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1般若波罗蜜多2时,照见五蕴皆空3,度一切苦厄4。

注释

1 行深:“行”有深有浅,由浅入深,“行”到“深”时才能“照见”。

2 般若波罗蜜多(prajnaparamita):智慧之船可将苦恼众生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盘之彼岸。

3 照见五蕴皆空:这是修行般若空慧到彼岸的内容,是般若智慧的核心。蕴--旧译为“阴”,新译为“蕴”,意为“堆积”,即任何事物都是种种条件的“集合体”,可以分解。五蕴是色(物质元素)、受(领纳、感受)、想(印象、概念)、行(思维、意志、意向、造作)、识(了别、意识)。构成世间万有的所有物质和精神元素总称为“五蕴”。

4 度一切苦厄:这是说“到彼岸”的内容。苦--心中的苦恼;厄--身外的灾难。

译文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修行进入甚深禅定状态时,以般若妙慧“观照”五蕴组合之身,当下就洞悉“空无自性”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我执”这一造业受苦的根源,因而得以化解生命中的一切痛苦与灾难。

赏析与点评

佛陀以观世音菩萨修“五蕴皆空”成功的案例示范大众,以“空”慧之心观照人生、宇宙万有,破除我执,遇事随缘,便能除一切苦,得大自在。以此说明领悟般若智慧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为人们生起学习、修行“空”观智慧增添无比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安心修习此法门。本段因而成为《心经》的总纲。“照见五蕴皆空”是《心经》悟空的第一层含义。

舍利子1!色不异空2,空不异色。

注释

1 舍利子:即舍利弗。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2 色不异空:色--色蕴,其概念大致相当于哲学中的“物质”一词;异--不一样、离;空--物质的本质属性,具有无常、暂时、相对等含义,特指因缘所生法,无自性,即是“空”。

译文

舍利弗呀!宇宙间一切事物本身已蕴藏着无常变化的空性,“空性”也是通过对事物存在的否定来实现的。

赏析与点评

上文以“五蕴皆空”的理论来破除“我执”,得“人空”。若讨论止于此,容易落入“空”的边见,佛家称“玩空”,也就是现代人所讲的“虚无主义”。所以《心经》紧接着以空观物,对五蕴的第一蕴--“色蕴”作深入的观察,帮助人们辨别“有”与“空”之间的辩证关系,得空、有不二的中道实相,领悟空而不空之理,这是《心经》中悟空的第四层含义。

黑白无常,无人不知,但真正理解其深意者,少之又少。其实,“黑”代表夜晚,而“白”代表白天,其意为人的生命在一天间。也许你觉得太短,古人“人生如朝露”则更短,西方人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又短了许多,而佛陀的无常观则是生命最短的描述:生命在呼吸间。在佛教看来,缘生缘灭的万物,如同川流不息的河水一样,瞬息万变,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生生灭灭,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自性)。无自性故空,故说“色不异空”。这要求我们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当下,洞见到空的本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空在哪?空并不是离开物质现象而另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的“空”,故我们不能离“色”去找“空”。空的本质,就存在于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之中,而不是独立存在于物质之外,所以说“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译文

缘起的假有本身就意味着当体即空,真空即是妙有(色)。

赏析与点评

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基本粒子(原子、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基本粒子又是由更微小的强子(如夸克、质子、中子、π介子)、轻子(如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和传播子组成。据说,这些微小的粒子不仅小到连最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而且极不稳定,寿命极短,瞬息即逝。例如π±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他粒子,如同水中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接近“空无自性”的状态。格林在《宇宙的琴弦》一书中干脆把物质世界的存在描绘为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自性本空。这与《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谋而合。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译文

人的受、想、行、识等一切精神的活动,也是色、空不二的。

赏析与点评

众生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上文重点讨论了色蕴与空性之间辩证不二的关系。其他四蕴依此类推。如果照梵文直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玄奘法师在翻译时将之简化为一句话:“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至此,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遵循空、有不二的规律。

舍利子!是诸法1空相,不生不灭。

注释

1 诸法:“五蕴皆空”中的“色蕴”,特指构成我们肉体的物质元素,泛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

译文

舍利弗呀!宇宙万有一切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本体即是空,它不是依赖因缘而生,没有生,自然也无所谓灭。

