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神之物语(2)

最后的决斗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荷鲁斯与塞特的斗争终于迎来了终结之战。塞特提议双方各建造一艘石船,放到尼罗河中比赛谁的船驶得最快,赢者为王。

如今的荷鲁斯已大增了智慧,善用计策,他偷偷用上好松木造好船,然后在船体均匀涂抹灰泥,这样整艘船看上去与石船没有两样。塞特那边,他施展神力,用一座山的石头造了一艘大而坚固的石船。

比赛正式开始,塞特的船一下水立马沉底,荷鲁斯刚想嘲笑对手,没想到塞特已经变成河马向自己扑来。眨眼间,荷鲁斯的船被塞特击得粉碎,荷鲁斯并无惧意,变作钢叉向塞特直刺过去。

但此举立即被众神拦下,否则塞特性命难保。

决斗没有结果便草草收场,胜负仍未定出。

终极裁决

众神见时间已久仍无定论,便由托特提议何不去听听奥西里斯的建议。使者带回来的是冥王的质问:众神的法庭为什么这么久都不能使荷鲁斯获得公平对待?对此质问,拉神面露不悦,最终,奥西里斯威胁天庭:“我的冥界有的是各色恶魔,我随便放出一个都能搅乱天庭,而且,不论你是哪一位神,你最后都要来我这里接受审判!”

威吓之下,众神在赫里奥波利斯组成由九联神为主的大法庭,拉神亲任大法官,决定对荷鲁斯与塞特的80年之争来个彻底的了结。最后,大家一致裁定由荷鲁斯继承人间王位。塞特也终于认输,不过,拉神也给了他十足的安慰:“塞特,你是我所有儿子中杰出的一个,将成为我身边的风暴之神,在我的太阳船上站立,你的电闪雷鸣将震慑所有人的心。”

法老的守护神

荷鲁斯做了地上之王,埃及上下一片沸腾,人们庆祝终于摆脱了暴君的统治。后世的法老们都自称是荷鲁斯在人间的化身,他们把荷鲁斯之名排在自己五个名字中的第一位。为自己塑像时,法老们也使自己与荷鲁斯并排而坐,让自己置于鹰神的保护之下。

荷鲁斯不仅替父报仇,还派自己的四个儿子去冥界保护奥西里斯。每次冥界的审判大会上,荷鲁斯的四个儿子都会分立四方保护冥神的安全。当古埃及人的冥世观念和丧葬礼仪日益完善时,荷鲁斯四子还被形容为墓穴中死者内脏的保护神。人们把死者内脏分别装在雕有荷鲁斯四子的陶罐中,其中,犬首人身的杜阿姆特夫罐中放置胃,人形的伊姆塞特罐里放置肝,狒狒首人身的哈碧罐子里放着人的肺,而鹰首人身的凯布舍努夫则保管人的肠。

后来,荷鲁斯又在拉神的太阳船上掌舵,当拉神老得不能再主持天庭事务时,伊西斯又成功使儿子登上众神之王的宝座,所以,荷鲁斯的众多头衔中就有这一最高荣誉--太阳神。

众神的人间住所--神庙古埃及人认为,众神在人间是有居所的。为了得到神的眷顾,古埃及土地上兴建起大量神庙,万神殿中供奉主神,各州神庙则供有地域神。法老们也借建造神庙之机来为自己树碑立像,他们一面将自己置于众神行列,一面将掠夺来的大量战利品送进神庙,使得这里成为宗教与经济中心。

天书传授建庙之道

古埃及大地上流行着一个建筑神庙的传说。

古王国时期,有一位智者名叫伊姆霍特普,他写了一本建造神庙的书,颇受众神喜爱,被带上神界。但彼时已入神界的伊姆霍特普希望自己的书能在人间发挥作用,所以将它扔下凡间。后该书被藏于神庙中,据说古埃及的神庙皆参照这本书所教之法修建而成。

