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死老兵

柯尔特M1911手枪

设计制造

设计师: 约翰·摩西·勃朗宁(美国)

生产商: 柯尔特枪械公司(美国)

性能数据

口径: 11.43毫米

全枪长: 219毫米(不含枪托)

枪重: 2.23千克(含枪托和弹匣)

装弹量: 7发弹匣

有效射程: 50米

参与战争: 一战

二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推荐理由

由于美国人对点45口径手枪的热爱以及M1911出色的可靠性,它在美军中的服役期长达74年(1911~1985),至今仍然是部分美军特种部队的选装武器。在美国,几乎所有能生产手枪的枪械公司都或多或少地生产过M1911手枪,比如柯尔特、春田、岩岛、雷明顿等等。

触电经历

《风语者》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战争史诗巨片《拯救大兵瑞恩》在全球上映。这部获得了5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让所有人皆大欢喜:导演斯皮尔伯格捧走了最佳导演奖的小金人,梦工厂在全球狂卷4.8亿美元的票房,女性观众为汤姆·汉克斯和马克·达蒙两位新老帅哥尖叫不已,男性观众则为惨烈真实的战争场面扼腕叹息。另外,影片中的各种武器也让军事迷们大饱眼福,从“伽兰德”步枪到“巴祖卡”火箭筒,从“虎”式坦克到“野马”战斗机,电影俨然变成了二战王牌武器的“老兵重聚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是结尾时,重伤倒地的米勒中尉艰难地拔出手枪,一枪一枪地向敌人坦克射击。从他即将熄灭的眼神中,人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持,而和他一起完成这种坚持的武器就是柯尔特M1911手枪,一位纵横沙场半个多世纪的“不死老兵”。

再见!左轮

人类早期的手枪基本上都是单发手枪,也就是装一发子弹打一发子弹,这种手枪反应慢,火力弱,仅仅能作为自卫使用,并不能满足战场的需要。在大仲马的著名小说《三个火枪手》中,法国火枪手一般要携带3到4把手枪,这样才能在近距离击毙数个人。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在小岛上出门巡视时也要带两把手枪、两把步枪和一把战刀,以应对遇到多个敌人的情况。装备单发手枪的欧洲火枪兵,相对阿拉伯骑兵、非洲土著武装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对付灵活机动的骑兵,一旦骑兵们冲到近距离,欧洲士兵也只能使用传统的冷兵器和刺刀对抗,伤亡惨重是必然的。而转轮手枪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种采用转轮供弹的武器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射击5到6发子弹,如果操作得法,一个转轮枪手可以对付数个敌人,它让手枪这种武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各国都极为推崇转轮手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军队使用的是清一色的转轮手枪。

∧ 使用韦伯利左轮手枪训练的英军士兵在换

作为警用武器来说,转轮手枪有两大优点:首先,它可靠性极强,基本不存在卡壳的现象,即使某颗子弹击发失败,射手只需要再扣动一下扳机,击发下一颗子弹就可以了。其次,转轮手枪射击精确,在近距离完全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所以警察非常喜欢这种武器。然而作为军用武器来说,转轮手枪的问题实在不少。军事作战中敌我双方火力强大,双方经常在远近不同的距离上持续性交火,军用手枪需要强大的杀伤力和较高的装弹量,而这正是转轮手枪的软肋。19世纪末,一支600人的美国骑兵队遭遇了印第安人的伏击,当时美军没有携带马刀,唯一的武器就是转轮手枪。战斗中,美军的转轮手枪半分钟就打光了子弹,在颠簸的马上装填子弹却需要几分钟,这个时间早就够印第安战士砍杀他们几个来回了。最终,美军阵亡300多人,幸存者几乎人人带伤。

∧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武器生产商通过

半自动的初啼

有了血的教训,美国人意识到转轮手枪的不足,开始研制可以连续单发射击的半自动手枪,这种手枪射速快、威力大,装弹量也大,除了可靠性稍差外都比转轮手枪高出数筹。与此同时,美国枪械设计界也诞生了一位大师级人物——约翰·摩西·勃朗宁,这位老兄一生中研制出了37种手枪、步枪和机枪,获得的专利高达126项武器,这是后世其他同行无法超越的成绩。当然勃朗宁的背景也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他父亲就是犹他州一家枪店的店主,勃朗宁从小就在子弹堆上拆卸各种枪械,对各种手枪的优缺点如数家珍。1897年,勃朗宁和兄弟们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勃朗宁枪械制造厂,并于3年后研发出了第一款半自动手枪——勃朗宁M1900型手枪。这种手枪体积不大,可以装在裤兜或者藏在腋下不被发现,特别适合暗杀或者地下工作使用。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亚王妃在萨拉热窝双双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被正式点燃。那位著名的刺客、波斯尼亚大学生普林西普使用的正是一把勃朗宁M1900型手枪,他向大公夫妇连开7枪,正是这7发子弹让整个欧洲在五年里失去了900万条生命。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莫斯科郊外的米赫尔松工厂向工人演讲时,遭到了女特务卡普兰的刺杀,刺客使用的还是M1900型手枪,不知道勃朗宁知道自己的杰作沦为暗杀利器会作何感想。

