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千古乱政 第一宦

—竖刁

竖刁,又称“竖貂”,齐国临淄人,是春秋时期齐桓公身边的一个宦官,同时也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权宦。由于他善于阿谀逢迎,处处投主所好,深得齐桓公器重,恃宠放纵。其后,竖刁又与他人勾结,换立太子,祸乱国政,致使齐国发生动荡,最终失去了霸主地位。

自宫求贵 结党营私

春秋·嵌红铜龙纹方豆

刁出身低微,为求荣华富贵,少年时自施宫刑,入宫侍候齐桓公。古往今来,主动去势当宦官的始祖可能也非他莫属。齐桓公是一代有作为的君主,任用名相管仲大力进行改革,选贤任能,发展生产,使国力渐强,对外尊王攘夷,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终成春秋五霸之首。能被成就如此伟业的齐桓公所器重,想必也不会是碌碌之辈。竖刁就是一个把聪明用错了地方的人。他凭借自己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的功夫,逐渐靠近了齐桓公,并处处揣摩主人的好恶心思,投其所好。他知道齐桓公贪图美色,其最宠爱的妃子是长卫姬,便多方献媚,首先博得长卫姬的好感,进而得到了齐桓公的宠信,自己也一跃成为众人争相攀附的红人。

春秋·灰陶人形瓶

当时齐国有个名叫易牙的厨师,厨艺十分了得。但易牙并不甘心只做宫廷厨师,他挖空心思讨好竖刁,希望可以被引荐到齐桓公身边,正好竖刁也想借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臭味相投的两个人一拍即合,竖刁多次在齐桓公面前夸赞易牙的厨艺。但身为一国之君的齐桓公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要想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易牙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死做成了一盘蒸肉敬献给齐桓公。齐桓公品尝起来感觉十分鲜美,不由得胃口大开,转眼间吃个精光,吃罢还赞不绝口,便问易牙是什么肉如此好吃。易牙说:“这是人肉。”齐桓公不禁大惊,但此时的易牙立即开始大表忠心:“这是贱臣小儿身上的肉。臣听闻,‘忠君的人,不顾其家’。心想主公尚未尝过人肉的滋味,所以把儿子杀了,献给主公品尝。”齐桓公在惊诧的同时,也深为易牙杀子给自己吃的行为所感动,觉得易牙爱他胜过自己的亲骨肉,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对于推荐易牙的竖刁自然也更加器重。

周惠王十一年(前666),齐国以“尊王”的名义讨伐卫国,卫国战败后派公子开方前来求好。开方到了齐国后发现这里比卫国富有得多,就要求留下做官,后来又打听到竖刁和易牙是齐桓公的宠臣,于是极力结交这两个人。开方从竖刁那里知道齐桓公喜欢美女,就在竖刁的安排下向齐桓公夸赞自己妹妹的美貌。很快,开方的妹妹便成了齐桓公的爱妾。从此以后,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整天围在齐桓公身边,极力讨其欢心,并开始搬弄是非,干涉国事。

搬弄是非 干涉国事

桓公虽然喜欢寻欢作乐,但还远没达到昏庸的地步,更何况当时辅佐齐桓公的是一代名相管仲。竖刁等人要想达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必须先离间、破坏他们的君臣关系。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幼时丧父,生活困顿,鲍叔牙发现他有才能,交为好友,后举荐给齐桓公,被齐桓公拜为上卿(即丞相)。管仲上任后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齐国势力大增。齐桓公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也被世人称为“春秋第一相”,还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每遇到国家大事,齐桓公必先去征求管仲的意见,大臣们上书议事,齐桓公也经常说:“怎么不去问问‘仲父’的意见?”

竖刁见齐桓公称霸之后渐渐开始不问政事、愈加贪图享乐,认为挑拨他与管仲关系的时机已经到来。竖刁对齐桓公说:“臣闻‘君出令,臣奉命’,可是现在您张口‘仲父’闭口‘仲父’的,似乎我们偌大的齐国里只有‘仲父’而没有国君您。”此时,齐桓公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回答说:“我和‘仲父’的关系,好比是一个人的身体与四肢。人如果没有了四肢,就不能称其为一个健全的人。我正是因为有了‘仲父’,才成为你们今天的国君。这样的道理难道你竟然不懂么?”

