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是一切减肥计划的前提
肥胖者需要彻底了解自己,才能制定合适而有效的减肥方案。了解自己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身体状况:包括体重、体形和健康状况等。
超重或肥胖的原因:包括遗传、疾病、吃太多、运动不足、摄食中枢神经障碍、内分泌功能异常等。
生活习惯:包括运动、饮食、作息等,弄清你的热量摄入与热量消耗。比如在饮食上是否有规律、是否吃太多、是否搭配合理、是否吃得太晚太快等。
个人其他状况:这主要是指时间是否充足、毅力是否强大、运动爱好有哪些等。
建立自己的基础档案
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基础数据库,可以及时掌握自身体重、体形及健康状况。这个档案包括身高、体重、BMI值、理想体重等。
个人基础档案
看看自己属于什么体形
人的体形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苹果”形身材特点:纤细的四肢,但身体的中段——腰腹至臀部却相对浑圆。
“梨子”形身材特点:上身瘦小,但下半身尤其从臀部开始变得粗大。
“沙漏”形身材特点:有丰满的胸部和臀部,还有细窄的小蛮腰。
“火花塞”形身材特点:身材不算高大,但是非常紧实,有着非常自然的天生肌肉感。
“面条”形身材特点:非常苗条瘦长,全身曲线感相对起伏不大,类似从前所说的“铅笔”身材。
一般在肥胖的人中,如果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的呈中心型肥胖(即“苹果形肥胖”),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这些人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如果脂肪堆积以臀部、下肢为主,这称为周围型肥胖(即“梨形肥胖”)。
测量体形的简便方法
测量自己的腰围和臀围,可以确认自己体形,还可以判断是不是中心型肥胖。
腰围(WC)是判断腹部肥胖常用的指标,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男性WC≥85厘米、女性WC≥80厘米为肥胖的标准。
腰围的测量方法:一般使用无伸缩性材料的软尺。测量时,让被测者双手自然垂直,在其肋下缘与髂骨前上嵴连线的中点做标记,用塑料带尺通过该中点测量腰围。
臀围的测量方法:让被测者站直,双手自然下垂,测量最大臀围,即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腰臀比值(WHR):
计算公式:腰臀比值(WHR)=腰围(厘米)/臀围(厘米)
参考标准:成年男性<0.9,成年女性<0.85。
若成年男子WHR≥0.9,成年女子WHR≥0.85,则表明该被检测对象属腹型肥胖,比四肢型肥胖更易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
测定肥胖部位的简便方法
要弄清自己身体局部哪个部位较胖,可以用软尺测量身体各部位的围度,围度超过一定数值的,则表明该部位过胖,需要重点锻炼。
测量胸围:从腋下开始将软尺绕过胸部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正常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胸围都应为身高的一半。如一个人身高是164 厘米,则最佳胸围应是82 厘米。
测量上臂围:双臂自然下垂,用软尺测量上臂最丰满处。一般来说,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测量腰围:微微弯曲手臂,手肘所在处就是腰部最细的地方。用软尺测量此处就能知道自己的腰围大小。对于男性来说,腰围大于90 厘米,说明腰部过于肥胖,需要重点减腰;对于女性来说,腰围大于85 厘米,表示腰部肥胖。
测量腹围:用软尺测量肚脐以下3指的地方。男性腹围超过102 厘米,表明腹部偏胖;女性腹围超过88 厘米,表示腹部偏胖。
测量臀围:自然站立于地面, 将软尺放在臀部隆起最高处,水平绕臀一周就能知道自己的臀围。男性的标准臀围尺寸=身高×0.55,女性的标准臀围尺寸=身高×0.51 。如果臀围超过这个尺寸,就表明臀部赘肉偏多。
测量大腿围度: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用软尺在大腿根下3厘米处水平测量。正常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大腿围度都应比腰围小10 厘米。
测量小腿围度:将软尺放在小腿最丰满处水平绕一周,就能测出小腿的围度。正常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小腿围度都应比大腿围度小20 厘米。
锁定目标制定计划
当掌握了自己的个人数据,针对国际或社会上较为合理和健康的体重指标,就可以针对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减肥目标了。比如,准备减哪个部位?准备减去多少千克?这个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客观事实并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确立不切实际的冒进目标,也不能确立毫无改善前景的消极目标。目标的设定可以有长期或短期的,最好以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开始。
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目标,每天提醒自己。
针对自身状况制定可行的减肥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能量的摄入与消耗,具体包括:采取何种减肥方式、计划执行的时间跨度和每日安排,以及如何使自己严格执行计划等,越细越好。
每日摄入热量:设定个人的每日热量的摄入目标,制定相应的减肥食谱。热量的摄入是很难掌控的,执行起来也比较难,不妨将计划设的时间长一些,一天做不到的事情放到10天、30天里就变得容易多了。
每日消耗热量:除去基础代谢,算出你每日消耗的热量,这主要是运动消耗。再确定每日或者每周给自己留下多长时间运动、以何种方式运动。
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没有很好地实施都是空计划。为有效实施计划不妨采取记录减肥日记、寻找减肥伙伴等方式,激励自己严格执行减肥计划,实现美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