在古王国时期,尤其是第五王朝,法老们乐于建造气势恢宏的太阳庙。新法老掌国,要选一处视野宽阔的风水宝地,命人造起巨台,其上矗立起直插云霄的方尖碑,碑前设祭坛。巨台和祭坛外围拓出大广场,垒起围墙,围墙两面刻绘图画。这样的太阳庙被称为“拉的地平线”。祭拜仪式在露天举行,阳光普照大地,法老向方尖碑施礼,方尖碑作为太阳的化身接受法老祈祷。这样的仪式贯穿整个第五王朝,进入第六王朝后,法老们便不再修建太阳庙。

到了新王国时期,神庙形式趋向统一。神庙轴线与尼罗河平行,入口与尼罗河之间有一条仪式大道,大道两旁常有两排狮身人面像相对而卧。

沿着大道走到神庙入口,迎面是由两座塔楼相连而成的塔门,塔楼下有巨大的长方形基座,塔身倾斜拔起,上有可插旗帜的旗杆孔;两座塔楼中间以石桥连接,石桥下即为塔门。塔楼这样设计是有其寓意的,它倾斜的墙壁象征着尼罗河流经埃及大地,而平地崛起之势则代表了太阳自其间喷薄而出的群山。穿过塔门,便是内院,三面石柱林立,围成柱廊。向内拾级而上,步入一间满是石柱的封闭大厅。继续深入,经过供有神船的前室,便来到供奉主神的中殿,这里天花板相对较低,房间内光线昏暗。中殿外围一般是供奉主神妻子和儿子等神像的侧殿,此外,还有藏典间、储藏间和举办仪式的场所等。

建造神庙是法老们的必修功课,其中最负盛名者莫过于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两位法老。他们以“伟大的建筑家”称号引以为豪,不仅亲自到采石厂选择上好的石材,还经常亲临工地,指导工匠的工作。由于古埃及人特有的冥世观念,他们认为人死后将会继续生存于冥界,而后得以再生。所以,历届法老都会在刚一即位就忙着建造自己的陵墓和神庙,以备冥界所用。

当然他们也为埃及主神建造庙宇,或者在前代法老所建神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抑或添加,这一点在卡纳克神庙建筑群和卢克索神庙的不断更新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卡纳克神庙

在圣城底比斯,卡纳克神庙与帝王谷隔河相望,它是底比斯历史最悠久的神庙,因其规模浩大而备受推崇,直引得历届法老在此大显身手。

卡纳克神庙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供奉有阿蒙及其妻子穆特、儿子月神洪苏。此外,神庙内还供有战神门图、冥王奥西里斯、孟斐斯的创世神普塔赫。神庙最醒目处莫过于大柱厅,纵深53米,宽102米,其内密布134根20米上下的石雕彩绘立柱,尤其是那两排重达12吨的石柱,它们撑起大厅的至高点。拉美西斯二世最终使这个大厅建造完成,他即位后便把大厅改名为“权力执掌者拉美西斯二世”,将其文治武功雕刻在大厅内外的墙壁上。拉美西斯二世素以“伟大的建造家”著称,所以他绝不会忘记把他的形象烙印在如此重要的神庙里。他在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东面开出一个入口,入口两侧立起他的巨型雕像,意在使那些无权进入神庙的百姓将对神的祈求说与他,他将代为传达。

神庙的西北角还有一处圣湖,每当祭司们进入神庙主持仪式时,他们需要先在圣湖中沐浴净身,以表示对神的尊重。

自卡纳克神庙往南,经由一条两边设立无数斯芬克斯卧像的3千米大道,便可到达另一座神之行宫--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不及卡纳克神庙大,主要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建成,神庙内供奉底比斯三联神--阿蒙-拉、穆特和洪苏。

