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名相还是神探

——狄仁杰传奇

随着影视剧的热播,狄仁杰的“神探”形象已深入人心。然而,狄仁杰的才略功勋远不止于此。他历仕唐高宗与武则天两朝,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以仁爱豁达之心纠正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种种弊政,以圆融变通之智终令武则天还政李唐,堪称“唐室砥柱”。名相与“神探”的角色集于一身,狄仁杰不愧为千古称颂的传奇。

断案如神的大法官

著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曾写过一本著名的侦探小说《狄公案》。《狄公案》共发行100余万册,被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广为流传。自此,“神探狄仁杰”的名号家喻户晓。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周久视元年(700)。他生于一个庶族官宦家庭,少时接受了系统的封建传统教育,思维敏捷,卓然超群。后来,狄仁杰以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中第,出任汴州参军。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狄仁杰升任大理丞,掌管刑狱诉讼等事宜。他上任后,明辨是非,秉公执法,一年中解决了大量的奇案、冤案。在涉案的一万七千余人中,没有一人蒙冤,狄仁杰因此成为举朝闻名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小说《狄公案》便是参照这段历史,讲述了狄仁杰破案断狱的传奇故事。

◆彩绘贴金文官俑
陕西礼泉郑仁泰墓出土。

据记载,狄仁杰断案以“平恕”著称。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砍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的柏树而惹得唐高宗大怒,随即被捕入狱。唐高宗下令处死权善才,这时,狄仁杰却提出权善才罪不至死。唐高宗听后愤怒地说:“权善才砍昭陵的树木,是陷朕于不孝的境地,罪该万死!”狄仁杰不慌不乱地对答说:“臣深知直言进谏,自古就是很难的事情。然而,臣以为,遇到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直谏固然难;而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直谏则很容易。如今,权善才的行为按照大唐律法不应判死罪,而陛下坚持要杀他,则使律法无法取信于人。”看到唐高宗面色稍缓,狄仁杰接着说:“何况,陛下因权善才误砍树木而杀他,千百年后人们将如何评价陛下呢?臣不敢奉旨杀权善才,而损害陛下的身后声名啊!”一席话竟说动了唐高宗,权善才因此被免除了死罪。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狄仁杰出任侍御史,负责审讯弹劾官员的案件。当时的司农卿韦弘机正奉命建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他极尽奢华之能事,将这几座宫殿修得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狄仁杰认为此举将引导君王追求奢靡之风,上疏弹劾韦弘机,唐高宗准奏将其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深得高宗宠信,平日飞扬跋扈,朝臣敢怒而不敢言。狄仁杰毫不畏惧地站出来揭露王本立的罪行,并上疏请高宗依法处置。得知唐高宗想要宽赦王本立,狄仁杰立即劝谏道:“朝中即使英才不多,难道缺少王本立之流吗?陛下何苦为了一个获罪的王本立而曲解国法啊。”后来,王本立终被定罪。

狄仁杰执掌刑狱的数年内,执法明理,伸张正义,使司法的风气肃然。他惩治了不少恶人,也平息了无数冤案,成为深受百姓拥戴的断案神探。

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后人常引用这句话来赞誉狄仁杰。狄仁杰为官数十载,始终勤政为民,心怀仁爱,体恤民间疾苦。他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拂逆圣意,拯救了不少无辜的百姓。

狄仁杰任度支郎中时,一次随唐高宗出巡,途中经并州的一座妒女祠。并州长史李冲玄唯恐妒女祠对帝后不祥,决定征发数万百姓拆除此祠。狄仁杰听后立即反对,并说:“天子出行,有千乘万骑相随,风雨清尘洒道,何须担忧妒女之害?”就这样,狄仁杰使并州数万百姓免于赋役。唐高宗闻知此事,连称狄仁杰“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他到任后,协调宁州各民族的关系,使“内外相安,人得安心”,百姓都为他立碑颂德。后来,狄仁杰出任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他了解到吴、楚等地官吏迷信,建造大批供奉神灵的祠庙,劳民伤财,便下令捣毁了1700多座祠庙,从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武后行从图
唐人张萱绘。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武。武则天出兵平乱后,将与越王李贞株连的人都关进大狱,准备处死。狄仁杰深知大多数囚徒都是平民百姓,因受越王军队的胁迫才在军中服役。于是,他上疏武则天,说:“这些人忤逆不是出于本心,望陛下体恤他们的苦衷,从轻发落。”武则天深知狄仁杰一心为公,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将这批囚徒改判流放。这批囚徒在流放途中,经过狄仁杰曾任官的宁州时,与当地百姓一同俯在为狄仁杰所立的“德政碑”前,痛哭失声,感怀其恩德。

