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赵氏崛起

晋国的赵氏在六卿激烈斗争中面临举族衰落的危机,赵简子励精图治,在法律、经济、政治、军事上进行严明有效的改革,最终扭转家族凋敝之势,独揽晋国大权。其子赵襄子继承父业,拓展疆土,为将来赵氏在战国七雄中独领风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赵简子励精图治

春秋末年的晋国,君权由晋平公座下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共同掌控。六卿之中,当属范氏和中行氏权力最大,而数百年前执掌晋国国事的赵氏一族,却由于种种原因人丁寥落,一蹶不振。满心抱负的赵氏族人不甘就此衰灭,以赵简子为首,欲图宗族复兴大计。

法乃国之本,当旧的贵族礼制再不能形成一个国家强有力的支撑,赵简子就必须把大力巩固法典的权威性地位作为改革图治的第一步。于是在公元前513年,赵简子命人汇聚生铁480斤,铸成一口巨大的铁鼎,又命人在这口铁鼎上刻下晋国名将范宣子所著的《刑书》,将之公示于众。而这部刑鼎就是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大大削弱了传统的宗族分封制和天命王权制,推进了晋国的发展。赵简子本人也因为它的诞生声望大增,成为晋国正卿。赵简子的权力更大了,这让他得以更加有力地推动改革。

战国·曾侯乙尊盘

这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是一件以先进的失蜡法制作的精美青铜器。在中国,失蜡法的使用仅见于楚国。

赵简子在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之位后,并没有急着瓜分土地中饱私囊,而是在改革刑法制度之后紧锣密鼓地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大大减少了自家土地上农户们的负担。如此,赵简子轻而易举地笼络了民心。

一国之治,贵在用人。赵简子若想坐大,也必须仰仗贤能之士的帮助。赵简子在用人方面也与当时公卿非常不同。他很有原则性,将赏罚分明的法治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用人当中,他还非常擅长揣摩人心,能敏锐地察觉到手下的心理变化,然后想办法感动他们,让他们一心一意为自己效力。一次,有人从胡人那里引进了两头稀有白骡送给赵简子。刚好赵简子手下有位将军得了重病,赵简子不知从哪儿得知用白骡的肝入药能将将军的病治愈,便毫不犹豫地杀死了白骡,取出肝脏,送给将军吃。这位将军病愈后得知此事,非常感动,誓死效忠赵氏,并在后来的攻翟之战中,为赵简子立下大功。

在赵简子麾下,一个人是否得到重用不在于他的出身,而在于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任何阶层的贤士都有可能在赵简子这里加官晋爵。有一个名叫周舍的人投奔赵简子,在赵简子的门前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问他有什么才能,他说自己除了拿着墨笔和牍片跟在赵简子身后录下其做过的错事和说过的错话外,一无所长。赵简子一听不仅没有生气,还非常高兴,立即要周舍跟随自己做事。周舍死后,赵简子很伤心,感慨道:“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唯唯诺诺,不如周舍之谔谔。”一百张羊皮也不如一张狐狸腋下的小皮珍贵,众人唯唯诺诺比不上周舍铿锵谏言。听了赵简子这番话,大家都纷纷向他进谏。而只知向赵简子推荐美人,不推荐贤人的幕僚,却被赵简子处死。

决胜于六卿之斗

晋国六卿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赵简子位居正卿,所以赵氏一族不可避免地处在斗争的核心之处。

当时晋国的中心地带位于今山西省南部地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庶,也是六卿宗族居住最为密集的地区。赵简子仔细地考量了未来发展局势后,决定把本族的势力范围向人烟稀少的晋国北部拓展,这样不仅空间大、发展自由,而且转移了本族大批民生力量,避免因六卿矛盾造成损失。公元前500年,赵简子下令在晋国北部修建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城修好了,却无人入住。这是因为当时晋人的活动范围都在晋南,越往北部开化得越晚,况且北部分布着少数民族狄人的势力。于是,赵简子决定从赵氏封地邯郸城迁出500户居民至晋阳,作为新城的人口补充。