神庙入口处有高耸的方尖碑,原为两座,其中的一座于19世纪30年代被法国人立在了巴黎的协和广场,用来纪念拿破仑曾对埃及发动的征服战争。方尖碑后面是两座高15.5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坐像身后的塔门上雕刻了法老赢得卡叠什之战的精彩场景。再往里走,就来到拉美西斯二世增建的柱廊式庭院。这座庭院比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要大很多,其中最具震撼力的那间柱廊由72根纸莎草藤石柱组成,中间矗立着刻有法老名字的雕像,每年的欧佩特节,这里都是人们聚集的最佳地方。此时,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联合为一个宗教中心,承载起整个埃及上上下下对神的虔诚。

阿布·辛拜勒神庙神光闪现

在古埃及神庙群中,有一座神庙颇为与众不同,它就是直接开凿于崖壁上的阿布·辛拜勒洞窟神庙。神庙由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其中最大的神庙用来尊奉阿蒙-拉、拉-霍拉克提、普塔赫和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另一座较小的神庙是法老为爱妻涅菲尔塔丽所建,神庙正面列有6尊雕像,其中4尊为拉美西斯二世站立雕像,另两尊是化身为哈托尔女神的涅菲尔塔丽雕像。

正如拉美西斯二世远离底比斯建都一样,他为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神庙选址在努比亚地区的阿布·辛拜勒。这里不再属于阿蒙大祭司的势力范围,他可以把自己的形象提升到与众神相比肩的高度,从而树立一种超越法老职限的权威。而这种权威,还可起到震慑努比亚人民的政治作用,使那些时有反叛之心的努比亚臣民不敢轻易造次。

阿布·辛拜勒神庙由山崖开凿而成,正面是四尊山岩雕凿而成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高约20米,其膝边还围绕着妻子儿女们的小雕像。

巨像身后的塔门长为36米,高达32米。再往里,便是纵深达60米的长方形厅堂。大厅两侧,8尊化身奥西里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对称排列,守护着通往后面的神庙圣坛的道路。圣坛上,阿蒙-拉、拉-霍拉克提、普塔赫和拉美西斯二世四尊雕像并排端坐。这里,每年都会有两次特定的时间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每到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10月21日他的加冕日时,阳光便透过长长的厅堂,直洒在大神阿蒙-拉的雕像上,然后是拉美西斯二世和拉-霍拉克提的雕像,而另一侧的普塔赫却始终照不到阳光。更令人不解的是,当阿布·辛拜勒神庙因阿斯旺大坝工程而动迁后,阳光照射法老雕像的两个日子都推迟了一天。

神话与王权古埃及人相信神界一如人间,有着井然的统治秩序,于是,他们列出神的等级。这时,神话已散发政治气息。法老们在建筑物上雕刻下母亲与众神之王结合生下自己的画面,将自己塑造为神与人间的中保,把建造神庙当做与国政同样重要的大事。孰料,神庙内开始涌动强劲的权力暗流。

神护佑王权

太阳神拉较早成为全埃及之神,他成为神界的第一位“法老”。作为创世神和神界之主,拉使诸神发挥各自特长,各司其职。同时,他也是人间法老的父亲,他曾经临幸其祭司的妻子,后者生下三个儿子,开创了第五王朝。拉日益年迈,并且厌恶人类的杀伐、贪婪等,虽然派爱女下界惩罚人类,但又不忍使其灭绝,于是飞升天空而退位。

进入中王国时期,底比斯主神阿蒙一跃而为全埃及之神,他以神力保佑法老开疆拓土;他还同太阳神拉合并为“阿蒙-拉”,成为众神之王。

阿蒙也是法老继承人的父亲。在女法老哈赛普苏特的金字塔浮雕中,神王阿蒙替代女法老的人间生父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阿赫摩斯结合生下这位著名的女法老。诸如此类浮雕比比皆是。法老们也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入阿蒙,比如法老阿蒙霍特普,称自己是阿蒙神的儿子。

