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五言古诗三十首(1)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古体诗的一种,形成于汉、魏时期。每句字数为五,每篇句数不拘,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比较自由,通常不入律。其中篇幅短者,多为直赋其情或比兴寄托,篇幅较长者则用以叙事、议论、抒情。风格以高古、雄浑、有风骨为正。

唐代五言古诗,笔力豪纵,气象万千,佳作甚多。代表作家有初唐陈子昂、张九龄,盛唐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中唐柳宗元、韦应物等。

张九龄

人物简介

张九龄(六七八至七四〇),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官至尚书右丞相。守正嫉邪,敢言直谏,为开元贤相。后受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死后赐谥文献。

张九龄人品典正,诗品雅丽:“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子昂)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早期的诗歌和雅清淡,后期遭谗被贬后,诗风转为劲练质朴,寄托深远。其五言诗“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泠,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全唐诗》存其诗三卷,有《曲江集》传世。

感遇·二首

其一1

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3。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4。

谁知林栖者5,闻风坐相悦6。

草木有本心7,何求美人折8。

注释

1: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作于唐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时。

2:兰:指兰草,亦称泽兰。葳蕤(wēi ruí):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3:桂华:“华”通“花”,秋桂色黄白,故称皎洁。

4:生意:即生机。自尔:自然地。

5:林栖者:指山林隐士。

6:闻风:指沐浴在兰桂的芬芳里。坐:因。悦:爱,赏。

7:本心:草木之天性,喻人之本志。

8:美人:指“林栖者”,喻君王或权要。

赏析与点评

作者当时正遭遇政治上的倾轧,因受奸相的谗陷,由右相之尊出贬为荆州长史。“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二句为全诗主旨,因兰桂之芬芳美好,本就是自然天性,无求人攀折之意。正如贤者行芳志洁,自是其素性所为,不是为博取高名而作,更不以求得君相赏识为目的。诗人在诗中自比为兰桂,既表示自己具有坚贞清高的气节,也表明自己有不求“美人折”的本心。从中流露出诗人无求无待的恬淡从容,远祸避谗的心情亦隐然可见。

其二1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2。

岂伊地气暖3,自有岁寒心4。

可以荐嘉客5,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6。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7?

注释

1:《感遇》十二首之七。

2:丹橘:红橘。犹:尚,还。

3:岂:难道。伊:那里,此指江南。

4:岁寒心:据《论语·子罕》,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后用以比喻节操坚贞。此指橘具有耐寒的本性。

5:荐:进献。

6:运命:犹言命运。循环:命运的否泰交替。

7:徒:但,只。树桃李:树,种植。

李·白

人物简介

李白(七〇一至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五岁时随父迁回四川绵州彰明(今属四川江油)。二十五岁出蜀漫游干谒,仗剑任侠,访道学仙,遍访时贤,纵酒赋诗,结交文友。其狂放的个性和天赋的诗才闻名遐迩。贺知章见到他的《蜀道难》诗,称之为“谪仙人”。天宝元年(七四二),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特殊的礼遇。但玄宗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清客。后因遭权贵谗毁,天宝三年(七四四)春天被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中,李白隐卧庐山,永王李东巡,召至幕中。至德二年(七五七),李谋乱兵败,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途中遇赦而回。宝应元年(七六二),在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处病逝。

李白是个天才的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称赞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诗以乐府、绝句最为杰出。明胡震亨说:“太白于乐府最深,古题无一弗拟,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离,离而实合,曲尽拟古之妙。”(《唐音癸签》)明陆时雍称其“殆天授,非人力也”(《诗镜总论》)。明李攀龙称李白的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明胡应麟则以为他“绝句超然自得,冠古绝今”(《诗薮》)。这是因为在诸体诗中,乐府歌行与绝句较少拘束,最适合李白展示其豪迈纵逸的天才。今有《李太白全集》行世,《全唐诗》编其诗二十五卷。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1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2,苍苍横翠微3。

