印度学者关于印度社会分层的说法很多,笔者认为,茹赫拉博士(Dr.S.P.Ruhela)的划分比较合理,最有代表性。
茹赫拉采用等级的或综合性的阶级观,在对印度社会进行客观分析后指出,印度有3个基本的阶级,每一阶级下又有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阶级约占总人口的5%~8%,中等阶级约占12%~15%,下层阶级约占80%。
茹赫拉认为,上层阶级由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和一些高级政客组成,此外,电影明星,站在娱乐业前端的舞者、歌者,流行音乐家等也身居上层阶级。
茹赫拉认为,中等阶级中的多数居住在城市。其中,中等阶级上层多是白领上层职业人员,如律师、法官、医生、工程师、教授、经理、行政官员等,他们在政府、经济、政治领域行使权力,他们的取向和品味与上层阶级很接近。中等阶级中层则主要来源于职业人员,他们有很高的抱负,想达到中等阶级上层的水平。职员、开小商店者、靠补助金生活的人、熟练工人、蓝领工人等则被归属到中等阶级下层。他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通常不能给其子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他们的子女在紧张和忧虑中长大。
茹赫拉认为下层阶级由穷人构成。下层阶级缺少财产、技能、教育、政治支持和社会威望,他们多数处在贫困、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绝大多数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其他落后阶级、游牧部落、无地农民和工人、老人、残疾人、农村和城镇的寡妇等类似无助的人都属于下层阶级中的下层。所有下层种姓都属于下层阶级。
我国学者对印度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姓制度方面,邱永辉先生在《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世俗化研究》、尚会鹏先生在《种姓与印度教社会》等书中都对印度现代社会种姓制度的概况做出了比较详尽的描述。
在《印度社会述论》(以下简称《述论》)中,陈峰君、张敏秋、林振熙及崔英4位学者重点考察了独立后印度社会各阶级的情况。他们把印度社会各阶级具体划分为:工人阶级,大资产阶级,中、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资本主义农场主阶级,中农、小农、边际农,以及农业工人。与国外学者基本一致的是,《述论》认为印度农村阶级的划分以对土地的占有与经营方式为依据。但《述论》作者认为,阶级的划分不能仅以占有土地多少为准,更重要的是视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而定。此外,《述论》作者也强调种姓与阶级的关系,认为在以种姓制度为特征的印度农村社会里,传统的地主不仅经济力量强大、政治联系广泛,而且出身高级种姓、社会地位优越,他们现在仍然是农村的主要力量。这一观点与很多外国学者的观点一致。
印度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1952年,印度政府以温和的方式倡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印度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但在实践上,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印度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增加了大量的计划生育项目,农村地区通过医疗中心及其分布的网络体系使这些项目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普及。但是,199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印度仍然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数量庞大的人口使得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独立后约50年的时间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4倍,但是,人口增长了1倍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倍,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改善得并不多。而且,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动总人口的70%,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
2000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提出“2000年人口政策”并推动设立全国人口控制委员会,目标是在未来10年把当时已经接近10亿的印度人口规模控制在11亿之内。2003年2月,印度政府建立了由总理亲自担任主席的全国人口稳定基金会,为印度各邦控制人口增长、降低生育率、推广避孕措施以及保障妇女儿童的医疗健康提供财政援助。
2009年,印度国家人口控制委员会不得不公开承认,截至2010年的国家人口控制计划已经接近失败。实际上,印度的人口控制计划不是“已经接近失败”,而是“已经确确实实的失败了”,因为到2008年底,印度官方公布的人口总数已经到达11.3亿。而印度政府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院(IIEP)”的“印度教育现状:国家报告(2008年)”在第一页即说,“印度现有12.8亿人”!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其公布的《2008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估计到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达16.58亿人,远远超过同年中国的14.08亿人,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报告还指出,2008年印度总生育率是2.78%,而中国总生育率为1.73%。
2009年7月,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统计厅在为纪念2009年12月11日世界人口日而公布的《世界及韩国人口现状统计》报告中表示:“到2028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4.64亿人,超过中国人口(14.6亿人),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人口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有很大关系。其一,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生产力水平偏低,小农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相信人多劳力多才能发家致富,这种观念直接刺激了农民的生育愿望。其二,绝大部分印度人(约95%)信仰印度教或伊斯兰教,这两种宗教都鼓励人们生育。其三,印度存在着森严的种姓制度,全国计有3万多个种姓和亚种姓,这些种姓往往是内部通婚的封闭式社会集团,为了生存竞争,集团内部也对生育持鼓励态度。
在现今的印度,一名妇女平均育有3.9个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一般有2~3个孩子,而受教育程度低的贫困家庭则一般有7~8个孩子。有一对夫妻甚至在婚后27年内生育了23个孩子。更令人诧异的是,印度政府官员也普遍多生育。有人曾对印度议会的545位议员搞过调查,结果只有111人按照国家倡导的标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余的分别生养了4~10个子女。鉴于印度生育的无序,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印度称为“缺乏人口控制的典型”。
尽管不同的预测报告的具体数据略有差别,但是可以肯定,按照当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印度人口总数超过中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恒河谷地文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文化史的辉煌阶段,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文化。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进入印度,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又给印度带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鲜明而又强烈的宗教性、多样性和包容性。
印度文化的宗教性。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印度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在印度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甚至国家的一些法律的制定,都受到宗教的很大影响。宗教也融入了印度的文化之中,印度的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在历史上长期是以宗教为中心的,现在仍有深刻的宗教印迹。
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历史上的印度曾经是富庶之地,非洲、欧洲、亚洲的黑种人、白种人、蒙古人纷纷来此定居,因此,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其中许多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印度文化的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化带来不同的成分。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它们既丰富了印度文化,也为印度文化所同化。因此,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印度文化具有默然性和中庸性。他们指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印度人不大关心印度半岛以外的世界,也不关心和记录历史,现在印度的历史学家需要利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希腊人和英国人的记述来了解印度的历史;印度文化认为死亡只是走向下一个轮回,他们不惧怕死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世界具有无比的信心;印度文化反对杀生,和自然相处比较和谐,对任何灾难都不会发生大范围的歇斯底里的恐慌,但也不愿意和命运进行暴力抗争,即使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争取独立也是依靠和平方式取得的。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印度独有的传统文化如种姓制度、性别歧视等因素也是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印度独立后宪法规定禁止任何歧视,但延续数千年的种姓制度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除的,事实上,这一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除了四个种姓之外,还有处在最下层的两大社会集团,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在某些地区,下等种姓仍被视为不可接触者,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最为低下,他们大都居住在山区、森林、沙漠地带,其识字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印度学者的调查,在不可接触种姓居住区内设立的小学,其相对数大大低于其他种姓。很明显,下等种姓、表列种姓、表列部族等群体无论在受教育机会方面还是接受的教育质量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受歧视现象。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和保护他们,但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传统使他们仍然难以享受公平的待遇。
同时,印度社会由来已久的性别歧视的传统文化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人们普遍信奉“女孩读书无用”,再加之农村地区学龄女童早婚的传统等因素,导致很多女童不能正常入学或大量辍学,从而使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更加缓慢。虽然现在的统计数据显示女童的入学率和男童基本持平甚至有较高的现象,但女童的辍学率明显高于男童,尤其是高小阶段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印度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某些制度、观念成为普及义务教育最大、最直接的障碍,而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人们的固有思想、观念,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当然这个过程是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