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经

《心经》导读

净因法师

《心经》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全篇以二百六十字简明地概括了大乘般若经的核心内容,高度浓缩了大乘般若思想的精华与心要,含摄了佛陀“空”观智慧的精髓,所以被称为《心经》,是篇幅最小、内涵最丰富、意蕴最深、流传最广、被人持诵讲解最多的大乘经典,更被儒、释、道三教共尊为宝典,对宗教、社会大众乃至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在宗教修持方面,《心经》是佛门弟子每天必诵的功课之一,可见该经对学佛者的重要性与影响;在当今文化艺术领域,《心经》被一字不动地谱成流行歌曲,空灵圣洁的天籁之音,传入千家万户,成为港澳台最具吸引力的流行歌曲之一,可见该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在书法艺术方面,东晋王羲之、唐欧阳询和张旭、宋苏东坡、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刘墉和乾隆、民国的弘一法师和于右任、现代赵朴初和饶宗颐等无数书法名家皆选择《心经》进行书法创作,留下墨宝,可见《心经》在历代文人雅士心中的分量;在古典文献探究方面,钱锺书先生把《心经》看成是佛经中第一要经,是每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必读的经典。

(一)《心经》的版本与注疏

自三国以来,《心经》先后共有二十多个译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八种译本收集在方广锠先生所编的《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中,而保存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的译本有七个(见表一)。其中以唐代玄奘三藏的译本流传最广,为本导读所采用。

另外《心经》还有梵文、藏文、蒙古文、满文、西夏文、英文、德文和日文等译本存世。至于本经注疏,自古以来更是多达百余家,流行至今的仍超过八十种,收集在《卍续藏》中的注疏也多达五十九种,现代许多大德、学者都讲过《心经》,其魅力与日俱增,是当今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一部安心宝典。

表一:《大正藏》中《心经》的七个译本

经名 译者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摩竭提三藏法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般若共利言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智慧轮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宋施护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 法成

(二)《心经》的基本内容

自古以来,《心经》被人们看成是最难懂的佛典之一,经中佛陀所讲的“空”观智慧,更是抽象而深奥,难解难信。《心经》从人空、法空、空无所得、空而不空四方面阐释般若“空”慧,引导人们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实相,从根本上破除人们的一切执着,以安众人之心。

1.·人空

在《心经》中,佛陀运用分析法,从如下四个方面引导人们了知“无我”的道理,了知生命的本质。(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陀在《心经》一开始便明确告诫人们,人生的一切苦厄皆源自“我执”。佛陀运用五蕴(五蕴是指构成我们身心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皆空的理论,对生命当下的存在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分析后,得知人是由物质现象(色)和精神现象(受、想、行、识)组合而成,是众缘假合之身,根本无法找出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因而我即是空,以此来破除我执,达到解除众生苦难的目的。(2)佛陀运用十二处、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六根和六尘为十二处,六根、六尘和六识为十八界)的教义,从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来分析生命的现象:只有当被认知对象(外部世界,统称六尘)与知觉器官(统称六根)和认知能力(意识,统称六识)三者相接触时,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才能完成。换而言之,从认知的主体--人,乃至被认知的对象--宇宙万有,都是由种种元素和合而成,没有一件事物是固定不变的,包括人本身,故说无我。(3)佛陀接着运用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教义,从生命现象的延续性来分析人生的本质。人生苦难的根源是过去世的业力(无明、行),引发现世的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而现在的所作所为(爱、取、有),又是产生未来苦果的因(生、老死)。人生就是在这种因果循环中使得生命得以延续,故说“无我”。(4)最后,佛陀通过对四圣谛(苦、集、灭、道)的分析,从因果关系来分析人生痛苦之因是贪、嗔、痴等不健康的思维,而人生成功幸福之因是一个人的正确行为、清净语言、健康思维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无须依靠超自然的力量。换而言之,生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流,在因果循环规律之下无限延续,故说无我。这是《心经》中悟空的第一层含义。

2.·法空

为了帮助人们除去“我执”,获得无我时“看透放下”的人生,佛陀讲解了各种各样的法门(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和四圣谛等),义理精妙,极为有效。不少人在去除我执之后,又执着于佛陀所说的法为实有,是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又成了另一种执着--法执,扰乱了人们的心智,佛教称之为“所知障”,同样是烦恼的根源。《心经》以一个“无”字提醒人们,破除我执时所运用的种种法门,如同帮助人渡河的木筏,我执一旦去除,人们由烦恼的此岸抵达解脱的彼岸,就不应再执着于所使用的法(见表二),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无牵无挂的境界。破除对理论、观点和见解的法执,这是《心经》中悟空的第二层含义。

表二:破除法执

《心经》相关经文 所破除的法执 破我执的特色

(1)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1)“五蕴”空 从生命当下存在的组合来分析人的存在

(2)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3)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2)“十二处”空

(3)“十八界”空 从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来分析生命的现象

(4)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4)“十二因缘”空 从生命现象的延续性来分析人的存在

(5)无苦集灭道 (5)“四谛”空 从因果关系来分析生命苦乐的现象

3.·空无所得

一位年青人问禅师:“什么是中道实相?”禅师要求他把眼睛蒙起来,行走在一条小道上,道路两边都是水沟。当禅师看到这位年青人偏离正道,快要掉进左边的水沟时,及时提醒这位年青人:“向右。”一会儿这位年青人又偏离正道,快要掉进右边的水沟时,禅师及时地提醒他:“向左。”老禅师就这样一会儿教他向左,一会儿教他向右……最后这位年青人终于不耐烦地问:“你到底要我向左,还是向右行?”老禅师笑呵呵地说:“向左向右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要你回到正道上来。”年青人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中道实相。