越王兵败后,狄仁杰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当时的宰相张光辅平定越王叛乱有功,他手下的将士自恃功高,四处屠杀降卒以邀战功,还向狄仁杰大肆勒索。狄仁杰当面怒斥张光辅说:“祸乱河南的原本只有李贞一人,如今死了一个李贞,却生出千万个李贞!”张光辅不解地问此话何意。狄仁杰说:“你领兵30万讨伐李贞,豫州百姓听闻唐军来到,都出城投降,你却放任士兵杀害降卒,无辜之人尸横遍野,这不是比千万个李贞祸害更甚吗?”狄仁杰越发激动地说:“我若有尚方宝剑在手,恨不得架在你的脖子上!”张光辅哑口无言,却怒火中烧。不久后,张光辅参奏狄仁杰妄自尊大,以下犯上,致使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后来又降为洛州司马。

武则天晚年崇信佛教,大兴佛寺。久视元年(700),武则天想要修造浮屠大像,需耗费钱财数百万,动用无数百姓服劳役。狄仁杰上奏说:“佛教以慈悲为怀,如果劳民伤财做表面修饰,便背离了佛教的宗旨。如今边境尚未安定,水旱灾害频发,倘若虚耗官银,万一一方有难,将如何解救呢?”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劝诫,将修佛像一事作罢。

极具智慧的诤臣

狄仁杰一心为公、仗义执言,是唐朝有名的诤臣。然而,他又不仅仅是个直来直去、意气用事的臣子。在武则天这样嗜杀残暴的女皇身边为官,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极高的政治智慧,狄仁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天授二年(691),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出任宰相。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任豫州刺史时政绩卓著,后来却被贬官,是因为有人在我面前进谗言,你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陛下如果认为臣有过错,臣必当改正;如果认为臣没有过错,那就是臣的大幸。臣不知道进言之人是谁,但既然同朝为官,请陛下不要告诉臣他的名字。”一番宽仁得体的话令武则天也不禁由衷赞叹。

◆银莲花
高41厘米,重535克。

同年,由于武则天大兴酷吏,鼓动告密之风,觊觎皇位的武承嗣(武则天的侄子)趁机勾结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欲除去阻碍自己争位的心头大患。狄仁杰以“谋反罪”被打入大牢,接受来俊臣的审讯。来俊臣明知狄仁杰蒙冤,已经预备动用大刑令他认罪。谁知,来俊臣刚问一句:“狄仁杰,你可知罪?”狄仁杰便应声而答:“武氏建的是大周,我是大唐旧臣,确实参与了谋反,甘心被诛!”来俊臣得到供状,喜出望外,便把狄仁杰收监,只等最后行刑了。

狄仁杰为何不合常理地急着认罪呢?因为他对大唐律法和判官心理了若指掌。首先,大唐律法规定,一经讯问便认罪伏法的人可以免于死刑。狄仁杰急着认罪,至少保住了性命,为伸冤赢得了时间。其次,认罪后就不必受刑,狄仁杰不仅避免了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像很多忠正之臣一样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悲剧。再次,他断案无数,对判官的心理非常了解,因而深知一旦犯人认罪,判官便会放松警惕,他也就有了自救的机会。

