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喜欢上艺术之神

从乡下来到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一下子来到了当时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这里的资本主义发展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新的文化思想与旧的文化思想并存,人们正在遭遇严重的信仰危机。

在佛罗伦萨,一座座黑暗的宫殿,塔楼如长矛直戳天空,山丘蜿蜒枯索,在淡蓝色的天空中呈一条条的细线,一丛丛的小杉树和一条银色的橄榄树林如波浪般地起伏着。

在佛罗伦萨,一切都在讲究典雅高贵。洛朗·德·美迪奇那略带嘲讽的苍白面容,马基雅维里的大嘴巴,波提切利名画《春天》里的淡金色头发、贫血病的维纳斯,这一切相会在一起。

在佛罗伦萨,人人都是自由的,而个个又是专横的,人们狂热,骄傲,神经质,沉溺于所有的疯狂盲目之中,被各种宗教的或社会的歇斯底里所震颤,生活是既舒适得像在天堂而又极堕落像地狱一般。

在佛罗伦萨,公民们聪明、偏狭、热情、易怒、口若利剑,生性多疑,互相窥探,彼此猜忌,你撕我咬。

在佛罗伦萨,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自由思想没有人欣赏,所以,他也只能像一个英格兰清教徒似的在幻梦般的神秘主义中终其一生。而萨伏那洛拉却让他的僧侣们围着焚烧艺术作品的火堆转着圈跳舞,庆祝胜利。可是,3年后,佛罗伦萨的思潮却死灰复燃,烧死了萨伏那洛拉这个先知先觉者。

来到在佛罗伦萨的家后,父亲很快就给米开朗基罗找了一个学校。在来到学校前,米开朗基罗已背熟了父亲经常唠叨的那句话:“孩子,我要送你去深造,将来像佛罗伦萨的所有富豪一样,红衣主教也会和你亲切地打招呼。”

不过学校的课程米开朗基罗并不是很喜欢,特别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拉丁文和让米开朗基罗感到无聊与僵化的基督教文化,他需要新的思想、新的东西来实现自己的想象。所以在学校里,最吸引他的只有素描。

不过,这可不是博纳罗蒂家族里的人喜欢做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艺术可不是个体面的工作,他们需要的是虔诚的基督徒,需要的是在政府部门里任行政长官。

在米开朗基罗的父亲及兄弟们的眼里,除了那些颂扬基督的艺术还有一点存在的价值外,其他艺术都是对基督的亵渎,应该丢弃到垃圾堆里。

在米开朗基罗的父亲看来,博纳罗蒂家族的人,应该像皮蒂、斯福齐、美迪奇等世家贵族一样,自己的儿子们都应该经商或者做官,成为一个银行家,而不是一个什么穷困的艺术家。

正是因为这个,米开朗基罗被父亲及叔叔伯伯们瞧不起,并且常挨他们的殴打,他们把对艺术家这一行当的仇恨,发泄在了米开朗基罗身上,他们以家里有一个艺术家而感到耻辱。因此,他自幼便懂得了人生的凶险,并尝到精神上的孤独。

虽然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个继母,而且继母对自己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米开朗基罗却从来不开心。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家里就是多余的,他认为自己与这个家族有点格格不入。

但是,米开朗基罗从来也没有恨过这个家,他只是感觉自己与这个家族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他甚至非常爱这个家。从这里可以看到,小米开朗基罗的心理矛盾。

米开朗基罗生性固执,决定了的志向是不可能改变的,虽然自己在这个家族里,是第一个喜欢并从事艺术的,虽然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可是他并没有放弃。

而且由于米开朗基罗从小一直没有在家生活,在石匠家里一直受到保护和溺爱,很少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现在虽然是在家里,有许多严厉的长辈,还有哥哥弟弟,可是他并不能一下子改变自己的性格,他不会轻易地对别人屈服的。

父亲一看到米开朗基罗拿着画板,就气不打一处来,开始还忍住没有发火,只劝告米开朗基罗不要再画画,因为博纳罗蒂家族就没有干这个的,可是看看米开朗基罗没有一点改过的样子,就生气了。一次,他狠狠教训了米开朗基罗一顿,他认为这个孩子真是在石匠家里被宠坏了,揍他一顿他就再也不敢不听话了。

可是结果并没有像父亲预料的那样,米开朗基罗不但没有改过的表示,而且一边哭一边说:“我们家族为什么就不能画画,难道以前没有人画画我就不能画画吗?我就要画画,偏要画画。”