赏析与点评

依据《杂阿含经》记载,“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换而言之,缘起性空的诸法空相,既不是佛陀的创造,也不是任何人的发明,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是觉悟并且揭示了这一规律,无论他成佛与否,缘起性空依旧是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本来就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正如《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不垢不净。

译文

诸法空相,既不会为恶的因缘所染而变为垢,也不会为善的因缘所熏习而成净。

赏析与点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

很显然,神秀的这首悟道偈仍认为明镜可以被灰尘污染,这属现象世界的思维,而六祖惠能从本体世界入手,对神秀的知见作了如下纠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

从现象来看,菩提树、明镜、尘埃,有生有灭,但它们的本体是同一个--空无自性,怎能被污染?!故说“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译文

因缘所生之万法,没有自性,因而谈不上有生与灭之变化。

赏析与点评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慢慢地被蒸发而变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在天上形成了白云,凝结成较大的水滴后,落下来形成雨或者雪。水在零度以下又会结成冰……水蒸气、白云、雨、雪、冰等自然现象有增有减;然而,无论水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水的本质与总量是不变的,即不生不灭。同理,水蒸气、白云、雨、雪、冰等世间一切因缘所生之法,有生有灭,而这些现象背后空无自性的本体如同水的本质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译文

所以说,空性中并没有物质之色,也没有精神活动的受、想、行、识。

赏析与点评

此文重点讲述有情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合而成,故说“我空”;而五蕴中的每一蕴,也是因缘所生,随缘而变,不是永恒不变的实体。更重要的是,五蕴等法门如“标月指”,见月应忘指;同理,佛陀以一个“无”字提醒人们,“五蕴皆空”空去“我执”后,应舍五蕴之理论,故说“法空”。三个层面的“空”加在一起,才是“五蕴皆空”完整的内涵。

无眼、耳、鼻、舌、身、意1,无色、声、香、味、触、法2;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3。

注释

1 眼、耳、鼻、舌、身、意:此为“六根”,代表人们的感觉器官。

2 色、声、香、味、触、法:此为“六尘”,代表被认知对象--客观世界。

3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代表人们的认知能力。

译文

(空性中)也没有知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存在被认知对象(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能见之眼识,也没有具有认知能力的其他五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赏析与点评

佛陀以一个“无”字进一步提醒人们,组成宇宙万有的十八种基本元素(十八界)也是因缘和合的,也是空无自性。换而言之,构成外部世界的六尘空无自性,以此说明被认知的对象是空性的,叫“外空”;六种知觉器官空无自性,叫“内空”,以此说明能认知世界的知觉器官是空性的;具有认知能力的六识也是空的,叫“心空”;内、外皆空,心亦不实,以此来扫除人们对一切法的执着。更重要的是,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如同木筏,一个人利用它渡河后,木筏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应该把它放下,而不是背在身上。同理,破除了“我执”,不应误以为十二处、十八界等法是真实不虚的真理,应及时放下;否则,便会深陷“法执”的泥潭。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1亦无老死尽2。

注释

1 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是十二因缘“流转门”的省略,为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所观: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此循环流转,无穷无尽,便成为无边生死。

2 亦无老死尽:是十二因缘“还灭门”的省略。佛陀在菩提树下顺观十二因缘后,了知“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若要出离生死,必须先灭无明:无明尽则行尽,行尽则识尽,识尽则名色尽,名色尽则六入尽,六入尽则触尽,触尽则受尽,受尽则爱尽,爱尽则取尽,取尽则有尽,有尽则生尽,生尽则老死尽。如此十二支一一灭尽,便得解脱。

译文

(空性中)没有无明,也没有灭尽的无明,甚至于没有老死,也没有灭尽的老死。

赏析与点评

佛陀运用十二因缘的教义,从生命现象的延续性来分析人生的本质。人生苦难的根源是过去世的业力(无明、行),引发现世的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而现在的所作所为(爱、取、有),又是产生未来苦果的因(生、老死)。人生就是在这样因果循环中使得生命得以延续,故说“无我”。佛陀以一个“无”字提醒人们,十二因缘仅仅是引导人们从缘起事物的前后延续变化,即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我执”去除了,不应又执着于佛陀的教法为真理,而应放下。