于是,狄仁杰在这天晚上秘密写了诉状,将冤情陈述于其中,缝在棉衣内侧。然后,他叫来一个名叫王德寿的判官,对他说:“近日天气炎热,请托家人为我去掉棉花,做成单衣拿回来穿吧。”王德寿并未起疑心,反而劝说狄仁杰供认与另一位大臣杨执柔同谋,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坚决不认,用头撞击柱子,血流满面,并说:“倘若我狄仁杰做出这等事,当天诛地灭!”王德寿大惊失色,慌忙拿起棉衣直奔狄府。狄仁杰的儿子拆开棉衣,看到诉状后,面见武则天为其父申冤。武则天立即召见狄仁杰,通过比对笔迹发现狄仁杰谋反的证据为假,便释放了他。尽管狄仁杰仍被贬为彭泽县令,但能从酷吏的狱中活着出来已是莫大的奇迹。

狄仁杰独具智慧,善于变通,不仅体现在“越狱”这样的自救行为上,更体现在光复李唐的历史壮举上。

“唐室砥柱”名垂青史

武则天晚年时,传位于谁的问题使她备受困扰。一边是亲生骨肉李姓,一边是她深为倚重的侄子武姓,武则天犹豫不决,常常为此寝食难安。狄仁杰深知,武则天虽贵为帝王,终不会泯灭身为女性的情感,尤其到了晚年,就更加看重母子亲情的分量。

一日,狄仁杰对武则天说:“陛下,立亲生儿子为嗣,您可以千秋万岁供奉于太庙,承继无穷;而立侄子为嗣,则从未听说过有在太庙中供奉姑母的事情。骨肉至亲与外侄相比,孰亲孰疏,相信陛下自有圣断。”武则天有些不悦地说:“这是朕的家事,岂能让你来预知?”狄仁杰语重心长地说:“帝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有什么不是陛下的家事呢?陛下为元首,臣子为股肱,君臣本是一体,何况臣官至宰相,怎能对立嗣的大事不闻不问呢?”武则天有些心动,但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后来,狄仁杰数次进谏,力举庐陵王李显,激动时每每涕泗横流。

武则天晚年宠信两个男宠,名叫张昌宗和张易之。两人虽红极一时,但也不免担忧武皇死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深知狄仁杰德高望重,便向他咨询永葆富贵的方法。狄仁杰说:“为今之计,你们应当力劝陛下迎接庐陵王李显入宫,立为太子。这样你们就立下了大功,太子即位后必会宠信你们。”张昌宗与张易之茅塞顿开,于是日夜在武则天耳边念叨李显的贤德。久而久之,武则天果然被说动。

一次,狄仁杰面见武则天,再次痛陈立嗣事宜,叩请武则天顺应民心,迎回李显。说到动情处,他又不禁泪流满面,武则天一甩手,轻轻地说:“还你太子。”这时,屏风一开,李显正站在那里呜咽不已。狄仁杰看到太子归来,喜不自禁。这一幕被史书记载为“卒复唐室”,狄仁杰也因此被后人尊为“有再造唐室之功”、“唐室砥柱”。

武周久视元年(700),狄仁杰病逝。自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狄仁杰为官大半生,鞠躬尽瘁,为社稷民生和大唐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劳。他死后,朝野恸哭,百姓哀号。

天下桃李 悉在公门

◎狄仁杰为武则天举荐了不少文臣武将,一时间朝中人才济济,满堂正气。这些忠臣良将为延续“贞观之治”、承接“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狄仁杰曾向武则天举荐张柬之,认为他有将相之才。几日后,武则天让狄仁杰推荐宰相人选,狄仁杰说:“前几天已经向陛下举荐了张柬之,但并未被用。”武则天说:“朕已经将他提升为洛州司马。”狄仁杰说:“宰相的材料去做司马,当然是没有被用。”后来,武则天果然将张柬之任命为宰相。狄仁杰死后,张柬之拥戴唐中宗李显复位,匡复唐室。狄仁杰还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人,朝中大臣感叹道:“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听后则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河南洛阳白马寺的狄仁杰墓 P0HFNe/TPY1ZsE9E6+LzGp9/KfkrWWJk4Yc/y1GXVSD+2bc2TUIZtimTZvFDzy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