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尘世修行,活出人生大自在

深山古刹,暮鼓晨钟,打坐念经……提到“修行”,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种独立世外的苦修场面。在释迦牟尼佛的眼中,人生而苦,但这个苦是可以解脱的,这个解脱的过程就叫做“修行”。事实上,“修行”不囿于佛门,它也可以指我们在尘世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修行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心境越来越澄清的过程,它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能帮我们化解苦恼,感受喜悦。

如果把我们的一生展开来看,就是一场修行的过程。当我们开始迈上人生道路时,我们就开始了自我的修行。但是,有些人的修行比较顺利,他们最终能找到生命的真谛,达到修行的圆满状态;而有些人的修行就不那么顺利,他们一辈子跌跌撞撞,悲伤烦忧多于喜悦快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个不太让人满意的俗世获得圆满自足呢?李叔同和南怀瑾也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李叔同与南怀瑾,他们都是繁华尘世的修行者,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并精研佛法,对佛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在社会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林语堂曾这样赞誉李叔同:“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官宦富商之家,艺术造诣非常卓越,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但就在人生无比绚烂之际,他忽然皈依自心,剃度出家,最终成为一名虔诚的佛门弟子。

至于南怀瑾,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曾这样评论道:“南师的种种成就,似乎不可能的出现在了一个人身上。美国驻中国的一名官员曾告诉过我,按照传统,中国皇帝的顾问必须是集一切文化于一身的大师级人物,这位官员说,南师可能是符合这种传统的最后一人了。”南怀瑾是中华几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对诸子百家、拳术剑道、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等都有研究,并深得其精髓,被人们尊称为宗教家、哲学家、佛学大师和国学大师。

无论是李叔同还是南怀瑾,他们之所以让世人敬仰,是因为他们无论身处红尘还是心皈佛门,他们都以律严身、精研佛典、弘扬佛法,给世人留下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们用六尺之躯去度量人生,用百年岁月去审视灵魂,将悟得的生命真理,化作真诚质朴的佛心慧语。

在本书中,李叔同教诲我们在尘世中要时常低下头,审视自身,关注久被遗忘的真实性灵。而南怀瑾却叮嘱我们要在繁华中抬头环视,寻觅最和谐的应事接物之道,以使灵魂得到安度。无论是做人的尺度、做事的心态,还是交际的态度、说话的技巧,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大师对这些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李叔同和南怀瑾便是此中的功德圆满者。读李叔同、悟南怀瑾,即是修行的捷径。翻开本书,让我们在大师的谆谆叮咛中,完成身心的修行,成就菩提(觉悟)之道。

编者谨识
2011年5月 HpSQUAsJIObvBAB2eADjArM8uMhLSNQaslqLMLD9g5Nx4cQCOO3CeSdXADUbExo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