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歌剧首演成功

1779年1月,莫扎特回到了萨尔茨堡。虽然父亲余怒未息,但他还是热情地迎接了儿子,他流露出了垂老之年父亲的深厚感情。当莫扎特一出现,他就疾步地走向前,在拥抱到儿子的身躯时,却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利奥波德想说些什么,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停地吞咽口水,不停地擦抹泪水,并不断地亲吻儿子。母亲去世虽然已经6个月了,现在,大家看见莫扎特回来,却少了个母亲,他们痛苦万分。

到家了,莫扎特再也无心去和家中的小动物们逗乐了,他只是默默地坐在餐桌边,等待着接下来的用餐。

佣人特蕾莎这次再也不像以往那样与莫扎特打闹,而只是把莫扎特喜欢吃的烤腌鸡等菜不断地端出来,莫扎特则是来者不拒,他虽然大口地吞嚼,却并不知道那味道的好坏,餐桌上除了杯盘碗碟的声响外,大家似乎都不知说什么好,也许无声就是这天餐桌上的主旋律。

第二天,莫扎特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大主教的身边,他现在成为萨尔茨堡宫廷的正式雇员了。

任职当天,大主教就对莫扎特宣布了两条规定:第一,没有主教的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萨尔茨堡;第二,没有主教允许,不得外出到任何地方演出。

从报到那天起,莫扎特就成了赫罗尼姆斯主教的仆人,每天清晨,莫扎特必须与仆人一起恭候在主教门前的走廊里等待分配一天的工作。

这样一来,他就得和他极其鄙视的那帮家伙在宫廷里的乐师饭桌上一同吃饭了。他们之中有荒淫无度的小提琴手布鲁奈蒂,有男唱女声的歌唱演员赛卡莱利,还有不少平庸的乐师。他们都非常愚蠢、粗鲁,他一见到这些人就感觉厌恶。

同桌的还有仆人、厨师和其他杂役。莫扎特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屈辱。他根本没打算过要为赫罗尼姆斯长期干下去,而只想以此作为权宜之计,等待时机。要不是出于这种考虑,他早就陷入绝望的深渊里去了。

他和慕尼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也时刻留心着其他地方招聘的消息。同时,他把该干的事都干了,而且还超了额。他写了大量宗教音乐和许多交响曲,还有一些钢琴作品。

当然,这些作品都是他自己弹奏。他也参加萨尔茨堡人通常的消遣和玩乐,但热情不高。在这期间,一个旅行剧团来到镇上,在剧院里演出了几场。莫扎特认识了这个剧团的导演埃尔·席卡奈德尔。

这个导演虽然很粗鲁,但却很有生意人的头脑,他看到莫扎特对音乐很内行,两人就一起尝试着创作一部东方情调的神话歌剧。这事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席卡奈德尔却与莫扎特结识了,后来他为莫扎特写作歌剧《魔笛》出了一份大力。

莫扎特一直渴望有机会写歌剧,但总是因为不适应赫罗尼姆斯主教的胃口而无法实现。当他已经不再抱有多大指望时,慕尼黑剧院突然写信邀请他为一次宫廷庆典写作一部歌剧。

原来,他在慕尼黑的朋友一直努力为他在选帝侯宫廷里寻找职位,这事虽然未成,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为他找一个能够出来碰碰运气的机会。因而,当他们听说宫廷庆典决定要写一部歌剧时,朋友们自然极力地推荐莫扎特。这是再好不过的主意了。

不过,莫扎特此次能否成行,还必须要大主教点头。

这天,赫罗尼姆斯大主教传令召见莫扎特。他身着制服、心神不安地走到他的主子跟前。

大主教居高临下地向莫扎特说:“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到慕尼黑去!”接着,他又补充一句:“巴伐利亚选帝侯宫廷要你去写一部歌剧,剧名好像是叫《克莱塔之王伊多曼诺》。这你先不必管,到那里就全知道了。”

莫扎特听了喜出望外,因为这是一次公差,走的是官方程序。这样对莫扎特来说就不存在请假的问题了。

莫扎特刚要转身退出,大主教就故意地咳了一声,用命令的口吻说:“莫扎特,你可要听清,我赐给你6周时间,你要绝对服从。记住,就6周,一天也不能多。”

对大主教这种盛气凌人的语气,他早已多次领教。莫扎特每天都想报复他,可为了生存,他只好忍气吞声。

此时的莫扎特,为自己能得到这次美差而无比高兴。他对大主教的无礼根本无暇顾及。他在心里嘀咕着:“我什么时候回来,可就由不得你了。”莫扎特对大主教的为人看得一清二楚。别看他对自己的下属作威作福,可是在巴伐利亚选帝侯面前,他却服服帖帖。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轻易就答应了选帝侯那边的要求。