言归正传,20世纪初,美国陆军公开招标下一代的大威力军用手枪。勃朗宁在M1900型手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造出了使用11.43毫米口径子弹的M1905型手枪。由于这种手枪发射的是柯尔特公司的弹药,勃朗宁就通过柯尔特公司将样枪交给美国陆军进行测试。在1907年到1911年的4年里,美国陆军对该枪进行了历史上最严格的测试,M1905手枪在6000发子弹的连续射击中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即便是经过泥沙和污水的浸泡也无损性能。更让军方喜出望外的是,M1905手枪 使用11.43毫米的大口径弹药,这种子弹只要一发命中目标,就能让敌人彻底失去战斗 力,堪称“手枪中的大炮”。最终,M1905手枪完全压倒了其他5家公司的产品,赢得了 美国陆军的订单。1911年,勃朗宁将微调后的新枪交给了军方,军方将其命名为柯尔特M1911型手枪,这种跨时代的武器正式进入 美军现役。

一战英豪

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M1911手枪和美国远征军士兵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战场。当时美军士兵人手一支单发的春田1903式步枪,没有其他可以连续发射的单兵武器,而M1911手枪可以短时间内连续射出7发子弹,因此深得普通官兵的喜爱。在实战中,美军发现M1911的性能远远超过德奥两国的手枪:它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哪怕在泥泞不堪的弹坑中或者积水齐腰深的壕堑中都不容易出现故障,不像同时代其他半自动手枪经常发生卡壳。在杀伤力上,M1911手枪更是表现不俗,基本是一枪撂倒一个敌人,中弹者非死即伤,这让基层官兵非常满意。

∧这张照片展现了二战中一个标准的美军火力小组的武器配

有一个关于M1911手枪的著名战例,美国陆军第82步兵师328步兵团的阿尔文·约克下士所在的巡逻队奉命押解100多名德军俘虏回后方。约克和17名战友带着俘虏行军的时候,突然遭遇了德军部队的伏击。一顿扫射过后,负责指挥押送的美军中士厄尔利和其他8名官兵当场阵亡。约克发现有一个排的德军已经向他们发动了冲锋,试图营救那些战俘。眼见德军火力猛烈,人数众多,约克的战友如同惊弓之鸟一样趴在地上不敢还击,准备等德军冲过来就举手投降。猎手出身的约克却表现出了军人的勇敢,他用自己的春田步枪猛烈还击,以5发子弹击倒了5名德军士兵。就在德军士兵认为他已经没有子弹,准备冲上去一举拿下的时候,约克从阵亡的厄尔利中士身上拔出了M1911手枪(美军带队的中士班长都配有M1911手枪)。随后,他在近距离向冲在最前面的德军士兵开火,优秀的枪法加上M1911的大威力造成了枪响人倒的局面,约克用弹夹中的7发子弹击毙了6名德军士兵。接着,他迅速地换上备用弹夹,又击毙了数名德军。此时幸存的德军士兵完全被M1911打懵,他们放弃了营救行动,抱头鼠窜。最终,约克带着他手下的士兵将100多名德军战俘安全地押送到了美军营地。为了奖励他的英雄表现,美国军方不但将他晋升为中士,还向他颁发了国会荣誉勋章(美国级别最高、历史最久的军功勋章)。可以想见,如果约克遇袭时手中是一把柯尔特转轮手枪,他别说扭转战局,击溃敌军,就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都是问题。

眼见M1911有如此威力,美军官兵都希望装备一把这样的手枪。但在美军高层看来,额外装备手枪需要提供大量的手枪弹药,对后勤工作增添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军方出台命令,只允许军官和中士班长使用M1911手枪,普通士兵禁止装备。可惜命的美国大兵才不管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怎么考虑,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搞到一把M1911手枪。到了一战后期,在法国作战的美军中60%的士兵拥有一把手枪,其中一部分是缴获得来的,但大部分还是M1911手枪。大兵们的我行我素让军方非常无奈,他们只得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M1911手枪。到一战结束时,M1911手枪的产量达到了45万把,而同时期德国人结构复杂的鲁格手枪只生产了几万把。

