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安门

历 史 的 见 证 者

它也曾当过皇权的宠儿,

是政治风云的见证者,

可今天,

它洗尽铅华,以素美之态,

旁观这个城市的繁华。

朝霞映衬下的天安门广场

今天的旁观者,曾经的主人公

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除了在茫茫大雪的日子,天安门总是被环抱在一片葱郁之中,像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与最美好的日子相拥。可越是靠近天安门,越是有一种凝重,它在刹那间变成了一位老者,沧桑得令人感到一丝酸楚,因为它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感叹。

约600年前的某一天,那位野心勃勃、以“清君侧”之名夺取皇权的明成祖朱棣颁布了一纸诏书——《北京宫殿告成诏》,宣布北京皇宫正式落成,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正式北上,来到北京。皇宫外围还有一片近7平方千米的皇城,从今天的视野来看,它南起长安街,北到平安大街,东自东城区南、北河沿大街,西至西城区黄城根,是外城和紫禁城衔接地带,正门是承天门,也就是现在的天安门。

朱棣本意是:承天之门,承天之命。他本人也好,大明朝也好,都是负责宣读和承载天命的最高代表,除了至高无上之外,还应是跟天命一般长久。然而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带着主人翁意识,无情地推开了象征“承天启运”的皇城正门,而且摘掉了承天门的牌匾,换成了“天安之门”。显然,这位来自少数民族的皇帝除了是天命的新发言人,还是立志于外安内和、国泰民安的人间统治者。

天安门就这样闯入了历史舞台,以巍峨之态在紫禁城的南端伫立了300多年。如今站在天安门面前,仰望那朱红色的墙体、镏金的屋顶,威严之感依旧存在,但更多感觉那似是一位古老的守城人,在守望这个国家心脏的每一寸土地。

面对天安门城楼,自然会看到五个门洞,与之呼应的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叫金水桥。明清时代,这五座石桥身份地位各有不同,中间最宽广的一条是御路桥,专属于皇帝,尊贵无比;它两侧的两座桥是皇族桥,只有皇亲国戚才能踏足;最两侧的是品级桥,三品以上的大臣才有资格从上面走过。古老的阶级意识,全都浓缩在了五座石桥上。可怜的是那些地位低下的小吏,只能绕过东边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或是西边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的另两座金水桥,才能进入皇城。

天安门前的石狮

在踏上金水桥之前,向两旁观望,有两对石狮和一对华表。石狮之凶悍,如皇家不可侵犯的尊严,想必那九五之尊生起气来,也是这般令人胆寒的模样。若有时间和兴趣,不妨靠近一些,看看一向被人忽视的细节之处:它们诞生于1417年,也就是朱棣登基的第15个年头,自身高2.5米,加上底座近3米,头顶有13排疙瘩,是当时的最高等级,亲王府邸门口的石狮是12排,爵位品阶越低,疙瘩的数量越少。

天安门城楼一角

金水桥东侧的石狮还有一处隐秘的“伤疤”,就在它的腹部,一个一寸左右的圆洞。相传李自成进京,率兵杀到承天门,一箭射中了门匾上的“天”字,得意之下立马于金水桥之上,准备破门而入,就在此时,东侧石狮猛然跃起,怒吼着挡在李自成前面。李自成情急之下挺枪而刺,枪头扎进石狮腹部。石狮受伤,痛哀一声,回到底座上。从此之后,那伤疤便留在石狮身上,像是明朝永不能洗刷的耻辱。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乏味的真相是,那是石料本身的瑕疵。现实总是如此赤裸裸地扼杀悲情与美好,但又不得不承认与面对,这恐怕是旅行带给人众多无奈的启示之一。

石狮前面便是华表,那一对高9.57米、重20多吨的“笨家伙”,象征了人类对权力最单纯的向往——公正。先秦时代,华表是木质的,就立在路旁,常被人称为“诽谤木”,大家可以在上面尽情书写对当权者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所有的不公现象能“恶有恶报”。然而,随着时代轮换与更迭,华表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上面不再有民声,只有一些象征吉祥的雕饰,位置也从路旁挪到了宫殿门口。