《中观》说:“大乘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于空,诸佛所不化。”众生执“有”时,佛陀说“空”;众生执“空”时,佛陀说“有”。“空”和“有”皆是除病的药方,药到病除后,则应舍药方;同理,般若智慧如同治病的药方,根治“空”、“有”等概念名相的执着,尤其是执着“空”为实有(即空见),一旦能进入“空也空”的境界,邪见已除,般若智能便完成其任务,理应放下,故说“无智”。更重要的是,所谓阿罗汉、菩萨等果位仅仅是悟空的过程,如同我们接受教育时所得的不同文凭,看似有所得,其实仅仅是一个人修道过程中智慧开发到某一程度的方便说词,并没有一个真实的阿罗汉、菩萨果供我们去获得,故说“无得”。去掉得失心,才能真正心无挂碍。连空的概念也应空去,“空无所得”,是《心经》中悟空的第三层含义。

4.·空而不空

一提起“空”,人们自然联想起“零”,即“什么也没有”。然而,如果我们在100后加一个“0”,那么加上的这个“0”就代表900。显然,“零”并不一定代表什么都没有。有趣的是,这个“零”字的印度原文就是“空”字,“空”就是“零”。古人也曾说过,“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零。”换言之,“空”并不一定是“有”的对立面,更不是一无所有。《心经》最后一部分所阐述的是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体悟“空”观智慧的妙用,将之运用到现实人生中,以因缘变化的观点看待人、事、物,就能克服、超越一切苦恼和困厄,达到“心无挂碍”的最高精神境界,安心而自在地普度众生,这是《心经》中悟空的第四层含义。

《心经》层层深入,彻底破除“我执”、“法执”、“空执”,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实相,以般若智慧看“空”自我、宇宙万有,摆脱束缚身心灵的一切执着与束缚,获得彻底的精神解脱,达到“治心”的目的,“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挂碍”地服务大众,这是《心经》的核心内容。

(三)《心经》的现代意义与普世价值

《西游记》中的唐僧,西行取经路上,步步有灾,处处有难,性命危在旦夕,幸得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保护,历时十七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从佛祖的家乡--天竺,取得真经。人们公认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精灵,因有七十二种变化和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本领,上天堂、入地狱,来去自如,手持如意金箍棒,配上一双火眼金睛,除妖惩恶,随心所欲,无所不能。那么,孙悟空的“法力”来自何处?答案就在他的名字“悟空”中。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以参禅的三重境界来阐释悟空的三个层面﹕(1)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2)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3)大彻大悟时,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山水依然,但随悟道者“有我”、“无我”和“忘我”之深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随之而改变,最终获得心无挂碍的人生。

“有我”时“患得患失”的人生

《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孙悟空因神通广大而心高气傲,自我无限膨胀,一闹龙宫,二闹地府,三闹天宫,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心经》指出,修行之前,世人和孙悟空一样,误以为“我”为实有,世间的名、利、美貌等都是真实不虚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处处执着﹔有执着,便有挂碍﹔有挂碍,便会患得患失,不安、恐怖之心随之而起:放不下对自己不公平的人和事,憎恨心生起,使人活在不平、痛苦与挫折感中;放不下自己的失误、失败,悔恨心生起,令人活在阴影中;放不下自己的成功与荣耀,贡高我慢之心冒起,使人在自满中逐渐衰退;放不下自己喜爱的东西,贪爱之心生起,于是便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去得到或保卫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引起家庭、公司、社会间的种种纠纷与冲突,使得人间到处充满险恶、纷争和不平,使得身处其中的人烦恼重重、痛苦不堪;放不下自己的意见、观点、主张和理论,固执己见之心生起,让那些居心叵测之徒有机可乘,以各种借口挑起争端,使无数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这些苦难,正是《心经》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度一切苦厄”。

“无我”时“看透放下”的人生

在一般人看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位标准的无用好人,但他有一样本领,只要念观音菩萨密授的紧箍咒,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便随声倒地,头痛欲裂,不得不跪地求饶。“紧箍咒”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据史料记载,一天玄奘法师在取经途中,看到一个身患传染病的老者,长了一身癞,正在呻吟,他停下来照顾这位病人。病人为了感谢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经》。从此之后,玄奘大师在路上一遇到困难,就念《心经》,一路消灾免难。由此我们不难推断,紧箍咒的内容其实就是《心经》的核心要义--悟空。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首偈语告诉人们,人生如梦,苦乐如泡影,成败如朝露,荣华富贵如浮云,名利如镜花水月,宇宙间万事万物瞬息变幻,无时无刻不在改化。若能领悟到一切万法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执无可执,看自我、苦乐、名利、美色时便能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获得破透放下、潇洒自在的人生。

忘我时“心无挂碍”的人生

《心经》以“空”来破除人们对自我、身外之物和各种理论的执着,然而佛陀说“空”之本意,不是否定宇宙万有的存在,不是“虚无主义”,而是为了破除人们的执着。换而言之,“忘我”不是否定自我的存在,而是领悟自、他不二的关系,就能摆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把自己看成是一块盐,放入水中后,“盐”不是没有了,而是融于水中;同理,一个人若能将自己融于大众,便能领悟自、他不二之妙用,泯除人我的对立。如此人们便不再执着于是非人我,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观点、见解,超越相对、相待、差别相,入不二法门,以随缘的心态去做有益之事,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只是山水的形色早已了然于心。 zSNTXgh3ZThwI8vs96ENnnJOJKv0q49NcoPfiE8hL4wYEvKuUV9EtDJrX0lUMf5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