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火是人体的生机

明·张景岳《类经附翼》:“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万物因为阳气而生,也因为阳气而死,不是阳气能置万物于死地,而是有阳气则能生存,无阳气就要死亡。

1.没有火力的血是死血

清·唐宗海《血证论》:“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气先脱,虽安必死。”

血是气的载体,推动血的是气,人的生命全赖于气。如果是失血但是气还在,虽然危险但还可以有生命,至少留有一线生机,血可以慢慢地长。如果是血虽然没伤,但气已经脱了,虽然看似安全,最终必死。

本书的主旨是要推崇一种“不上火”的生活,而和平、正常之火却仍是人之生命必需,不可缺的。这和平之火就是阴阳中的“阳”、气血中的“气”,它的重要性明代名医张景岳给过定论,所谓“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阳气就是人赖以生存的火力。

大约5年前,我陪发明“排毒养颜胶囊”的姜良铎博士到北京协和医院的ICU病房,去会诊一个脑出血手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姜博士是中医内科专家,擅长处理这种高烧、昏迷的危重病人。

那病人做了开颅手术,已经把脑子里出的血取了出来,但始终昏迷,高烧,神志不清。我们去的时候,他手术刀口的血迹还在,但翻在缝合线外的皮肤干枯了,变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伤疤。姜博士看了看病人状况,不乐观地摇头说:“元气不行了,没火力了,气血双虚呀!”一起会诊的协和医院主管医生有些不解:“这个病人刚刚化验的指标都还正常,并没有贫血的迹象。”姜博士指着病人的刀口和耳轮说:“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体不能用,你看这里,都干了……”就在姜博士会诊后的第三天,那个病人带着一个都没有少的血细胞去世了。

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只有血,即便血细胞一个都不少,血色素充足,指标合格,但只要没有气,血就不能被利用,人也就没有生机。就像唐宗海所说“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这个气就是人体的“火”,就是各个器官的功能,就是生命必需的能量。人活着必须有能量作保证,各个器官组织才能行使自己的功能。这就是火的作用,中医对火更正规的叫法是“元阳”、“阳气”。

“元”是最初、最根本的意思,“阳”是人体的能量,元阳、阳气就是人身最根本的能量、最根本的动力,是它推动着身体各个器官机能的运转。

2.人身无火犹如天空失去太阳

《素问》:“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人身之于阳气,如同天空之于太阳,人身失去阳气,寿命就不能长久了。天空有太阳才有光明。

中国文化中有“阴”和“阳”的概念,中医尤其讲究这个。“阴”是指有形的、冷的、暗的、静的东西,具体到人体,就是血、精、津等等。而“阳”是指无形的、热的、明亮的、动的,具体到身体,则是器官、组织的功能,也称为“阳气”。

在阴和阳之间,中医乃至多数中国人都更重视阳,也就是更重视人体的火力。

《素问》是中医的理论基石,其中写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相当于自然界的太阳一样重要。

明朝张景岳的比喻更加具体:“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太阳和阳气分别是自然界和人体的“主旋律”,人身无火犹如天空失去太阳。

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将上火列为主攻方向,他是中医中对“火”的问题研究得最透彻的一个,算是上火理论的创建人了。他更进一步,说就像自然界的太阳总比月亮大一样,他认为人体也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意思是说,即便是正常状态下,人身的“阳”也是多于“阴”的,总是处于微微上火的状态。因为,人只要活着,就需要火力,因此人体也时刻处于被火消耗的阴虚边缘。

这个“阴常不足”的学说现在很被认同,所以中医一般会推荐年过40岁的男性适度地服用六味地黄丸这个平和的补阴药,就是考虑到连续40年火力的运转过程中对阴的耗伤。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火”,就是有阴而无阳,有血而无气,类似有米没火做不成能供身体用的熟饭。老话说“人死如灯灭”,人死后身体很快变凉,就是因为元阳耗竭了,和油尽灯枯是一个道理。

3.人身有火比五脏俱全重要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之所以生存,关键在于气,气凝聚着人就有生命,气耗散了人就生命垂危。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天君教授是中国唯一有带气功学博士资质的导师,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中王绵之教授的研究生的。王绵之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当代中医名家,现在中医儿科常用药“王氏保赤丹”是王家在清道光年间配制出来的秘方,现已世传九代。

刘天君说,他在中医方剂硕士毕业后改做气功研究,就是因为他发现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就在“气”上。中医里的一些元素比如血、精、液,西医也有,唯有“气”这个概念是中医独有的。只有弄清楚了“气”,才能懂得中医眼中的生命的含义。

