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狐死首丘 |
【释义】 传说狐狸死的时候一定要将头冲着自己出生的土丘,比喻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念念不忘。
【出处】 战国·屈原《九章·哀郢》。
战国时楚国宰相屈原在流放过程中,受尽了磨难和屈辱。但他依然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反映人民愿望和现实社会矛盾的不朽诗篇,如《离骚》、《九歌》、《九章》等。《九章》中有一首题为《哀郢》(郢,是当时楚国的京城郢都)的诗,最末几句是:
鸟飞返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鸟儿飞出去以后,仍然要回到它生长和栖息的老家;狐狸死在洞外时,它的头还要遥对着它所住的山丘。这是形容离国离家的人对祖国和家乡怀念不忘的心情,也有人说作“越鸟南栖,狐死首丘”。越,指南方(古越国在南方)。南方的鸟飞到了北方,栖息时,也要栖息在向南的树枝上,叫做“越鸟南栖”。“狐死首丘”很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