当冥界观念流行起来时,冥王奥西里斯成为法老死后的化身。奥西里斯生前即为埃及王,他与妻子伊西斯一道将埃及治理得百业兴盛,尼罗河两岸更成为人间乐土。

伊西斯头戴“御座”形王冠,被人间法老奉为母亲,而她那地位显赫的儿子荷鲁斯,在经历80载与塞特神的鏖战后成为上下埃及之王、众神之王。

荷鲁斯崇拜,在古埃及神话中当真久盛不衰。

法老们尊荷鲁斯为王权保护者,每每将自己的雕像置于荷鲁斯双翼之下;他们虔诚地自称为荷鲁斯的“仆人”或“继承人”,并被臣民尊崇为“人间的荷鲁斯”。

根据神话传说,冥王奥西里斯是地神格布的儿子,曾经是埃及国王。在奥西里斯的治理下,古埃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无论天界主神是谁,法老始终是神人高贵血统的唯一传承者,也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很自然地,法老成为人类的直接统治者,他们作为王者至高无上的权力,正是神授予的;而法老本身,因为这神圣血统,也便成为神。不过,法老不能创造神迹,他们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不断接受神之谕旨来造福百姓。在古埃及,只有法老有权向神祈求治国良方,他们是国家最大的祭司,其他祭司只是遵照法老旨意敬神。既是神意代言人,又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这一角色带有浓重的“政教合一”色彩;而他册封的地方州长也同他一样,兼管地方政治与宗教。古埃及体制彻底沐浴在神性光芒中,只要哪位法老被确认为“荷鲁斯的继承人”,或者有幸娶到拥有神人高贵血统的女性为妻,他便开始代表神说话行事,他的统治便具有了合法性。

古埃及人终日不忘为法老祈祷,祈求众神保佑法老健康长寿。神庙内,祈福声不绝于耳,伴之以神性光芒的照耀,逐渐形成了古埃及特有的神庙制度。

神庙下涌动的权力暗流

古埃及人建神庙意在为神提供人间美食与住所,满足众神在人间所需,最终使其保佑埃及风调雨顺、国力昌盛。因此,法老绝不吝惜向神庙拨款、拨粮,并赐予一定数量的奴隶,久而久之,神庙内形成了一种古埃及特有的经济制度。据现存的古埃及“帕勒摩石碑”铭文所述,古王国前五个王朝的30多座神庙中,每一座神庙都有相当数量的地产和粮食。有一次,为了祭祀第五王朝法老萨胡拉,当政的法老一次性赐给12座神庙酒和面包,其中最多者为4800份;有些神庙还要求法老赐予土地,最高者一次受封土地达2000斯塔特(古埃及面积单位,1斯塔特合2375平方米)。到了新王国时期,神庙的地产已占到全国土地的1/7,作为神庙管理层的祭司集团实力雄厚,势力庞大;同时,随着古埃及各地神庙的不断建立,各地方上逐渐形成了以州长为首的祭司集团势力,他们崇信自己的地域神,以神庙经济为依托,对法老形成威胁。祭司集团开始干预诸如法老继承的王家大事,而且,他们还竭尽全力把自己的地方主神推到与拉神同等的位子上,因为地方性的神成为主神,相应地,该地区以及神庙、祭司的地位都将得到提升,获得更多由法老赏赐的土地和奴隶。在这样的力量抗衡中,古王国走向灭亡,中王国和新王国的法老们,也因为要对付地方祭司集团势力,而削弱了抵御外敌的力量。

就这样,在神性光芒照耀下,一股权力暗流涌动于神庙内,终于,有一位法老忍无可忍了。

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新王朝的一位法老,他的名字意为“阿蒙很满意”,四年后,改为了“埃赫那吞”,将另一位太阳神阿吞推为至尊。