“气”更进一步就是“阳”,“阳”过了就是“火”。中医认为生命就是一种阳的状态,类似自然界里太阳是属阳的,万物要向阳。中医就是要保住“阳”和“气”这个生命的根基。

判断一个病人能不能痊愈,中医的姜博士看到的是没有元气和火力了,看他们的气有没有被耗散;协和医院医生是西医,他看到的是病人的血细胞正常与否。由此也能知道中西医的区别——中医更重视功能,气就是功能的表现,而西医里面独缺气,西医更重视结构。

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死了,即便他的身体结构正常,像前面所说这个病人一个血细胞都不少,器官完整,但各个器官已不能运转了,又有什么价值呢?所以,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目的都是要达到功能的完整,保持身体正常需要的火力,使身体的气处于充沛的凝聚状态,哪怕身体结构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心脏瓣膜不全或肝上长了个瘤子,中医是想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法,争取和这个疾病和平共处,带病生存——瘤子可以继续长在那儿,瓣膜也未必一定要换个新的——从这点看,中医比西医要智慧得多,也人性得多。

4.人体无火就没了生机,人体上火就是消耗生机

李东垣《脾胃论》:“相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相火是贼火,和人体赖以生存的元气势不两立,贼火大就耗散元气,元气旺就控制了贼火。

戴元礼《金匮钩玄》:“捍卫冲和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

能使人体保持冲和状态的是气,扰乱身体各种功能的就是火。

中医没有解剖学,很多人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制约了解剖学的发展,所以诊断不清到底哪儿有毛病。其实不然,这个因果关系颠倒了,因为中医用不着清楚地诊断到底是哪个器官有毛病,只要通过各种方式保证人体功能的发挥就可以了,所以也无须发展像西医那样的解剖学。

有人因此总结中西医的特点,说中医是让人“糊里糊涂地活”,西医则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大多数病人会选择活着。中国有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正体现了中国老百姓对生命的重视,以及中医对生命功能的重视。

清朝名医王清任——“少腹逐淤汤”的创始人——曾多次到疫病暴死者的乱葬岗中或者死刑场上观察死人体内的结构,于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算是中医的第一本解剖书了。当时王清任已经发现人的思维产生于脑而不在心,对五脏六腑的位置也作了考证。但是,他的努力始终没被中医主流所承认,甚至认定他的“改错”是越改越错。

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意义的那几个独立器官,而是一个个功能系统的总称。从中医诞生之日就注定了这种属性,到王清任想起“改错”时,中医这门重功能的医学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不可能再将重视结构的西医特性添加进去了。

中医的五脏六腑并不能对应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中医说的心绝对不只包括西医的心脏、血液循环,还包括思维神经系统;中医说的脾也不是我们身体里制造淋巴细胞、长在肝下面的那个长条儿的器官,还涉及消化系统、造血系统,乃至生殖系统的功能;中医的肺包括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乃至皮肤的功能;中医的肝也涉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功能;中医的肾则包括了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乃至能量代谢的综合功能。看中医时常提起的“心气”、“肺气”、“脾气”、“肾气”就是人体的正常之火,是分配在各个功能系统中的火力。

前面说过,即使在正常状态下,人体也是阳多阴少的,自然界的变化或自身调节失常容易引起“阳”和“气”的过多过盛,人体各器官系统里的火力也会因此过大。人会由于很多原因而上火,这些都是“贼火”,会内耗乃至伤害系统的功能。

所以,人一定要有“火”,没“火”就没了生机;又不能上火,上火就消耗了生机。

5.耳朵枯萎、面色变黑是生命之火将熄

《素问》:“耳焦如炭色者,为肾败,肾败者,必死也。”

耳朵如黑炭色,是肾气衰败的征象,肾气衰败的人必死。

《证治准绳》:“黑色属水,主寒,主痛,乃足少阴肾经之色也。”

黑色属于水,身体里有寒有痛时就会显露黑色,这是肾经衰败之色。

姜良铎能通过耳朵诊病,因为中医认为耳朵为宗脉之所聚,是人体的一个全息图。当人体某一脏腑部位发生病变时,可由经络的传导作用在耳廓的相应部位显现异常,耳朵的色泽、形态、感觉都会发生改变。比如有个病人由于肺癌切除了右肺,25年后其他一切正常,唯独右耳的耳垂发生了明显萎缩。中医一看耳朵就知道这个人还有没有火力,疾病是不是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现在的耳针治疗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素问》称:“耳焦如炭色者,为肾败,肾败者必死也。”一旦耳朵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按中医说法就要急救了,并要用能起死回生的重磅办法。