相携及田家4,童稚开荆扉5。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6。

长歌吟松风7,曲尽河星稀8。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9。

注释

1:终南山:为秦岭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是著名的隐居地。过:拜访。斛(hú)斯山人:斛斯为北方复姓,山人即山中隐者。

2:却顾:回头望。

3:翠微:青翠掩映之山色。

4:及:至,到。田家:农家。此指斛斯山人之家。

5:荆扉:用小树枝编成的院门,指柴门。

6:挥:指举杯畅饮。

7:松风:指古乐府琴曲《风入松》,亦有歌声与松交相应和之意。

8: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意谓夜深。

9:忘机:忘却世俗机巧之心。

月下独酌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2。

月既不解饮3,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4,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5。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6,相期邈云汉7。

注释

1:原诗有四首,此为第一首。

2:三人:指李白自己、月亮和影子。

3:不解:不会,不懂。

4:将:与、和。

5:“凌乱”另本作“零乱”。--编者注

6:无情:忘情,忘却世情。

7:相期:相约。邈(miǎo):高远。云汉:银河。此指天上的仙境。

杜·甫

人物简介

杜甫(七一二至七七〇),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世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杜甫举进士落第后,“壮游”于梁宋、齐鲁间达十余年。安史之乱时,杜甫被困长安,至德二年(七五七)赴凤翔朝见肃宗,拜左拾遗。后流寓剑南,曾在严武幕下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称“杜工部”。大历五年(七七〇)病死于湘中。

杜甫世称“诗圣”,又其诗全面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变化,因此得到“诗史”的称誉。杜甫诗作各体皆工,尤长于五、七律与长篇五古和七言歌行,并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胡应麟认为杜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参其格调,实与盛唐大别。其能荟萃前人在此,滥觞后世亦在此。且言理近经,叙事兼史,尤诗家绝睹”。(《诗薮》)他的诗作结合了博大精深的思想、真挚深切的感情,在伤时悯乱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忠君爱国的情操。今有《杜工部集》二十卷、《补遗》一卷行世,《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

望岳1

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3。

造化钟神秀4,阴阳割昏晓5。

荡胸生曾云6,决眦入归鸟7。

会当凌绝顶8,一览众山小9。

注释

1:岳:指东岳泰山。

2:岱宗:即泰山。

3:齐鲁:春秋时国名,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未了:不尽,无穷无尽。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凝聚。

5:阴:山北为阴。阳:山南为阳。割:分划。昏晓:山后为阴,因日光不到,所以易昏;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所以易晓。

6:荡胸:胸襟浩荡。曾,通“层”。

7:决眦(zì):决,裂开。眦,眼眶。极目远望。

8:会当:终将,定要。凌:登临。绝顶:即泰山的最高峰。

9:“一览”句:取《孟子·尽心上》孔子“登泰山小天下”之意。

赠卫八处士1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2。今夕复何夕3,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4,惊呼热中肠5。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6。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7,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8。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9。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1:卫八处士:姓卫,排行第八,名不详。处士,隐士。

2:动:动辄。参(shēn)与商:二星宿名。参星居西方,商星居东方,一星升起,一星落下,永不相见。

3:“今夕”句: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用上句,隐含下句意。

4:访:打听,探访。半为鬼:多半人已死去。

5:热中肠:内心激动。

6:君子:指卫八处士。

7:父执:父亲的好友。

8:间(jiàn):掺和。黄粱:黄小米。

9:子:指卫八处士。故意:故交老友的情意。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1。自云良家子2,零落依草木3。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4。

世情恶衰歇5,万事随转烛6。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7,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8。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9。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

1:绝代:当代绝无仅有。

2:良家子:有社会地位人家的子弟。

3:零落:身世飘零。依草木:流落村野之中。

4:收骨肉:指收葬兄弟的尸骨。

5:恶衰歇:看不起衰败失势的人家。

6:转烛:世事多变无常,如风中烛光飘摇不定。

7:合昏:即合欢,又称夜合花,其花朝开夜合。

8:“在山”二句:比喻佳人因守贞为清,反之改节则为浊。

9:柏:柏树为常绿不凋之木,此处比喻佳人坚贞不变之心。盈掬:满把。

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1。江南瘴疠地2,逐客无消息3。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4。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5。