华表

华表起源于古代的“表木”。传说中,尧舜时期立在宫门前,允许大家提意见的,称为“桓表”或“诽谤木”;立在墓前神道两侧的,称为“墓表”;立在交通要冲或桥头的,称“路表”;雕刻华丽做装饰用的,称为“华表”。

天安门前的华表上有云板,像一对翅膀,顶端坐着一条龙一样的动物,名叫犼。在上古神话中,这只略带萌态的神兽最喜欢登高望远,性格凶残,喜欢吃人。经过文化的洗礼,它变成一种灵兽,可以起到警醒皇帝的作用。于是在天安门前的华表上,两只犼面朝南,似乎在等待什么。它们有自己的名字——盼君归,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跟儿女私情却并无关系,而是提醒出宫在外的皇帝,不要留恋花花世界,要记得回到紫禁城里勤勉于政。既然有“盼君归”,自然就有“望君出”,它们端坐在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面朝北,似乎在说:“宫廷生活,闭塞交通,所看不过是四方的天,所听不过是群臣之言,外面的百姓到底过得如何,还希望皇帝能出去亲身感受一下。”

登高望远,是一片自古而成的辉煌

来到天安门,最重要的行程除了进入紫禁城之外,应是登上城楼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几百年前,城楼是颁发诏书的地方。宣诏官毕恭毕敬捧着诏书,战战兢兢登上城楼,将诏书放在木雕金凤的口中,然后用绳子将金凤缓缓放下城楼。楼底是负责接诏书的礼部官员,他们双手捧着木雕云盘,等到金凤落下,便将诏书取出,放在盘中,并移至龙亭,抬到礼部抄写,再拿去昭告天下。那些关系民生国情的重大决策,都是从这里送出去的。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在国庆节布置大型花坛,从1986年已经开始,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通常是围绕当年的国家经济、发展重点进行设计,比如2008年为奥运铺设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9年为国庆6 0周年而设计的巨型“普天同庆”。鉴于国庆人流量激增,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提前观赏,9月25日以后就可以参观。

几百年后,另一位备受世界瞩目的国家领袖站在这里,宣布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的诞生。于是站在城楼,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登高望远,更是穿梭古今的政治决策的高度,从这里望出去,是一片自古而成的辉煌。多留一会儿,看看这穿梭时空的古老皇城,已褪去了旧色,换上新装。那条车水马龙的长安街,来往的很多是在这个城市努力奋斗的人,他们带着一个能过体面生活的期望,不辞劳苦,帮助建设着新北京。天安门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每天要路过的一个站名而已,可能都没机会停下来好好打量过。

1901年的天安门

眼光掠过长安街,就是天安门广场,那里每天早早就挤满了人,有的彻夜等候,就是为了看与日出相伴的升旗仪式。每个清晨,太阳的第一道光芒从天安门广场可见的地平线隐隐露出,整齐划一的国旗班就已经站在旗杆下,随着国歌的奏响缓缓拉动绳索,护送国旗慢慢升起。那时的广场,尽管人头攒动,却不见白天的喧闹,完全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沉默,人心随着迸发的每个音符而颤动,情不自禁地有热泪涌出,那应该是名叫爱国的情怀在翻涌。如果足够幸运,可以在节假日,特别是国庆节、新年观看升旗,就能听到振聋发聩的国歌大合唱,在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发自肺腑的高亢。

除了节假日,每个月的第一天也是升旗的“大日子”,62名武警军乐团现场演奏国歌,和36名国旗护卫队员一起完成升旗仪式。不得不提醒的是,广场平均每天有万人等待升旗,所以天安门广场的安检非常严格,如果想看升旗,最好能早一点去排队,而且要尽量少携带背包、提兜,否则大把的时间将用在安检上。即便错过了升旗也没关系,在金黄落日下降落的国旗也别有一番庄严。有升,有落,如同人生一样。