无苦、集、灭、道。

译文

(空性中)没有苦、集、灭、道这四个离苦得乐的步骤。

赏析与点评

佛陀以因果关系来教导人们从四个方面化解人生的苦难:1.苦谛:灭苦首先要知苦,知苦才能引发灭苦的动力,并且要勇敢地面对人生所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2.集谛:了知苦因,找出造成目前困境之各种根源;3.灭谛:任何形式的生命痛苦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之方法,一旦方法找到了,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故应树立灭苦之信心;4.道谛:悟空是灭苦之方法。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它告知人们,无论是何种困难,只要依照如上四个步骤,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离苦得乐”,恢复平静、正常的生活,所以称为四圣谛。然而,佛陀以一个“无”字提醒人们,四圣谛等法仅仅是灭苦的方法,苦去除后,不应再执着于所使用的方法与理论,才能真正达到无牵无挂的境界。破除对理论、观点和见解的执着,这是《心经》中悟空的第二层含义。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译文

既无能证之智,自然无所证之果。因为这些本来就没有可得的缘故啊!

赏析与点评

从语言文字上看,好像有了能知所知、能得所得的差别。“智”是能观,“得”为所观;“智”为能得,“得”是所得。但悟空的最高境界是没有能、所的差别。虽然佛陀讲通过般若智能证得真理,这只不过是引导人们悟证真理的方便,名言安立而已,其实“能”、“所”皆不可得,所以能证智与所证理,也毕竟空寂,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解脱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因此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如此不偏“顽空”,不偏“执有”,离言说,于相离相,空而不空,才是悟空的最高境界--“中道实相”,进入不二法门的中道思想,这是《心经》中悟空的第三层含义。

菩提萨埵1,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2。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3,究竟涅盘4;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释

1 菩提萨埵(bodhisattva):即菩萨,觉有情,有觉悟的人。

2 挂碍:挂--牵挂或被网罩,比喻为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碍--妨碍或是阻滞,比喻为众生对事物的执着,阻碍正道,不得前进。

3 颠倒梦想:凡夫无知,被无明所迷,将因缘和合的现象误认为是真实的,于是产生颠倒执着,妄造恶业,进而继续轮回生死。

4 涅盘(nirvaa):烦恼除尽,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

译文

菩萨们(求道者)依照“般若波罗蜜多”去修行后,对世界一切事物不再执着,心中就没有任何牵挂;由于心无牵挂,也就不会有恐怖畏惧,因而远离了因妄想而产生的颠倒梦想,就能抛开烦恼,超脱生死,达到清净自在的境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如此依照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去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a-samyak-sabodhi)圆满佛果。

赏析与点评

前文从理论上阐明“空”的思想,本段进入实践阶段,说明一个人若能领悟“空”的智慧,便知道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均变化无常,并无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供人们来执着。换言之,凡事不必过于执着,就能超越一切苦恼和困厄,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获得绝对的安宁与快乐。同时,明白了一切是因缘所生,就会珍惜和善用因缘,以达自利利他的理想。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1,揭谛,波罗揭谛2,波罗僧揭谛3,菩提萨婆诃4。

注释

1 揭谛(Gate):去,即般若的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

2 波罗揭谛(paragate):到彼岸去。

3 波罗僧揭谛(parasamgate):众人一起到彼岸去。

4 菩提萨婆诃(bodhisvaha):依此心咒,便能急速成就无上的菩提。萨婆诃(svaha)是婆罗门诵《吠陀》经咒呼神献祭时用的祷词,无意义。佛教徒沿用这一习惯语。

译文

因此我们确信,般若波罗蜜多具有降服心魔的大神力,是破除人世间的愚痴黑暗而带来大光明的力量,是至高无上的力量,是绝对无与伦比的力量,它能消除世间一切苦难,真实不虚。现在我要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了,我现在宣说这一咒语: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觉悟吧!

赏析与点评

鸩摩罗什将该经题翻译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简称《般若神咒》,将“空”观智慧浓缩为咒语,总持无量义。这与佛陀讲法的特色有关。公元前六世纪,佛陀所讲的法,依靠师徒相承、口口相传而得以保存、传播。为了方便记忆,佛陀讲完一部经后,都要对所说的内容作总结,言简意赅,韵味无穷。反复唱颂这些“真言”(咒,mantra),必能使人“悟空”,由此而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At2eyfEtUPKkGMDw5DogksypfqL3KF/wIDsoGawpDfqkaJO+WVDJ/ShHeJXwi1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