阿吞来自太阳城赫里奥波利斯,也是一位太阳神,在阿蒙霍特普二世时,他被描绘成一个喷射无数手臂状光芒的太阳圆盘;等到了阿蒙霍特普三世时,阿吞神在埃及的地位迅速攀升。阿蒙霍特普四世即位后,为了打击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势力,他进行了彻底的宗教改革。阿蒙霍特普四世削去阿蒙神庙高级祭司的一切世俗职务,没收阿蒙神庙的财产;任何祭司,只要不服从法老命令,立刻被赶出神庙。与此同时,他颁诏全国,清除所有建筑物上的传统神灵名字,宣布国家主神也是唯一的神为阿吞神;法老本人是阿吞神在人间的化身,也是阿吞神的最高祭司。阿蒙霍特普四世不仅自己改名为埃赫那吞,还重新建立都城阿克塔顿,取“太阳圆盘之地平线”的意思。他在新都城建起阿吞神庙,定时与王后一起在露天祭拜太阳神阿吞。

这样的一神制并没有长期实行下去,当埃赫那吞去世后,古埃及人又迎回了阿蒙神,古埃及神话体系依旧向着多元化发展,甚至随着外族入侵、民族融合,还出现了与外来神的“跨国婚姻”。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他同时带来了古希腊文化。之后统治埃及的托勒密一世力图融合埃及和希腊文化,以利于其政策的推行。他综合奥西里斯和阿庇斯神牛的名字和威力,按照希腊主神宙斯、冥王哈迪斯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形象,创造出新的主神塞拉皮斯。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城为新主神建造塞拉皮乌姆神庙。

无论哪位地方神上升为全国主神,他们都被统治者供奉于神殿内,普通百姓难睹其圣容。

不过,当盛大节日来临时,这些主神就会出神殿,与大众见面。

众神在人间

古埃及神灵难以计数,神的节日也为数甚多,一年竟高达60个。除去那些与季节变迁和法老登基相关的节日或者盛典,仅就神在人间出游的节日来看,就有诸如荷鲁斯战败塞特神的“胜利节”、荷鲁斯加冕成为上下埃及之王的“新年节”、卡纳克神庙的阿蒙神拜访尼罗河对岸神庙的“河谷节”等。不过,若论最受欢迎、场面最宏大的节日庆典当推“欧佩特节”。

一年一度的欧佩特节在“泛滥季”的第二个月如期举行。正是农闲时节,百姓们沿河驻足。

尼罗河水高涨,神船通行无阻。卡纳克神庙的三联神家庭这时候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神龛内的阿蒙、穆特和洪苏被祭司们打扮一新,然后抬上神船,向卢克索神庙进发。一开始是在陆地上行走,因为神船过于沉重,人们并不像壁画浮雕上描绘的那样抬着神船,而是拖拉前行。法老率王族走在神船前面,其后还跟着长长的祭司队伍和士兵,还有载歌载舞的乐师和舞女等。行至尼罗河边,三艘神船逆流而上。河两岸,百姓匍匐在地,虔诚祈祷大神赐福。神船驶过后,人们自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取出各种美食,狂欢不已。

那边,神船抵达目的地,登岸接受百姓列队献祭。神庙祭司及其仆人们大声诵读圣文,一边挥动棕榈叶,一边分发圣水和香料。在卢克索神庙,阿蒙与生育之神密恩联并为阿蒙-密恩,他临幸法老的母亲生下法老的灵魂“卡”,法老则在神庙内与自己的“卡”合而为一,这样,法老便再次获得神赋予的绝对王权,并且成为神。

在卢克索神庙停留近一个月后,法老又率众保护神船经由水路返回卡纳克神庙。到了后来,阿蒙神船并不限于行走在两座神庙之间,哪里有尼罗河的涛声,哪里便能听到神之家庭的脚步声。 nIGNmK0ggqW4kou35AUmImjrc5jYrlVwRibKQaY0/H/0UAnM2FBRkhUQEVBSWo2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