“耳轮焦枯,面色渐黑,乃肾劳也,灸关元五百壮。”关元是一个和人体火力关系密切的穴位,也就是丹田,是任脉上的一个救命穴,在脐下三寸。顾名思义,关元就是关住要耗散的元阳、留住人体火力的意思,是能起死回生的重要穴位。在关元位置上,任脉、小肠经、脾经、肾经、肝经汇合在一起,诊治关元,等同于对众多经络的集体治疗。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慢性病、消耗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耳朵变得很薄、枯萎、褶皱增加,而且缺少光泽,那就不能小视了。耳轮反映生命状态,而决定耳轮状态的一样,不仅要有血,更重要的要有气,要有人的正常火力,才能使血脉充盈,耳轮丰满。

我有个亲戚,因为脑血栓住进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急诊。当时他血压很低,这是最容易发生血栓的。血压过低,血流就缓慢了,如果动脉再有损伤,血液黏滞度高,血栓就易形成。

送到医院,医生按照这种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在静脉点上了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病人的生命体征算是平稳了,但人没精神,很委靡,神志时清时不清,脸上皮肤也好像紧紧地贴在骨头上,耳朵是干瘪了,人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仿佛瘦了下去,多了很多皱纹。

我找了大学同学高颖,她是医院的大内科主任,因为在中医神经内科上的贡献,她已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内科博士生导师。她来后,要求值班医生马上在输液中增加生脉饮。结果,下午病人精神就来了,脸变得明显比上午丰满、圆润了,耳朵也支楞起来了。

生脉饮是中医名方,专门治疗气虚导致的各种问题。配方里主要是党参或人参,补气作用很大,性质温热,很能振奋人体的火力以加强各个器官的功能。变成输液剂型后,生脉饮的作用更加直接,力量也更大。它使衰弱的病人有了鼓动、利用血液的能力。

危重病人面部皮肤颜色变黑,是生命危象。

我有个朋友的母亲,70岁时决定换掉一直有问题的心脏瓣膜,本来并不复杂的手术却没能成功,经历了二次开胸后她身体一蹶不振,先是肺衰竭,上了呼吸机,不久又被告知肾功能有问题。家属发现病人一直白净的脸色突然变黑了,之后不久就出现腹水和呼吸衰竭,只好做了气管切开,最终还是不治而死……

对于面色发黑,西医的解释是心脏功能不好,血细胞从负荷氧气变成负荷二氧化碳,血液颜色因此不再鲜红。和窒息时的嘴唇紫绀一样,脸色变黑也是缺氧的标志。但心功能一直不好的病人为什么到后来才脸色变黑呢?中医的解释更有说服力: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个脏腑,黑色是中医所说的肾出问题之后显现的颜色。重病、久病的人面色变黑,意味着其他器官上的疾病久治不愈最终累及肾(人体火力、元阳的发源地),肾气败了。而肾是生命的最后关口,肾出了问题自然就对生命构成了威胁。

6.只补血不补火,人还会血虚

唐容川《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运血者,即是气。”

血要靠气的推动才能正常运行。

中医治疗血虚从不会单开补血药,不会只让病人吃阿胶、红枣、桂圆,也绝不相信单纯补铁如吃硫酸亚铁就能解决血虚。

单纯的补血药物和食物能使你不贫血,使你的血细胞达标、结构正常,但不能改变你的血虚状况,尽管指标正常,可就是没精神,没力气,因为你功能不行,类似有米无炊或米多火小,饭是熟不了的。

所以,即便不贫血,只要血虚,缺乏火力,仍在须补血之列。而且,补血一定要在补血药如阿胶、生地、桂圆之外加上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药,这个方子才能动起来,才能使血细胞背负氧气的能力增加。中医讲究“气为血之帅”,就是说血需要有气的统率、推动才能运行周身,才能发挥作用。

中医有个著名的补血方剂名为“当归补血汤”,其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当归(这是妇科“圣药”,补肝血作用极佳),一味就是补气的黄芪。有意思的是,虽然号称补血汤,但补气药黄芪的剂量却要5倍于补血药当归,这充分说明通过补气才能最终生血。

有一种病叫红细胞增多症——你一听会觉得:红细胞多了有什么不好?就不愁会发生贫血了呀?却不知,生这种病,红细胞过多,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全身血管都扩张充血,非但没给人提供必需的氧气,人体微循环还会因血细胞过多变得更差,更容易出现血栓,所以要把人体多出的血放掉作为治疗。其中的道理也简单:人体的火力只能煮熟那么多米,米多了,火不够,做出的饭就要夹生了。

夏天可以喝点生脉饮

夏天时人应该适当喝点生脉饮,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出汗的体弱者。生脉饮里除了有党参之外,还有五味子和麦冬,五味子是收敛的,防止汗出得太多而伤元气;麦冬是补阴的,帮助把失去的阴液补回来。这是夏天体质虚弱的人可以照吃不误的一个补剂。

7.壮汉上火多实,情种上火多虚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二脏(指肝肾)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皆暗流而疏泄矣。”

