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菜根谭》的儒道佛融合功名观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自古以来,因为核心思想以及观念的不同,儒、道、佛三家之间的纷争从未停止过。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儒、道、佛三教呈现出一种互为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除了少数帝王外,一般都实行三教并用的政策。他们认识到“三教如鼎,缺一不可”,甚至进一步认识到儒、道、佛三教的不同功能,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道佛三教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因此它们在中国是长期并存发展的。例如,在泰山这块圣地上,不仅有二十多处道教宫观,还有多座佛寺及孔子庙。在文化方面,三者也是互相渗透的,而明代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就是一个典型。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是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由于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整个民族,从而为儒家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

道家是一个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派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反对“斗争”。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存在的自由性,所以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其他所有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佛教核心的思想是“苦”、“集”、“灭”、“道”,其精要为“本性”和“行为”。简而言之,就是“纯净、纯善”,即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分毫不净不善,就可圆满成佛了。

既然《菜根谭》是一部熔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炉的书籍,那么其中必然会涉及儒、道、佛三教的冲突:儒家讲积极进取,道、佛主张消极静观。仅就儒、佛而言,对“功”、“名”二字的见解,就几乎正好相反。在这本书中,洪应明是如何将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观念融合在一起的呢?

在功名观上,儒家坚持“三十而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在儒家看来,家与国没什么质的不同,因此儒家很自然就引出了齐家与治国的同一性,从而得出了“格物致知诚心正意治国平天下”的人格理想。儒家认为有为的根本在于“隆礼”,但与纵横家相比,儒家强调有为必须要“有节”。总而言之,儒家主张功成名就的正当性,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观。

正如《道德经》开篇所写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任何文明创制都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因此主张“无为”。因此,在功名观上,道家当然反对任何进取,主张人生在朝要隐于朝,在世要隐于世,是一种典型的“弃世”观。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将世俗生活与神圣天堂截然分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渗入了完全的“出世”精神。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即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不仅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更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名枷利锁。

在《菜根谭》这本书中,洪应明巧妙地将这三种不同的功名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对于“名”,洪应明持的是认可的态度,求取功名,自是美事,但要取之有道,这是一种典型的儒家思想。在一般的观念里,“功”是取得“名”的主要途径,但洪应明认为“功”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途径,这其中就蕴涵了道家的观点,即“功”代表“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在洪应明看来,“功”、“过”只有一步之遥。此外,就“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附权势者,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这句话来看,重身后之名甚于生前之名,其中又隐隐有现世苦修换来来世幸福的佛教观念的影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佛三教在书中的相互渗透是非常成功的,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以辩证的角度重新树立了一种更为明确、更为科学的名利观、人生观。

从《菜根谭》的结构来看,前卷以儒家思想占上风,即就功名论功名,功名可以取,只是要取之有道、守之有道,属务实之道。而后卷则以佛教思想占上风,认为最高境界是舍弃功名,什么都不取,以保持心性的静默与自由,属超越之道。其实务实和超越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我们的立足点,后者则是我们的目标。然而,无论是以务实为基础还是以超越为目标,其根本都在于自我修炼。换言之,自我修炼的目的,既可以是治国平天下,以赢取功名为结局,也可以是超脱于整个世界,同时抛弃功名。就像文中写的“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求功名则可,却不可刻意求之。

随着“商品”与“商品生产”在中国的发展,我们的人生观和功名观也在不断变化着。从几千年来的“家”和“国”的社会生活空间的圈子,进入了“城市”和“工厂”,从过去坚信的“自然竞争”法则退到了人生和功名的“地平线”以下的“社会竞争”。人们抛弃了传统中国的“入世”观、“弃世”观以及“出世”观,选择积极建设社会,当然也会强烈要求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这无可厚非,因为对国家而言,正常的社会竞争有利于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对个人而言,这种功利观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激励着中国社会和每一个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希望奋斗着。

然而,这并不是说洪应明在《菜根谭》的功利观已经过时,相反它在当今社会中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大多数人都想追求功名,也都有追求功名的权利,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不过也有人淡泊功名,而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对生存方式的选择而已。一个人在事业上很有造诣,然而他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将功名看做身外之物,这种高尚的精神当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淡泊名利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应该鼓励和激励人们去追求功名,当一位好领导,当一名优秀工程师,当一名出色科学家……但是这种功名观同样是有限制的:任何的功名欲望都要切合自己的发展水平,切忌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功名,不宜操之过急,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见利忘义。功名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拼搏去实现,而任何不劳而获的功名都是卑鄙的,任何不择手段获得的功名都是可耻的、不道德的。

所以说,我们追求功名是正常的,但一定要将社会效益作为主要出发点。只有剔除了个人的野心和贪婪的私欲,才能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也正是前人洪应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BPCAuh1zPF79ubNyg/sgCFm2zS4XRY+YC8eQKLmNDgMMv8NyhwevDZhWgF8Rp7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