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汉代的刘向在他的《战国策》里如此描绘中国这一段充斥着战争、变革与奇谋、诡计的动荡历史。至于这段历史起于何时,迄今尚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将公元前475年,即周元王姬仁即位之年,作为战国之始。在《史记》中,为记述方便,司马迁就是把这一年当做起点,“表六国时事”。还有人认为,应该把公元前403年魏、赵、韩位诸侯之列当成战国历史的开始,正是在这一年,战国七雄的局面正式形成。

不过,无论在战国历史由何时开始的问题上有多大争议,没有人会否认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诸侯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政治家、军事家、说客、侠士纷至沓来,他们追寻荣华富贵或普世真理的个人奋斗史,深深影响着时代的发展轨迹。在军事上,李牧、廉颇、白起、王翦,战国四大名将用一场场精彩战役左右着国家命运;在外交上,苏秦和张仪,两大说客用合纵连横的大谋略于各国之间翻手云、覆手雨;在思想上,荀子、墨子、庄子和韩非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寻找着在大动荡时代中国家或个人的生存之道。还有豫让、聂政、荆轲,这些侠气冲天的刺客,用血肉之躯呈现着战国时代“义”字的含义。

另一方面,豪杰俊士的活动也生动地反映着各国争锋的激烈状态,国与国揪斗厮杀,实力时长时消。曾堪称中原之霸的魏国却因贪图虚名,迅速衰落。赵国在历经长平之战的重创后,却抵挡住直指自家都城的强敌。齐国曾用数十天攻克燕国的都城,若干年后,燕国又集结“多国联军”打得齐国城破君逃。楚国拥地五千里,兵士百万,条件得天独厚,却被人拔都城、烧宗庙。韩国可以“强弓劲弩皆出于己”,却在强邻夹逼下举步维艰。而那个为诸国视若虎狼的秦国,起初竟只是地处偏僻一隅的羸弱小国。在战国的舞台上,强弱的变化都极富戏剧性,却又绝非无根无由,因此诸国崛起、衰落的每个印记都能予后人深远启发,而其中的国君们,英明的、昏聩的、精干的、愚蠢的,其生平事迹亦早已演化成为一出出生动的治世寓言。 vaEzMud3NIvC/mLt2+e84flV2TYLPYq9HXUR3rAAHBI4Pd+HY9LZQHYS2UraPd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