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史前时期
约前800万年~约前2070

元谋人

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1965年,地质工作者在云南上那蚌村西北的山冈上发现了两枚人类门齿化石,通过科学检测,这两枚牙齿属于170万年前的一个男性青年。同时出土的石器、炭屑和动物化石证明元谋人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它们的发现证明了中国人的历史起源。

蓝田人

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一带,约80万年至75万年前,有一些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的原始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他们打制的石器外形又粗又大,但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出现的迹象。这就是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年~1965年在当地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研究表明,蓝田人的大脑容量为778毫升,他们已经开始直立行走,是亚洲北部已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因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而得名,距今约3万年。通过研究遗址中发现的山顶洞人化石,考古学家发现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于1977年在河南新郑市的裴李岗发现,是目前已知的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出现于前5500年~前4900年之间,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房基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墓葬集中于公共墓地。不但出现了农业生产,饲养业也已出现,有家猪、家狗、家鸡甚至家牛。狩猎仍是重要生产活动,以木制弓和骨制箭为狩猎工具。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于1933年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大约出现于前5400年~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农业是磁山文化的主要生产部门,遗址出土的骨镞、鱼镖、网梭以及鹿类、鱼类、龟类、蚌类和鸟类等骨骸,表明渔业经济开始占据重要位置。出土的家畜骨骸有猪、狗、牛、鸡,磁山文化的主人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饲养鸡的人。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前5300年~前4300年。良渚文化在农业、纺织、制玉和制陶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是史前时期中国南方文化的主流。这一时期的石器农具磨制非常精细,主要有锛、石犁、耘田器、穿孔斧、穿孔刀等。农作物品种很多,如籼稻、花生、蚕豆、芝麻、甜瓜等。纺织方面,良渚文化开辟了家蚕饲养和丝织品生产的新领域,养蚕和织丝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其存在年代约为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四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延及山东中南部和江苏淮北一带,存在年代约为前4300年。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铲、鹿角锄等,木质农具如耒、耜等已经出现。随葬猪下颚骨成为当时的风尚,猪颚骨的多少成为衡量财富占有量的标尺。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原始氏族社会已经逐渐走向解体。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的红山发掘而得名。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陶器和精美的玉器,其中最能体现红山文化手工艺水平的则是制玉工艺,其玉器制品分三类:一类是写实的动物群,有鸟、蝉、鱼、等;二类为人的装饰品:有长方钩形佩饰、三连环佩饰;第三类是虚构的玉龙、玉虎、玉兽等形象。这些反映了其制玉工艺水平的高超。红山文化的房屋建筑多为方形半地穴式,已发现的有在喀左东山嘴的石砌建筑群和牛河梁的女神庙建筑遗迹。从红山文化的遗址内发现的大量石刀、石磨、磨棒等收割和加工工具,表明红山文化居民过着定居的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生活。

◆兽形玉佩 此玉佩为辽宁建平牛河梁出土,以黄绿色玉料制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得名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它集中反映了甘、青地区的原始文化。饲养业在马家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饲养牛、羊、猪、狗和鸡等家禽。渔猎业已退居第二位,作为农业和饲养业的补充。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相当发达,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当时的制陶规模相当大,原始氏族公社成员有组织地进行劳动生产,基本上具备制陶、彩绘、烧窑等程序,并由专业工匠来完成。制石、制骨、制玉、纺织、冶炼等原始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甘肃东乡林家遗址中出土的铜刀和铜碎块,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品。马家窑文化的墓葬则反映了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情况。 VlixPR0+eVokqd8nkAWUgqWNOBCE7abVtPrV+c2B8CMy+XlT/bOOy5LKuy+6tx4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