1780年秋,莫扎特一路受尽颠簸,疲惫不堪地带着歌剧脚本来到了慕尼黑。此时,慕尼黑有许多莫扎特最好的朋友,他们都是从曼海姆过来的。那个在欧洲首屈一指的曼海姆乐队也来到了慕尼黑。

因为他们的主人、选帝侯卡尔·特奥多尔此时兼任巴伐利亚和慕尼黑两地的选帝侯,莫扎特可以在这里和他的好朋友们相聚在一起。

不过,他还是没有忘记来此地的重要目的,当他稍作休息后,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歌剧的创作。

莫扎特拿到的脚本是由瓦列斯科神父撰写的。剧本内容是讲克莱塔王伊多曼诺自从特洛伊战争凯旋之后非常高兴,然而在归国的海上却遇到了暴风雨。为了平息海神的愤怒,伊多曼诺发誓,如果平安登陆,他将杀死他所遇见的第一个人而献给海神。誓言过后,海上果然平静下来了。但是,当伊多曼诺上岸时,他遇到的第一个人却是前来迎接他的儿子。父亲当然不忍心亲手杀死儿子,他就设法蒙骗海神。海神发怒了,他让伊多曼诺成了疯子,最后伊多曼诺在疯狂中还是将儿子杀死了。

这一歌剧,是根据希腊传说中关于伊菲革涅亚的故事改编的。剧本的改编者是一个眼光狭小、没有天才的人,因而内容十分枯燥,再加上脚本是从法文改写的,这就给莫扎特的创作增加了难度。

为了创作这部歌剧,莫扎特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第一次显示出了他对歌剧艺术的精湛造诣和对于戏剧技巧及风格的自信。这表明,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歌剧作曲家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详详细细地把关于总谱、宣叙调、配器、排练的一切情况都写信告诉了利奥波德。父亲仍旧不断地指点莫扎特,让他始终注意成名的机会。

莫扎特改编的新歌剧按意大利歌剧的习惯,以幸福圆满来结局,他让海神宽恕了伊多曼诺,他的儿子也成了海神的祭司。

为了让演出取得成功,在主人的邀请下,莫扎特还亲自参加了歌剧的排练。

这里的歌唱演员大多素养不高,男唱女声的歌手不仅唱得毫无生气,而且有的还唱走了调。对莫扎特在歌剧中所采用的新颖手法,他们一下子很不适应,反复要求修改原作。莫扎特不厌其烦地做着这一切,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一次一次对曲调不停地作出修改。

1781年1月27日,公演的日子终于到了。选帝侯宫廷剧场座无虚席。帷幕刚落,大厅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为这部新颖而独特的歌剧热烈欢呼。

此时,选帝侯卡尔·特奥多尔也把莫扎特唤来笑着对他说:“真是绝妙无比!谁能想到,在这样一个看来平凡的头脑里,竟隐藏着如此既美妙而又宏大的东西啊!”这位贵人给歌剧以很高的评价。

歌剧正式公演的那一天,正好又是莫扎特25岁的生日。他的一些合作者和朋友们把庆祝歌剧首演成功,同祝贺他的生日结合起来,大家开怀痛饮,热闹非常。莫扎特也无比兴奋,陶醉在胜利的欢乐之中。

《克莱塔之王伊多曼诺》是莫扎特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成功,第一次显示出莫扎待对歌剧艺术的高超造诣,表现出他把最歌剧化的手法用于器乐中去的艺术追求,从而实现了作为交响乐作曲家的莫扎特和作为戏剧家的莫扎特的完美融合。另外,他在音乐语言的戏剧化、音乐形象的个性化,以及对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上,都有重要的突破。对一直独占欧洲戏剧舞台的意大利正歌剧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革新。这部歌剧创作的成功,使莫扎特增强了他在歌剧艺术领域施展自己才华的勇气和信心。

这部作品是莫扎特创作的第一部正歌剧,也是直至今天还在上演的莫扎特最早的一部歌剧。

按理说,新歌剧首演成功,莫扎特就可以回萨尔茨堡了,但他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和曼海姆乐队的指挥、他的密友克里斯蒂安·卡纳比希在一起就有无比的欣喜,所以,莫扎特就留在了慕尼黑。 TC55qz62cD9upPPnT0rfoZdDiIvrqYZF1SgJyiAnag0f+vTXxQ+RXS0ACpoUeyu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