魂来枫林青6,魂返关塞黑7。君今在罗网8,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9。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10。

注释

1:“死别”二句:实写生离死别之痛。吞声,泣不成声。恻恻,内心悲凄。

2:瘴疠地:因南方湿热蒸郁,旧时认为是易于致病之地。

3:逐客:被流放的人,与下句的“故人”皆指李白。

4:明:知晓。

5:“路远”句:意谓担心李白在途中遭遇不测。

6:枫林:指李白所在的南方地区。

7:关塞:指杜甫所在的秦陇地区。

8:在罗网:比喻李白获罪流放,如鸟在罗网之中。

9:犹疑:隐约。颜色:指李白之面容。

10:“水深”二句:叮咛李白魂归之时,道路艰险,万分小心,亦是暗示社会险恶,小心再遭人陷害。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2,苦道来不易3。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4。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5,斯人独憔悴6。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7。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8。

注释

1:“浮云”二句:取《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诗意。游子,在此指李白。

2:告归:告辞。局促:在此指匆促。“局促”另本作“侷促”。--编者注

3:苦道:反复地诉说。

4:楫:船桨,此指船。

5:冠盖:冠冕与车盖,在此指达官贵人。

6:斯人:此人,指李白。

7:“孰云”二句:谁说天道公正,名满天下的李白到老了还不幸被牵累。恢恢,宽广貌。

8:“千秋”二句:李白之名能千古流传,却无补于死后寂寞之悲。

赏析与点评

李杜二人的友情是唐诗史上的佳话,杜甫因牵挂流放夜郎的李白,忧思于心,久而成梦,这两首诗为梦醒后所作。杜甫在诗中,以梦见故友前的凄恻起笔,最后以梦醒后的感慨作结,可谓极沉郁悲痛之至。真朋友必无假性情,唯有至情至性的杜甫方能作出如此缠绵切至的诗句,也只有高才任性的李白才可当起如此的情谊与慨叹。而想及杜甫此时亦正深受流离失所、三餐不继之苦,更令人为他对朋友的诚挚情谊而感动。

王·维

人物简介

王维(七〇一至七六一),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晋中市),后迁居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开元九年(七二一)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后,因曾任伪职而被贬官,但不久复为太子左庶子,上元元年(七六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无不精通,这使他的诗作既富音律之韵,又多绘画之美。宋苏轼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又笃志奉佛,晚年在退朝之余,焚香默坐,以诵禅为事,因而他的诗作极富禅趣,尤其是其山水田园诗。王维诗兼众体,尤擅长五言律绝,与孟浩然齐名,被视作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世称“王孟”。王维死后,代宗命人辑其遗文,编成《王维集》十卷,另清赵殿成撰有《王右丞集笺注》。《全唐诗》编其诗四卷。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1

圣代无隐者2,英灵尽来归3。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4。

既至君门远5,孰云吾道非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7。

置酒临长道8,同心与我违9。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10。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11。

注释

1:綦(qí)毋潜:字孝通,盛唐诗人。落第:应试不中。

2:圣代:当代的美称。

3:英灵:杰出的人才。

4:“遂令”二句:意谓隐士们都不再隐居。东山客,指隐士。东晋时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采薇,代指隐居。

5:君门远:此喻落第。君门,谓王宫之门。“君门”另本作“金门”。--编者注

6:吾道非:化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出游,被困于陈蔡之间,对弟子说:“吾道非耶?吾何为至此?”子贡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此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

7:“江淮”二句:指綦毋潜由京返乡的途中,江淮正是寒食节,因滞留京洛而到了缝制春衣时期。江淮,长江、淮水。这是綦毋潜回乡必经水路。寒食,节名,古时以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当日不得举火。京洛,洛阳。