肝肾两个脏腑如果有火,叫相火,而心火是君火。如果心被事物所触动,情绪受到干扰,相火会随着心动而妄动。相火妄动了精微物质就要悄悄流失、耗散了。

很多人都知道,上火不能一概而论,要分虚和实。

实火,也就是身体壮实人的上火。一般是阴还处于正常水平,但阳超过了,是绝对地多了,人就火大了,用牛黄解毒丸、黄连清胃丸之类的去火药清热绝对没问题,这些药能把冒尖的那一部分阳给消下去。

而虚人的上火,是阴低于正常水平,把并不壮实的阳显了出来,是相对地多了,不是真的火大,而是阴虚。对这种虚火,一般需要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把虚下去的阴补上来,好与正常的阳对应,使阴阳找补平衡。

同是上火,虚实不同,一个需要泄,一个需要补。

怎么判断何时该泄,何时该补呢?有几个特点可以掌握。

凡是疾病早期,身体壮实,胃口大好,喜欢吃肉,面色赤红,大便干燥,口臭口苦,同时不会轻易就感到虚弱、无力的,这一般是实火,极端而典型的例子比如张飞、李逵类型的,有孔武之勇,大多是劳力者,治这种上火也相对简单,痛快地泻一次肚,火就去了大半。

凡是疾病后期,身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特别唇色是嫩红的,男性嘴唇也会像女人一样娇艳,而且总感到腰腿酸软无力,心思也较重,容易失眠,也容易为物所感,整个人处于一种消耗状态中时,他们如果上火,一般就是虚火了。

这种人在言情小说、电影中很多见,多是命运不济的情种,多愁善感,感情不顺利,失恋或者单恋。比如电影《胭脂扣》里梅艳芳饰演的如花,消瘦失神,郁郁寡欢,是劳心者,典型的因情致虚。

梅艳芳本人就是个阴虚体质,消瘦,敏感又多情,据说她至死都深恋着刘德华,对谁都要念叨,这份感情至死没能如愿……梅艳芳未遂的感情帮她演活了《胭脂扣》里的如花,也把自己带入了绝症。她的子宫癌,很难说没有情绪问题。

中医讲“七情化火”,“七情”就是七种异常的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没得到宣泄都会积蓄,化为火,这种火是典型的虚火,会暗耗掉身体的元阴、肾阴,乃至危及生命。

导致阴虚上火的,肯定有身体因素,比如疾病消耗、治疗错误或饮食失当,更重要的就是情致不舒畅。现代人欲望重重,情绪问题常常超过了身体问题,往往由心神动导致肝肾之精耗散,造成阴虚比阳虚更常见。

8.口渴、便秘未必都是上火

张景岳《类经附翼》:“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饮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

阳气虚弱到不能蒸化水液的程度,水的精微就不能遍布周身了。水只降不升,就会喝得少而尿得多,就像源泉不能滋润,土地就要干枯,属于阳气不足导致的消渴症。

中医里说的上火和自然界的火有共同点,都是燃烧,都要烧掉水分,所以上火时人会因为缺水而口干。有一种口渴的人属于阴虚有火的体质,喝水是想自救,但因为体内有火有热,喝进去的水很快就被蒸出去了,所以总喝水总觉得渴。

如果这个人比较瘦,喜欢喝水,而且还爱吃,胃口特大,且大便干燥,那么除了要养阴,还应该化验一下血糖。这种阴虚有火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糖尿病在中医里被称为“消渴”、“消证”。

现在糖尿病发病已经明显年轻化,30岁的人就可能得这种病,特别是父母就有糖尿病的,就更要提高警惕了。糖尿病就是由胃火盛导致胃阴虚乃至肾阴虚的。

还有一种口渴,嘴唇也会经常干,特点是渴但又不想喝水,或者喝水之后感觉水就汪在肚子里,停在那儿,上不解渴,又排不下去,同时还会有大便费劲。这种情况既不是上火,也不是阴虚,而是气虚。往往是由于元气太弱,不能使营养物质输送上去导致的,如果用中医辨证的话,大多属于“阳不化气”。因为阳气虚,水虽然喝进去了但不能布散,蒸化,很快就全尿出去了,严重的会“饮一溲二”,就是喝一杯尿两杯,出的比进的多,“有降无升”,因此会不断地口渴。

这时候就不能去火,而要吃补药了,把人体火力增强了,才能使水为身体所用,比如补中益气丸之类的就比较合适,吃了之后,口渴和大便不通的问题会同时解决,这种口渴和便秘的根本是因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吃补药能帮助把清气升上去,使浊气降下去。 UhVC5dkOSS+MlKPy07subfIwquW2MmxArQoqFR8hEJB0bUoyRs82tCjkAt8YbS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