半夜里的风越刮越大,不知哪家的窗户没关紧,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窗台上的一只野猫瞪着发亮的绿眼睛,对着床上的米开朗基罗叫了一声。他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稍微一动,就像火炙一般的疼痛。

“不,我没有罪,万能的上帝知道。”他死死地咬住被子。同睡在一张床上的大弟弟无意中伸腿蹬了他一下,疼得他差点叫起来。

现在的米开朗基罗确实有点恨父亲,恨自己的叔叔了,他也恨哥哥只会画十字,因为这里没有人同情他,甚至连句宽慰话也没有,小弟弟还对他做鬼脸。

不过还好,米开朗基罗还有一个继母,父亲走后,他拿着烛台上楼来了。继母用手轻轻摸了摸他滚烫的额头,叹了口气,米开朗基罗看见她的眼泪竟然流下来了。然后她又用湿毛巾浸在冷水里弄湿后,敷在米开朗基罗的头上。米开朗基罗感觉到了一种母亲的温暖,他感激自己的继母在没有人关心自己的时候,给予自己的爱。

不久,米开朗基罗身体复原了。他没有听从父亲的教导改变志向,而是从此变得更加大胆,以前还是偷偷地画,现在不仅没有一点收敛的意思,而且经常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写生了,很晚才回家。见到父亲也只是简单地问候一下,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看着儿子这么倔强,父亲也只有叹气了!这可真是父子天性,自己年轻的时候其实不也是这样吗,为什么要苛求自己的儿子呢?儿大不由爹,爱干什么干什么吧!米开朗基罗就凭着这点意志,最终战胜了父亲想改变儿子思想的意图。

随着时间推移,米开朗基罗的绘画生涯也有3年了,他已经13岁了。现在学校的素描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米开朗基罗的需要,他急需一个比较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可是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老师呢?家里人根本就不支持自己画画,拜师学艺可是要花钱的,父亲会给钱让自己找老师吗?

看来找个好老师只能在想象中了,米开朗基罗悲观地想。不过,这个米开朗基罗并没有消沉,只要开始画画,他的心情一下子就陶醉在其中了,他的整个人都被艺术吸引了。在画画的时候,他甚至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睡觉。

由于米开朗基罗经常在外面进行写生,也逐渐接触到一些画画的人,其中一个叫哥拉那的人,与他十分要好。

第一次看到米开朗基罗的画后,哥拉那就问他在哪个画家的门下学习,当听说米开朗基罗只是在学校的素描课上学的画画后,感到非常吃惊。他认为米开朗基罗真是个天才,一定要带他见自己的老师多梅尼科·吉兰达约。

吉兰达约的大名米开朗基罗可是早就听说了,他可是当时一个著名的画家,他的素描课老师就曾跟吉兰达约学习过,还曾经不止一次地对自己的学生提到过这个画家。

1449年,吉兰达约生于佛罗伦萨金属花环制造工家庭,小的时候曾随父亲学做金工,后来改行学习了绘画与雕刻。他的老师是著名雕刻家、著名画家波拉尤奥罗和委罗基奥。吉兰达约是一位集各家之长,拥有自己艺术风格的画家。

吉兰达约的艺术集15世纪后半期意大利美术成功之大成,因此在画坛享有盛誉。

吉兰达约的色彩和色调的新鲜感,在当时的佛罗伦萨是第一流的,他还善于把建筑、雕塑和人物融合在统一的绘画空间里,他在处理人物形象时重视人物个性的描绘,所以他的绘画被称之为15世纪佛罗伦萨绘画成就的总结。

这个时候的吉兰达约正处在自己事业最旺盛的时期,他刚刚接受一项任务,就是创作新圣玛利亚教堂诺韦拉歌坛上的壁画,这将成为他一生最伟大的代表作。

当自己的朋友说要把自己引见给著名的画家吉兰达约的时候,米开朗基罗高兴地跳了起来。不过他又有点担心,因为这可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画家,他这个业余爱好者会不会让名画家看不起呢?

哥拉那看米开朗基罗开始非常高兴,后来又有些犹豫,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心事。他宽慰米开朗基罗说:“吉兰达约可是个好老师,他非常平易近人,不会看不起你的,你放心吧!”

就这样,他们约定在下一周,一起去见吉兰达约。 BFlX47lrkgN3AMRCGkZJ/LO8HiNRD0uvR7JVg2FxsRm3Hjjg232JqqW25yu3KfF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