8:“置酒临长道”另本作“置酒长安道”。--编者注

9:同心:犹言知己。违:分离,分别。

10:行当:即将,将要。浮桂棹(zhào):指乘船。桂棹,指用桂木做的船桨,后泛指船。“未几”句:意谓不久就可回到家园。荆扉,即柴门。

11:“吾谋”二句:安慰綦毋潜,偶然失利不必挂心,来日方长,还是有人会赏识你的才华的。

青溪1

言入黄花川2,每逐青溪水3。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4。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5,澄澄映葭苇6。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1:青溪:地名,在今陕西省沔县东。

2:言:发语词。黄花川:在今陕西省凤县。

3:逐:沿着。

4:趣(qū)途:指走过的路程。趣,通“趋”。

5:漾漾:水波流动的样子。菱荇(xìnɡ):泛指水草。

6:葭苇:芦苇。初生时称葭,生成后称苇。

赏析与点评

此诗写随山泛水的舟行景色,“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有声有色,“喧”、“静”二字用得极其深妙,是诗境亦是画境。“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以青溪的深峭灵洁,印证自己内心的安适能闲,是诗境亦是心境,表达其归隐终老之意。

渭川田家1

斜光照墟落2,穷巷牛羊归3。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4。

雉雊麦苗秀5,蚕眠桑叶稀6。

田夫荷锄至7,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8,怅然吟式微9。

注释

1:渭川:渭水。

2:墟落:村庄。“斜光”另本作“斜阳”。--编者注

3:穷巷:深巷。

4:荆扉:柴门。

5:雉(zhì):野鸡。雊(ɡòu):野鸡鸣叫之声。

6:蚕眠:蚕成长时,在蜕皮前,不食不动,似睡眠样,称“蚕眠”。

7:荷(hè):扛着。

8:“即此”句:见到这样的农家情景,欣羡闲散安逸的生活。

9:怅然:失意的样子。式微:化用《诗经·邶风·式微》篇,有“式微,式微,胡不归”句。王维取其思归之意,表达去官归隐田园的愿望。

西施咏1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2。朝为越溪女3,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4,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5,不自著罗衣6。

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7。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8,效颦安可希9。

注释

1: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2:宁:岂。微:卑贱。

3: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传说西施曾在此浣纱。

4:殊众:与众不同。

5:邀:吩咐。傅:通“敷”,即搽抹之意。

6:著:穿。

7:怜:爱。无是非:不辨是与非,即言听计从之意。

8:持谢:奉告。邻家子:指传说中西施的邻居东施。

9:效颦:此典出《庄子·天运》。相传西施因病捧心皱眉,邻里中有丑女见而为美,也学着捧心皱眉,结果把人都吓跑了。颦,皱眉。安可希:意思是怎能期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呢?

赏析与点评

王维借咏西施,感慨世情无常。诗人认为西施有难以自弃的丽质,再加上得到不可希求的机遇,方能飞上枝头,身价百倍。而如东施之类的庸脂俗粉妄想仿效其美态,只是自曝其短。但是,纵然如西施之美,也是“贵来方悟稀”,因此除了质本自美,更需有一定的机遇。

孟浩然

人物简介

孟浩然(六八九至七四〇),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开元间入长安,应试不第。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入荆州长史张九龄幕为从事,次年归里。二十八年(七四〇)因疽病复发而死,终身不仕。孟浩然擅五言诗,尤工五律,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意境清逸,富有生活情趣,其诗“秀雅不及王(维),而闲澹颇自成局”(明胡震亨撰《唐音癸签》引),在盛唐诗坛别具一格。今有《孟浩然诗集》三卷传世,《全唐诗》编其诗二卷。

秋登万山寄张五1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3。

注释

1:此诗描写清秋登高忆友的情景。万山:一名汉皋山,在今湖北襄阳市,一作“兰山”,疑“兰”为“万”字之误。张五:当是张,永嘉人,官至刑部员外郎,长于书画,与王维、李颀相善。

2:“北山”二句:化用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意。北山,即上文所提“万山”。因山在襄阳北,故称北山。隐者,孟浩然自称。