当时的邯郸城属于赵简子的同族赵午管辖,他当即应允赵简子的要求,为迁徙人口做准备,但他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家中兄长的拒绝,邯郸城中的500户也迟迟不肯迁出。赵简子得知后大怒,以宗族长的身份把赵午召至晋阳,不日便以抗命之罪将其处死。邯郸赵午家非常愤怒,刀枪齐挥,直指晋阳,准备一雪赵午之仇。同为赵午姻亲的范氏、中行氏,也纷纷准备兵马,打算联合赵午家人攻打赵简子,借机重挫赵氏一族的力量。危急关头,赵简子座下能士为其出谋“始祸者死”,建议按兵不动,以守为攻。很快,范氏、中行氏干戈大举,赵简子退守晋阳,同时急招韩氏、魏氏、智氏兵援晋阳。

虽有大敌当前,赵简子却毫不慌乱,发出号令鼓舞士气,用重赏激励士兵们英勇抗战。士气大振之下,战士们英勇无比,赵简子更是顽强坚持,身负重伤依然击鼓不断,鼓舞士气,最终重挫敌方联军。第二年,赵简子又将范氏、中行氏赶出邯郸城,并将邢台、保定、阳曲、灵石等地尽收囊中,为赵氏将来一举进攻中原夺得了重要据点。从此以后,赵氏宗族势力如日中天,其他公卿皆难超越。

战国·编磬

编磬是可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春秋战国时期最重礼乐,因此编磬也得以广泛使用。

庶子雄才赵襄公

开疆拓土、排除威胁,花掉了赵简子大半生的时间,及至暮年,赵简子开始为立嗣的事情苦恼不已。为了考量到底哪个儿子适合做自己的接班人,赵简子想出一个办法,他发给每个儿子一块竹简,上面写着自己的人生训诫,待三年后再把他们召至跟前,命他们一一复述当年那块竹简上的内容。结果只有赵简子和狄人侍妾所生的庶子赵无恤一人能将竹简内容倒背如流。赵简子很欣慰,但要立赵无恤为接班人,光是要其背诵一块竹简还远远不能慑服众人。于是,赵简子又告诉诸位公子,自己在恒山上藏了一块宝符,看谁能最先找到。他话音刚落,几个儿子就急匆匆地奔赴恒山,然而在偌大的山上找一小块符又谈何容易,很快诸公子就失望地空手而归。只有赵无恤自信满满地回报赵简子道:“恒山地势险要,占据它,狄人代国收入囊中指日可待!恒山真乃我国宝符!”

赵简子听后非常高兴,他没想到出身卑微的赵无恤既通治国之道,又胸怀广博。他立即将赵无恤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废掉了嫡长子伯鲁。而事实证明,赵简子的决定十分明智。赵无恤就是后来名震战国的赵襄子,他在治国谋略上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襄子自幼立志吞并恒山北面的代国,继位之后更是把此事提上日程。考虑到代国是狄人的国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狄人向来凶残好战,硬攻难免收效甚微,赵襄子思虑再三决定智取。他先是将自己的姐姐下嫁给代国国王,用外交政策博取了狄人的信任,然后又热情邀请代国国王到两国边界赴宴。代王没有防备,答应了。酒过三巡,只听赵襄子一声令下,装扮成厨人的杀手一一现身,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铜勺击杀了代王。赵襄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代国并入自家版图。

东郭先生和中山狼

传说赵简子在中山国打猎时,一箭射中一只会说话的狼,却一时不察让它跑掉了。这头会说话的狼被“老好人”东郭先生救起,装到袋子里。赵简子遇到东郭先生问:“您有没有看到一只会说话的狼?”东郭先生故作惊讶:“会说话的狼?没有没有。”待赵简子一行人走远,东郭先生把狼放出来,这狼却要吃掉东郭先生。说巧不巧,赵简子再次赶到,东郭先生和狼撕扯着让赵简子评理。赵简子故意说:“你这老头撒谎!我倒要看看,这么小的袋子怎么能装下一头狼呢?”狼急了,又钻进袋子给大家看,赵简子立刻命人将狼乱棍打死。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赵简子真乃智勇双全之士。

赵襄子一直对父亲废长立幼的举措感到不安,为了不与宗法制度相悖,同时避免日后赵氏宗族内部产生权力纠纷,赵襄子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却封伯鲁的儿子赵浣为太子,即后来的赵献侯。赵襄子通过对宗法制度的维护,为赵氏一族的稳定强大铺平了道路。 ZunRXEZQgD+mL+O59X9u5x7J1XjdU/U3/hwwReRLZqiaF+yjHEPQMGq/ZgwWYl6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