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校长的专业素质

校长能否成为一位称职的、高效能的校长,一方面与校长自身的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与校长的不断培训和自我学习有关,与校长的专业发展有关。

所谓“素质”,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亦称“禀赋”,二是指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校长素质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校长素质的优劣高低,直接影响着关系着一所学校的成败。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给校长素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框架。在学校管理研究领域,校长素质研究亦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文化背景、教育传统的差异,对校长素质的具体要求便各有侧重。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比较强调校长的角色意识和领导技能,要求校长领会和把握不同的角色,掌握与运用不同的教育领导技巧,提高管理的效能。英国注重校长成功的教育管理经历和熟练的领导管理能力。澳大利亚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对校长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要求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广博的知识基础、远见卓识的开拓创新精神、高效的组织管理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能力,具有榜样作用的品质和充沛的工作精力。我国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的要求,注重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教育管理能力,尤其是办学思想、事业心与责任感、思想作风与工作能力。

美国校长的素质

在美国,校长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要求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团体对校长的角色期望差异很大。我们可以从校长的个性品质、行为特征以及能力表现等三个方面来审视美国校长的素质特征。人们一般认为,校长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公平、公正意识,责任感和义务感,尊重所有社会成员,兼容不同观点和文化,平等待人,平等分配资源等。在校长与学生的关系上,主张校长应具有协同思想和合作精神。

在行为上,一位理想的和优秀的校长则应具有以下特征:对工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乐于助人;表扬并支持工作人员;具有权威和说服力;不隐瞒自己的情感;允许人们参与决策并且有独立工作的自由;善于维持学校纪律,善于组织;能体谅他人的工作负担等等。重视能力是美国校长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中学校长协会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12项技能:

(1)分析各种复杂问题;

(2)判断力;

(3)组织能力;

(4)决断能力;

(5)领导能力;

(6)承受压力的能力;

(7)口头表述能力;

(8)书面表达能力;

(9)能及时了解他人的各种需要和所关切的问题;

(10)有广泛的兴趣;

(11)注意自我修养;

(12)具有较成熟的教育思想,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点。

许多学者认为,校长必须以一位教育者的姿态出现,而不以当家人、一位政治家、一位万事通自居。校长必须面向未来,必须愿意承担风险,勇于变革,把献身精神与敢于冒风险的创造活动融为一体。90年代,美国在评比“高质量蓝带学校”过程中,成功的学校校长应具备的沟通技能、教学领导技能等十余项技能被视为尤为重要的指标。

在英国,人们一般认为,一位好校长应当有教学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有熟练的领导、管理技能和激励技巧,精力充沛,富于积极性和战略眼光,对学校需要和社区需要有敏锐的感受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英国校长的素质

与美国相似的是,英国也十分重视校长的工作能力。英国制定了国家校长标准,描述了一系列校长领导工作维度,如校长的专业特征与个人特征,校长的领导能力,校长的领导风格,校长的工作效能等。1995年4月,英国国家教师培训署颁布了《中小学校长领导与管理计划》,对校长提出了8项能力要求:

(1)领导能力;

(2)交际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3)分析判断能力;

(4)适应变化能力;

(5)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

(6)谈判和协调能力;

(7)人事组织和激励能力;

(8)传授知识能力。

澳大利亚校长的素质

在澳大利亚,不同的州对校长的素质要求也有差异。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对中小学校长的素质要求包括七个方面:

(1)具有成功的教育领导经验;

(2)具有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能力;

(3)具有管理学生福利及课程的能力;

(4)具有在学校及社区之间建立有效地决策与沟通的能力;

(5)具有对整个学校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及根据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高效和平等地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

(6)具有提高和扩大教职工的成就,制定防止和解决各种冲突的决策能力;

(7)在达成学校目标方面具有参与的能力。

维多利业校长的素质

维多利亚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未来学校计划”,州教育部对“未来学校”的校长素质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未来学校”的称职校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远见卓识、创造性和灵活性,有开拓精神,能够把办学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2)教育领导能力。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结果上来,并致力于继续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

(3)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科学地做出决策和规划,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学校的问题,善于谈判解决各种矛盾,具有鼓舞人、调动人积极性的能力,成为学校工作的促进者和实干家。

(4)团体合作能力。能够信任他人同时得到他人的信任,成为团体的代表,能够促进团体的合作,懂得并发挥团体的力量。

(5)协调沟通能力。善于协调学校与社区、家长、学生的关系,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6)具有榜样的作用。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保持充沛的精力,不断提高办事的效率,有效地指导教师工作和进修提高。除了各州教育部对校长的素质要求以外,各个学校在招聘校长的过程中还往往从学校实际出发,对拟任校长提出一些特殊要求。

加拿大校长的素质

199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属下的教师资格培训中心公布了《安大略省校长任职资格计划指南》,指出:校长作为学校领导人,负有创建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之责任,为此,校长应掌握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不同的领导模式和领导人、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见识;

(2)校长不同角色的领会和把握;

(3)不同的教育技巧及其运用;

(4)有效地实施课程管理的技能;

(5)社会变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何改革学校课程适应这种变革;

(6)增强课程效果的创新技能;

(7)激励教职工努力向上和具有责任感的管理方法;

(8)学校的社会关系及其调适;

(9)当前教育上的问题和趋向;

(10)学校领导人必备的领导技能,如有效地做出决定和宣讲决定所需的搜集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等。

我国校长的素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校长素质的研究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大型的全国性调查研究。较为重要的研究有:(1)1984年,由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单位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协作组”,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该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四川、甘肃、山西等地的中小学师生员工中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认为中小学校长素质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业务知识、性格、健康、仪表等8个方面38条组成。

(2)198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时代校长素质研究》课题组按教师、研究生、中学生、家长、校长五类人员的不同问卷进行调查,其结果是,“有威信,老师学生信服”、“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了解当代教师、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任人所长”等成为各类人员的共同选择,但由于被调查者的角色地位、层次、价值观不同,对校长素质的认识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3)1998年,江苏教育学院王铁军等人完成全国“九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面向21世纪中小学校长队伍培训与建设研究》的子课题《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报告》,该报告在大量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对世纪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和八大现代管理能力,为我国对世纪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结构框架。

我国原国家教委于1991年6月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也对中小学校长素质从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基本政治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能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校工作;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尊重、团结、依靠教职工;实事求是,勤奋学习,作风民主,联系群众,顾全大局,公正廉洁,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具有勇于进取及改革创新精神。

岗位知识要求

(1)政治理论、国情知识: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基本知识。

(2)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实践中领会、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法规的基本知识。

(3)学校管理知识:联系实际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与学校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手段。

(4)教育学科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论述,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教育学科基本知识。熟悉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学科的教材教法。具有中国教育史常识,了解中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动态。

(5)其他相关知识:掌握与中小学教育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本地的历史。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民族与宗教政策等。

岗位能力要求

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善于做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开展品德教育;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听课、评课及指导教学、教研、课外活动等工作的能力;具有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的能力;善于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能协调好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发挥社会、家长对搞好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能以育人为中心,研究学校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实验活动,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文字能力,能起草学校工作报告、计划、总结等;会讲普通话,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ypvVcrhulfHUVy+b3wfokrA6uD/zVuuZb5TYuALOVhS4ghKwMFqs4E5zwS7O74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