喋血孤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对M1911手枪进行了评估,结论是该枪完全符合战争的需求,不需要做任何大的修改,只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勃朗宁根据这些建议对手枪进行了改进,推出了M1911A1型手枪,这种改进型和之前的M1911手枪区别很小。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激烈程度远超一战的战斗中,美军基层官兵对柯尔特M1911A1型手枪依旧满意,对该枪的装备数量依旧不满意。为了满足前线的需要,美国军方向柯尔特等几家公司订购了整整250万把M1911A1手枪,其中190万把装备了美军部队,其他则交给盟国使用。在实战中,M1911A1的大威力和高可靠性丝毫不亚于20世纪30年代设计出来的新式手枪,比如德国的P08手枪、苏联的托卡列夫手枪。

∧1944年,美军第一步兵师师长克

这里也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战例。在1942年10月瓜达尔卡纳尔群岛的激战中,一股日军士兵发动了万岁冲锋(所谓万岁冲锋也就是喊着“天皇万岁”对美军阵地做自杀式冲锋,进行这种冲锋的时候,日军一般不做隐蔽,而是以人海战术蜂拥前进),试图乘着夜色冲过美军固守的渡口。原本美军阵地上有15名士兵,但在之前的炮击中陆续伤亡了12人,只剩下了海军陆战队的枪炮军士约翰·巴锡龙和其他两名机枪副射手,他们的武器也只有两挺机枪和一把M1911A1手枪。面对着日军一个加强中队的疯狂冲击,巴锡龙一面向总部求援,一面用阵地上的两挺机枪交替射击。由于日军必须涉水渡过齐腰深的河流,他们在河中只能缓慢地移动,这就成了巴锡龙的活靶子。然而由于日军人数实在太多,巴锡龙操纵的机枪很快就打红了枪管。在枪管冷却的间隙中,巴锡龙就用自己的M1911手枪向冲到近处的日军射击,结果仍然是枪响人倒,手持三八式步枪和军刀的日军根本无法靠近巴锡龙的阵地。这场惨烈的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日军打光了整整一个中队,被迫退了下去。天亮的时候,援军赶到渡口,他们发现河里和岸边全是日军的尸体,其中大部分是被机枪打死的,但仍然有十几人死于M1911的枪下。此战过后,巴锡龙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和海军十字勋章。如果没有M1911手枪的帮助,恐怕巴锡龙3人早就惨死在日军的刺刀之下了。

虽然实战中的效果很好,但美军官兵们还是对M1911A1提出了意见。M1911A1由于使用大口径弹药,导致它射击的时候后坐力较大,枪手射击时必须采取双手射击的姿势,单手射击无根本无法控制枪口的上跳,对精度和连续射击影响很大。此外,M1911A1的体重也有些“超标”,全枪重量超过2千克,如果长期射击的话,就要求射手必须有较强的臂力,接受过比较严格的射击训练,否则很难完全发挥M1911手枪的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M1911手枪又参加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986年,美军高层认为使用了74年的M1911手枪已经过时,他们将意大利伯莱塔公司生产的M92F手枪定为新一代的制式武器,将M1911这位老兵赶出了军队。没想到此举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退伍老兵对M1911感情深厚,认为没有什么武器能替代这位百战英豪;特种部队的战士则认为M9手枪(M92F手枪的美国名称)口径只有9毫米,杀伤力远比不上M1911;美国的枪械公司也非常愤怒,认为军方没有考虑本国企业的利益。最终,军方只得妥协,虽然仍将M9手枪作为三军制式武器,但允许特种部队装备少量的M1911。

回首M1911手枪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或许正像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讲中所说的那句名言——“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转轮和左轮

在中国,我们往往把转轮手枪叫做左轮手枪,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转轮手枪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外摆式,把转轮甩向左侧或者右侧;二是折中式,它的转轮和枪管连为一体,需要按住枪管从中间把手枪折开装弹;三是固定式,不能取出转轮,通过转动转轮从而一发发地填装弹药。其中,固定式虽然坚固耐用,但是退弹装弹实在不方便,逐步被淘汰掉。折中式虽然有退弹快,装弹快的优点,但无法使用大威力子弹,威力小,杀伤力不够,在转轮手枪中处于次要地位。最常见的转轮手枪就是外摆式,它分为左摆和右摆。但是一般人都是右手持枪,左撇子还是少数,所以转轮手枪一般是右手持枪,左手装弹,转轮基本都是向左边摆出。中国最初的翻译者可能就是因为这点,将转轮手枪译为左轮手枪。 oZhqnKeUMllvUK3I/V7GFjE7lysiIp+4neztxGjgMrdpJ8m81RWNptYjmz52oi7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