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顺其自然处世

顺其自然,往往是最好的处世方式。这样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与安逸,福报也会随之而来。

——李叔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李叔同很喜欢这句话,在他看来,既然万物皆空,又何必去滋生无穷烦恼呢?顺其自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结果反而会更好。

潘天寿是李叔同的弟子。一次,他特意到杭州烟霞寺拜见他,言谈之间流露出出家的意愿。李叔同劝他说:“你以为佛门是个清静的地方,如果把握不住的话,同样也会有许多的烦恼。”潘天寿听了大师的话,思考许久,最终打消了遁入空门的念头。由此可见,对于尘缘未了之人,即便是亲近的好友、弟子,李叔同也不会答应他们皈依佛门的。果然,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潘天寿终于成为一位国画大师。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李叔同当初答应了潘天寿出家的请求,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或许烟霞寺里多了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和尚,而尘世里少了一位国画大师。我们之所以说李叔同不愧是一代宗师,他对佛学的理解,劝人顺其自然的做法真是令人钦佩。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在尘世间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贪欲,总是考虑太多自己的感受,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从来不考虑客观环境的限制,一意孤行,想去改变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东西,而不是顺其自然,结果呢?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常常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徒增无穷无尽的烦恼,这又是何苦呢?

古时候,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他和妻子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他长年累月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收成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他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弓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水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儿都不体谅我,不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他一边念叨,一边不经意地用手去拔身边的野草。他轻轻一扯,草就被扯出来一节。但是还没有完全被拔出来,草一下子比原先显得高了不少。

宋国人望着长高的草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挽起了裤脚,一跃而起,下田开始干了起来,忙到太阳下山,他终于干完了。他艰难地直起腰,捶了捶酸疼的腰,心里美滋滋地回家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对妻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画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非常着急地对宋人说:“禾苗怎么能去拔高呢?弄不好禾苗都会死掉的呀!”说完,她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可怜的禾苗都已经枯死了。宋国人无视禾苗的生长规律,想人为地予以改变,结果却让自己吃了苦头。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遵守事物的发展规律,做起事情会得心应手,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做起事情就会处处受制、处处不顺。因此,有些人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一些不可能改变的事情,结果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事无成,平添无尽的烦恼。因而,为人处世要放开一些、洒脱一些,让一切顺其自然,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生活也会越来越轻松。 XfC1xNXoL7rPeADu4F9cgtwVR7CyzcKUdHmLbsnyg17zKU93F0v4goCnz3uToG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