仪式结束后,人群慢慢散去,正是靠近旗杆的好时机。旗杆基座有三层,最中央的一层是汉白玉基座;第二层是赭色花岗岩带,代表“祖国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绿化带,寓意着“祖国大地四季常青”。最外围是由56个黄色铜墩相连而成的护栏,代表着紧密团结在国旗下的56个民族。旗杆南边是高37.94米的英雄纪念碑,属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的英雄人物。碑身正面刻有毛泽东的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周恩来亲手书写的碑文,字字句句,血泪而成。在碑座上有8幅汉白玉浮雕,记录了中国百年来的革命路程。

关于题词和碑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当年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主席起草了碑文,由周总理亲笔书写。为了拿出一幅满意的字卷,周总理每天早上写一遍碑文,在写了40多遍后,终于挑选出较为满意的一幅。毛主席的题词也在百忙中写了3幅,他让人告知雕刻专家,如果觉得不够好,他可以重写。经过讨论与商议,专家们决定从3幅字中选取8个字进行编排。所以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词,是由3幅字重组而成,每个字都彰显出一代开国领袖的风骨。

毛主席纪念堂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中央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纪念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纪念堂坐南朝北,外观为两层,另有地下一层。纪念堂大门正上方匾额上的“毛主席纪念堂”6个大字,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的亲笔题字。北门外和南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组8米多高的群塑。

水晶棺里的秘密

紧挨着纪念碑的正方形建筑是毛主席纪念堂。长、宽都是105.5米的纪念堂,稳稳坐在广场的中轴线上,看上去四平八稳,既有平衡感,又有位于中心位置的威严。为了方便人们进出瞻仰与参观,纪念堂南北入口各有三扇大门。进门后从北大厅进入瞻仰厅,厅内正中是汉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像,他坐在沙发里,正在跟人亲切交谈。在他身后是由43名女工绘制的绒绣壁画《祖国大地》,锦绣河山,磅礴气魄,都锁在一针一线之中。

进入瞻仰厅,目光自然落在花岗岩基座上的水晶棺,里面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瞻仰遗体。当年北京顶级的医学专家为了保存毛主席遗体开了无数次研究会,最终决定用气态和液态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永久保存:瞻仰时间里保存在气态,即氦气中;非瞻仰时间则浸泡在用各种防止腐烂药水配制而成的液体中,而遗体必须长期在液体中才能保存。因此,瞻仰时间一般较为短暂,周二至周日是8点到12点,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纪念日)、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的瞻仰时间为8点到11点30分和14点到16点。

倘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上二层参观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开国元勋的革命路程。最后在坐在电影厅,看看纪录片《怀念》,从那些珍贵的历史镜头里感受今天的来之不易。

从纪念堂出来,广场的西侧是这个国家最忙碌的地方——人民大会堂,它不仅是重大会议的召开地,也是各种大型文艺会演的集中地,不管是政客还是艺人,都以来到这里为荣。它以“山”字为形,坐拥15万平方米,比整个故宫还大,宏伟之处可见一斑。在没有大型会议的时候,万人大礼堂是对外开放的,这里高楼穹顶,巍峨宽阔,可纳万人,于是它便象征了一种气度——政治上的海纳百川和文艺上的百家争鸣。

位于广场东侧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在1959年投入使用,里面陈列着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一部囊括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3D历史书。

走下城楼,面对偌大的紫禁城,是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前面是从600年前传来的古老呼唤,身后则是新时代的热闹喧嚣,原来历史与今天,就只有这一步之遥。

人民大会堂

广场升旗的具体时间:

每年1月11日至6月6日,升旗时间为凌晨4点36分,每天提前约1分钟;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时间为7点36分,每天推迟52秒;12月31日至次年1月10日和6月7日至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时间分别为恒定的7点36分和4点46分。若想知道当天的具体升降旗时间,建议在出行前一天上网查询,以免错过。

天安门城楼开放时间:

城楼开放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8点30分至16点30分,16点停止售票;3月至10月,8点30分至17点,16点30分停止售票。

门票成人15元,学生票5元,70岁及以上老年人5元。 7m+bqTYfFoo8qXSsA3BcwyajaCQ65QZbtI/8AYvmUf7hgMtl1Ya/yx+vjvP2OZ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