春秋·莲鹤方壶

竖刁见一计不成就另寻他法,并伙同易牙、开方一起煽风点火,但他们的计划却始终没能成功,于是转而开始在设立太子的事情上做文章。齐桓公没有嫡子,在所有庶子中,郑姬所生的公子昭最为德才兼备,而公子无亏则是最受宠的长卫姬所生。因为竖刁等人一直被长卫姬宠信,他们当然更希望无亏当太子,而且当齐桓公去世之后,他们就有机会操纵新的国君,进而达到把持国政的目的。所以竖刁经常在齐桓公面前帮着长卫姬和无亏说好话。齐桓公有些拿不定主意,就去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认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继承齐国的霸业,理当让公子昭做太子。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把公子昭立为太子,并在会盟诸侯的时候委托宋襄公日后帮助公子昭顺利接管齐国国政,以防他人从中作梗。后来管仲得了重病,他在临终前向齐桓公进谏,认为竖刁、易牙、开方为了亲近齐桓公,不惜自宫、杀子、背弃自己的父母,都是奸佞的小人,“小人就好比洪水,我是堤坝,我在,洪水还不至于泛滥成灾;堤坝没了,您就得离洪水远一点。他们三个绝对不能留在身边,否则日后必定会犯上作乱”。齐桓公再次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于是,竖刁、易牙、开方被狼狈地从宫中赶出来。

换立太子 误国乱邦

管仲执政期间,竖刁等人搬弄是非、干涉国政的阴谋虽然从未中断,但始终都没有得逞。管仲死后,齐桓公伤心不已,加上身边又没有了竖刁等人的逢迎,更加郁郁寡欢。一直和竖刁秘密勾结的长卫姬认为东山再起的时机已到,就向齐桓公说:“‘仲父’驱逐了竖刁他们以后,您身边就没有了能忠心侍主的人了,还是把他们召回来伺候您吧。”齐桓公也被说得动了心,于是竖刁等人立刻被召回来官复原职。竖刁一回来,便加快了篡立太子的步伐。齐桓公禁不住这些人的鼓动,终于同意改立无亏为太子。如此反复无常随意立废的行为,也让其他几个公子蠢蠢欲动,图谋有朝一日可以继承王位。

转年,齐桓公得了重病,竖刁等人看齐桓公时日无多,就将宫内的武士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同时不准其他姬妾、公子和大臣们前来探望,后来还把齐桓公的屋子周围筑起高墙,以防他人窥探,饮食全靠仆人从洞口送入,并且很快连饭也不送了。此时,卧床不起的齐桓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甚至连想喝口水都没人理会,他这才想起管仲曾经说过的话,不禁流泪叹息,最终于周襄王九年(前643)十月幽愤而死。

春秋·龙耳尊

竖刁等人见时机已到,立刻派人去捉拿公子昭。幸好公子昭提前得到通报,逃到了宋国避难。而其他几位公子知道了齐桓公的死讯后,则各带心腹和兵马入宫厮杀,抢夺王位,孰料几天下来竟然谁也不能消灭谁。几方僵持不下,如此耗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却没人管齐桓公的入殓之事,直到齐桓公的尸体腐烂发臭,蛆虫甚至都爬到了墙外。几个老臣实在看不下去,最终劝说众人立无亏为太子,尽快为先主发丧。可怜这位齐桓公,在死去67天之后才得以入殓。

不久,宋襄公率领军队出兵伐齐。齐国的大臣们趁易牙带兵迎敌之机,杀死了不得人心的无亏,而士气低落的齐国军队也战败于献(今山东济南)。易牙听说无亏等人被杀后,不敢再回去,匆匆逃往了他国。随即,宋襄公率大军进入临淄,立太子昭为新的齐国国君,即齐孝公。对于竖刁,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其下落,后人推测他大概也随无亏一起死于这场内乱之中。 Mqr6zQxPU4J3LRcU0U7ipiUdCmRokxUI6rGDd51RIXQlCcWpb6Rs//Q0+TaW0D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