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故居家世

玄奘的故居洛阳缑氏镇陈河村,坐落在少林寺西北的凤凰谷,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村庄。村子正中央有个陈家大院,这是玄奘祖上留下的业绩。玄奘曾在这里住了10年。

陈家大院呈长方形,分前后两院,青瓦白墙,朱门红柱,沿隋唐风格建筑。院内有口著名的陈家古井,其水甘淳甜美,从井中吊水时曾吊出过金鱼。每到大旱之年,村子里的水井都干枯了,而陈家古井仍水源清旺。玄奘去世后的几百年间,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水井,但人们都乐意到陈家古井挑水。这不仅仅是因为陈家古井的水味确实甜美,而是因为挑水的人心中都有个底谱:玄奘从小饮此井水,智慧早开,终成一代伟人。有此传说,人们乐意舍近求远,去分享那曾开玄奘智慧的井水资源。

陈家古井旁有棵古槐树与皂角树相抱而生,甚是奇特。高高的树荫之下把整个古井笼罩起来,井口附近格外凉爽。陈家大院的正南,又有一片花园,村里人都叫陈家花园,面积很大。当年奇花异果,香飘满村。

如今的陈家大院还存在,不过是经过整修复原的,已成为国内旅游胜地之一。每年都有国外友人来访,走进陈家大门,醒目的匾额上书“玄奘故居”四字,是北大教授、文学泰斗季羡林亲笔题写。这里珍藏着“印度戒曰王赠给玄奘的红泥封印”,属国家级珍贵文物。还有来自尼泊尔、印度等国的金光佛像与赠送的玄奘塑像,价值连城。故居新设唐代壁画多幅。这些文物陈设与陈家大院的古井、花园连成一体,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伟人诞生之地的文化底蕴和令人神往的历史。

玄奘出身于名门望族、儒学世家,其远祖可上溯到汉代陈仲弓。《后汉书》记载,陈仲弓担任过许昌地方官吏,每遇灾荒年景,便开仓赈济,减免税收,在地方有很高声望。有一年,家乡闹灾荒,有一小偷天不亮潜进陈府,趴在屋梁上,伺机行窃。陈仲弓发现后,并不声张,与平时一样整理寝室。然后传唤他的儿孙到跟前,严肃地说:“人,并不是生来就是恶人,只因积习成性,才变成恶人。我们屋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样。”那位梁上君子大吃一惊,慌忙溜了下来,叩头请求宽恕。陈仲弓缓和地说:“看你的相貌并不像恶人,今天你沦落到这个地步,我不想惩罚你,送你一些东西,希望你能改邪归正,让你善良的本性早点复苏。”说完之后,便让家人拿来两匹上好的绫绢,送给这位梁上君子变卖应急。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陈仲弓以84岁高龄去世。丧事期间,前来祭奠的有三万多人,自愿披麻戴孝者数百人。家乡人们立碑纪念他的德行,朝廷闻之,追谥他为“文苑先生”。

祖上的风范德行,影响到陈氏家族的门风。玄奘的祖上四代为官,都有清官的声名。

高祖陈谌,做过北魏时的清河太守。曾祖陈钦,北魏时上党(今山西长治县)太守,征东将军,封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任北齐,历任国子博士,又任礼部侍郎,封地河南,以后定居缑氏镇。陈家大院就是祖父陈康留下来的。其父陈惠,美眉长须,身高八尺,擅长文史,平时好儒士打扮,做过隋朝江陵、陈留两地县令。由于淡泊名利,做了几年的县令便退隐在家,过着且耕且读的生活,朝廷屡次召他为官,他都借口谢绝。

其父辞官还乡后,仍住陈家大院。此时玄奘已经出世,家道开始中落。玄奘兄姐四人,他为最小。长兄幼年夭折,次兄陈素早年出家做了和尚,一个姐姐也老早出嫁。玄奘5岁时,母亲也离开人世。

玄奘8岁时,在家父指导下始读《孝经》,后读《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他聪明好学,记忆力极强,读书常有过目不忘之能。小小年纪,在陈河村已经有了“神童”之称。

一次父亲给他讲解《孝经》,讲到“曾子僻席”一句时,玄奘由坐而立,起身整衣,父亲觉得奇怪,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曾子听老师讲书都要僻席,何况我现在是听父亲的家训,怎能安坐如故呢?”父亲听了暗想,此子果然有些灵气,只是不知将来有何作为。

后来父亲仔细观察玄奘言行举止,见他性情温厚,待人诚恳。与同龄孩子相比,并不贪玩,读书时,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只要拿起书本,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看着陈祎懂事好学的样子,其父心里十分高兴,村里人也常在他跟前夸奖陈祎。但一想到孩子的将来,他不由得又担心起来。

妻子宋氏逝世前曾对他说:“此子真有些奇处。我曾做有一梦,梦见祎儿身穿白衣,飘乎而去,问他要去何处?他回答说,要西寻佛法。莫非祎儿与其二哥一样,也与佛门有缘吗?”后来玄奘投身佛门,母亲的梦果然应验。 sXF/3tL8iqfn1WiIJEi2mgeSDZmCJKSK0BMcrCpysX1BmGGEqXOE1YzRTAQmszo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