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邹忌谏齐王

在动荡不安又充满机遇的战国时代,良好的口才无疑是一件有力的法宝。齐国人邹忌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文官,他在齐威王长期不理朝政、国家陷入危难的关键时刻,凭借自己机敏的头脑和善辩的口才,向国君巧妙进谏,赢得了威王的认可和器重,获得了相国的位置和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邹忌鼓琴进谏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齐威王废政

田氏代齐之后,齐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公元前358年,齐威王即位,成了新一代的齐国国君。也许是刚刚登上国君的宝座,想要尽情享受一下生活;也许是自负于齐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齐威王即位之后,一直沉迷于享乐,不理朝政。

齐威王每天把自己关在华美的宫殿里面,和一大群美丽的妃嫔一起喝喝酒,弹弹琴,听听音乐,完全把国家大事抛到了脑后。大臣们一开始觉得没什么,毕竟齐国国力比较强,国君暂时不理朝政也没有什么大影响。可是,一转眼几个月都过去了,这位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国君一点也没有幡然醒悟、重回正轨的意思,而且再厚实的家底也禁不起这么长期折腾,齐国的生产和经济日益衰败,社会秩序混乱,百姓也困苦不堪、怨声载道。最严重的是,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落后绝对意味着挨打,周边的国家看到齐威王如此荒淫废政,纷纷乘虚而入,接连起兵进犯。由于缺乏良好的指挥和支援,齐国军队接连落败,国境边防也不断出现危机。

战国·宴乐狩猎纹豆

此青铜器通体饰狩猎画像两组,用红铜镶嵌,描绘出一幅猎人勇武行猎的情景,将巨兽中箭、各种禽兽惊慌飞跃奔走的神态一一尽现,层次繁而不乱。整个图像结构基本上改变了商周以来的模式,成为画像艺术发展的先驱。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

面对着这样的危机,齐国的大臣们再也沉不住气了,他们纷纷上书劝谏,摆事实讲道理,试图唤醒齐威王的责任感,让国君重新回到勤政爱民的正确轨道上来。可是,所谓积重难返,长期沉溺于享乐的齐威王怎么可能抛开让人心醉的温柔乡,再去处理那些枯燥乏味、令人头痛的国家大事呢?况且,他正专心钻研更为重要的事情——琴艺,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处理朝政。所以,大臣们苦口婆心的进谏全被他当成了耳旁风。后来,这些大道理听得多了,齐威王也烦了,干脆下令不准进谏的人进入王宫,如有违抗命令者,立即赐死。忧心国事的大臣们为了保住性命,也只能暗自心焦,没人敢再去齐威王耳边唠叨了。

战国·行气铭玉器

邹忌鼓琴进谏

当时有个大臣叫邹忌,在齐桓公时就开始担任官职,他眼看着齐国在威王手中一步步衰退,心急如焚。可是国君躲在宫中,根本不见进谏的大臣,满肚子的话也说不出来啊!邹忌日思夜想,终于想到一条妙计。

原来齐威王喜欢音乐,尤其爱好弹琴,经常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的琴师进宫为他演奏。邹忌就乔装打扮,扮成一名琴师求见,他说自己是本国人,精通琴艺,听说国君喜好音乐,特意来求见,果然顺利地被批准了。

齐威王见了邹忌,赐给他座位,让侍者给他摆好几案和琴,要听他弹奏一曲。然而邹忌却只是把手放在琴弦上做做样子,根本就没有弹奏。齐威王很奇怪,就问他:“先生抚弦而不弹,是觉得琴不好吗?”邹忌很严肃地说:“我所知道的是弹琴的道理,至于弹奏的技艺就不在您面前献丑了。”

齐威王好奇地问弹琴有何道理,邹忌就开始侃侃而谈了。他说:“弹琴是为了禁止淫邪的念头,陶冶自身的情操。古时候伏羲制作了琴,长度三尺六寸六分,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六天;宽度六寸,象征着东西南北天地六合;五根弦象征着阴阳五行。粗弦好比是君,细弦好比是臣。粗弦声音浑厚、宽而不弛,代表为君之道;细弦声音清亮,廉而不乱,代表为臣之道。粗细琴弦相互配合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好比是君臣相互配合才能政令和谐,治国之道也不过是像弹琴之道这样吧!”

齐威王听了似乎有所领悟,但还是要求邹忌演奏一曲给他听听。邹忌回答说:“我以弹琴作为自己的事业,所以对此很用心;您身居王位,怎么能够不用心于国事呢?您掌管着国家却不好好治理,和我抚摸着琴弦却不演奏有什么两样?我摆着琴不弹,大王觉得很不高兴;您不好好治理自己的国家,恐怕齐国的百姓们也会不满吧?”

齐威王听了这席话才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说:“先生是借弹琴来向我进谏啊!我明白您的意思了。”第二天,齐威王沐浴更衣,正式接见邹忌,和他谈论国家大事,邹忌趁机提出了“远离声色、明辨忠奸、发展生产、扩张军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齐威王非常高兴,拜邹忌为相国,并在他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使齐国走上了成就霸业的道路。

邹忌论天下

邹忌用演奏来讽谏齐威王,起到了让人欣喜的效果,从此齐威王开始了主理朝政,让齐国开始在诸侯国中强大起来。而邹忌也被拜为相国,辅佐齐威王。 9PjXjTkFAu6N5aDEb2fwHUYmuOx8au3yKY2yDU7/HWxJi4HSKzH6HqucEcnr20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