3: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2,开轩卧闲敞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4。

注释

1:辛大:孟浩然的同乡故友,疑是辛谔。

2:散发:披散开头发。古人平日都束发于顶,散发表示闲适、潇洒。

3:轩:窗。闲敞:幽静宽敞的地方。

4:中宵:半夜。“中宵劳梦想”另本作“终宵劳梦想”。--编者注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1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2。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3。

之子期宿来4,孤琴候萝径5。

注释

1:业师:名字叫业的僧人。山房:山中的屋舍,此指僧房。丁大:即丁凤,排行老大,开元间乡贡进士。

2:壑:山谷。倏(shū):忽然。暝:昏暗。

3:烟鸟:如烟暮霭中的飞鸟。

4:之子:此人。期:约定。

5:萝径:长满悬垂植物的小路。

王昌龄

人物简介

王昌龄(约六九四至约七五七),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曾先后被贬为江宁尉和龙标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中,为亳州刺史阎丘晓所杀。王昌龄长于七绝,其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能以短小篇幅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沈德潜形容王昌龄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谓之唐人《骚》语可”(《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编其诗四卷。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1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2。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3。

苒苒几盈虚4?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5,是夜越吟苦6。

千里其如何7?微风吹兰杜8。

注释

1:《全唐诗》“弟”下有“销”字。从弟:堂弟,指王销,生平不详。山阴: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市。崔少府:即崔国辅,清河人,唐时著名诗人,开元中任山阴县尉(唐时称县尉为少府)。

2:帷:帘幕。月初吐:指月亮初升。

3:演漾:形容月色溶溶如水波荡漾。

4:苒苒:渐渐地,指时间之推移。“苒苒”另本作“荏苒”。--编者注

5:美人:指思念之人,即崔少府。

6:越吟: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越人庄舄在楚国任职,以吟越歌来寄托乡思。后用以比喻思乡之情。

7:“千里其如何”另本作“千里共如何”。--编者注

8:“微风”句:崔少府的节操美名如兰草、似杜若,清香随微风远播。

赏析与点评

此诗描写诗人由赏月而思慕友人,看到窗月的盈亏有定,而兴人生聚散、世事变迁无常之感。诗人化用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之诗意,并以兰杜之美颂扬友人高洁的节操,亦象征两人芳洁恒长的君子之交。

丘·为

人物简介

丘为(约七〇三至约七九八),嘉兴(今属浙江)人。累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二年(七四三)进士及第。累官太子右庶子,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九十六岁卒。丘为与王维、刘长卿友善,时相唱和。诗多写山林隐逸和田园生活,明唐汝询评他的诗“未免染吴音,然亦清倩不凡”(《唐诗解》)。《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1,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2,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3,应是钓秋水4。差池不相见5,黾勉空仰止6。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7。

注释

1:茅茨(cí):草屋。

2:扣关:同“叩关”,敲门。

3:巾柴车:指乘柴车出游。巾,作动词,盖上了帷幔。柴车,构造简陋的车子,指隐士用的车。

4:钓秋水:在秋水中垂钓。《庄子·秋水》载庄子钓于濮水,不接受楚国官职事,后指隐居。

5:差(cī)池:原为参差不齐,此指此来彼往,交叉而过不能相见之意。

6:黾勉(mǐn miǎn):原为努力、勉力之意,此指殷切。仰止:敬慕、仰望。止,语助词。“黾勉”另本作“黾俛”。--编者注

7:之子:此人。指西山隐者。

赏析与点评

诗人攀山访友不遇,但并未败兴而归,其中虽曾有失之交臂、空自仰止的惆怅,但在与自然对话中,诗人证悟了纯任自然的玄理,最后“兴尽方下山”,“下山”与“直上”前后照应成章法。全诗散淡素朴,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魏晋名士风趣。 37uoGDGAOcsBrScK7bJIgW0xPV23msrE4gZoTJQSVElosQvU7yjEiXNV6/2Po4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